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8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5页 / 共18页
第6页 / 共18页
第7页 / 共18页
第8页 / 共18页
第9页 / 共18页
第10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省高等职业创新发展项目建设方案项目名称: 数控技术专骨干专业建设项目负责人: 杨贵 联系方式: 0561-5259651 所在单位:安徽矿业职业技术学院申报日期: 二一六年五月 日 说 明1.本项目书经学校组织的专家论证和学校审核同意后,上报省教育厅,作为项目建设验收的依据。2. 根据各项目具体方案的不同,可在本模板框架基础上对项目方案内容做适当调整。3. 本项目书一式3份,用A4纸打印,左侧装订成册,要求字迹清楚、文字通顺。4. 如表格篇幅不够,可另附纸。一、项目建设目标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学训结合为途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依据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以不同的岗位需求为工作过程构建课程体系;通过院校进修、顶岗锻炼、兼职聘任等途径,建设一支专业技能过硬、“双师”素质优良、专兼结构合理的优秀教学团队;立足校企合作,建设功能完善,情景仿真的校内实训中心。建设成培养“懂安全、有技术、素质高、能力强、留得住”应用型人才的数控技术特色专业。1、人才培养模式 立足机械制造行业,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探索实施“校企一体、双证、零距离”的工学结合、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校企一体”即与企业共同制订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共同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学团队;共同建设和管理校外顶岗实习;共同享有校企资源。“双证”即学生持有“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毕业。“零距离” 即锁定培养目标,以“了解岗位要求,掌握岗位规范,熟练岗位技能,打造岗位能力”为主线组织教学,强化实践,突出技能,实现教育教学与企业零距离。2、课程改革与建设 构建以职业能力为主线,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以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基础、以岗位能力为主体、以拓展能力为提升,开发项目导向的模块化课程。3、师资队伍建设 校企合作组成专业师资建设队伍,以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核心,按照“双岗、双证、双向”的要求,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生产一线顶岗锻炼,挂职实践和技术服务,共同开发数控技术实训项目,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和能力;并通过高校进修,到教育部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培训等途径,培养2名专业带头人、3名专业骨干教师和3名“双师型”教师,使团队具有一定实践教学能力和科研开发服务能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高水平的专兼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4、实训条件建设 建立“校企一体”实训基地的运行管理机制,将产品设计、机床操作、质量检测、绘图等岗位的职业标准与专业核心技能相结合,构建工学结合的实验实训教学体系,改革实验实训内容、方法和手段,科学合理地安排实验实训教学;制定切实可行的校内生产性实训标准和校外顶岗实习标准,研制开发实训指导手册,使实习实训指导更加规范化、科学化。聘请企业技术人员作兼职教师,对现有校内实训室、实训车间进行改扩建和新建,形成一个功能齐全、系统完整的校内实训中心,继续与淮海实业集团等单位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二、项目组成员情况项目负责人姓 名杨贵性 别男出生年月1971.09最终学历、学位本科/工程硕士职 称副高职 务副主任电 话5259651E-mailyghbmt163.com通信地址(邮编)淮北市烈山区沱河东路235000在项目中承担的主要工作1主持收集资料及调研工作,深入企业调研,咨询了有关高职教育专家和企业专家;2参与项目研讨会、论证会,分析、研究(课程)建设的现状;3参与方案修订工作,制定教学计划、设计课程内容,并组建师资团队,评估教学质量; 4主编课程改革多本校本教材手动工具制作零件实习指导书、普通车床加工零件实习指导书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实习指导书;参编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实习指导书、公差配合与测量实习指导书;项目组主要成员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学科专业在项目中承担的主要工作周丽丽女1987.9助理机械工程项目研究桑昊男1986.8助理机械工程项目研究马丹丹女1988.10讲师机械工程项目研究胡立矿男1982.8中级机械工程项目研究刘鹏飞男1984.11中级机械工程项目研究李正军男1970.6高工山河矿业企业专家王宏伟男1973.6高工安徽省矿业机电装备企业专家三、项目现有基础条件1 师资队伍情况长期以来的教学和科研实践锻炼了师资,为本专业造就了一支人员年龄结构合理、相互配合协调的师资队伍。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2人,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1人;均为“双师型”教师;其中专业带头人1人;骨干教师1人。技师2人,现有兼职教师1人。双师型”的教师队伍为培养应用型、技能型数控技术专业人才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教学团队中成员在过去的三年中获得的荣誉有:2013年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性课程体系构建研究获得省级教学改革成果奖三等奖;2014年数控技术专业理实一体化改革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6年5月安徽省教育厅校企合作主题征文中数控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探索获省级二等奖;主持院级重点课程金属切削刀具与原理建设、数控技术院级特色专业带头人,院级教学团队带头人等。2 教学条件设施基础(1)校内实训条件秉承“突出技能 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和强调学生职业实践能力培养的传统特色,学院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职业实践能力培养之路,建立了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特色鲜明的实践教学体系。学院实训中心由实习指导师和向企业聘用数控技术能手任教,管理制度完善。有电工、钳工、焊工,金工、数控车间5个实习车间,内含教学仪器设备2000余台件,可供1000多名学生同时实训。(2)校外实训基地。与淮海公司、芜湖马钢、芜湖天航 、徐工集团、天正科技、合肥美菱等省内外一批知名或大型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专业教师担任企业技术顾问,青年教师下企业实践,企业技术骨干担任专业兼职教师或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共同制订学生顶岗实习计划,共同指导学生实习,共同评价学生实习效果。(3)教学资源库教学资源库集纸质与电子、静态与动态图书和网络等多种资源于一体,包括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实验实习实训教学指导和学习评价方案等内容。学院共有图书81474册,机电类图书资料16305册。3 人才培养质量基础(1)基础理论与综合素质院系非常重视数控技术专业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的制定工作,按照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不断完善教学计划,保证基础与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设计大量的选修课与实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为培养基础理论扎实与综合素质强的学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2)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通过“专业+车间”教、学、做一体化的运行机制。根据产品设计、工艺制定、数控机床操作、产品质量检测、绘图等岗位要求,坚持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编写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共同根据生产一线的岗位需求进行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共同进行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将专业课课堂设在车间,通过产品的编程、加工、质量检测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再通过在校外实训基地的相应岗位“顶岗实习”, 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4 社会评价基础(1)学生欢迎度:“校企一体、双证、零距离”的工学结合、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适当压缩了理论课的课时比例,加大了专业实训课的比重,强化了实践环节,受到学生的欢迎,为其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2)专业吸引力:随着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办学条件的改善,以及社会发展的需求,数控技术专业的吸引力不断提高。(3)社会影响力: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邀请教授专家来校向本专业的学生作学术报告,浓化学术氛围。选派教师到常州、宁波、北京等地的兄弟院校参观学习,加强学术交流。鼓励青年教师在自己的专业方向上继续深造,提升专业水平;到机械加工生产一线锻炼提高,打造“双师”队伍。(4)学生就业率:我们一直比较重视学生的就业工作,坚持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编写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共同根据生产一线的岗位需求进行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零距离”就业。(5)社会对学生认可度:学院多年来向安徽淮海实业公司、安徽山河矿业公司、徐工集团输送了大批优秀的数控技术专业毕业生,由于这些学生具备了较为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良好的专业技能,他们走向工作岗位后,很快成为本单位的业务骨干、技术能手,部分优秀的学生已担任中层领导职务,在本职工作中作出了优异成绩,受到所在单位的好评。四、项目建设具体内容和措施数控技术骨干专业的建设思路是:深入企业现场调研,与企业专家共同开发和实施:编写完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初稿,加以论证;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确定课程体系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按照课程标准,开发、编写符合学生认知和职业成长规律,符合学生自主学习要求,并以工作项目完成为引导,工作过程知识与技能知识为主线,具有鲜明职教特色的校本教材;根据课程不同阶段教学项目和教学任务的特点,选择针对性强的多种教学方法;建立以职业岗位技能为主的考核标准,以数控加工为载体建立技能考核模块,按照安装、操作、维修岗位生产实际所需知识和能力的要求进行考核;针对不同课程、不同教学环节和教学方式制定相应的课程评价体系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1、 人才培养方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高职教育办学方针。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适应数控技术先进水平和安全生产的需要,形成“校企一体、双证、零距离”的工学结合,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坚持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原则,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通过“了解岗位要求,掌握岗位规范,熟练岗位技能,打造岗位能力”为主线组织教学,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2、 管理制度(1)管理基础数控技术专业建立了较完整的教学管理体系,完善理论教学、实训教学、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数控技术专业教学人员结构合理、工作效率高、成绩显著。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认真教育,大胆管理,严格要求,学生到课率达到95%,教学秩序良好,学生综合素质较高。(2) 规范教学管理制度,创新顶岗实习管理规范日常教学管理,加大课堂教学的管理力度,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一是加强对教师教学的检查;二是组织教师观摩教学,开展评教评学活动,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校企合作,共建共管顶岗实习。根据数控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要求,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的长效管理机制、质量监控机制和考核机制,形成长期稳定的工学结合关系。3、 课程与教材建设(1)修订完善课程教学大纲;(2)完善课程体系结构:坚持“突出技能 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建立由企业技术专家和学院教师组成的工学结合核心课程开发小组,按照职业岗位标准共同制定课程开发计划、课程标准和课程大纲。构建以优质核心课程为主体,以适应数控技术岗位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要求的课程体系。将岗位职业技能和职业资格取证的内容作为课程融入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并将取证与课程考核接轨,建立以岗位能力要求为主线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阶梯式实践教学体系。实现“双证书或多证书”毕业的人才培养目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