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8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5页 / 共18页
第6页 / 共18页
第7页 / 共18页
第8页 / 共18页
第9页 / 共18页
第10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工程质量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一、工程质量常见问题工程质量通病是指工程中经常发生的、普遍存在的一些工程质量问题,这些问题对工程的使用功能与使用寿命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对公路建设,由于多年来工程质量通病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和一定的顽固性,因此加强质量通病的研究和预控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二、公路桥梁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1、原材料1.1原材料形成原因:(1)材料供应无计划、堆放不规范、无标识牌、混堆,加上管理不善,使水泥、钢材等材料产生受潮、变质、锈蚀,失去原有的性质;(2)材料检测不及时,漏检、错检,使不合格材料当作合格材料使用,造成不应有的质量隐患。防治措施:a、 按施工计划和施工要求组织材料进场,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材料分别堆放,并准备好防雨设施,防止水泥受潮变质,钢筋锈蚀;b、 材料检测频率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取样、检测。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c、 施工中,做到不合格原材料不使用,不合格的预制构件不安装;d、 对材料或半成品构件(涵管、支座、盖板等)订货前要取得供货厂家的产品合格证书及试验报告进行采样试验,验证其质量;e、 材料仓库、现场材料堆放处均设立标志牌写明品种、产地、规格、验收状态、使原材料自始至终处于受控状态,有可追溯性。1.2 钢筋笼制作与安装质量问题:钢筋接头设置不符合要求;预制安装的钢筋骨架扭曲;焊接钢筋不处于同一轴线上;焊接强度不够;钢筋受污染、锈浊严重;钢筋间距不均匀、钢筋保护层厚度不符合要求等。防治措施:a、钢筋骨架刚度、稳定性不够时应增设加强钢筋;b、钢筋笼保护层垫块数量与质量满足要求;c、应采取防雨防潮措施(下垫上盖);d、已锈蚀的钢筋要用钢丝刷除锈。2、路基2.1路基碾压出现“弹簧”产生原因:(1)碾压时土的含水量超过最佳含水量较多;(2)高塑性粘性土“砂化”未达到应有的效果;(3)翻晒、拌合不均匀;(4)碾压层下存在软弱层。防治措施:a、 低塑性高含水量的土应翻晒到规定含水量方可碾压;b、 高塑性粘性土难以粉碎,应进行两次拌灰并应存放一段时间,使其充分“砂化”;c、 对产生“弹簧”的部位翻挖掺灰后重新碾压。2.2路基压实度不够产生原因:(1)碾压遍数不够;(2)压路机重量偏小;(3)松铺厚度过大;(4)碾压不均匀,局部漏压;(5)含水量偏离最佳含水量超过规定值。防治措施:a、 确保压路机的重量及碾压遍数符合规定;b、 采用振动压路机配合三轮压路机碾压,保证碾压均匀;c、 压路机应进退有序,前后应有重叠;d、 路基土应在接近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2.3路基积水严重产生原因:(1)路基表面不平整;(2)路基表面未设横坡或出现倒坡。防治措施:a、 路基压实前应平整;b、 路基表面应设2%-4%的横坡。2.4路基边坡被冲刷产生原因:(1)过早的削坡而边坡防护工程未能及时跟上;(2)未设临时急流槽和拦水埂;(3)每次雨水冲刷后未及时修补路基;(4)边坡未植草防护。防治措施:a、 削坡后边坡防护工程应及时跟上;b、 应设临时急流槽和拦水埂和排水沟;c、 应及时填平冲沟。2.5路基表面网状裂缝产生原因:(1)土的塑性指数偏高或为膨胀土;(2)碾压时含水量偏大,且未能及时覆土;(3)压实后养护不到位,表面失水过多。防治措施:a、 采用合格的填料,或采取掺灰处理;b、 选用符合规范的土料填筑路基,确保压实层土的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c、 加强养护,避免表面水分过多的损失;d、 认真进行施工组织安排。3、路基防护3.1砂浆强度偏低、不稳定形成原因:计量不准,或不按配比计量,水泥过期或砂质量低劣等。由于计量不准,砂浆强度离散性必然偏大。防治措施:加强现场管理,加强计量控制。3.2砂浆和易性差,沉底结硬形成原因:砂浆稠度和保水性不符合规定,容易产生沉淀和泌水现象,铺摊和挤浆较为困难,影响砌筑质量,降低砂浆与砖的粘结力。防治措施:低强度水泥砂浆尽量不用高强水泥配制,不用细砂,严格控制塑化材料的质量和掺量,加强砂浆拌制计划性,随拌随用,灰桶中的砂浆经常翻拌、清底。3.3砌体组砌方法错误形成原因:砌墙面出现通缝、直缝,里外两张皮,采用包心法砌筑,里外皮砖层互不相咬,形成周围通天缝等,影响砌体强度,降低结构整体性。防治措施:对工人加强技术培训,严格按规范方法砌筑。3.4砌体勾缝脱落,沉降形成原因:(1)勾缝未嵌入一定的深度或勾缝前湿润不足、砂浆强度不高、勾缝养护不当;(2)基地未夯实或受雨水侵泡等造成承载力不够。防治措施:a、 勾缝前应清理并湿润砌筑缝,再用强度合格的砂浆嵌入砌缝内2cm,要求封面平整、光滑、密实,并及时压面修整养生;b、 砌筑前要对地基进行处理,地基承载力经检测合格后,待土体沉降稳定后再进行砌筑施工。4、 路面4.1路面面层离析形成原因产生原因:(1)混合料集料最大粒径与沥青路面厚度之间比例不匹配;(2)沥青混合料级配不良;(3)混合料拌合不均匀,运输过程中发生离析;(4)摊铺机性能差,未采用两台摊铺机梯队摊铺。防治措施:a、 适当选择小一级集料最大粒径的沥青混合料,与沥青路面厚度相适应;b、 调整生产配合比矿料级配,使稍粗集料接近级配范围上限,较细集料接近级配范围下限;c、 自卸车装料时应至少分三次装料,编混合料堆积形成一个锥体使粗集料与混合料离析;d、 摊铺机调整到最佳状态,熨平板前料门开度应于集料最大粒径相适应,螺旋布料器上混合料的高度应基本一致,料面应高出螺旋布料器2/3以上。4.2路基面层压实度不合格产生原因:(1)沥青混合料级配不良;(2)沥青混合料等待时间过久,碾压温度低于规定要求;(3)压路机吨位偏小,压实遍数不够;(4)压路机未走到边缘,留下了边角;(5)标准密度偏小。防治措施:a、 认真检查混合料级配,严格控制施工配合比,确保沥青混合料有良好的级配;b、 运输过程中做好保温措施,确保沥青混合料碾压温度不低于规定要求;c、 选用符合吨位的压路机压实,压实遍数符合规定,严格按照试验段的标准施工;d、 当采用埋置式路缘石时,路缘石应在沥青路面层施工前安装完毕,压路机应从外侧向中心碾压,且紧靠路缘石碾压;当采用铺筑式路缘石时,可把边缘的混合料稍微提高,然后将压路机的外侧轮伸出边缘10cm左右碾压。e、 严格按照试验规程进行马歇尔试验,保证马歇尔标准密度的准确性。4.3沥青面层压实度不均匀形成原因:(1)装卸、摊铺过程中导致沥青混合料离析,局部混合料温度过低;(2)没有按照规范要求的速度、方法碾压,导致局部漏压;(3)碾压温度不均匀。防治措施:a、 料车在装料过程中应前后移动,分几次装料,运输过程中应覆盖保温;b、 调整好摊铺机送料的高度,使布料器混合料饱满平整;c、 合理组织压路机,确保压路机轮迹的重叠和压实遍数。4.4沥青面层横向裂缝形成原因:(1)基层开裂反射到沥青面层;(2)桥台沉降缝、搭板尾部与基层结合部产生不均匀沉降;(3)基层顶面未清扫干净,有浮料或污染,沥青混凝土在碾压时产生推移形成横向裂缝;(4)终压时沥青混合料温度较低,沥青粘结力下降,碾压时的推理产生横向裂缝。防治措施:a、 基层施工时严格控制配合比,压实度及加强养护工作,采取防裂措施,减少基层横向开裂;b、 严格控制结构物台背的路基回填质量,回填时应留置好台阶分层压实。基层开裂处、桥头搭板尾部和通道沉降缝处顶面铺设玻纤网,以降低对面层的影响,减少面层横向裂缝;c、 在沥青混凝土摊铺前,基层顶面必须清理干净;d、 严格控制终压时的沥青混凝土温度,压路机及时碾压。4.5沥青面层纵向裂缝形成原因:(1)地基沉降不均匀引起路基面层纵向开裂;(2)路基填筑使用了不合格填料,路基吸水膨胀引起路面开裂;防治措施:a、 加固地基,使用合格填料填筑路基或对填料处理后再填筑路基;b、 在开裂两边各挖除一定宽度基层,采用厚度不小于20cm的钢筋混凝土补平集成的措施进行处理,其上加铺玻纤网,再铺装沥青面层。5、 桥梁5.1混凝土强度偏低形成原因:(1) 没有防潮措施,致使水泥受潮,水泥标号降低,影响砼强度;(2) 不同规格的砂石料混堆。碎石的压碎值、针片状、级配等指标达不到要求,砂石料的含泥量过大,黄砂中含有杂质,砂的级配差;(3) 砂、石料和拌合用水计量不准确;(4) 混凝土拌合用水不符合要求;(5) 未按审批的砼配合比进行施工。防治措施:a、选择在地势较高处搭设地面硬化、且有防潮处理的水泥库房;b、对进场用砂石料进行自检优选,选用含泥量低的砂,扩大砂石料的堆放场地,并硬化,分类堆放。应用高压水泵对泥量高的粗集料进行冲洗;c、选择合格的拌合及养生用水;d、严格按审批的砼配合比进行施工。5.2混凝土混凝土构件出现裂纹、裂缝形成原因:(1)水泥安定性不合格;(2)养护不合格;(3)基础与支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不够引起的裂缝。防治措施:a、采用安定性合格的水泥;b、大体积砼应优选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等低水化热水泥;c、优化配合比:改善集料级配、降低水灰比、掺加粉煤灰等混合材料、掺加缓凝剂;d、采用遮阳凉蓬的温度措施以降低砼水化热、推迟水化热峰值出现;e、及时养生。5.3混凝土离析形成原因:(1)集料级配不合格引起砼离析;(2)砼自由倾落高度大。防治措施:a、采用级配合格的集料;b、砼自由倾落高度超过2m时,应设置串筒、溜槽等设施。5.4混凝土表面有蜂窝、麻面、气孔形成原因:(1)砼浇筑时漏振;(2)模板漏浆。防治措施:a、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插入振动器的移动间距不应超过其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应保持5-10cm的距离,插入下层砼5-10cm的深度;b、表面振动器移位应能覆盖已振实部分;c、控制砼分层浇筑厚度,对于插入式不宜超过300mm。5.5桥头跳车形成原因:(1) 回填压实不够;(2) 软基路段台前预压长度不足;(3) 软基路段桥头堆载预压卸载过早;(4) 软基路段桥头处软基处理深度不到位,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防治措施:a、选用合适的压实机具,确保确保台背回填压实度达到要求;b、保证足够的台前预压长度;c、连续进行沉降观测,保证桥头沉降速率达到规定范围后再卸载;d、确保桥头软基处理深度符合要求,严格控制软基处理质量。5.6墩柱质量问题:(1) 外观质量较差,包括混凝土的颜色、均匀程度、光洁度等;(2) 混凝土表面的蜂窝、麻面、水纹、砂痕、露石等;(3) 墩柱混凝土表面的裂缝,尤其是顶部沿钢筋方向的裂纹;(4) 混凝土接茬、模板拼缝明显或粗糙等;(5) 墩柱底脚烂根,即最底部结合不紧密出现脱空等。防治措施:a、钢筋施工的控制措施:绑扎或焊接的钢筋箍筋和钢筋骨架不得变形、松脱和脱焊;钢筋表面骨架要有足够的钢筋支撑,以保证其施工强度;b、模板施工的控制措施:模板施工前,先利用测量放样的纵横轴线定出其中心点,且以中心点划出墩柱外轮廓线;为保证外观质量,模板使用前应进行打磨确保光洁度,进行试拼保证模板拼缝严密、平整。确保灌注砼时不出现漏浆现象;c、混凝土施工的控制措施:严把原材料质量关;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以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为标准。充分振捣是满足混凝土强度和外观质量的重要因素,是避免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麻面、水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