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6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3页 / 共26页
第4页 / 共26页
第5页 / 共26页
第6页 / 共26页
第7页 / 共26页
第8页 / 共26页
第9页 / 共26页
第1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钱江新城核心区块城市设计前 言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块从 2001年初由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开始编制杭州市江滨城市新中心城市设计,至今已有将近三年的时间,其间先后完成了15平方公里概念设计,德国欧博.迈亚公司的核心区块规划咨询方案,以及我院于年初编制完成的核心区块控制性详规等;一些后续规划也正在逐步展开,如地下空间概念性规划和控制性规划。 2003年2月,杭州市政府颁布了关于钱江新城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批复(杭政函200324号),使该规划成为目前指导核心区块内地块开发的有效法律文件,虽然控规对地块开发的强度、指标、空间形态控制等提出了原则性要求,但对于核心区这一未来的城市新中心来说,仅有一般的控制要求是无法满足土地开发与规划管理要求的,必须通过城市设计细化城市空间、街道空间、建筑群体组合关系等内容,对每个地块提出明确的规定性指标和指导细则,才能有效指导下一步的开发建设。因此,本次规划是上一阶段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深化和补充,在遵循控规确定的功能定位、总体格局和规划结构基础上,结合正在编制的地下空间规划,提出钱江新城核心区块的城市设计要求。第一部分 背景关系一、规划范围二、现状概况三、前期规划解读四、规划任务五、规划调整内容六、主要设计依据第二部分 设计总则一、整体构思1、城市设计将为钱江新城核心区创造一个完整和谐的视觉形象:沿钱塘江以致密的高层塔楼群界定疏散开敞的以市民中心建筑为主体构建的主轴线空间;高层群之间通过楔形绿地形成空间分隔与缓冲。2、通过沿灵江路和新安江路所形成的风格协调的的建筑塔楼形成韵律界面,群房有统一的退界形成连续界面,界定主轴线空间,其中钱江路东南高层建筑临街并直接落地,形成挺拔的视觉感受;而钱江路西北侧高层建筑适当后退,使市民中心的形象更为突出。3、结合轨道交通站场使地下空间向周边地块延伸,并通过地下、地面与临街裙房的二层以上空间处理形成完整的商业立体开发系统。主要的商业零售空间设置在与轨道交通站场垂直的区内支路两侧和环境优美、宁静的楔形绿地周围,尽量避免对城市主交通流向的干扰,为人们提供丰富多彩的环境空间。4、步行系统与商业零售、绿化开敞空间系统结合设置,为人们提供丰富的城市空间的同时,也为土地开发商带来经济效益,提高土地利用率。5、区域内绿化空间主要功能是提供游乐和休闲的场所,在密集度高的建筑群中起到生态环境改善的目的。根据其位置的不同而体现不同的环境特色:滨江绿带与高架城市阳台结合,既为人们提供主要的休闲活动空间,又成为整个核心区的沿江绿色基座;楔形绿地则是高层建筑群之间的主要缓冲空间,将滨江绿带引入城市内部;而主轴线空间内通过建筑、广场、绿化空间的结合多层次立体化的处理,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活动场所。6、增强地区的公共交通体系建设,并主要由轨道交通与常规地面公交结合,共同承担大量人流的疏散。为地区提供充足的停车空间。7、充分考虑各街道景观和钱塘江天际线,沿富春江路形成硬质街道景观,整合高层建筑与标志性建筑的关系。既要考虑现状高层建筑周围地块与之组合关系,又要强调整个核心区城市空间的整体性。8、充分利用城市地标的标志性作用,以市民中心为核心空间,向四周辐射组织若干条视线通廊,它们或为建筑围合形成的硬质景观通廊、或为绿化为主构成的街道通廊,或以标志性建筑作为视线的另一个焦点,从而丰富城市空间。二、功能结构以城市主轴线、富春江路发展次轴线和两条楔入城市的绿带为纽带和分隔,形成由六个中心、两个居住社区、两个混合功能发展区、两条旅游服务走廊、三条金融商贸走廊和两条购物走廊构成的功能框架,具体来说:六中心:规划将在钱江新城核心区范围内构筑六大类中心,它们既相对独立,具有一定的建筑围合性,又通过道路、绿化相互联系在一起。行政中心市民中心文化中心杭州大剧院、国际会议中心与地下的波浪文化城构成开放性休闲活动中心中央公园和两块楔形绿地商业中心与轨道交通站场结合设置的奉化江主中心和新安江副中心一个会展中心和四个办公商务中心。居住社区:即位于中央公园两侧的观音塘社区和采荷社区;混合功能发展区:核心区周边的沿清江路和庆春东路、钱江路局部地区强调功能的混合性,由商务办公、酒店式公寓、宾馆、裙房商业等多种功能构成。旅游服务走廊:即在主轴线两侧沿钱塘江边结合高架城市阳台设置的宾馆、酒店式公寓带,与滨江绿带、休闲服务设施一起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空间区域;金融商务走廊:沿富春江路、新安江路和灵江路形成三条以金融、证券、高档商务办公、知名企业总部构成的金融商务带,它们处于核心区的显要位置,将成为体现新中心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性建筑群。购物走廊:结合地下空间规划中的新安江中心和奉化江中心,在地面利用区内支路形成两个购物商业步行街。三、功能布局1、主轴线区内保留原控规中明确的布局结构不变,在现状杭州大剧院对面地块布置一50-60米高的国际会议中心,建筑形态为与剧院建筑协调设计成一半球体,寓意“日月同辉”,衬托着杭州未来的行政管理中心由6幢100米高层围合的市民中心,打破了常规的严肃、稳重、庄严的建筑布局,形成与杭州城市特色相符合的均衡而不失自由,稳重而不失灵活的环境空间。2、中央公园内建筑组合灵活而赋予韵律感,并尽量靠近城市主干道布置,中部留出大面积由绿化和自然水面形成的开敞空间,将人的视线引向市民中心。建筑功能以办公为主,下部通过建筑灰空间的处理,增加休闲、商业服务、文化活动内容,使建筑内外环境融为一体。3、主轴线两侧区域均以楔型绿地为界分为西南、东北两部分。总体上说,靠近新安江路和灵江路的区块功能比较单一,地铁站场附近建筑的裙房及地下部分考虑与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的衔接并利用人流量大的优势设置一些商业零售、中高档餐饮业等公共活动空间,塔楼部分以金融、证券大厦、企业总部办公楼、高档商务楼为主;西南部分功能相对混合,宾馆、写字楼、酒店式公寓、商业服务设施等各功能均有设置,立足于为小型企业和SOHO一族提供办公场所。4、富春江路西北侧直临道路,沿线设置金融、证券、企业总部的办公大楼为主,建筑内部功能单一,以利于创造高雅而有气势的中心区形象;富春江路东南侧地块与新塘河相临,通过若干个下沉广场与地下的富春江购物走廊连接,赋予了沿河地带更多的活力和人流活动机会,因此设计建议沿河地块裙房部分应具有丰富的商业业态,塔楼部分以办公、写字楼为主。5、沿钱塘江的几个地块在主轴线两侧和城市阳台两侧或与城市阳台结合设置的建筑以四星级以上的宾馆为主,兼容酒店式公寓,以利于城市阳台等地区的公共开放性,其他地区可以安排酒店式公寓。建筑裙房部分的处理充分考虑了与高架城市阳台、楔型绿地的衔接和空间穿插渗透,形成完整连续的城市空间。6、会展中心区块由两个地块组成,其中沿庆春东路地块交通条件优越,周边均为主要城市道路,便于交通疏散,因此设计考虑安排了一个大型主展馆和四个小型的副展馆,同时为减少会展集中的车流、人流对城市交通造成干扰,将主要的车行入口、停车场和室外展览场地设置在奉化江路沿线,并以主展馆为对景在配套区块内形成半封闭的小绿化广场,将两个地块在空间上组织成为一个整体。此外,配套区块内划分为七个小地块,分别安排有金融、商务办公、宾馆、会议中心、休闲娱乐设施等功能,各建筑围绕绿化广场布局,成为开敞空间的限定界面。四、道路交通1、道路分类:快速路:秋涛路、清江路主干路:庆春东路、钱江路、新塘路、新安江路、灵江路次干路:富春江路、之江路、曹娥江路、奉化江路(暂定)、椒江路支 路:红线宽度2026米区内支路:车行道宽度7-9米,具体来说:本次规划确定的区内支路划入地块,考虑到提高整体环境的需要,大部分支路将采用与建筑色彩、风格相协调的路面铺装材料和铺装色彩,因此设计中只考虑的机动车道的宽度,而人行道将结合建筑后退部分统一设计。规划确定:沿新塘河设置连通的宽度7米的道路;沿主干道和快速路边50米宽的绿带内侧设置宽度9米的辅道;双向通行的机动车道宽度要求在9米以上;中央设隔离带的区内支路,其两侧机动车道的宽度要求达到6米以上。2、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1)轨道交通目前,杭州城市轨道交通的线网规划还处于调整阶段,尚有许多不定因素,但对经过钱江新城核心区的线路已经过多次讨论,本次规划仍按照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轨道交通线路和站场位置考虑与周边地上、地下空间的关系。同时,为加强轨道交通站与城市主轴线市民中心、波浪文化城的关系,本设计中将原位于新安江路单侧的新安江路站移至道路交叉口处。(2)公交站场结合规划轨道交通站的位置及地块的用地性质,在富春江路与奉化江路交叉口的东南角设置公交中心站,约11936平方米,在富春江路与新安江路交叉口的西南楔形绿地内设置公交首末站,约5300平方米,方便轨道交通与公交的换乘。考虑到该两处公交站均位于楔形绿地内,和主要道路的交叉口及对景处,地面露天的公交站场对城市景观将会产生不利影响,同时破坏了楔形绿地的整体性,因此本设计要求两公交站场应与绿地统一规划设计,结合地形的高低起伏变化设置地下或半地下停车场。同时,为提高土地利用率,规划建议允许在尽量减少地面设施的前提下结合公交枢纽设置地下或半地下的商业服务设施,考虑到该因素,本设计将该两处市政设施用地在原控制性详细规划基础上范围扩大。3、停车、卸货区与交通出入口方位所有配建停车位均根据规范要求设于区内建筑的地下车库内及建筑围合内部绿化的地下部分;根据控规,本设计范围内共有6处独立设置的社会停车场,它们或利用高架平台下部空间,或与周边建筑、城市绿地结合设置。结合地下空间概念规划,设计建议高层建筑均设置3-4层的地下空间,用于停车库、货车装卸和商业用途等。规划要求尽量使用区块内的通道作为地下车库的出入口,以保持临主要街路建筑立面的完整性并减少对其他通过性车辆的交通干扰。公共停车除社会停车场外,建筑本身配建的地下车库不但为雇员开放,还可通过有偿使用的方式向一般公众开放,(如白天向雇员开放,夜间和周末向区内居民、游客开放等)以提高车库的利用率。出入口均采用“右进右出”方式。 大型旅游停车钱江新城核心区内对旅游业的吸引主要来自观钱塘江潮汐、购物、展览几方面,因此滨江地区、主轴线空间和商业街区成为主要的吸引点。针对这种特性,规划建议在高架平台下部和新塘路西侧的社会停车场用地内安排大型旅游的停车位。临时停车区各区块内均应设置满足规范要求的地面临时停车位,具体位置应考虑出入方便并避免对主要城市交通造成干扰,因此本规划考虑设在城市次干道、支路两侧的开发地块内。卸货与服务区区内建筑的卸货与服务区应设于地下,由区块内通路出入。卸货区的面积与建筑的使用面积有关。根据多伦多市的标准,办公楼的平均卸货面积为每货车位35平方米,小型建筑的总卸货区约为其总建筑面积的5%左右,大型建筑的卸货区面积可少于总建筑面积的1%。商业设施每货车位面积平均约为40平方米,总的卸货区平均面积约占总建筑面积的8%左右。地面设置的临时卸货停车区域应注意与主要人流出入口的避让,设在车流和人流量小的区段内。(临时停车与卸货区、交通出入口方位组织详见图纸)五、商业与步行系统1、商业设施核心区块步行系统的建立与商业形态构成、绿化开敞空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为了体现“以人为本”的环境设计概念,设计中在确定商业发展地段的位置时也综合考虑了周边的环境条件,因此提出沿新塘河、沿楔型绿地设置停留性强的商业功能,如咖啡馆、酒吧、各种餐厅等,而在区块内部通过建筑群体组合形成内向型的步行商业街区,设置服装零售、高档精品店等功能。总体来看,整个核心区的商业街区结合地下空间形成了“一横两纵”的构成形态,即沿富春江路地下在两个轨道交通枢纽站之间设置横向的购物走廊,将围绕轨道交通枢纽点布置的两个纵向商业街区联系起来,同时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