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7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8页 / 共17页
第9页 / 共17页
第10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氧气的性质教学设计氧气的性质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氧气是学生从化学视角认识具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开始,课程内容切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科学教育”的原则,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二、教学分析(一)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已学习“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知道空气中氧气约占21%,是能够支持物质燃烧的气体;在小学自然、初中生物中也已知道氧气是人类、动植物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气体。除此之外,“氧气还是一种怎样的气体”正是学生心中的疑问,是学生从化学视角认识氧气的心理需求和进行学习的内在动力。(二)学习内容分析本课时学习内容分为“认识氧气的性质”和“氧气的用途”两部分,其中“认识氧气的性质”又分为“氧气的物理性质”和“氧气的化学性质”。1、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了解氧气的主要用途,氧气与人类的关系密切。(2)过程与方法观察并说出木炭、铁丝、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树立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初步学会“观察现象分析现象获得结论”的科学思维方法。2、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氧气主要的化学性质。难点: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三、教学策略1、教师要收集有关液态氧、固态氧的图片或录像资料,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也可以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提前收集,让学生学会收集和处理信息。2、学习氧气性质应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动手实验观察现象说出现象分析现象获得结论”的形式开展学习。3、学习过程要联系生活、生产实际,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在促进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相信化学为实现人类更美好的未来将发挥它的重大作用,本课时中氧气的用途是很好的载体。四、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创设情景养鱼工人开动机器把养鱼池中的水扬向空中,水又掉落回养鱼池,如此循环往复。问:同学们知道工人这样做的目的吗?思考、交流、发表见解。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入手,将化学与生活、生产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问题关于氧气,我们还知道些什么?交流讨论,发表见解。发掘学生现有知识。提出问题氧气还有哪些我们未知的性质和用途呢?思考刺激学生的心理需求,提高学习欲望。物理性质展示一瓶氧气观察、描述氧气的色、态。从化学视角认识物质、感悟认识物质的一般顺序。演示闻气体气味的方法,讲解注意事项。模仿老师的操作方法进行操作。学习闻气体气味的方法。给学生讲解密度的相关知识。记录认识化学学科所使用的密度的单位。提出问题你可以设计实验证明水中溶解有氧气吗?点评学生的设计方案。思考、交流、叙述自己或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播放液态氧、固态氧的录像。观看用事实说明氧气也存在液态和固态。指导学生小结氧气的物理性质。归纳小结、叙述氧气的物理性质。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化学性质指导学生分小组完成探究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分小组、合作完成木炭、铁丝、蜡烛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反应的实验,记录实验现象。训练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化学性质参与学生的交流讨论,指导学生学会分析实验现象。小组成员间交流讨论,依据实验现象分析归纳氧气的化学性质。培养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让他们初步学会探究物质化学性质的科学方法。教师将学生发言记录于黑板上。各小组选派代表叙述本小组实验过程产生的现象,小组成员归纳整理得出的结论。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见解。参与学生讨论对各小组的结论进行分析整理,得出氧气的化学性质。让学生体会合作学习的重要性。用途引导学生依据氧气的性质,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讨论氧气的用途。交流、讨论、叙述氧气的用途。将化学知识与生活、生产相联系,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在人类生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课堂小结师生共同小结本节课学习内容。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课外实践完成本小组设计的证明水中溶解有氧气的实验。附表:实验现象记录表反应物反应条件反应现象生成物空气中氧气中木炭铁丝蜡烛五、形成性评价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保持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因而对学生的评价,应以肯定、鼓励为主。就本节课来说,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价。1、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意识的强烈程度。2、学生参与实验探究活动的积极性。3、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4、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的仔细程度。5、学生在与他人合作学习时的表现。6、学生在小组交流讨论中的表现。7、学生是否初步学会运用本学科语言描述实验现象,发表见解是否大胆、思维是否清晰。六、教学反思氧气的性质包含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而化学性质又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做好演示实验,让学生直观的观察到碳,铁,蜡烛在纯净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以及它们分别在空气中燃烧情况作一对比,从而分析其原因,验证其生成物,使学生能从实验中得出结论,找出物质相互间的反应规律,最后总结出氧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才是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本节课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本节课成功的关键。因此要充分发挥化学学科得天独厚的威力,而千变万化的实验现象又富有很强的吸引力,它能够激起学生掌握化学知识,并用它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强烈欲望,产生一种艺术享受,使学习化学兴趣更浓,更持久。作为人梯的教师,就是要让学生去改革创新,一步一个脚印的勇于攀登科学高峰。一、氧气的性质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氧气的主要性质。(2)通过氧气的性质实验,认识氧气跟许多物质反应的现象,会写反应的文字表达式。(3)学会探究气体性质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用观察归纳的方法学习气体的物理性质。(2)用对比实验等方法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培养学生归纳思维能力,“观察现象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的科学思维方法;(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重点、难点: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难点:通过实验来探究气体性质的方法。教学方法:本节课的学习是采用演示试验、引导探索法的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观察、描述记录实验现象。教学用具:仪器:酒精灯、集气瓶、盖玻片、燃烧匙、坩埚钳。药品:木炭、石灰水、硫磺、铝箔、氧气。其它:火柴等。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景上课之前先请同学们猜一个谜语:(氧气)看不见摸不到,不香不臭无味道,动物植物都需要,离开它就活不了打一物质通过猜谜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实验展示培养学生观察、探究能力。导入今天我们学习氧气。化学上学习和研究一种物质,一般要从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板书课题2氧气的性质设问氧气的物理性质有哪些?出示氧气。学生观察氧气,看书,思考得出氧气物理性质的颜色、状态和气味。鱼儿在水中能自由生活,它呼吸的氧气来自那里?市场上卖鱼的,为什么过一段时间要向池里舀一些水或通一会空气?学生讨论、探究氧气的溶解性,氧气既不是可溶于水,也不是不溶于水,而是不易溶于水。如果条件改变固态氧、液态氧是什么颜色?学生进行思考,分析、讨论。板书一、氧气的物理性质看书、划重点(或记笔记)问题讨论氧气有哪些化学性质呢?板书二、氧气的化学性质这部分内容既是本节重点又是难点,是学生达标的关键。因此我主要采用实验式的模式进行教学。由于学生刚开始学习物质的性质,所以,讲课时注意引导学生想到(或观察到),这些物质在空气(或纯氧)中点燃前并不跟氧气发生反应;点燃后再观察它在空气中能否持续燃烧,以及燃烧时的现象;继而观察它们在纯氧中燃烧现象,最后才是对生成物的检验。以上这一系列有目的的思维性观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训练学生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有效之路。在教学中注意启发,并有程序地教给学生操作实验的技巧、注意事项、燃烧现象的语言描述及文字表达式。演示实验1.木炭与氧气的反应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思考.总结板书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结论.问题探究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与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程度明显不同,原因是什么?师生讨论归纳演示实验2.硫磺与氧气的反应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思考.总结板书硫磺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结论.演示实验3.铝箔与氧气的反应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思考.总结板书铝箔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结论.小结师生共同归纳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点燃或加热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练习题课本12345板书设计氧气的性质一、物理性质(1)无色、无味的气体。(2)不易溶于水。(3)密度比空气大(同一条件下)。(4)液态(沸点183C)、固态均为淡蓝色。(5)熔点-218C二、化学性质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碳氧气二氧化碳CO2CO22.硫磺在氧气中燃烧:硫氧气二氧化硫SO2SO23.铝箔在氧气中燃烧:铝氧气氧化铝AlO2Al2O3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点燃或加热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教学反思1、氧气物理性质的教学:因其知识点在课本上有比较直观地呈现,故而在教学时,可放手交给学生自学总结,教师可通过演示实验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氧气和空气的不同。将点拨放在引领学生利用气体的物理性质确定气体的收集方法及盛有气体的集气瓶在空气中的放置方法,学以致用,引发学生的思考兴趣,拓展知识,形成知识间的相互联系。2、氧气化学性质的教学:改教师验证性实验为学生探究性实验,能极大的调动学生的探索热情和学习的积极性。如导入运用“两瓶无标签的气体,一瓶是氧气,一瓶是空气,如何将它们鉴别出来”?在这样的问题引领下,学生尽快提出了实验方案,并预设了实验现象,促进了学生的广泛参与。经对比试验探究,得出结论,论证猜想,使学生得以成功的体验。教师先演示实验,学生后探究实验,完成化学性质教学目标的效果会更好。回答问题:1.在本节中你是怎样调研学生的学习起点和障碍点?暑假开学后,初二学生升入初三,我和学生课下交谈,谈他们对化学课的认识,走进化学世界,既充满热情又有强烈的好奇心。知识与方法,他们都是陌生的。通过实验来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方法,更是一无所知,不知从何下手。2.学生的学习起点和障碍点是什么?氧气是学生刚刚走进化学世界,了解了空气后,知道了氧气的一些粗浅知识。氧气是系统地学习具体物质开始,通过实验来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方法,是学生的障碍点。3.展示基于学生的认知脉络而设计的系列问题。创设情景:通过猜谜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问:鱼儿在水中能自由生活,它呼吸的氧气来自那里?市场上卖鱼的,为什么过一段时间要向池里舀一些水或通一会空气?演示实验:123.让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思维习惯是学习化学的关键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人的正常感观习惯,指导学生先按色、嗅、味、状态的顺序去认识氧气的物理性质,培养学生形成一个观察以及描述物质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