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5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5页 / 共25页
第6页 / 共25页
第7页 / 共25页
第8页 / 共25页
第9页 / 共25页
第1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勐海国际生态新城项 目 建 议 书二0一一年九月西双版纳歌舞倾城投资有限公司 勐海县城现状勐海县气候条件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 均气温19度,被誉为“最适宜居住的春城”。是国 家茶叶、粮食、蔗糖的生产基地、普洱茶圣地。勐 海县城是全州“ 1266”城镇体系中二级中心城市, 是全州傣药南药、生态食品、生态用品、文化旅游 支柱产业的重要生产基地,全州旅游西环线上的文 化旅游目的地和游客集散地。至2006年,勐海县规划区范围内的人口共计 47132 人,占县域总人口的15.0%。其中,城镇人口 37891 人,规划区城镇化水平为 80.4%,规划区城镇人口 占县域城镇人口的比重为 46.0%。勐海县城现状建成区范围为东至勐海茶厂,南至曼 贺,西至曼真、曼扫,北至茶科所。2006年建设用地总面积为3.61平方公里。勐海县城现存的问题(一)、勐海县城总体规划存在的问题1、规划区控制范围大,但建设用地面积明显不足, 不利于城乡统筹和城市发展的综合协调。总体规划修编比 96版的总体规划实际增加的建设 用地面积仅为2.51平方公里,预测人口增长仅增加 1.5万人。新增建设用地基本上位于214国道以西和曼兴水库周边。随着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进驻,到 目前为止,总体规划修编新增的建设用地基本上已 经在近期开发中,剩余用地预计在两年内将全部开 发完毕,城市后续发展空间严重不足。2、城市用地布局和空间结构不合理总体规划修编中勐海城市是“一个中心,四大组团” 的空间结构。简单地以现有 214国道对城区划分成 新、老组团,既不能形成相互独立的组团,也不能 明确组团的职能分工。随着景洪一一打洛高速公路 的建设,214国道作为过境交通的功能将逐渐减弱, 城市道路功能将逐渐增强,新、老城区组团将完全 融合,组团规划更是失去了实质上的意义。3、城市人口增长预测不足总体规划修编对于 2025年勐海县城区内人口规模 的预测,基本上是基于当地农业人口的城镇化,对 于外来流动人口的增长,明显考虑不足。建设用地 规模,远远不能适应城市发展要求。勐海县城人口 应担从总规中的8万人,提高到1215万人的人口 规模。4、县城缺乏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和公 共绿地,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由于新区规划面积极为有限,大型公共设施用地划 分后,城市商业、居住用地目前已经没有可发展空 间。尤其是没有配套必要的市场化开发建设用地, 实际工作中难以操作。5、 县城的道路网等级不够健全完善,缺乏公共交通 设施。勐海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7-2025中,虽然新增 加了城市西面的道路网络。但是,由于缺乏合理的 功能分区和用地布局引导,对老城区内的人口分布 并未进行科学合理的疏导,尤其是老城区内市政道 路难以改善。214国道以西的新区建设,并未能起 到预期的效果,老城区内的交通拥挤状况依旧无法 解决,并将持续加剧。6、县城空间缺乏总体设计,城市特色形象不够鲜明。修编后的总体规划,对于老城区并没有提出更加合 理、更加有效的用地功能置换措施,不能引入市场 化的运作机制,城区内小宗地建设的现状无法改变, 老城区内街区的整体特色景观、特色形象也就无从谈起。(二)勐海县城目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贯彻科学发展观,重新定位城市规模和发展格局勐海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7-2025对于城市 人口规模、用地规模、空间结构、发展方向等重大 问题,均不能满足勐海县城市的发展需求。因此, 建议对勐海县城的人口规模、城市结构、用地布局 和发展方向进行重新定位和重大修改,并对土地利 用总体规划进行相应的调整。2、提升改造城市公共设施老城区内由于人口快速增长,市政公用设施逐步老 化,需要进行道路、给水、排水等市政基础设施的 升级改造,配套建设公园绿地、公共厕所、体育活 动场地等公共设施,改善城市环境卫生条件,营造 文化氛围,塑造城市特色风貌。但城市公共设施的提升改造,一方面需要大量的资 金投入,另一方面,在用地极其紧张的老城区内, 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用地,其改造与拆迁困难重重。 因此,针对当前资金和土地两大问题,应当打破固 有的政府投资模式,以经营城市的理念,引入房地 产企业,对土地资源进行分析研究,引入市场化的建设模式,利用社会资本和市场模式,推动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3、合理功能分区,对老城区内进行用地置换老城区内的很多行政单位、医疗卫生、教育科研等 事业单位,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用地紧张、发展受限 的困境,难以适应更为长远的发展需要。并且,由 于这些部门单位全部都集中在老城区内,引发大量 的交通流,不可避免地造成老城区内交通拥挤,老 城区内新建大型公共设施、市政道路改造都难以实 现。因此,应当考虑对老城区内的行政单位、医疗卫生、教育科研等事业单位进行土地置换,充分利用市场 化的运作手段,盘活土地资源,向城外搬迁新建。疏散人流,缓解交通压力,行政、文化、教育、科 研等事业也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4、疏散常住人口,降低老城区人口密度由于历史原因,目前,勐海县城内小宗地个人建房 大量存在,由于缺乏合理的规划,在交通、消防、 市政设施等方面均存在重大隐患,城市绿地难以建 设,城市居住环境日益恶化。当前需要进一步扩展 城市居住用地,大规模新建居住小区,尤其是保障 性住房,合理疏散老城区人口,逐步拆迁、整治城 区内大量遗留的小宗地个人住房,扩建市政设施, 营造城市绿地,逐步改善居住环境条件, 缓解交通、 供水、电力、排水等市政基础设施压力。5、营造城市的地方和民族特色城镇特色的规划与塑造,是城镇发展的根基。目前, 勐海城市城镇风貌特色不突出,城镇品位不高、亮 点少,对传统街区及传统建筑的保护观念不强,新 建项目与当地的历史文化及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结 合不协调。老城区内城市特色的营造,需要依托市场,采取多 渠道的投资模式,进行整体的城市设计和改造。从 生态绿化、建筑民族特色、历史氛围等方面营造出 勐海县城的特色和文化内涵,传承文化与传统,推 动城市文明的建设。三、勐海海国际生态新城规划建设的背景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 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未来五年,是西双版纳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期,是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关键期,是实施跨越式 发展“六大战略”和加快建设“两强一堡”的黄金 期,也是缩小差距、追赶先进的机遇期。是处在经 济实力、整体素质、发展地位跃升的关键时期,面 临着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全州经济发展 模式、体制机制、社会结构将面临全面、深刻的转 型,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新的竞争和挑战,与先进 发达地区的差距有继续拉大的趋势。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民族文化特色,围绕建 设现代国际生态旅游城市,以打造最适宜居住的人 居环境为目标,鼓励和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发展以 吸引高端人群为主的旅游房地产及商场、宾馆、酒 店等商业用房开发,支持房地产开发与中心城市向 县城和重点集镇延伸,促进城镇化协调发展。改革 户籍管理体制,吸引外地人来西双版纳休闲置业和 居住生活。全州将构建“ 1266”的州域城镇体系:1个中心城 市(景洪)为核心,2个县城(勐海、勐腊县城) 为纽带,6个旅游小镇为支撑,6个特色中心镇为 基础的城镇体系,以文化旅游产业为支撑的城镇化 发展道路。把景洪建设成容纳 20万人的中心城市, 勐海、勐腊县城发展成 5-10万人口的规模。景洪一打洛高速公路的前期工作已经展开,高速公 路的建成,使得勐海与景洪中心城市的交通联系发 生质的变化,必将对勐海城市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 响,勐海县城将成为景洪“半小时旅居经济圈”内 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应当充分挖掘勐海独特的气候资源,发挥便 捷的交通区位优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发展全 局,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的思路,始终把项目建设 作为第一抓手,全力以赴抓大项目、引大项目、上 大项目,认真分析,科学规划,“做强景洪中心城市, 做优两个县城,做特旅游小镇和边境口岸,做美广 大乡村”,勐海城市的建设将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 规划建设勐海国际生态新城,面临诸多新的形势和 背景,突出表现在以下七方面:1、地理气候优势-湄公河畔的春城昆明素以四季如春的“春城”闻名遐迩,但“春城” 也有冬季,西双版纳的勐海位于缅甸接壤处,既无 严冬,也无酷暑,是真正的“春城”。勐海只有干、 湿两季。由于北部有哀牢山和无量山作为屏障,境 内地质地貌复杂多样,中部平,外部高,海拔从535 米至2429米,又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 立体气候特点。每年的十二月、一月和二月,勐海的温度分别为12.5 C、11.8 C和13.6 C,冬、春天气晴朗,日温差大,受地形抬升和地表辐射冷却作 用,干季雾浓露重,年均雾日为 126天,水汽饱和, 气候湿润,冬季不冷,温暖如春。勐海七月、八月 的平均气温分别为22.1 C和21.8 C,虽与州府景洪 同处一纬度,但1176米的海拔也使得勐海的气温比 景洪低5.4 C,每年5至10月降雨量多,有雨天气 多,浓厚的云层和降水,肖吗弱了太阳光的照射。力口 之,勐海在西双版纳州内风速略大,不仅增强了空 气湍流,又调节气温,增加近地面层的氧气含量, 在我国南方其他省份包括景洪在内的地区正处于烈 日炎炎、汗流浃背的时候,勐海却清凉舒适,让人 身心俱怡,可见勐海才是名副其实的“春城”。2、产业优势-中国普洱茶第一县勐海县是世界茶树的发源地核心区域和普洱茶的发 祥地之一。据史料记载,民国时期,全县境内分布 着8万亩古茶园。2004年,勐海县5座古茶山面积 依然有4.7万多亩,多数树龄在 200至500年间。 其中,半坡寨栽培型“茶王树”树龄达900岁,巴达贺松大黑山野生型“茶树王”树龄达1800年。遍布境内的古茶园是茶叶发展历史的“活化石”;茶树品种有云南大叶茶勐海种、滇缅种、大理种等6 个种属,是世界上迄今保存古茶园面积最大、茶树 品种最多的古茶区,被业内称为“茶树王之乡”、“世 界茶树资源的博物馆”。普洱茶是勐海最古老的支柱性产业,传承千年,生 生不息,深深地融入了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现在,勐海普洱茶产品畅销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远销 英国、日本、美国、俄罗斯、波兰等 20多个国家及 台湾、香港地区。勐海县普洱茶产量已占当年云南 省总产量4.6万吨的45%,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 普洱茶生产第一大县。其中,龙头品牌企业大益集 团荣获“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单位”、“中华老字号” 等称号,2010年产销普洱茶6000余吨,销售收入5 亿多元,上缴税收8900多万元,各项经济指标居全 国茶叶企业之首。福海茶厂普洱茶出口创汇连年位 居云南省茶企业第一,成为著名的普洱茶出口品牌。 今后的勐海,将围绕把勐海建成中国普洱茶第一县 和全国最大、最优质、最安全的普洱茶加工基地及 普洱茶文化旅游目的地的目标定位,全力打造勐海 普洱茶品牌,做强、做优、做大普洱茶产业,使“勐 海-中国普洱茶第一县”的称谓享誉世界各地。3、加快勐海大城市建设的时代召唤 勐海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农业主要以粮、蔗、 茶、畜等产业为支柱。随着勐海县农业劳动生产率 的提高,一方面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加速 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促进了二、三产业的发 展。总体而言,勐海县在城市化进程中走出了一、 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道路,勐海县在实现农业发 展较为成熟的基础上,按现代化的要求当前不断完 善基础设施,可以为城乡一体化提供必不可少的硬 件基础。西双版纳州委、州政府正在深入推进勐海县圈和景 洪-勐海城市群的规划建设和发展,未来的竞争必将 是城市之间的竞争。城市规模小、对周围区域辐射 功能不强,一直是制约勐海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条“短腿”。开发建设勐海县新城,拉大勐海县城市框 架,这将大大提升勐海县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