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四年级第七册第八单元25.王戎不取道旁李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王戎不取道旁李选自部编版四年级第七册第八单元第25课,课文出自世说新语,这是一篇写人的小古文,以具体事例展示了少年王戎的聪慧。教学本课,旨在通过多层次、多梯度的诵读,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初步感知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并渗透学生学习古文的方法。同时多元迁移,以文代文,发展学生朗读、理解、思维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小古文的兴趣,培养孩子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二、设计理念本文是一篇文言文。文章短小,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因为四年级学生很少接触到文言文,因此,教学设计中首先通过多层次的朗读,引导学生把文言文读通顺、读正确、读明白,然后抓住“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这一关键点,引发学生的思考,在辨析中感知“我们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的道理。三、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戎、竞”等生字,理解“尝”“竞走”等重点字句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言,培养文言语感,初步感知文言文特点。3、结合注释,读懂文言大意,了解故事情节,体会王戎善于观察、善于思考、能进行推理判断的的优秀品质。四、学情分析小学生刚接触文言文,对于文言的停顿、断句无意识,不能读出文言文的韵律和节奏。所以在学生读准字音的前提下,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范读,学生模仿,以达到更好的效果。五、教学重、难点:1、体会文中王戎的善于观察、善于分析的品质2、学会用自己的话讲故事六、教学课时1课时七、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学生:搜集世说新语、王戎资料八、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引出课题 1.用已学的历史故事(出示:司马缸砸缸、曹冲称象图片)发现这些故事的共同点:人物事件,引出课题。2.板书课题,指导书写“戎”;出示甲骨文“戎”:这个字由两部分组成“戈”指的是长柄兵器,“,十”指的是上战场时所穿的盔甲,合起来表示武器、军队的意思。3.指导读好课题:王戎/不取/道旁李 4.解题:“取”作何解?谁来连起来说说课题的意思?(二)检查预习,补充文学常识1.了解出处(学生分享预习成果,教师出示课件补充)2.了解王戎:(学生介绍王戎,教师课件出示王戎简介)(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指导学生熟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2师生交流,学习生字新词。“多子折枝”(板书)强调多音字“折”的读音。(四)精读课文,重点探究运用已学文言文的方法(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再读课文,引导学生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1.学习第一句。(1)组织学生结合书下注释,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2)明确“尝”为曾经的意思(3)明确人物:王戎、诸小儿(板书)2.学习第二句。(1)引导学生结合书下注释,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2)组织学生扮演诸小儿摘桃,理解“竞走”的意思。(3)引导理解走字,联系成语中走的意思:兔走触柱 东奔西走 飞禽走兽(4)强调“竞”和“竟”的区别。(5)小结:面对多子折枝,王戎(不动)和诸小儿(竞走)不同的态度。(6)引导学生读,读出王戎和诸小儿不同的反应。3.学习第三句。(1)讨论汇报句意。(2)引导学生运用补充的方法说句意。(3)指导学生读,读出王戎坚定的语气。4.学习第四句。(1)运用补充的方法说句意。(2)对比理解课文三处“之”的意思。5.说一说王戎给你留下的印象。认真观察 善于思考(板书)(五)课堂回顾,互讲故事1.用自己的话讲一讲王戎不取道旁李的故事(1)同桌互讲(2)生生点评(3)明确补充方法,故事说得更有趣生动。(六)背诵积累,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背诵课文。2.拓展:世说新语中还记载了王戎的其他故事,比如王戎观虎、王戎卖李,世说新语中还记载了很多体现孩童智慧的故事,比如家喻户晓的孔融让梨、杨氏之子、咏雪、张吴兴亏齿等,让我们共读世说新语,感受他们的智慧。25.王戎不取道旁李诸儿竞走多子折枝不动王戎 借助注释善思收集资料识 联系上下文补充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