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有效性课堂教学课例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小学数学三年级的内容。这节课安排了三个主要活动:活动一,通过师生观察教室内物品的对话,引入新知识的学习,教材设计了“ 室里哪些物体表面的形状是长方形的,哪些是正方形的”这个问题和观察身边事物的活动,以及指出课本封面和铅笔盒表面哪个大、哪个小的问题讨论。上面活动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在熟悉的事物和已有知识的背景下,开始新知识的学习。活动二,把两个不同但容易比较的长方形纸进行大小比较,在学生操作、比较、交流的基础上,通过黄色的纸比蓝色的纸大,就是黄色纸的面积比蓝色纸的面积大,引出“面积”的概念。活动三,比较物品表面和图形面积大小的操作活动。1.比较物品表面的大小。教材呈现了两组实物,即不同形状的两片树叶的图片,手帕和方巾的图片,让学生在直观比较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面积的含义。2.对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面积的大小进行比较。这是一个具有开放性和挑战性的操作、探索活动,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教材呈现了用透明纸描下来,把图形剪下来等比较方法。在学生亲身感受到,用直观的比较图形的方法很难判断哪个面积大、哪个面积小的情况下,引导学生“把两个图形分别划分成许多同样大小的方格”来试着比较。在学生交流不同比较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自己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使学生了解划成同样的方格对两个图形进行比较的方法很科学,对任意图形都适用。教学目标:1.在操作活动中,经历用不同的方法比较两个物品表面、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 2.认识面积的含义,了解把图形平均分成若干小方格来进行面积比较的方法。3.积极参加观察、比较、交流活动,愿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方法。教学目标分析:这一课是在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经历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探索并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公式等知识基础上学习的。本课的教学主要是运用观察、交流、操作等方法,进行一系列的探索活动。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在同学们熟悉的事物和已有知识背景下,开始新知识的学习。我力求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保证学生有充足的观察、交流、思考时间,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在教学中,我做到尊重学生的发现,尊重学生的思路,并有意识地促进学生进行深入探究和组织学生展开探究活动。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游戏导入。同学们,新校舍正在建造之中,老师想请你当一名小小的美化师,为我们新校舍的草坪添上亮丽的一笔。(出示两块大小差异较大的草坪形状),哪位美化师愿为它们涂上美丽的颜色?要求给草坪涂满色,并比一比谁第一个涂完,其余同学分成两组为他们加油。(学生对比赛结果产生异议)为什么不公平?看来比赛结果和草坪面的大小有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探究“面积”概念。二、物体表面的面积。1.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我们教室里哪些物体表面的形状是长方形,哪些是正方形?让学生观察这些物体的表面一样大吗?并摸一摸身边物体的表面。说一说哪个物体的表面大,哪个物体的表面小?师小结:我们观察到的物体的表面是有大有小的。2.黑板表面的大小是黑板面的面积;桌子表面的大小是桌子表面的面积;凳子表面的大小是凳子表面的面积。指出你的数学课本的封面和铅笔盒盖的表面,说出哪个面的面积大些,哪个面的面积小些?重点说出是怎样知道的,同桌互说。而后全班交流。师小结: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的面积。平面图形的面积。1.出示教科书附页中两个长方形纸片,现在请你观察一下,手中的两个长方形纸片,哪一个纸片大,哪一个纸片小?学生独立操作,比一比。交流:(学生将两个纸片重叠在一起,进行比较。)黄色的长方形纸片比蓝色纸片大。2.师:黄色长方形比蓝色的大,是指什么比较大?学生讨论,教师参与。师小结:黄色长方形比蓝色的大,是指黄色长方形纸的面积比蓝色长方形纸的面积大。3.总结“面积”的含义。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三、比较面积的大小。直观比较面积的大小。1.出示孙悟空扛着芭蕉扇的图片,比较两把芭蕉扇的表面哪个大?2.出示实物:手绢和方巾哪个面积小?学生演示,进行比较。操作比较图形的大小。最近老师遇到了一个难题,老师家的小孩要上幼儿园了,我想为他选一个运动场地面积大一些的幼儿园。(出示两个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运动场地的图片)你能用眼睛直观看出哪个面积大,哪个面积小吗?老师也观察不出哪个幼儿园的运动场地的面积大些,你能帮老师想个办法吗?鼓励学生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比较。组织方式:先独立操作,再在小组里交流。方法:1.剪下重叠。2.用同一张纸条量。3.用小正方形摆。4.用格子纸摆后数。(有顺序地数,不重复,不漏,不满格算半格。)重点交流平均分成小方格的比较方法。交流教材中“说一说”的问题:这几种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你喜欢哪种,为什么?师总结:当两个面的面积大小一眼就能看出时,可以用观察的方法,当两个面的面积比较接近时用眼睛观察面积的大小,有时就不太准确了,我们可以选用合适的方法进行面积大小的比较。四、巩固拓展应用。(一)下面三个图形,哪个图形面积最大,哪个最小?(做“练一练”第1题)1.学生独立审题后尝试解决,反馈时重点让学生说说自己比较的方法数格子比大小。2.使用数格子比大小方法的条件图形上的方格大小必须统一。)(二)比一比哪个图形面积大。(做“练一练”第2题)1.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2.全班交流: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和计算结果,引导其他学生通过质疑掌握不满一格情况的处理方法。五、师生总结概括。学生说说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谈谈自己对面积的认识。教学反思:回顾面积的认识整个教学过程,我在教学中主要是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到数学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激情、智慧与个性的大舞台,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获得多方面发展。对此,我有如下启发:一、强化感知,主动参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面积”的感知较弱,不像对时间、长度等有很多的感性认识。因此,我在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为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创造条件,以使学生在原有认知基础上较好地完成新知识的建构过程。在教学中努力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激发探究热情,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组织学生广泛交流,培养了其创新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这样的教学真正让学生体验到知识的产生和变化,体验到合作学习的乐趣和成果。由于学生是初次认识面积,在回答交流中经常会说出“桌子比书大”、“左边这个大”等类似不准确的语言,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纠正,强化面积的含义,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二、不断激趣,引导探究。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创造的机会。”因此,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为新校舍的草坪涂色。巧妙的创设了矛盾,这样就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中,我又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数学书的封面,黑板的表面、桌子的表面等出发,引导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物体的表面,感知“物体的表面”随处可见,初步建立面的表象,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面积这一概念。教材中“比一比”的第(1)题是“两片叶子的表面哪个大?”我觉得让学生准备叶子可能找的不太一致,什么样的都有,即使同一种花或树的叶子,也有大小的区别。因此,我出示了孙悟空扛着芭蕉扇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后,请同学们帮老师解决难题,激起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评 析:本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教师将新理念的核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渗透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使整节课的教学洋溢着新课程特有的时代气息,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这种“新气息”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创设丰富的情境,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中展示数学学习活动。教师通过游戏导入新课,很快将学生带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学生全员参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情趣高,体现了教学的有效性。二、结合教学内容,不失时机地给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三、整节课前后呼应,学生在探究中不断深入地掌握新知,巩固新知。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