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高年段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积极发言习惯的策略研究研究报告英林镇凤山小学吴碧瑜一、课题的界定积极发言习惯:是指学生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举手发言,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的良好习惯。高年段学生:是指五、六年级的学生。在本课题研究中所指的对象是研究者所任教的凤山小学五、六年级全体学生。小学高年段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积极发言习惯的策略研究: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小学高年段的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状况,特别是发言习惯。针对问题,对学生的课堂发言习惯进行指导与多途径的培养,有效提高小学高年段学生发言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成为真正自觉的行为,为全面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创造条件,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新课程的指导思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个性,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2、主体教育理论。把学生当成教育的主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主体性的特征有选择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新性。这是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而主体性的培养首先要克服消极参与、胆怯、害羞、思维怠惰等课堂沉默的现象。3、人本教育理论。现代教育中“以人为本”的思想逐步为教育工作者所接受。教育的本质在于“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使每一位学生健康地、积极地、主动地、活泼地发展,教育工作者必须眼中有人、脑中有人、心中有人。4、心理学中的学习动机理论。所谓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三、问题的提出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是其主动参与课堂,乐于思考、分析、探究问题的体现,因此,更应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习惯的培养。但,现小学高年段学生语文课堂发言状况却不容乐观,由于课堂上有些师生关系较为紧张,教师缺乏对学生进行适时激励性评价,教师对问题的设计不重视,学生又不太自信,担心回答错误让同学笑话等原因,从而导致了高年级的语文课堂上常出现发言者寥寥无几,课堂成了为数不多的学生舞台,甚至部分教师只能进行“一言堂”。课堂沉默的学生因为不发言,不参与,久而久之,对学习环境产生漠视的态度,习惯一旦形成,问题也就接踵而至,学生语言能力退化,思维能力下降,丧失勇敢表达自我的勇气,不擅交往,个性无法得到张扬,这些都将严重限制学生的成长。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对学生的不良习惯及时进行纠正,引导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让阳光普照所有的学生。四、研究的目标1、学生方面:通过课堂积极发言方法的指导,增强学生课堂积极发言的意识及信心,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发言,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真正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2、教师方面:通过“小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师驾驭课堂、反思教学的能力,提升教师教科研水平。五、课题研究的过程本次课题研究采用的方法有文献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一学期来课题研究的过程如下:(一)在教学反思中提炼课题本人长期担任小学高年段的语文教学工作,发现高年段学生的课堂发言积极性明显低于低年级学生,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积极性难以调动,在与同事们的教研中发现大家都有这方面的困扰。我一直认为,发言的积极性会直接影响一个学生的学习效果,上课能积极发言、大胆表达自己观点的学生,学习成绩肯定比较优秀;反之,则相反。于是,我们语文组的成员为了解决这个困惑,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便将此内容作为本学期的研究课题来申报。(二)深入进行理论学习在决定进行课题申报后,我们进行了大量的文献学习。学习了小课题研究的一般程序和方法、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技巧、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评价语言的有效应用、有效的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等有关小学高年级课堂学生发言积极性的相关论著及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导读与实施方案读本等,从文献的学习研究中,寻求理论支撑,借鉴经验,用于指导自己的研究过程,以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三)开展了调查研究为了了解我校高年段学生目前的发言状况,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及动机,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调整课堂提问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与表达需求,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充满信心,畅所欲言,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与思维敏捷度,围绕小学高年段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积极发言习惯的策略研究,我们在11月进行了一次关于凤山小学高年段学生语文课堂发言习惯的调查工作。调查的对象为本校五年级、六年级81名学生。问卷分为(一)、(二)两卷,问卷(一)侧重测评学生发言习惯所处等级,问卷(二)侧重了解学生形成习惯的原因。题型共分三种:1、单选题;2、多选题;3、问答题。调查内容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1、了解学生目前发言状况的情况及成因; 2、引导学生反思和回顾自身课堂行为,帮助学生自我提高; 3、倾听学生对于课堂发言方面的意见,以便营造民主化的课堂。通过对回收问卷逐项统计以及与学生的座谈,可以看到当前我校高年段学生语文课堂发言习惯良好者占总人数的35.8%,一般者占总人数的46.9%,差者占总人数的17.3%。存在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羞涩、自卑、从众、依赖等心理使得学生缺乏自信而不敢大胆发言;二是: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还未完全实现由学生被动的接受学习向主动探究式学习转变,师生关系较为紧张,教师所提问题指向性较不明确,教师缺乏对学生适时进行激励性评价。这也更可以看出此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四)积极采取有效促进措施基于调查的结果,我们进行如下实验:1、改变不良心理,明确发言意义有这么一句格言:“想法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当想法正确时,你自然乐于去行动。因此,要改变学生课堂中不发言的不良心理状态,就必须让学生明确发言的意义。于是,我们举行了专题讲座积极发言好处多,在郑美华老师的讲演下,果真,学生明白了积极发言可以使自己注意力集中,能极大地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行为应变能力、心理素质,还可以锻炼口才和胆量,便纷纷通过制定“每日发言自检表”等方式监督自己进行课堂发言。进而,我们又结合平时课堂教学经常告诉学生积极举手发言才是优秀的学生,要做学习的主人大胆表现自己,学生终于渐渐树立了发言意识。2、构建活动平台,培养发言信心美国思想家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学生不想、不敢发言源于缺乏自信。我们便从以下三方面活动进行尝试。(1)进行晨读前说话训练每天晨读前,我们组织学生进行每生两分钟的说话训练。说话的内容可以是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也可以是自己对某一篇文章的看法或收获;演讲时要求学生要做到仪态自然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规则是每天五个学生演讲,按座位顺序依次轮流。为了不使自己下不了台,学生讲话前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有的甚至站在自己家里的镜子前模拟几十次,因此,活动由原来的害羞、不敢表现,慢慢地变成了大家急于上台;由原来的拿着稿子念,到脱稿自然演讲。学生能在全班同学面前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了。(2)组织好每次班队活动我们利用每次班队活动提供空间、搭建舞台,在老师的导引下逐步放手让学生独立承办辩论会、故事会、读书交流会、新闻发布会等活动。信任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制定活动的过程、设计海报、主持活动,直至活动结果揭晓的一系列过程中,孩子们一次次挑战自我、战胜自我,碰撞着创意、提高着胆量、成长着能力。(3)上好每节口语交际课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课有这样的要求: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因此,口语交际课说到底,就是培养学生说话、合作的能力。因此,我们着力创设条件上好每节口语交际课,学生在学雷锋、社会考察等活动中,悦纳自己,树立了自信,学会了表达、交流、合作。在各种活动中,学生不但掌握了发言的要领和技巧,而且说话表达水平得到提高,体会到发言成功带来的心理愉悦。 3、多方博闻强识,提高发言能力众所周知,拥有丰富的知识方可出口成章。要使学生有底气,能发言,必须引导他们做好知识的储备,丰富自己各方面的见识。我们除了引导学生多读各种有益的书籍,还引导他们看报刊、时事新闻,开阔视野,了解国内外大事。学生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对问题的看法更有深度与广度了,厚积便能在课堂上薄发了。多方博闻强识,从根本上提高了学生的发言能力。4、改变教学方式,促进发言养成调查表明,大部分的学生仍习惯于被动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因此,提高学生积极发言的根源在于教师应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表达需求,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充满信心,畅所欲言,养成积极发言的好习惯。(1)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使学生敢发言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学生只有在亲密、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才能对学习产生一种安全感,才能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也才能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因此,只有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给学生提供安全、轻松的心理环境,学生才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于是,我们做好了以下三点:首先,课堂上,我们尊重每一个学生,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伙伴;其次,课后,我们常和学生交流、聊天,学生成了我们的朋友;最后,我们引导学生建立起同学间互助友爱的关系。这样,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身心得到彻底解放,人人敢于发言了。(2)巧设不同层次的问题,使学生能发言教师欲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面就要重视问题的设计,特别要注意问题的指向性应明确,应充分考虑让学生在自己经验、知识背景基础上能做出合理思考、回答。教师在备课时,还应设计一些适应不同层次学生水平的问题,选择合适的学生来回答力所能及的问题,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便都能回答问题了。高质量的问题还应具有开放性、综合性、灵活性、层次性、发展性,特别高年级学生普遍对开放性、综合性强的问题很感兴趣,因此这也是我们教师所思考的。(3)允许多样形式的发言,使学生勤发言部分教师过分地强调课堂纪律的“静”,而这“静”会限制学生的自由,压抑其表达欲望。语文课堂发言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如:漫谈、讨论、辩论形式的新颖、多样,正是引发孩子勤开口的一把金钥匙。(4)善用正面多元的评价,促学生乐发言教育心理学认为教师的欣赏是学生发展的原动力,教师的鼓舞激励往往能挖掘学生的巨大潜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激励评价,对学生问题的回答要给予正面多元的评价。话语以鼓励、表扬为主,切忌打击、讽刺、嘲笑。如当学生回答得很精彩时,教师应真诚地赞扬;当学生表达遇到困难时,教师应耐心地引导;当学生回答偏离主题时,教师也可从他乐于回答问题的态度进行肯定与鼓励。在尊重、期盼、激励的评价中,学生享受着发言的快乐,自然畅所欲言了。可以说,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实验,学生的课堂发言积极性明显高涨了。(五) 开设课题研究课元月份,由五、六年级语文教师郑美华、李凡仙开设了课题研究课黑孩子罗伯特、鸟儿的侦察报告,课题组全体老师进行听课、议课。大家围绕课堂积极发言的话题展开了讨论,认为在这两节课中教师营造了民主、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学生学习兴趣高涨;教师掌握了设计问题的技巧,通过问题情境的有效设计、问题的多层次设计、给足学生准备发言的时间,让学生人人有发言的机会,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发言积极性;教师允许多种形式的发言方式,使得课堂气氛愉悦、活泼;教师适时的激励性评价更是极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发言欲望。课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