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5页
第2页 / 共35页
第3页 / 共35页
第4页 / 共35页
第5页 / 共35页
第6页 / 共35页
第7页 / 共35页
第8页 / 共35页
第9页 / 共35页
第1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知识结构版第一编绪论第一章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第一节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一、 个体心理: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不可割裂互相联系依存。(一) 认知:指人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语言等。(二) 动机和情绪:动机:支配人的认知和行为,是指推动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以目标的内部动力。动机的基础是人类的各种需要,即个体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某种不平衡状态。情绪: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又对认知产生巨大的影响,成为调节和控制认知活动的一种内在因素。意志: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自觉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意志与认知、情绪有密切关系。(三) 能力和人格:在信息加工过程中,稳固而经常出现的心理特性叫个性心理特征或个性。包括能力和人格两方面。二、 个体心理现象与行为: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系统。它有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行为不同于心理,但又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刺激下产生的,而且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人的行为的复杂性是由心理活动的复杂性引起的。主观世界的情况不同,对同一刺激的反应常常是不一样的,有机体内部状态不一样,对同一事物的反应也可能不一致,因此不理解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就难以理解他的外部行为反应。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心理学研究的一条基本法则就是通过外部行为推测内部心理过程。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有时也叫做研究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即通过对行为的客观记录、分析和测量来揭示人道心理过程的规律。三、 个体意识与无意识:人和动物都有心理,但人的心理不同于低等动物的心理,它具有意识的特点。意识极其复杂因此有人称它是“人类最后一个难解的谜”。人的意识是由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欲望等构成的一种丰富而稳定的内在世界,是人们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这是人的意识的第一个特点。人凭借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不仅能够了解客观事物的现状,而且能够通晓过去和预见未来,这是任何动物心理所不能及的。人的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能够预先计划达到目的的方法和手段,这是人类意识的另一特点。意识有时也叫觉察。人的意识还表现在人能够觉察到外部事物的存在和自己的内部心理活动,能够把“自我”与“非我”、“主体”与“客体”区别开来。人不仅能意识到客体的事物,而且还具有自我意识,这是人的心理的重要特点。低等动物没有自我意识,婴儿的自我意识也没有发展起来,因而都没有自我分析与自我评价的能力。自我意识是个体在一定发展阶段上才出现的。它对个体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注意是意识对事物和活动的指向和集中。是与意识有密切关系的一种心理现象。注意指向的活动往往也是人能意识到的活动,注意出现在人的各种认知活动和行为中,注意的基本作用是选择信息。没有注意的作用,人就无法清晰的认识事物和完成活动。人的心理除意识外,还有无意识现象。无意识是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如:人在梦境中产生的心理现象主要就是无意识的。人在清醒的时候,有些心理现象也是无意识的。如:能意识到看或听,但意识不到看和听的过程;外界有些刺激能影响人的机体状态和心理,但人不能意识到它的存在,如次声波;某些动作方式起初可能受到意识的调节,但在多次反复后,也可能转化为自动化的现象,因而降低了意识的调节作用;在人们的相互交往中,某些意识不到的影响也是存在的。总之,意识是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特征。人都是在意识的支配下工作、学习和生活。只有精神错乱,大脑损伤的人病人,他们的行为才失去意识的控制,而完全为无意识的欲望所支配。但是在人的正常生活中,也存在无意识现象,它对人的行为有重要作用。因此无意识现象也是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对象。四、 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社会心理和个体心理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社会心里是在该社会的共同生活条件和环境中产生的,是该社会内个体心理特征的典型表现,而不是个体心理特征的简单总和。社会心理不能离开个体心理,但它对个体来说,又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现实,直接影响个体心理和个体意识的行成与发展。第二节 心理学的任务一、 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探索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一) 心理过程:人的心理现象是在时间是展开的 ,表现为一定的过程,分析心理现象的时间进程,对科学的揭示心理活动的规律是非常重要的。(二) 心理结构:各种心理现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和关系,成为一个有结构的整体。研究心理结构就是要揭示各种心理现象之间的联系和关系。(三) 心理的脑机制:心理是神经系统的机能,特别是脑的机能。一个健康发育的神经系统,是各种心理现象发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不仅要在行为水平上研究心理现象的规律还要深入研究心理的脑机制,揭示脑与心理现象的关系。(四) 心理现象的产生与发展:人的心理现象是进化过程的产物,研究心理现象的种系发展和个体发展以及它们和脑发育的关系,也是心理学的重要任务。(五) 心理与环境:人的心理系统及其物质载体人脑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和周围的环境存在着复杂的交互作用。客观世界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揭示心理现象和人的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的规律性的联系和关系是心理学的另一重要任务。二、 研究心理学的意义:科学在人类社会生活在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正确的解释现象,科学的预测现象,有效的控制现象和从不同的方面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一) 理论意义:正确描述和解释人的心理现象的实质和起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同的解释在教育实践中将产生完全不同的影响,可见,科学地解释心理现象,对破除迷信、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重要的意义。(二) 实践意义:科学的重要作用在于预测和控制。人们掌握了心理现象的规律,就能根据社会时间的需要去预测和控制心理现象。这些都有助于促进人的毕生发展,维护心理健康,减轻职业压力,增进人机交流,进而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三、 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心理学迅速发展原因:实际生活的需求和邻近学科的发展。(一) 普通心理学:基础和入门学科,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和发展最一般的规律、理论问题和方法。(二) 生理心理学和心理生理学:研究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主要指各种感官的机制、神经系统特别是脑的机制、内分泌腺对行为的调节机制、遗传等。生理心理学:以脑的形态和功能参数为自变量,观察在不同生理状态下,行为或心理活动的变化。心理生理学:研究由心理活动引起的生理活动的变化。(三) 发展心理学:研究心理的种系发展(比较发展学)和人的心理的个体发展(毕生发展心理学)。(四) 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过程中所包含的各种心理现象,揭示教育同心理发展的相互关系。(五) 医学心理学:研究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诊断、治疗及预防中的作用,是心理学和医学相结合的产物。(六) 工业心理学:研究工业劳动过程中人的心理特点和行为方式。(七) 军事心理学:研究军事人员培训和极端环境对行为的影响等。(八) 社会心理学:研究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科学,大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如社会情绪、级和民族心理、宗教、家庭等。四、 心理学在科学大家庭中的地位(一) 心理学是一门中间科学:具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二) 心理学的相关职业:咨询师,教育,企事业工作者,学者等。(三) 如何做一名心理学家:知识面宽,综合素质,聪明,勤奋等。第三节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 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客观性:客观的观察和实验方法使研究解雇可以得到重复检验,这是心理学走向独立发展道路的一个重要原因。二、 几种主要的研究方法(一) 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叫观察法。观察法使用情况:对所研究的对象无法加以控制;在控制条件下,可能影响某种行为的出现;由于社会道德的要求,不能对某种现象进行控制。观察法的成功取决于观察的目的与任务、观察和记录的手段以及观察者的毅力和态度。观察法的缺陷:在自然条件下,事件很难按严格相同的方式重复出现。在自然条件下,影响某种心理活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结果难以精确分析。由于未对条件加以控制,观察时可能出现不需要的研究对象,而要研究的对象却没有出现。观察结果容易受到观察者本人影响。(二) 心理测验法:是指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心理测量要注意两个基本要求:测验的信度和测验的效度。信度是指测验的可靠程度。效度是指一个测验有效的测量了所需要的心理品质。为了保证心理测验的信度和效度:一方面要对某种心理品质进行深入的研究。我们对智力或性格了解的越深入,那么相应的量表就会说完善。另一面在编制心理量表时要注意严谨性和科学性。(三) 相关法:相关是事物间的一种联系,心理学的很多研究都是在寻找相关,两个事物的相关程度可以用相关系数来表示(-1到1之间的一个数值,分为0、正相关和负相关)但是相关本身不能提供因果的信息。(四) 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分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实验室实验是借助专门的实验设备,在实验条件严加控制的情况下进行的。这有助于发现事件的因果联系,并可以进行反复的验证;但是缺点是主试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使实验情景带有极大的人为性,被试者意识到自己正在接受实验,可能干扰到实验结果的客观性。自然实验也叫现场实验,对实验条件进行适当的控制,使人们在正常的学习和工作情景中进行的。它消除了实验室实验的缺点,但是由于条件控制的不够严格,因而难以得到精密的实验结果。在试验中,能够引起心理或行为变化的主客观条件,称为自变量或独立变量,由这些条件引起的心理或行为的变化叫因变量或依从变量。关系有以下几种可能性:线性相关(线性增加或减少)无关(水平直线)非线性相关(一致增加或减少、倒转)。(五) 个案法:要求对某个人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缺点:只使用少数案例,研究的结果可能仅适合于个别情况,因此在运用时必须谨慎,常用于提出理论或假设,要进步一检验则需要其他方法。三、 心理学研究中的伦理道德:伦理,尊重,知情,人道,诚信等。第四节 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一、 现代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在19世纪末独立成为一门科学。(一) 近代哲学思潮的影响:1719世纪欧洲各国的哲学,主要是法国17世纪的唯理论(笛卡儿)和英国1718世纪的经验论(霍布斯)。(二) 实验生理学的影响:哲学是理论基础,实验生理学提供实验方法。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重要心理学派别:1879年冯特在德国创建心理学实验室,是心理学脱离哲学的怀抱、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一) 构造主义:奠基人德国冯特,代表人铁钦纳,主张应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它分为感觉、表象和情感三种元素。感觉是知觉的元素,表象是观念的元素,情感是情绪的元素。所有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由这些元素构成。研究方法上,重视内省(自我观察)但主张将内省与实验方法结合起来。了解人们的直接经验,要依靠实验过程中被试者对自己经验的观察和描述。(二) 机能主义:创始人美国詹姆士,代表人杜威和安吉尔,也主张研究意识,但把意识看成川流不息的过程,是个人的、永远变化的、连续的和有选择性的。意识的作用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机能主义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的这一特点推动美国心理学面向实际生活的过程。(三) 行为主义:创始人美国华生,1913年,特点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还主张环境决定论。(四) 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德国韦特海默、柯勒、考卡夫,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整体不能还原为各部分、各种元素的总和;部分相加不等于全体;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重视心理学实验,在知觉、学习、思维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