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及效应分析摘 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并购进入一个新的 发展 阶段,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并呈现出了更多新的特点和 规律 。介绍我国 企业 跨国并购的现状和跨国并购的特点,通过阐述跨国并购动因, 分析 跨国并购给企业带来的效应,并且以此借鉴跨国公司先进经验,提高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总体水平。 关键词 国际直接投资 跨国并购 横向并购 1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态势 迄今为止,世界范围内共出现过五次大的企业并购浪潮。在1995年掀起的第五次企业并购浪潮中, 中国 企业也走出国门,海外并购日趋活跃。据中国商务部统计,截至2003年底,中国已累计将330亿美元投资在了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 470家公司中。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数据显示,从19882003年,中国企业累计跨国并购总金额为81.39亿美元,其中绝大部分发生在1997年之后,2003年更是高达16.47亿美元。并购所涉及的资产交易额就最近几年发生的几起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个案判断,中国企业进行的几起较大的跨国并购,单个交易额就在13亿美元之间。据统计,2004年度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交易额约为24.54亿美元。虽然直到近几年,从中国大陆流出的并购总金额也只有十几亿美元,但它向世界表明了,中国企业走向国际舞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占领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坚定决心。 思想汇报 2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特点与动因2.1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特点 (1)强强联合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强强联合是跨国并购最普遍的表现形式,相对于企业自身以固定投资来实现扩大再生产而言,与其他企业强强联合的方式要便捷得多。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的知名度;缩短建设周期,迅速扩大企业规模,获取规模效应;可以迅速获得熟悉该领域的经营管理和技术人才;可以扩大市场占有率和保持并加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2002年9月,TCL集团以820万欧元收购号称“德国三大民族品牌之一”的施耐得。使TCL获得了其高新技术的彩电生产线,进而打开了欧盟这个庞大的国际市场,使TCL成为欧盟彩电市场上的一支中国力量。 (2)跨国并购的主体以国企为主。近几年来,大型的跨国并购都是以国企为主。例如2004年五矿集团收购加拿大最大的矿业公司诺兰达;2004年12月20日,大连机床集团斥资近千万欧元成功并购了德国兹默曼公司。2005年12月8日,联想集团以总价12.5亿美元收购IBM的全球PC业务,这次是中国IT行业在海外投资最大的一次跨国并购。 (3)跨国并购的行业集中于资源与机电行业。随着我国企业跨国并购越来越频繁,并购的范围逐渐在扩大,但并购的行业主要集中在资源和机电行业。例如1988年,首都钢铁公司兼并了美国麦斯设计公司。2005年12月8日中国PC巨头联想集团收购IBM全球PC业务,冠捷 科技 收购飞利浦显示器业务,温州民企中国飞雕电器集团收购意大利墙壁开关老牌企业ELIOS,广东德豪润达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收购北美电器ACA名牌在亚太地区的所有权等。 思想汇报 (4)跨国并购以横向并购为主。横向并购又称水平并购,是指相同或相似产品的生产者或销售者之间的并购,它一般发生在技术、生产工艺、产品及其销售渠道相同或者相似的行业。当企业需要并且有能力扩大自己的产能和销售量时,横向并购就是企业发展的一个很 自然 的选择方案。横向并购可以迅速扩大生产规模,在更大范围内和更高层次上实现专业分工协作,统筹安排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降低成本,实现规模 经济 。例如,2004年10月,上海汽车 工业 集团收购了韩国双龙汽车公司;2004年1月TCL并购了法国汤姆逊彩电业务。2.2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 (1)发挥比较优势,产生规模效应。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尤其是传统产业的跨国并购,最重要的是要充分考虑到比较优势。利用了企业的市场优势,集中化的 研究 与开发,进行集中的市场购销和统一管理,利用现有技术优势,形成了规模经济优势。 (2)拓展发展空间,抢占世界市场。由于国内产品供过于求,竞争极为残酷,企业在国内市场需求的约束下必将通过跨国并购拓展国外市场。在企业现有资产向国内其他行业转移,可能遇到技术适用性、竞争抵制、资产专用性等障碍时,将会向国外直接投资设厂和实施跨国并购战略,向国外的市场扩展。这样既可以解决了企业资产闲置 问题 ,同时为企业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 (3)中国经济发展的资源约束。我国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和技术资源的瓶颈效应开始显现。通过跨国并购可以利用国外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自然资源、信息资源和技术资源。这些在国内不可获取的资源可以由设在国外中资控股企业获得。如我国在澳大利亚投资建设的铁矿,每年为我国宝钢等沿海钢铁基地提供数百万吨高品位铁矿石供应。 (4)政府的鼓励政策。我国相当部分跨国并购并不是纯粹的企业行为,政府的鼓励政策对我国的跨国并购活动从宏观上加以引导、协调、监督、管理、扶持,使得跨国并购活动能顺利、平稳、持续地发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经济政策来引导企业跨国并购。例如,产业政策对企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及产业发展顺序作出规定,并为企业提供指导性方向; 金融 政策为企业跨国并购提供信贷和利率优惠,让企业的资金运转顺畅;在税收政策上提供优惠,采用多层次差异性税收政策,避免重复征税,鼓励企业用投资的利润进行再投资;在财政政策上给予财政补贴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企业在兼并时的资金负担。 3 我国 企业 跨国并购的效应3.1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积极效应 (1)跨国并购有利于企业实施全球化战略。跨国并购是企业普遍采用的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它以其进入成本低、速度快的特点成为主导地位。它不仅是企业海外投资的有力方式,也是企业成功实施全球化战略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战略也逐渐走向成熟。例如,中海油集团总公司在全球化战略中,一是盈利的、符合公司产业政策的资产是在选择并购对象时首先考虑的条件;二是跨国并购要符合公司长期 发展 战略;三是应对并购后的整合 问题 考虑周详,选择能够整合的中海油资产;四是采取强强合作战略,选择国际一流石油公司建立伙伴关系,共同并购海外项目。因此,跨国公司的并购为我国企业“走出去”开拓了道路。 (2)跨国并购有利于迅速开拓国际市场。 中国 企业通常通过贸易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但是,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国际贸易额的大幅提升,仅仅通过贸易的方式进行国际化经营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因此,通过跨国并购尽快建立起中国企业的国际品牌并形成自己的营销 网络 ,既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又能迅速有效地开拓国际市场。 (3)跨国并购有利于吸收先进技术。在当前跨国公司对我国大规模的制造业转移中,核心技术空洞化已经成为转移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并且技术特别是核心技术的缺失是中国企业的最大软肋之一。通过并购的方式直接接收外国企业的技术研发部门是中国企业尽快提升自己技术创新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如华立集团收购飞利浦在美国加州圣何赛的CDMA移动通讯部门,成为国内18家手持CDMA手机生产牌照的企业中惟一掌握CDMA核心技术的企业。由于华立整体收购了飞利浦公司在美国的研发团队,并以此搭建国际平台,上市资本运作,因而被业内称为是其走向世界的“加速器”。又如京东方 科技 集团以38亿美元的价格成功收购韩国 现代 显示技术株式会社(HYDIS)的液晶显示器TFT-LCD业务,标志着中国企业第一次掌握了TFT-LCD核心技术。 (4)资源产业的跨国并购能解决我国资源短缺问题。随着国内对能源需求的增加和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逐渐枯竭,要获取短缺的资源将会越来越困难。可以通过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利用跨国并购、股权置换和战略联盟等方式,可以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采用资源互补的方式,促进国际间的贸易往来,改善了我国资源短缺的现状,从而提高我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能力。2005年10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耗资41.8亿美元收购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PK)。此次成功收购,首先意味着中石油将拥有PK公司在哈萨克斯坦的12个油田的权益,得到了已证实的和可能的5.5亿桶石油储量,缓解了国内对石油需求的紧张局势。 3.2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消极 影响 (1)跨国并购处理不当,会激发东道国的抵制情绪。东道国为了控制本国市场,会对跨国并购行为采取抵制措施,在 法律 和政策上对并购行为设置多重障碍,使并购案耗费时日和行政费用,增加并购成本。例如东道国的反托拉斯法和被收购企业的行业限制,都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跨国企业在东道国经营风险。跨国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法律、文化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存在着与东道国机构和居民产生摩擦,甚至会影响到它整个全球性的经营。 (2)跨国并购会加大企业经营风险。企业的跨国并购给企业带来了财务上的风险和经营上的风险,在财务上风险主要因为要支付并购的资金而借贷产生的利息,从而造成新公司的财务压力,在经营上的风险主要是人员流失,特别是管理层流失。收购后,有能力的管理层会很快地跳槽。特别是在服务业,很多客户是认人不认公司的,所以高管人员的离去会带走客户。 (3)企业重心外移会使国内就业机会减少。当企业采取跨国并购,将企业的重心向东道国转移时,就会把大量资金抽走,大力投资在新公司,致力于新公司的创建,因此就会减少在国内的投资和创建,从而减少了国内的就业机会。 4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前景展望 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的 经济 体制进一步与国际接轨,促进了我国与他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增强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为企业实施跨国并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虽然我国企业要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并购国外业务、打造国际知名品牌无疑是一种很好的途径,但是并购所带来的公司文化、管理风格、品牌产品过渡、技术研发、渠道调整、人员安排方面的问题尤为棘手,中国企业大举收购国外业务时,要谨防“消化不良”。我国企业对于真正的跨国经营还很缺乏经验,需要谦虚谨慎、不断 学习 ,不断 总结 经验。中海油收购优尼科石油公司的失败表明,跨国并购不但需要企业家具备经济、技术、法律素养,而且需要懂得国际 政治 和具备 社会 公关的能力。因此要积极借鉴世界跨国公司的先进管理理念和经营方式,大胆拿来为我所用,积极消化吸收,才可能创造出更优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业绩,也才可能在世界经济的大舞台上大放异彩。 参考 文献 1 干春晖.并购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2 任淮秀.兼并与收购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4 3 李光荣.公司并购 理论 与实践M.北京:中国 金融 出版社,20024 吴晓求.公司并购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1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