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8页 / 共14页
第9页 / 共14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业技术文件 / DOCUMENT TEMPLATE 编号: 风险辨识、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完整 正式 规范)编制人:_审核人:_日 期:_风险辨识、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说明:该文件为本公司员工进行生产和各项管理工作共同的技术依据,通过对具体的工作环节进行规范、约束,以确保生产、管理活动的正常、有序、优质进行。本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一、目的? 为了明确风险辨识与评估的职责、方法、范围、流程、控制原则、风险信息更新、持续改进等,同时评价和确定一级风险、二级风险和重大风险,界定出一般危害和重大危害,以更好的、有的放矢的对风险进行控制、防范危险发生,特制订本制度。 二、范围? 适合用于本公司范围内的风险辨识、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对生产过程及物料、设备设施、器材、通道、作业环境等存在的隐患分析、评估、管制,以及对危险设施或场所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安全评估、控制管理)。 三、职责 1.总经理负责风险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的领导、组织、协调、分工等职责,由总经理批准发布重大危险源清单。 2.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风险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的策划、实施、检查与监测工作,审查风险评价,组织制定、审核重大危险源清单,必要时及时更新清单。 3.人事行政部(安全办)对各单位上报的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安全检查(SCL)分析记录表进行调查、核实、补充完善,确定公司的重大危害和重大风险并编制重大危险源清单和重大隐患项目治理方案;负责相关方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4.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风险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工作。 四、内容 1、风险识别的范围 1.1公司常规活动和非常规活动(如生产、起重、运输、登高、高温、维修作业、办公活动等)。 1.2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合同方人员、外来人员)。 1.3工作场所的所有设施/设备。 1.4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 1.5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 1.6危险因素的种类 a)按能量分七种: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放射能、生物因素、人机工程因素(心理、生理)。 ?b)可参考GB/T*-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代码4种类型分类(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 c)可参照GB/T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的二十种类别分类。 1.7按层次辨识:厂址、厂区布局、建筑物、生产工艺过程、生产设备、装置等。 2、风险识别的方法 风险识别以事先分析为主的思想为指导,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安全检查表(SCL)、现场观察法等多种方法,可单独或联合使用。 a.工作危害分析法(JHA):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 b.安全检查表(SCL):安全检查表分析方法是一种经验的分析方法,是分析人员针对拟分析的对象列出一些项目,识别与一般工艺和操作有关的已知类型的危害、设计缺陷以及事故隐患,查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然后确定检查项目。再以提问的方式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或评审。 c.现场观察法:通过现场实地观察、询问、交谈,从而快速识别出部门的环境因素; 3、风险识别的步骤 3.1人事行政部(安全办,为行文方便,以下直接用“安全办”称道)负责设计风险识别所用的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安全检查(SCL)分析记录表表格,发至各部门; 3.2各部门负责组织人员,按“1、风险识别的范围”从本部门班组的活动、产品和服务(工序与工序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人与人之间,上级与下级之间等皆存在服务)中识别出具有或可能具有的危害,填写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安全检查(SCL)分析记录表,经本单位负责人审批后,报送安全办; 3.3安全办对各部门识别出来的危害进行整理、汇总、分类,分类形式可按不同的危害分类; 3.4安全办组织人员进行调查、核实、补充完善,经风险评价后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4、风险评价 4.1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可用以下方法进行风险评价: 4.1.1直接判定法,借助分析人员的经验、判断能力和有关标准、法规、统计资料进行分析评价。遇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直接评价为重大危险源: a)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b)不符合本地区行政主管部门有关规定,可能导致危险; c)相关方(含员工)强烈投诉或抱怨的危险源; d)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的重大危险和行为性危险因素。 4.1.2采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和后果的严重性S及风险度R进行,R=LS: 1)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参照表1来制定表1?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判断准则等级标?准5在现场没有采取防范、监测、保护、控制措施,或危害的发生不能被发现(没有监测系统),或在正常情况下经常发生此类事故或事件。4危害的发生不容易被发现,现场没有检测系统,也未作过任何监测,或在现场有控制措施,但未有效执行或控制措施不当,或危害常发生或在预期情况下发生。3没有保护措施(如没有保护防装置、没有个人防护用品等),或未严格按操作程序执行,或危害的发生容易被发现(现场有监测系统),或曾经作过监测,或过去曾经发生类似事故或事件,或在异常情况下发生类似事故或事件。2危害一旦发生能及时发现,并定期进行监测,或现场有防范控制措施,并能有效执行,或过去偶尔发生危险事故或事件。1有充分、有效的防范、控制、监测、保护措施,或员工安全卫生意识相当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极不可能发生事故或事件。?2)事件发生后果的严重性S参照表2来制定 表2?事件后果严重性S判别准则等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人财产(万元)停工环境污染、资源消耗本公司形象5违反法律、法规和标准死亡50部分装置(2套)或设备停工大规模、 本公司外重大国际、国内影响4潜在违反法规和标准丧失劳动能力252套装置停工、或设备停工本公司内严重污染行业内、集团本公司内3不符合本公司的安全方针、制度、规定等截肢、骨折、听力丧失、慢性病101套装置停工或设备本公司范围内中等污染地区影响2不符合本公司的安全操作程序、规定轻微受伤、间歇不舒适受影响不大,几乎不停工装置范围污染本公司及周边范围1完全符合无伤亡无损失没有停工没有污染形象没有受损? 3)风险的等级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和实施期限参照表3来制定 表3?风险等级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风险度R等级应采取的行动/控制措施实施期限2025巨大风险在采取措施降低危害前,不能继续作业,对改进措施进行评估立刻1516重大风险采取紧急措施降低风险,建立运行控制程序,定期检查、测量及评估。立即或近期整改912中等可考虑建立目标、建立操作规程,加强培训及沟通2年内治理48可容忍可考虑建立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但需定期检查有条件、有经费时治理轻微或可忽略的风险无需采用控制措施,但需保存记录? 4.2风险等级的确定 4.2.1在进行风险评价时,应从影响人、财产和环境等三方面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分析,重点考虑以下因素: 火灾和爆炸; 冲击和撞击; 中毒、窒息和触电; 有毒有害物质、气体的泄漏; 其他化学、物理性危害因素; 人机工程因素; 设备的腐蚀、缺陷; 对环境的可能影响等。 4.2.2在确定重大风险时,应考虑: 有关法规、标准的要求; 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 企业的声誉和社会关注程度等。 4.2.3按风险度R=可能性L严重性S,计算出风险值。 风险值R8的确定为一级风险; 风险值R在912的确定为二级风险; 风险值R在1516的确定为三级风险; 风险值R在2025的确定为重大风险。 5、危害的分级管理 5.1危害管理分为二级: 5.1.1对判定为一级风险和二级风险的危害,作为一般危害,由其所在单位(部门或车间)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进行控制管理; 5.1.2对判定为三级风险和重大风险的危害,由其所在单位(部门或车间)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并报公司安全办备案,安全办负责对各单位上报的控制措施进行整理、汇总,形成本公司重大危险源清单,报本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组长审核,总经理批准。并将批准后的本公司重大危险源清单发送到各单位。 5.2对确定为重大隐患项目的风险,本公司应制定隐患治理方案,明确责任人、责任部门、技术方法、资源、时间表,并定期对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确保隐患治理方案的有效实施。重大隐患项目治理结束后,有关部门应进行验收,形成报告。 5.2.1本公司对重大隐患的项目应建立档案,对项目的立项、治理、竣工验收等过程进行管理。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评价报告与技术结论;评审意见;隐患治理方案,包括资金概预算情况等;治理时间表和责任人;竣工验收报告。 5.2.2“5.2及5.2.1”所述工作内人事行政部负责,相关部门配合。 6、风险(危害)的控制 6.1本公司应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及经营运行情况等,确定优先控制的顺序,采取措施消减风险,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程度,预防事故的发生。 6.1.1本公司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该先考虑消除危害,再考虑抑制危害,修订或制定操作规程,最后采用减少暴露的措施控制风险;同时还应考虑:控制措施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控制措施的先进性和安全性、控制措施的经济合理性及企业的经营运行情况、可靠的技术保障和服务。 6.1.2控制措施的选择应包括: 1)工程技术措施,实现本质安全; 2)管理措施,规范安全管理; 3)教育措施,提高从业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4)个体防护措施,减少职业危害。 7、风险信息更新 本公司应不断地组织风险评价工作,识别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风险和隐患。应定期评审或检查风险控制结果。 (1)识别、评价的时机 1)对于常规的活动每隔一年应组织一次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 2)对于非常规性(如拆除、新改扩建设项目、检维修项目、较重要的隐患治理项目和较重要的工艺变更、设备变更项目等)的危险性较大的活动,在活动开始之前进行危害识别风险评价,在此基础上编制实施方案(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等),并经有关领导严格审批。如果有发生严重事故可能的作业活动,还应制定应急措施、编写应急预案,并且要在活动或施工之前进行演练。 3)当下列情况发生时,应及时进行风险评价: a.新的或变更的法律法规或其他要求; b.操作变化或工艺改变; c.新建、改建、扩建、技改项目; d.有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的新认识; e.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 (2)风险的更新,按以下原则进行: 1)各部门将更新的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和安全检查(SCL)分析记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