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体育中考与体育教学的思考关键词:体育中考、体育课、身体素质、终身体育摘要:本文从体育中考的现状出发,在肯定了体育中考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初中阶段体育课受体育中考影响存在的一些弊端,进而提出了一些合理性思考,希望初中阶段的体育课在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和终生体育意识和兴趣的培养起到更大的作用。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观察法一、大环境下的体育中考在近日浙江省教育厅公布的全省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学生体能素质呈明显下降趋势,学生身体素质存在“一高三低”问题,在学生身高和体重增加的同时,正常视力水平降低,622岁学生近视率达到63.67%;生理机能大幅降低;身体体能素质持续降低。根据调查显示,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除了缺乏科学合理的膳食结构外,主要是大多数学生特别是中学女生的体育锻炼时间普遍不足、课外活动质量不高等原因造成的。根据省教育厅的调查显示,与2000年相比,当前学生身体素质全面下降,尤其是1322岁学生,近10年持续下降。针对类似现象,省教育厅要求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要求学校要保证学生1天1小时活动不能少。“学校要开齐开足体育课和体育活动课,确保学生体育锻炼和休息时间,任何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削减、挤占体育课,每天保证学生有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省教育厅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从今年开始,部分省属高校将对大学一年级新生的身体素质进行测试,并以市为单位公布测试结果。省教育厅还要在全省600余万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对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优秀等级的学生颁发“阳光体育奖章”。 体育将列入全省中考科目另外,浙江省明年还将加强中考、高中毕业考试改革,将体育列入中考考试科目,考试成绩按比例计入升学总分;并研究制定在高中毕业学业考试中进行体育考试并将体育考试成绩作为高校录取新生的重要参考依据的办法。以上可以看出,出于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需求,将体育列入中考项目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教学势必围绕着考试这根“指挥棒”走,所以这个出发点无疑是正确的。二、体育中考对体育课的影响中考体育从首次出现至今已有 20多年的历史了,它是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盛行、应试教育现象严重的情况下,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证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而采取的必要措施,其目的在于通过考试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引起人们对学校体育的重视。实施以来,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中考体育已逐渐被学生、家长和社会认可和接受,学校的体育工作得到了加强,学校体育条件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然而中考体育也对中学体育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初中阶段学生的体育学习产生的影响较大。就本人所了解的情况,大部分学校初一、初二的体育课是以体育中考项目为重点。初三第一学期开始,每周体育课就增设为三节,初三的体育课目的性非常明确,就是为了体育中考,学生自主活动时间几乎没有。到了第二学期,每周体育课就增设为五节,体育课纯粹是训练课。大部分学生为了拿到30分早也练,晚也练,真正做到了“一日三训”,其强度不亚于专业队。由此带来的效果是什么呢?学生走出校门后会喜欢上跑步、还是实心球吗?答案是否定的,学生并没有在初中阶段培养出运动兴趣和特长,反而是对体育课兴趣的缺失和害怕心理。上述对中考体育影响初中生体育学习因素的分析,并不是否定中考体育在整个学校体育改革中所起的积极作用,而是本着以学生的发展和需要为出发点,通过对不利因素的分析,唤起人们对中考体育的再认识。从教育的长远利益来看,中考体育只有与教育的综合改革相结合,与体育课程的整体改革相结合,与常规教学和平时的锻炼相结合,才能防止陷入应试的误区,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整体上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体育中考的现状镇海区前几年来体育中考分值都是30分,项目设置有长跑、游泳二选一;实心球、立定跳远、排球对墙垫球三选二。由于学校、家长和学生的共同重视,全区的体育中考平均分都在二十多以上,城区学校则有28分左右的水平,在2006年,我校300多考生平均分达到了惊人的29.15,满分率有60%多。这样的成绩我感觉是不正常的,难道说这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就很高了么?大部分的学生把中考体育取得好成绩作为初中阶段的体育学习目的,是因为作为一种考试制度,特别是体育考试成绩纳入各类招生学校录取总分之后,中考体育越来越引起了社会、学校、家长及学生本人的高度重视,它已日益成为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有效手段。这本身是一件可喜的事情,但由于有些学校和老师过分强调了中考体育的作用,甚至把体育教师的年终考核同中考成绩直接挂钩,把学生的考试成绩同其它主科成绩一样进行排名,而对为什么要在初中升学考试中增加体育考试的宣传与教育做的很不够,致使作为一种促使全社会都来关心和重视学生体质和健康手段的中考体育,变成了一种选拔和淘汰学生的手段,导致学生形成一种错误的学习观。四、体育教学要要把工作落到实处1、真正从学生健康成长出发学校里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考前无论学习多么紧张,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都能得到保障,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象其它学科一样加班加点地进行训练,所以大多数学生的体质在强化训练下得到了增强。但由于许多学校重视文化课的现象仍然十分普遍,只把体育教学的视野放在中考体育前的训练上,考后便停止了一切正常的体育活动,一门心思把时间都用在了文化课的学习上,中考体育结束也就意味着初中时期体育学习的结束几乎成为各校认可的一项制度,因此学生体质的增强也只能称为是目前得到了增强,中考体育也只是促进了现阶段学生体质的增强。如果教师在“教”的方面再缺少科学的方法,不考虑学生的身体条件,强制性地对学生进行训练,致使少数学生体质下降或生长发育受到影响的情况也会存在。我们不能单纯地从中考分数来评价学生的体育课堂效果,学生个体间有差异,这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要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感受到快乐,使其真正地从身体素质、心理健康水平都受益。2、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每个人一生中接触体育最全面、最系统、最理性的时期就是学校,因此学校体育是终生体育的基础。对处在生长发育高峰期的初中学段的学生而言,正是增强体质和稳定兴趣的关键时期,通过体育教学来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乃至爱好,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参加体育运动的乐趣,是奠定学生终身参加体育运动的重要前提。由于一些学校和教师片面追求中考体育成绩,违背体育教学的目标,不顾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体育兴趣的培养,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着中考体育进行,甚至于一些教师置教学大纲与学生的发展于不顾,教学只停留在应付中考体育上,具有长期锻炼效应的锻炼原理及选择运动、控制运动负荷的道理未必教给学生,因此学生们也就有可能不知道如何将这些锻炼持续下去,也很难从体育课中体验到运动的乐趣和快感,离开学校后这种锻炼就会中止,何谈终身体育的养成?如果我们能培养起学生对运动锻炼的兴趣,使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形成一至两项运动特长,使运动真正成为他们放松身心、锻炼身体的本能需要,这样才能使终身体育落到实处。学校方面也可以结合自身师资力量和场馆条件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开发,创建学校品牌项目,使学生能够学到更多、更深的体育知识和技术。五、对体育中考的建议1、明确体育中考的目的考试有两种目的:一是以检查为目的,其作用是检查考生在某一知识或技能范围内所达到的标准程度。二是以区别考生在某一知识范围内的不同等级为目的。这些考试为学生所熟悉和习惯,也为社会所重视,具有较广泛和普遍的意义。从这两种目的看,考试可以分为效果考试和资格考试。从教育主管部门设置体育中考的出发点来看,体育中考的侧重点应该是第一种。我们应该放弃急功近利的思想,不能只是纯粹地看到学生在考试中得了几分,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研究“如何使体育中考能更准确地反映出学生在学习中掌握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上,而且要把眼光放远一点,“学生是否养成了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是否有自己的体育爱好?”或许这才是我们真正应该考的。2、项目的设置由于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差异性远比其它学科大的多,而中考体育在操作办法、场地器材、评分标准和安全措施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它限制着每年考试项目的确定不可能有太大幅度的变化。考虑到同一考类不同运动项目之间成绩的可比性和考试的可操作性,同一类别可供考生选择的项目往往只有两项,因此看似面宽而不确定的考试项目,其实很容易被学校选定其中几项作为学生训练的考试项目,加之学校领导在考核和奖励体育教师时,单纯向这一方面倾斜,造成教师片面地追求考试成绩而忽略了教学方法和学生兴趣的需求,必将导致学生因体育课的内容单一和练习方式的枯燥乏味而对体育学习感到不满。 因此本人觉得如果体育中考在项目设置上能够多一些,尤其是增加一些趣味性大、健身效果全面的项目,比如小球和大球类的,把选择权还给学生;政府加大资金投入,教育主管部门负责落实场地、器材配备,学校加强师资力量,这样才能使体育中考走出现在的尴尬境地。3、为学校体育教学指明正确的方向在我们还不能摆脱应试教育的圈子时,考试内容和要求就是教学的指挥棒,所以体育中考中各个项目的考试规则和要求直接会影响到体育课的教学。就拿篮球的运球投篮来说吧,篮球的行进间运球投篮和运球至篮下投篮这两个动作是有很大区别的。行进间投篮就是我们俗称的“三步上篮”,有“一大、二小、三高跳”的脚步要求,需要手脚的协调配合;运球至篮下投篮就是通过运球到达篮下,然后停球并完成投篮动作。那么我们的篮球运球投篮这个项目究竟是采用行进间运球投篮还是运球至篮下投篮呢?我认为这并不难做出判断,首先,作为一项考试科目,必须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这样才能更好的对学生有一个区分度。其次,更重要的是,行进间运球投篮作为一项教材内容,难道就不用教与学了么?另外,在我国教育还不能把体育摆在应有的位置上时,国家通过初中体育考试的措施来促使学校与社会重视和关心学生的体质,虽说这种措施带有一定的 “强制性”,但我们的学生毕竟为了考试去锻炼了,学生的体质因此也增强了。既然柳斌同志曾经说过“我们应该停止考与不考的争论,把工作重点放在完善考试制度和方法上,加大管理和监督的力度”,那么为什么不尝试着将中考体育向高中阶段延伸呢?随着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逐步实施,过分依赖运动成绩测试进行学生学习评价的“应试教育”,将被面向全体、全面关心和重视学生的发展和需要的素质教育所替代,因此在评价高中阶段学生的体育学习成绩时,能否考虑在考核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把部分权利放给学生。只要学生通过在校期间的体育学习,身体的各项机能得到了促进和发展,能够运用掌握的运动知识和技能为自己的终身体育服务了,由学生自我选择考核内容,更能体现体育评价的公平性。五、参考文献:1、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白文飞主编 长沙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52、标准化考试及其作用/吴纪芳,宋素芳 高等农业教育; 1994年02期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