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小学管理体制改革专题调研报告摘要:实验小学在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于改革探索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也有深刻的思考。本报告以学校的基本情况、管理体制等几个方面,分别阐述七小在开展中小学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并对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提出建设性意见,以期改进学校的教育教育质量和效益。关键词:管理体制 改革 特色 思考实验小学作为一所百年老校,适应时代的要求,在市、区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经过长期的积淀、探索、改革,学校各方面工作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回顾我们走过的奋斗历程,我们在获得丰收喜悦的同时,也清醒的看到存在的不足和欠缺。学校就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做了相关调研,现分析如下:一、 学校基本情况实验小学始建于1909年,1993年迁往现址。总占地3万多平方米,建有教学办公楼7幢,各种功能室齐全,内部设施配备完善。现有4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480余名,教职员工200余名。学校牢固树立“经营战略”,核心精神理念是“爱”让爱传承,大爱无边。坚持走“继承、借鉴、创新、超越”之路,坚持“超常发展,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坚持“人格情感制度”的管理体制,紧紧围绕“一体两翼”发展模式,强化“习惯、礼仪、和谐、服务”的治学育人理念,凸显“快乐、高效、特色、服务”的知识传承理念,文化立校,特色强校,立足长远,面向全体,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学校现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重点课题实验学校、国家教育部科技部“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实验学校、山东省素质教育示范学校、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传统体育项目学校、山东省创新教育等重大课题实验基地,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二、学校在管理体制方面的探索(一)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负责制是由校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全面负责、学校党组织保证监督和教职工民主管理的完整结合的领导体制,它是个整体结构的概念。校长负责制并不等于学校一切事务都由校长一个人说了算,而是校长是学校行政系统的最高领导者和学校对外的全面代表;具有从决策到指挥的全部行政权力;负有与上述权力相应的责任。实验小学在上级宏观领导下,采用校长负责制,以校长全面负责为核心,党支部监督、教职工民主管理有机结合,充分发挥行政管理功能的学校领导关系的结构体系,校长、各级教干与各位老师担负不同责任、任务,逐级管理学校各项教学、常规任务,使学校的各项工作得以有序进行,保证了学校各项工作的高质量完成。(二)一室四处六级部分层管制的综合管理体制实验小学设“一室四处六级部”。 “一室”指办公室;“四处”指教务处、德育处、综合处、总务处;“六级部”指一至六年级六个级部。办公室起上传下达的桥梁作用,主抓办公室工作,负责学校通讯报道、对外联络、贵宾接待等工作;教务处主抓教务管理、学校教学教研科研、名师联合会、5112读书工程等工作;德育处主抓德育管理、级部行政管理、礼仪教育、习惯养成、文明就餐等工作;综合处主抓综合处和督导室的日常工作、星级处室评估、处室及班级工作督查等工作;总务处主抓车辆调配、后勤等工作。学校共有六个级部,每个级部作为一个团体组织,实行级部主任管理制。本年级各项工作在级部主任统一协调下,配合各处室工作的基础上保证的顺利开展。各处室均设有分管校长,监管负责各项具体工作运行,政策层面上引领各处室有条不紊地完成学校的各项工作指标,七小整体呈现井然有序、静中灵活、动中智慧的状态。(三)教学管理体制改革和谐发展是教育的理想境界,是新课程改革极力倡导和追求的价值取向。我校围绕省级课题构建和谐教育策略,开展了和谐自能高效课堂策略、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注重教育主体诸多要素间的和谐发展。学校以新课改理念为先导,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核心,以最大限度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及时解决课改中出现的问题,全面提高学校教学效益、提高学生素质,加快了教育改革的进程,促进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1. 建章立制,确保教研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学校为加强制度建设,先后制定了校本教研制度教学工作评估方案教学工作奖惩制度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制度教学常规检查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确保各学科教研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在教学管理上,我们变金字塔式管理为扁平化管理,突出教研中心的主体作用,实行“教研中心-学科教研组(村小教导处)”的垂直管理,减少管理层次,增加管理幅度,缩短信息传递的时间,便于快速反应与管理。在教学监督上,采取定期与不定期,学校检查和教研组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切实抓好教师教学常规。坚持教学督导通报制度,扎实落实教学常规的日督查、周小结、月总评,抓好问题的整改。在教学激励上,对工作业绩突出、教学成绩优异、教学常规认真、教学评比成绩优秀等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每年召开一次教学工作表彰会,增强教师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感,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热情。2. 加强对校本教研的管理,积极探索新模式学校为加强校本研究,以“课堂教学月”活动为载体,大力开展青年教师上汇报课、中年教师上公开课、骨干教师上示范课的课堂达标活动,注重评课议课,特别注重加强对优秀青年教师和薄弱教师的跟踪听课,加强指导帮扶,实现了分类要求、分层提高的目标。通过完善“校本教研”工作体系,规范“校本教研”制度,制定校本教研工作评估、测评办法,明确教研人员进行校本教研的职责要求,定期召开校本教研工作例会等措施加强对校本教研的统筹规划,整体设计与有效落实。学校扎实推进教学研究,积极探索和谐自能课堂模式。各学科团队还形成了浓郁的课改研究氛围,真正实现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高效课堂的模式。我校刘学霞老师所带领的语文团队构建的“三段六环”自能赏读教学策略不仅在全区进行了推广,而且被收录到市教育科研中心编写的智慧课堂一书中,在教学资源评选活动,荣获市级一等奖,并被推荐参加省级资源评选活动,获省级二等奖。存在问题及困惑校本教研的实效性还要加强。学校教学精细化程度不够,对于教学过程监控不够细致。工作措施 增强对过程监控的力度与密度,强化教学管理的精细化程度。 修订校本教研制度,改革校本教研的方式,推广运用好“校视通”教研平台,切实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3. 加强教学过程精细化管理教学过程是教学的关键环节,学校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教学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加强备课管理,集体备课,以“问题教研”为主要形式,改革个人备课,采取书头备课、卡片式备课与电子备课件、备练习相结合的形式,提高备课的实效,提高多媒体使用率。深化“个性化作业”改革,加强“个性化作业”研究,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实施开放性、多元化作业评价,让作业成为师生对话的平台,让作业活动成为学生个性化学习素养形成的重要方式,解放学生,把时间、健康、能力还给孩子。开展学习习惯养成教育月活动,将每年的三月份和九月份确定为“学习习惯养成教育月”。结合和谐自能课堂建设,开展了预习、专注、记忆、质疑、写字、说话、阅读积累和整理复习八个方面习惯养成教育活动,通过一个月对八方面的集中教育,学生初步具备了良好的基本学习习惯,有利地促进了和谐自能高效课堂建设。4.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1)开展“5112”教师读书工程在读书中学习强化教师的教研理论水平的学习和技能的提高。学期初,由教研员先进行学习,然后制定了以课堂改革为主的教师读书篇目,翻印具体的课改资料内容,推荐给教师学习。大力开展教师读书活动,努力培育学习型学校。开展“5112”教师读书工程,即要求教师每天读50页书,每月读一本书,每年读12本书。同时在学校网络办公平台上开辟了“数字图书馆”, 全体教师除完成教研中心要求的学习任务外,每位教师都在自学教育教学理论、课程改革精神和各科课程标准,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指导意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2)打造精英团队整合教师资源,打造名师团队。采取“组团”式发展策略,以名师联合会成员为引领,整改了各学科课改团队,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专业成长计划,坚持多年来名师联合会“抱团打天下”的策略,借鉴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稼接移植成功的典型经验,为我校所用。积极构建创新型、反思型和自主型的课改团队,促进团队与个体的和谐发展。课改团队在以往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学科特点积极进行了课改实验工作,在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语数英三科团队的建设继续完善具有自己特色的高效课堂的模式。课改小组坚持每周学习制度,由业务校长主持,每两周召开课改调度会,课改教师汇报课改得与失,就课改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集体研究,集体攻坚,明确下一步努力方向。存在问题及困惑学科研究团体带动作用发挥不到位。名师联合会及学科研究团队虽然已扎实开展了相关的活动,但是活动形式及范围存在局限性,不能形成群体氛围。现在学校教师专业发展进入了一个平台期,教师专业成长的积极性不高,缺乏有效的推进机制。工作措施推荐专业书籍,提高教师专业自我成长的意识,引领教师成长。进一步扩大名师联合会及学科研究团队的研究范围,开展相关的研究活动,让研究活动更能贴近教师,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参与到课堂研究、问题研究中来。进一步修订教师专业成长方案及评估办法,以适应新的教育形势的发展。把教师的自我研究意识及主动能力列入到考查范围,结合学校实际修订完善教师评价方案,促进教师自我发展。加强对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使用,让名师更名,让能手更强,同时充分利用他们的优势,实施捆绑帮扶制度,发挥他们的带动作用,形成合力,促进教师共同发展。(3)抓实“红绿蓝”工程根据教师年龄结构,把教师队伍分成了三个系列,即绿珍珠系列、蓝宝石系列、红玛瑙系列。对三个系列的专业成长目标和培养措施采取分层要求、分层达标,全面启动教师专业成长培养工程。为每个教师建立专业成长档案,记录个人成长足迹,实现跟踪指导,个人专业发展与评选树优挂钩,努力实现层层有提高。认真开展“1+1”同伴帮扶、师徒结对活动,切实发挥传帮带作用。年终分层开展绿珍珠之星、蓝宝石之星、红玛瑙之星评选,表彰在专业成长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调动教师专业成长的积极性。(四)德育管理体制改革1. 全员育人以塑造一支充满爱心、责任心,充满工作激情,品德高尚的教师队伍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认真落实“爱至深,艺至精,境至远”的建设目标。一是践行“爱至深”。大力宣扬“爱”这一学校核心文化理念,树立“真爱盈心”的师德意识,做到“以爱育爱” ,用教师博大的师爱引导学生学会感受爱、理解爱、接受爱、表达爱、传递爱。二是践行“艺至精”,积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教育艺术,特别是与学生相处、交流沟通的艺术。由学校聘请的心理咨询师定时为老师开课,鼓励教师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及班主任网络培训。三是践行“境至远”,全面提升教师工作境界。开阔教师眼界,组织教师到名校参观学习,引导教师走近名师。改革教师评价制度,坚持全面评价教师的工作,建立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机制,在全体教师中形成“育人无小事,育人我有责”的思想共识,提升了教师参与学生管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2. 开展雅行养成教育学校秉承“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一理念,实施雅行教育,规范学生言行举止,教育学生谈吐儒雅、举止文雅、情趣高雅。不断强化养成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1)我们根据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十个道德好习惯”的要求,从文明礼仪、言谈举止、生活自理、仪表着装和卫生习惯等几方面制定系列雅行规范和雅行标准。利用学生内心深处向真向善向美的愿望,引导他们知晓什么是雅,为什么要做到雅。(2)加强礼仪训练,从学生的坐姿、行姿、容姿入手进行强化训练,引导学生做到谈吐儒雅、举止文雅。各班设立“雅行监督岗”,每个监督员负责一个小组的雅行督查工作,对本班学生在一天中的举止、言行按学校规定的雅规、雅标进行督查记载。(3)切实抓好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物品放置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