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小衔接视角下小学一年级儿童适应性现状调查一、国外幼小衔接的理论研究 国外关于幼小衔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幼小衔接的理论认识和策略探讨方面。关于幼小衔接的理论认识,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德国的哈克教授的观点。他认为,儿童从幼儿园到小学,不仅是学习环境的转换,也包括教师、朋友、行为规范和角色期望等因素的变化。他根据观察和研究指出,处于幼儿园和小学衔接阶段的儿童,通常存在着六个方面的断层问题:(1)关系人的断层孩子入学后,必须离开“第二个母亲角色”的关系人幼儿园教师,而去接受要求严格,学习期望高的小学教师,这使孩子感到压力和负担;(2)学习方式的断层小学中正规的科目学习方式与幼儿园的自由游戏、探索学习和发现学习方式有较大的区别,孩子必须有适当的时间进行适应;(3)行为规范的断层通常在幼儿园被视为是理所当然的个人要求,在小学不再被重视,孩子入小学后,必须正确的认识自己,融入集体,他们以往的感性渐渐被理性和规则所控制;(4)社会结构的断层孩子入学后与幼儿园的友伴分离,重新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结交新的朋友,寻找自己在团体中的位置及被班级所认同;(5)期望水平的断层家长和教师都会对上了学的孩子给予新的期望和压力,为了学业而减少了孩子游戏、看电视的时间等;(6)学习环境的断层幼儿期的自由、活泼、自发的学习环境转换成为学科学习、有作业、受教师支配的学习环境,孩子容易陷入不注意状态或学习障碍。关于幼小衔接的策略,可以归纳为六个方面,一是理念上的衔接;二是课程衔接;三是发展上的衔接;四是物理环境上的衔接;五是组织制度的衔接;六是教育行政上的衔接。梅菲尔德认为,幼儿从学前阶段跨入小学,由于阶段的差异将会造成经验衔接上的不连续,因此必须通过父母、教师、学校行政政策制定者及关心幼儿的教育者等,共同参与幼小衔接的规划。另外,瑞士日内瓦实行的是将学前两个年级与小学一、二年级设在一个机构中。日本把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置身于终身教育的背景下来考虑,即从终身教育的观点看待幼小衔接,不再狭义地看成是两个教育阶段的过渡问题。在幼儿园教育方面,新大纲对幼儿园课程内容作了重大改变,原来的六领域(体育、语言、自然、社会、美工、音乐)改为五领域(体育、语言、人际关系、环境、表现)。在小学教育方面,文部省在小学一至二年级的课程中增设一门新课生活课。幼小改革后目标的一致性,使幼儿园教育能成为儿童在小学继续学习和发展的基础。二、国内幼小衔接的研究现状 国内对幼小衔接最权威的研究,是由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司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于19901994年在全国8个实验点实施的“幼儿园与小学衔接”项目。该项实验认为,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衔接的根本问题在于促进儿童社会性适应与学习适应能力的发展。为此,实验形成三个方面的基本经验:第一,在学校教育的最后半年与小学教育的最初半年,应有一个“幼小过渡时期”。第二,“幼小过渡时期”的基本教育策略是,在过渡中促发展,在发展中求适应。第三,促进儿童适应能力的发展,要注重教育内容的完整性、教育要求的层次性、教育途径的综合性、教育方法的实效性。 1996年颁布实施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提出:幼儿园与小学应该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之间的相互衔接。在这个阶段,一些儿童医学工作者为提高儿童入小学的适应能力,采用了一些强化措施(如排尿行为训练、入学意识教育、整理书包等)进行实践上的探索,对儿童入学前的干预取得了理想的实验效果。陈帼眉针对当时幼小衔接的状况,认为幼小衔接存在三个误区:一是幼教“一头热”(幼儿园积极而小学无动于衷)二是入学准备流于表面。三是提前学习小学课程。 从幼儿园到小学是一个全新的教育环境,容易导致刚入学的儿童心理、行为发生变化,影响他们对新环境学习生活的过渡与适应。浙江余杭区教育局教研室的孙建婷针对有关幼小衔接方面的“环境断层”进行科学分析,提出五个方面的转变:一是由童趣环境到成人环境的转变。二是由游戏活动到纯课堂教学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三是由多玩伴到少机会的同伴关系的转变。四是由依赖的到独立的师生关系的转变。五是由积累经验为主的学习到系统的教育内容、方法学习的转变。三、国内外对生态变迁的理论研究(一)人类发展生态学是美国心里学家布朗芬布伦纳(Urie Bronfenbrenner)在研究社会生态系统的基础上于1979年提出的一个儿童发展理论模型,至今对于儿童的发展问题依旧有着重要的影响力。丹禄普认为,对教育衔接期的幼儿来说至少包括三个围观系统:家庭、幼儿园和小学。从国外的研究梳理来看,入学准备的研究更多的以生态学理论模型作为支撑。总结该理论变现为三个特点:一是从强调某种单一的早期预测因素转变为重视多种早期预测因素的共同作用。二是从强调儿童个体内的因素转变为重视儿童生活中的各种环境因素(例如家庭、社区等)。三是从强调儿童对学校的适应转变为重视双向的适应,认为入学准备不仅包括儿童对学校的适应,也包括学校对儿童的适应。(二)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蔡菡通过对人类生态发展学的研究,它提出三个层次的观点:第一,幼儿需要了解小学,提高入学成熟水平。人类生态发展学认为,如果发展中的个体能够获得关于新环境的经验,生态变迁就会有助于个体的发展。第二,幼儿园与小学间需增进了解,加强联系。人类发展生态学认为,如果不同环境对发展中的人的角色要求是一致的,并且它所参与的角色、活动和双人关系鼓励环境间的相互信任、相互肯定且发展目标一致,那么环境对发展的潜在作用将会大大的提高。第三,小学需要为幼儿的到来做好准备。可见,生态式的幼小衔接教育,不是只关注个别因素对儿童入学准备的影响,而是考虑到多种环境因素对入学准备产生影响的共同作用。幼儿园、小学、家庭、社区以及整个社会,都成为了儿童入学准备生态化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些都是互相影响的。四、对入学儿童适应性的研究理论关于适应性的概念,据车文博主编心理咨询百科全书解释,适应性是指“个体在社会组织系统、群体或文化经济因素的变化中,其生存功能、发展和目标的实现相应地变化的能力。”在阐述儿童学习适应性和幼小衔接之间的关系中,王佩丹等人研究的“学习适应性与学习成绩的研究”、戴玉红进行的“小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研究”等,揭示出了小学生学习适应性对学业成绩的影响,从而引起对幼小衔接中儿童学习适应性的关注。五、分析与思考综上所述,无论国内国外,无可置疑的是幼小衔接已经成为国际教育热点。各个国家对幼儿园幼小衔接的重视程度各有各的角度和措施。国外在这方面研究要明显多于国内的研究,而且研究理论也是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践性,然而由于各国文化差异的原因,国内只能借鉴而不可照搬国外的研究成果。虽然国内外教育学者对此研究也很多,但是至今仍然存在很多新的问题,要注意这种衔接不同于初高中的衔接,不仅在课程上有衔接,而且在情感和规则适应能力方面也要有相应的衔接。 已有文献的贡献主要表现在:第一,从文献数量上来看,对幼小衔接研究和儿童适应性的资料比较详尽,这方面的研究对我的论文具有参考价值,开阔我的研究视野。第二,从文献质量上来看,有关幼小衔接课程方面的研究比较详尽,这对于构建我自己的理论具有指导意义。第三,一些研究方法和关于幼小衔接研究结论与我的研究内容结合比较紧密,使我能够在实施研究的基础上与已有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已有文献的不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已有的大部分文献都是关于对幼小衔接课程方面的研究,对于在幼儿入学前期的情感培养和规则能力方面的影响因素较少,而这方面对于幼儿进入小学是相当重要的。二是在已有的幼小衔接文献中,对于幼小衔接影响因素、规则意识的培养、如何让幼儿可以顺利愉快地进入小学环境的文献较少。三是已有研究较关注从幼儿园方面来探讨幼小衔接,较少关注学校和家庭方面的适应程度看幼小衔接。 突破与创新:本论文打算在幼小衔接的视角下进行深入研究,从小学一年级儿童的适应状况方面来分析探讨影响幼小衔接的因素, 对儿童适应性工作做出一些适宜的建议,促进幼儿的健康快乐的成长。参考文献1蔡菡.从人类生态学的视角看幼小衔接J.学前课程研究,2007,(11).2蔡军.从幼小衔接到入学准备J.教育学报,2010,(2).3黄人颂.学前教育参考资料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4焦莹.小学新生学校适应问题及对策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2007,(5).5加涅.教学设计原理J.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9).6李天鹰.幼小衔接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7李国敏,祖浔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学习环境J.江西广播大学学报,2004,(7).8李亦菲.创设开放的学习环境J.天津大学学报,2006,(5).9刘胜林.小学新生适应学校生活的状况调查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1,(10). 10李军华.论“幼儿教育指导纲要”的教学教育目标J.甘肃高师学报,2003,(6).11兰俊.21世纪幼儿创新教育模式全书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0.12瞿力岩.日本“幼小衔接”热潮剖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6,(4).13秦宁.浅谈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J.科技资讯,2006,(7).14孙建婷.幼小衔接中的“环境断层”问题及其应对策略J.新课程研究,2009,(8).15伍香平.体验教学法的创建与实践J.教育发展研究,2002,(3).16王文娇,杨晓萍.人类发展生态学对幼小衔接的启示J.早期教育,2008,(11).17吴虹.学前儿童入学准备的强化教育评价J.中华儿童保健杂志,1997,(6).18许艳.美国幼小衔接的经验及启示J.早期教育,2010,(3).19俞家庆.要研究引导社会教育期望J.教育研究,2004,(7).20张云蕾.幼儿园教育小学话倾向问题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21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