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新教科版第一单元沉浮、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如:一块完整的橡皮放在水中是沉的,切四分之一放入水中还是沉的。一个苹果是浮的,切二分之一还是浮的。2、大小相同的物体,越(重)越容易(沉),越(轻)越容易(浮)。轻重相同的物体,体积越(小)越容易(沉),体积越(大)越容易(浮)。3、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重量)来控制沉浮的。4、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6、一块橡皮泥放入水中是沉的,你有办法让它浮起来吗?(做成空心)、(做成船形)、(做成碗形)、(做成花瓶形)等。7、相同重量的橡皮泥,做成不同形状后,(排开的水量)越大,就越容易(浮)。8、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9、把泡沫塑料块等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0、放在水面上的物体,都会受到水的(浮力)。下沉的物体在水中也受到(浮力)的作用。1、当物体静止在水面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浮力和重力的方向(相反),浮力向(上),重力向(下)。2、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3、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排开的水量)有关,(排开的水量越大)或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4、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清水重,而比同体积的浓盐水轻,所以马铃薯在清水中(下沉),在盐水中(上浮)。、马铃薯在(浓盐水、浓糖水)等液体里都能浮起来。死海淹不死人就是因为海水里溶解了大量的(盐)。6、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7、物体比相同体积的水重会(下沉);比相同体积的水轻会(上浮)。8、测量液体轻重的仪器叫作(比重计)。第二单元热、衣服本身(不能)产生热量,只能起到(保温)的作用。2、装有热水的塑料袋能(浮)在冷水盆中。3、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4、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其它的液体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以装液体的瓶子都不会装满。、铜球在加热后(不能)穿过铁环,冷却后(能)穿过铁环,说明铜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以钢条加热后会(变长加粗)、铁轨铺设时分段并留有缝隙。6、许多固体和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7、有些固体在一定条下是热缩冷胀的。如:(锑)、(铋)。8、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在那里不断地(运动)着。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9、热总会从(温度较高)的一端传向(温度较低)的一端。0、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热传递)。1、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2、热的不良导体,导热(慢),散热(慢),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3、热的良导体,导热(快),散热(快)。铁是热的(良导体),空气是一种热的(不良导体)。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钟表以(时、分、秒)计量时间,钟面上的(秒针)每转动(一格),表示时间流逝了(1秒钟),秒针转动(一圈)则表示时间流逝了(1分钟)。2、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3、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长短)会慢慢地发生变化。(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4、我们古时把一天分成(12)个时辰,每一个时辰为现在(两小时),古埃及根据一年内36个星座在天空的横穿情况将一天划分为(24)个小时,白天(12)个小时,晚上(12)个小时。、古代的水钟有(受水型)和(泄水型)两种,都是根据水量的变化制成的。6、在(滴漏)实验时,如果水是以水流的状态往下流时,水的流速是(不固定)的,随着水量的减少速度变(慢)。容器中水越少,则水下流的速度就(越慢)。7、我们可以控制(滴漏的速度),从而使水钟计时更加准确。8、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们制成了(摆钟)。9、摆在摆的过程中(方向不变)、(速度不变),(幅度越来越小)。0、我们通过(摆锤的重量)、(摆的幅度)、(摆绳的长度)来研究,发现摆的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1、注意摆绳的长度不等于摆的长度,(摆长)是指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2、(机械摆钟)是(摆锤)与(齿轮操纵器)联合工作的。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昼夜交替现象)有多种可能的解释。(“日心说”)和(“地心说”)都可以解释。2、地心说: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3、日心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著作天体运行论。地球是(球形)、地球是(运动)的,每(24)小时自转一周,太阳是(不动)的,(地球)围着太阳转。4、摆具有摆动方向(保持不变)的特点。(傅科)利用(傅科摆)证明了地球在自转。、天体的东升西落是因为(地球自转)而发生的现象。地球是(自西向东)运动的,自转的方向和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6、地球在自转,自转的方向不同,决定了各地迎来黎明的时间和顺序也(不同),东边(早),西边(晚)。7、世界时区图是以地球的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成(24)个时区。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法天文台的经线定为(0度经线),每相邻两时区相差(1小时)。在地图上越是(东面)的城市,越先见到太阳。8、天空中星星围绕(北极星)(顺时针)旋转,北极星相对“不动”,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9、地球是围绕着(地轴)进行转动的,因为夜晚看天空北极星是不动的,它在地轴的(延长线)上。0、从(北极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可推测出(地轴是倾斜的)。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为(24小时),地球围绕(地轴)自转,地轴是(倾斜)的。2、与地球自转相关联的现象有:(昼夜现象),(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北极星不动)等。3、地球公转就是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动;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是(一年)。4、(恒星周年视差)证明地球确实在围绕太阳(公转)。公转过程中,地轴倾斜方向保持不变,因此形成了(四季交替现象)和(极昼极夜现象)。、(地轴倾斜角度的大小)可以影响(极昼极夜)发生的地区范围。6、在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正午,古人发现在同一地点的杆子在地面上的影子长度是(不一样)的。其中春秋季影子适中,夏季最(短),冬季最(长),这与太阳在天空中的高度有关。7、阳光的(直射和斜射)造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气温)的不同,春秋季阳光直射点在(赤道地区)。北半球是夏天南半球是冬天。四季形成的原因是阳光在地球上(直射点位置的变化)而形成的。8、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9、在地球的南北两极,半年时间是(白天),半年时间是(晚上),而且南北两极正好相反。主要的原因是地轴是(倾斜)的,太阳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倾斜于太阳的一端在地球自转时一直能被太阳光照亮。页码 / 总页数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