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7页
第2页 / 共57页
第3页 / 共57页
第4页 / 共57页
第5页 / 共57页
第6页 / 共57页
第7页 / 共57页
第8页 / 共57页
第9页 / 共57页
第10页 / 共57页
亲,该文档总共5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杭州市萧山区浦阳江沿江发展规划(20082020年)杭州市萧山区发展和改革局前 言 杭州市萧山区浦阳江沿江发展规划是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按照萧山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萧山南部区域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制定的,是政府用以加强对浦阳江江塘护卫和生态保育、指导沿江发展和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依据,是我区深入实施杭州大都市“跨江发展”战略、加快大城区建设步伐、提升南部区域整体发展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纲领。 浦阳江系钱塘江的一大主要支流。源出浦江县西部的天灵岩南麓。其江流经黄宅镇折弯向北,穿过整个诸暨市辖地,再经我区南部地区注入钱塘江。整条江流长度为149.7公里,流域面积3451.5平方公里。其中萧山段长32.5公里,流域面积351.7平方公里。所纳支流有璜山江、凰桐江和永兴河。明代天顺(1457)以前,浦阳江进入萧山后一直过西小江流经萧绍平原,在绍兴“三江口”入海。于后才在天顺年间(14571464)筑麻溪坝、凿碛堰山而改道在我区小砾山南侧注入钱塘江。故又形成了钱塘江、富春江、浦阳江在萧山交汇的“三江口”。在历史上,浦阳江因集雨面积大、河道弯曲多、河床坡降小,汛期易受富春江水倒灌及钱塘江潮汐顶托而屡有洪水泛滥,因此也素有“小黄河”之称。新中国诞生以后,为治理浦阳江水患,从省市县到镇乡村各级,曾先后化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通过截弯取直、疏浚江道、切整滩地、拓宽峡口、培修江塘等一系列措施,终于改变了一遇汛期就泛滥成灾局面,并已建成了“20年一遇”标准堤塘。 但也必须看到,无论是江塘治理或沿江发展,整个浦阳江一线都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整个江塘尚处“20年一遇”低标准的防洪设置,与 “100年一遇”的设防要求和整个城市防护系统的设置要求距离较大;沿岸防护林带和道路设置的缺失,给生态保育、江塘护卫和突发事件的应对留下了一系列隐患;工业化进程中对区块集中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历史性忽略,使水体污染和环境损伤的积弊沉重,所要付出的整治成本昂贵;沿江资源的无序开发和对江塘的划地乱占,带来自然资源整体结构的破坏较为严重,与基础性资源实现优化配置的要求相去甚远;产业连锁缺乏总体策动,特色产业的导入缺少政策援助和相应平台,机制保障尚不健全。江河湖泊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从特定意义上讲,浦阳江称得上是萧山的“母亲河”,是她用那甘甜的乳汁,灌肥了两岸良田,浇绿了三面青山,哺育了万物生灵,承载了儿女所需。时下,她更已成了演绎钱塘江时代、展示大城区经典、提升大都市品质的轴线伸向。她将与千里钱塘江、京杭大运河、杭甬新运河和杭州西子湖、浙江古湘湖一起,在湖水与激流的融汇中,在蓝天与大地的对话中,编织起海陆空交通的三维网络,营造出山水交融的城市风光,打造出人文并蓄的人居环境,开辟出特色产业的经济长廊,成为我区加快整个南部区域发展的“中轴线”所在。 本规划的形成是一个在各个领导层面、专业层面、社会层面广泛征集意见,共商浦阳江沿江发展大计的过程,是一个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方向、推出战略举措、形成统一意志的过程,是一个必须确保实施的发展规划。诚然,作为一个中长期规划,由于产业发展的连续性和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客观存在,规划所涉的部分属市场行为的项目,还只是一种导向,需要在实施过程中作出进一步的论证筛选和充实完善,规划为此也在产业选择、项目储备等方面留了较大余地。 本规划设定的起讫时间为20082020年。主要考虑到浦阳江萧山段打造在江塘护卫、环境营造、产业发展等方面的要求之高和任务之繁重,需要借助萧山经济社会发展三个“五年规划”的区域统筹加以循序推进。其中包括:“十一五”时期重在详细规划的深化、江塘标准的提高、基础设施的配套、整体环境的整治、发展机制的健全和相关产业的导入。在此基础上,再经过五到十年的努力,设定到2020年,能够全面形成沿江一线坚固的防护设施、靓丽的自然风光、优越的发展环境和产业的集群规模。第一章 规划范围和规划原则一、规划范围按浦阳江的自然流向,本规划范围控制在沿江两岸各2公里之内,一些主要地段视实际需要予以适当延展。这一范围涉及义桥、临浦、进化、浦阳4个镇共38个行政村。总规划控制范围为150平方公里左右,其中包括:义桥镇的山后、民丰、富春、河西、丁家庄和义桥、新坝、蛟山、罗幕、徐童山下等10个行政村;临浦镇的山阴街、西市街、谭家埭、詹家埭、自由孔、石塔、高田陈和临一、南江、新港、新联、浦南等12个行政村和城镇社区;进化镇的三江、沈家渡、三浦、新江、欢潭、岳联等6个行政村;浦阳镇的临江、桃北新村、尖山、浦一、江南、江西俞、新谊、舜湖、桃湖和谢家等10个行政村。上述38个行政村中有14个属城镇在建区域。其中包括义桥镇的山后、民丰、富村、河西、丁家庄等5个村,临浦镇的山阴街、西市街、谭家埭、詹家埭、自由孔、石塔、高田陈等7个社区和浦阳镇的尖山、新谊村。二、规划原则区域连接,协调发展原则。注重与萧山经济社会“十一五”发展规划和各类分支规划、专项规划的相互衔接,充分考虑并处理好与所在区域的发展关系,以利于带动和促进区域整体协调发展。统一规划,循序渐进原则。致力于设施建设、产业导入、政策援助、资金运筹、机制保障等方面形成相应的规划体系。以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滚动发展的思路,坚持规划的项目嵌入,以利于统筹一项、实施一项,建设一片、收效一片。集约开发,优化配置原则。力求在设施配套、团地建设、项目选择等方面依据资源禀赋条件,合理配置各类要素,科学安排发展重点,严格控制重复建设,以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开放带动,合力推进原则。坚持沿江发展的区域统筹、内外统筹、上下统筹和人文统筹,以利于广泛吸纳国内外、区内外各类资本、技术、产业、人才介入沿江发展大业,形成沿江开发合力。环境优先,永续发展原则。依照国家和省、市相关法律法规,突出沿江生态保育和环境保护,以利于从各个方面防止和杜绝新污染源的产生,并在资源、能源、生态、环境容量等方面为可持续发展留有充分余地。科学合理,规划弹性原则。坚持高起点规划与可操作性的内在统一,充分考虑需要与可能的相互关系,在总体布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运作方式等方面赋予相应的规划弹性,以利于保持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指导作用。上述原则作为本规划的基本前提,也是其他与之相关的各类专项规划细化完善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一、指导思想依据浦阳江所处的地理位置、战略地位、资源禀赋和发展前景,在未来一个较长时期内,加快浦阳江沿江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生活品质之城大城区建设的战略导向,以环境优势构筑经济优势和人文优势,形成沿江一线发达的文化经济、知识经济、人才经济和生态经济格局,使之成为带动我区南部发展的“中轴线”所在。在实施过程中,把握以下战略要点:坚持环境优先为长远取向。围绕做美南部要求,突出沿江发展的环境再造,加强江塘培固、流道疏浚、滩地切整和沿江大道、防护林带、景观小品、排灌设施等各类基础设施建设,使之成为整个南部区域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所在。坚持以人为本为首要前提。围绕建设生活品质之城要求,突出沿江发展的人文关怀,充分发掘和整合各方面的人文资源,积极构筑文化创意、科技研发、人才培养、休闲观光、生活居住等有效平台,使之成为展示我区人文底蕴的“人本带”所在。坚持区域统筹为战略基点。围绕大城区建设要求,突出沿江发展的区域联动,切实理顺沿江发展与所在区域产业选择、团地集约、城镇建设、村庄整合等方面的相互关系,注重区域发展的空间重组,形成区域发展的联动格局,使之成为带动我区南部发展的“中兴轴”所在。坚持实业支撑为中心环节。围绕兴业隆市要求,突出沿江发展的产业集群,致力于高新技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的有效导入和服务业的高端突进,在努力满足不断增长和升级的市场需求中拓展产业链、形成竞争力,使之成为展示我区产业水平和服务能级的“新长廊”所在。坚持开放带动为发展动力。围绕结构升级要求,突出沿江发展的外源拓展,着力推进开放模式创新,提高利用外资对沿江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有效性,努力实现内源经济与外源经济互动发展,使之成为我区对外开放的“集约地”所在。坚持政府主导为基本保障。围绕有序发展要求,突出沿江发展的制度建设,健全产业准入、资源配置、环境保护、人才培养、业态创新等方面的运作机制和有利于加快沿江发展的政府主导机制,使之成为我区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的“先导区”所在。二、战略目标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和战略要点,加快浦阳江沿江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形成完善的基础设施、优越的自然环境、全新的人文风貌、丰富的产业内涵、高端的服务能级,成就生活品质之城城市生态带、人文传承轴、特色旅游线、产业价值链、区域辐射圈的发展业绩。主要预期目标是: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实施沿江两岸江塘、道路、林带、航道、排涝、灌溉等设施建设的一体化工程,逐步形成“100年一遇”标准江塘、IV级通航航道、200公里以上公路网络、20米宽度窄幅林带和完备的排灌设施。环境保护得以强化。实施沿江两岸生态保育和环境保护的系统工程,逐步达到水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大气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国家标准II类以上;江道、滩地、绿点、绿带、古迹等自然保护区覆盖率达到25%以上。资源效能不断提高。实施沿江两岸土地、山体、水源、能源、人文、景观等各类基础性资源的优化配置工程,逐步提高资源效能,单位GDP能耗(吨标煤/万元)逐步下降到0.8吨以下,单位GDP水耗(m3/万元)逐步下降到750吨以下,土地产出率逐步提高到每平方公里3亿元以上。经济发展持续增长。实施沿江两岸生产型服务业、知识型服务业、生活型服务业的集约发展工程,逐步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重心的新城市经济模式和产业集群,科技教育、研发设计、文化创意、体育卫生、休闲旅游、会议展览、商贸物流等第三产业增加值在整个流域所占的相对比重达到60%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年均递增率保持在15%以上,经济的外向度达到70%以上,沿江农村的人均纯收入每年增长10%以上,其中非农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90%以上。社会进步显示品质。实施沿江两岸城乡一体化的品质工程,城镇建设的区域集中度(按杭州绕城高速公路以南区域计算)达到80%以上,新农村建设中各类公共设施的共享达到当地城镇标准,生活污水处理率大于8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饮用水集中供水率和卫生合格率达到100%,公众对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环境等“五大生活品质”的认可度达到95%以上。人文关怀充分体现。实现沿江两岸人文资源发掘、优秀文化培育、人的素质提升、和谐社会构建的人本工程,逐步形成高起点、高品位、大文化、大产业、大融合的发展格局,人们对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准的追求成为自觉的价值取向,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小于40%,城乡居民文化娱乐支出占消费支出比重大于20%,公众对自身权益的满意率大于90%。第三章 空间布局和区域联动一、构筑“四点一轴”滨城框架强化沿江发展城镇主导1。按照交通导向式2(TOD)的城市发展理念,以沿江两岸便捷的交通道路、已有的城镇群落、现实的产业基础、丰富的人文资源和优越的自然环境为依托,切实加强城镇建设的沿江统筹。在全力推进城镇建设的临浦组团中,将浦阳镇的集镇拓展区和进化镇的欢潭片区,作为杭州大都市临浦组团沿江拓展的城镇节点,着力构筑义桥临浦浦阳欢潭等沿江城镇为空间主体的“四点一轴”滨城框架,形成“全线一城”发展格局和城镇主导下的产业团地集约,使之成为带动我区整个南部区域发展的“中轴线”所在。突出临浦组团极核建设。按照杭州大都市“一主三副六组团”的城市构架,着力推进临浦组团市政设施、人居环境、特色街市、产业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