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升初学生对初中生活的期望实证研究一、问题的提出幸福教育,幸福广东, 小学升初中作为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个特殊阶段,这一时期的学生年纪尚小,适应能力较弱,他们能否顺利适应初中生活, 牵涉到学生个人乃至其家庭的幸福。 学习环境的变化、 学习科目的增加、 叛逆心理倾向凸显等系列问题不但困扰着学生,也牵动着家长、学校和社会各方的神经。小升初的教育问题越来越突出,引起了“家、校、社会” 三方的高度关注。为深入研究此问题,本队伍以建设“幸福广东”和建功“十二五”为契机,通过问卷调查、观察、访谈等方法深入探究小升初学生对初中生活的期望, 洞察小升初学生在适应性方面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以帮助其尽快适应初中生活。以下所使用的数据和资料,均是于 2011 年 8 月在某初中学校开展小升初实证研究活动搜集所得。二、调查的基本情况1. 调查对象。本次调研的对象为某初中学校 2011 级全体初一新生共 385 人。2. 调查内容。 本调查以学生对班集体建设、 教学模式及校园环境与安全的期望为指标设计问卷, 了解小升初学生对初中生活各个方面的期望, 并结合队员在与学生相处过程中了解收集到的信息,对小升初学生群体的身心特点和期望做一个基本的总结分析。具体指标架构如下:3. 调查方法。(1)问卷调查法。采用无记名填写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填写问卷。共派发问卷385 份,收回问卷385 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384 份,有效率99.7%。(2)观察法。通过队员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班级管理中的细致观察,并与各类型具有代表性的学生展开交谈,挖掘信息,从而探究该学生群体的特点和期望。4. 文献综述。 在教育研究领域, 关于小升初学生入学适应性的研究很少,在中国期刊网上检索“小升初 +适应性”,符合条件的结果为 0,检索“初一 +适应性”,搜得结果仅为 6 条,且均为教师的经验总结。 如胡涛在走出心灵的雨季初一新生适应性辅导 一文中总结了初一学生存在“不能适应新的生活环境、不能适应新的教学方式、不能及时调整自己,心理落差大”三方面的问题, 并提出相应对策。 该文仅仅停留在经验观察层面的研究,不能满足教育理论发展的要求。 本次研究采用调查统计分析法与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争取在理论上取得突破。三、调查结果与分析通过统计分析问卷, 结合队伍成员对学生的日常观察, 笔者发现,小升初学生主要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突出的特点:1. 两性意识的觉醒及对异性同学的有意拒斥。从问卷得出,绝大部分同学在老师不指定座位的情况下, 一般会选择同性同学尤其是合得来的同学作为同桌, 而自愿选择异性同桌的情况非常少。原因何在?心理学规律表明:一般女孩在1013 岁,男孩在 11 15 岁进入性朦胧期。在此期间,当他们看到异性间亲密交往的现象时, 会产生内心的激荡和一些新奇的感受, 愿意与异性接近。但是,出于对性别差异的敏感,他们对两性关系所持有的神秘感和戒备感也陡然上升。 所以在两性交往中出现了更多的回避、疏远、排斥等现象。 在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过程中可知,他们对初中的座位安排意愿如下:希望同性同桌的占 44.53%,异性同桌的占 4.43%,自由组合的占 41.15%,单人单桌的占9.11%,另外,没有给出答案的占0.78%。那么男、女生在这个问题上的选择会有多大的差别?通过交叉数据分析,如表1 所示,在接受调查的172 位女生中,超过一半的同学选择同性同桌,而在被访的 211 名男生中,只有 39.34%的同学选择同性同桌。而选择异性同桌的17 名同学中,只有4名女生。可见,男生相对比较容易接受与异性同桌。那为什么会有这点差异呢?这主要是由于男、女生在性格上的差异所致。男生比较大胆、开朗,而女生比较内敛、文静,即使女生想与异性有更多接触也不敢直接提出,而男生则不同。2. 班级管理中的自决民主意识增强。如图 2 所示,当被问及“你觉得初中的班干部应该怎样选”时,57.29%的学生认为应该是学生上台竞选, 由同学投票的方式产生;28.13%的学生认为班干部应由老师推荐, 然后由同学表决产生。 这两种选举方式都体现了民主,尊重了学生的意愿。可见,大部分同学已初步具备了自决意识, 期望班干部民主选举产生, 这种期望是同学对班级事务自治以及代表民心的班级管理的诉求。然而也有 11.20%的学生认为班干部应由老师指定产生。 这一方面是对老师的信任或是依赖,另一方面,这是对班级事务缺乏自主意识的表现。学生对初中班干部的选举意愿调查如下: 希望学生上台竞选, 同学投票的占 57.29%,希望老师指定的占 11.2%,希望老师推荐,同学表决的占 28.13%,有其他想法的占 2.86%,而没有给出答案的占0.52%。3. 对教学形式多样化提出更高要求和自主学习的意识增强。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 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 教学方法是双向的,不是教师单方面主导。 师生关系是实现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应考虑双方的情况, 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否则老师的心血和学生的努力都可能白费。表 2 反映出呆板生硬的课堂已经不受欢迎了, 现在的学生普遍喜欢的是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 他们期待教学形式多样化, 师生之间的互动环节增加, 更期待老师结合生活实际, 进行案例教学。 小升初学生正处于成长的特殊时期, 性格尚未成型,喜好玩乐, 所以活泼的教学课堂不仅能吸引他们的眼球, 而且能调动他们参与课堂学习和讨论的积极性。由表 3 可知,小升初学生希望老师引导, 学生为主体参与学习,可见学生的主体感是比较强的, 同时尊重在知识储备上比自己渊博的老师。 这种主体思想打破了以往以老师为主, 学生为辅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4. 对学生评价体系认识多元,期望能从多方面评价自身发展。学生的学业评价、 品行操守鉴定一直都是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对学生的评价关乎他未来的发展, 一句简短的评语可能伴随学生一生的档案, 因此怎样去评价学生也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如今中西方越来越倡导多元评价体系, 那么,学生期望的评价体系又是怎样的呢?由表 4 可知,各个选项中的评价方式都有学生认可, 这体现了多元的价值观取向, 选“自我鉴定、 同学互评与老师评价相结合”的学生达 39.1%,这说明了多数学生是希望得到公平、公正及多方的测评。学生这种要求及期望符合当今民主、开放、公平的价值理念以及多元的评价思想,这也给校方以及教育工作者予启发:评价不能单纯地靠某个“裁判”,应该考虑多方主体。当然,除了要有公平多元的评价方式、评价主体外,还需要考虑评价体系中最核心的评价内容。在图 1,“你觉得怎样才算得上是一个好学生”选项中,学生对评价内容做出了一个总体的排序,“品行好”居于首位,其次是“品学兼优”,继而是“心理素质好”,由此可知,“学习好”并不是他们首要关注的,他们已经改变了以往“学习好就什么都好”的评价理念。 “德才兼备”才是社会好人才已成为公认的价值观。“品行好”、 “品学兼优”、 “心理素质好”都是学生视为较重要的评价内容,这种价值取向是符合当今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但是这种价值观是否与现今教育评价体系相一致却是教育界应该引起思考的问题。调查显示, “工作能力强”, “人际关系广泛”被放在了最后面的位置, 这说明学生不太重视这些因素, 但正是这些不被看中的评价内容却是竞争社会必备的能力。 如何培养合格的、 能够在竞争社会独立的人, 如何把这些因素纳入评价内容, 正是教育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的。5. 对生活自理能力的高度自信与实际能力不足的矛盾。 据校方介绍,该校要求学生在校住宿, 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能否尽快适应住宿生活关系到学习质量的高低, 应该得到重视。如表 5、表 6 所示, 65.4%的学生是没有外出住宿经历,也就是说住宿问题将是他们面临的一大挑战。但是在假设性的调查中, 64.6%的学生认为自己能够适应初中的住宿生活。这一方面体现了学生对自己生活自理能力是高度自信的,开始表现出强烈的独立意识,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一住校,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开始接受挑战。天气条件突变,连日大雨,晾晒的衣服不干、宿舍潮湿,洗澡打不到热水或者无法提热水上楼,无奈之下,大多同学选择用冷水洗澡,加之雨天等因素,部分学生开始出现感冒、发烧等病症,多数学生开始产生想家的念头。其实,即使是具备了基本料理生活能力, 也不代表学生就一定能适应住宿生活, 因为在校住宿是集体生活, 还要考虑同学间的相处等问题。所以,住宿生活需要较长时间去适应,更需要学校、家庭、学生三方面努力去配合。四、结论和建议综上分析,笔者认为, 针对小升初学生采取以下措施十分必要:1. 及早开展青少年性心理健康教育, 引导青少年正确对待两性关系。青少年正处于从性朦胧期向性觉醒期的过渡阶段, 这一阶段,对两性关系的认识较为肤浅,对异性既有好感,又羞于接触,这样容易造成男女同学间的隔阂,不利于健康成长。另一方面,当前学校对于学生的性教育也存在空白,师资缺乏培训,学生无法接受健康的性教育,往往诱发一些不良后果。为此,开展青少年性心理健康教育,引导青少年正确对待两性关系迫在眉睫。学校应配有专门的性心理健康教师, 适当开展性健康教育讲座。2. 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 锻炼学生民主自决的意识。 在小学,老师是一个班集体的管理者,而学生基本上是参与者。初中生活与小学生活的一个重要不同在于, 初中学生对于班级事务享有更大的自主权, 可以自己管理自己、 自己选择管理者。 因此,初中阶段真正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 应是以教师为指导, 学生为主体的自主管理, 才能使班集体成为学生自我教育、 尝试成功的精神乐园。因此,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权威的班级管理模式,给予学生更多的民主和自由, 让学生充分参与班级事务管理, 增强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意识。3. 改革传统的僵硬死板的教学模式, 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元化互动型教学模式。 过去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过于僵硬的模式化教学,脱离学生生活的实际,单调乏味的理性知识传授,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我们看到的只有知识的积淀而非对探索的渴望, 看到理解与记忆而非质疑和批判, 这种落后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我们必须加以改革。新的形势下,我们倡导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元化互动型教学模式, 在改变教师对教学模式认识的基础上,在营造开放式、多样化的学习环境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真正做到素质教育。4. 改革传统考核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