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8页 / 共15页
第9页 / 共15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芝麻油修订说明一、工作概括(一)标准修订的意义和必要性1、芝麻油及制油工艺 芝麻(sesame)又名胡麻,是一种重要油料作物,其主产区集中在中国、印度、苏丹、缅甸四国,该四国产量之和约占世界总产量(约300万吨)的三分之二。中国作为芝麻主产国之一,拥有4000多个品种,种植范围广、面积大,占世界种植面积约15%,占世界芝麻产量20%以上,年产量60-80万吨。芝麻在我国的种植以河南、安徽、湖北最多,产量占我国芝麻总产量的3/4,其中河南省芝麻年产量20万吨,产量居全国第一。其次为辽宁、河北、山东、江苏、及江西等地。中国芝麻种植面积约100万hm2,总产7590万吨,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世界的15%和20%。根据国家统计局及中国农业展望公布的信息,2012年我国芝麻总用量110万吨,其中60%用于芝麻油生产,40%作食品用。按2012年芝麻油用芝麻66万吨计,芝麻油产出率按46%49%计算,年产芝麻油3032万吨。 芝麻含有丰富的油脂和蛋白质,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不同类型芝麻籽的组成受基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较显著。皮占芝麻重的15%20%,其中含有23%的草酸和12%的钙及其它矿物质和粗纤维,皮有很大的苦味,因此用作食品时最好把皮除去。近年研究的利用冷榨芝麻饼制取食用蛋白的工艺中,也需要将皮脱除干净,以提高蛋白产品食品加工特性。芝麻籽完全去皮,草酸就能从籽重的3%降到0.25%。芝麻油在许多化学、生物和生理特性方面与其他植物油显著不同。芝麻油的主要成分是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其中油酸、亚油酸含量占70%以上。芝麻油含有独特的芝麻木酚素类成分,还含有丰富的生育酚成分,这两类成分都是天然抗氧化剂,具有重要的生理活性功能和药理价值。目前,芝麻油的生产工艺主要有三种:(1)水代法制取芝麻小磨香油 芝麻经焙炒后直接用石磨研磨、水代法提取的芝麻油产品。水代法制油主要是利用油料中非油成分对油和水的亲和力差异,并利用油水比重不同将油脂与蛋白质、糖类、纤维素、磷脂等亲水成分分离,从油料中制取油脂的生产工艺。此工艺纯粹是一种物理制油工艺,无高温、高压和化学加工助剂使用,能最大程度地保留芝麻中独特的营养成份。水代法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制油方法,有悠久的历史,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即使在现在,与其他制油方法相比,它仍然是一种操作条件温和、无加工助剂使用、卫生环保的优势制油工艺技术,小磨香油产品也仍然以香味浓郁纯正为芝麻油中的上品。(2)榨油机压榨制取芝麻香油芝麻经焙炒后用液压榨油机或螺旋榨油机压榨提取的芝麻香油。压榨法主要是借助高温和机械高压作用将油脂从油料中挤压出来。这种过程主要属于物理变化,但在强力挤压提取油脂的过程中,受高温高压作用的影响,也会产生某些生物化学方面的变化,使一些营养成份被破坏。(3)浸出法制取芝麻油以芝麻饼或干燥芝麻渣为原料,利用溶剂萃取将其中油脂提取出来,再将浸出毛油经脱酸、脱色、脱酸、脱臭等精炼得到的成品芝麻油。这种方法制取的芝麻油因精炼过程烧碱、磷酸、吸附白土和水蒸汽蒸馏作用,其中营养成分如芝麻木酚素、维生素E较大量损失,芝麻油香味丧失,长时间高温脱臭过程还造成反式脂肪酸含量的升高。(4)芝麻冷榨工艺芝麻种籽既含较高的油脂(46%62%),也含有较高的蛋白质(20%25%)。提取油脂后的芝麻饼粕的蛋白质含量更是提高至40%46%,但传统的高温炒籽制油工艺使芝麻饼粕的蛋白质发生很大程度的变性和破坏,使得芝麻饼粕只能作为饲料应用,造成芝麻蛋白质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采用芝麻脱皮低温(4555,不超过80)压榨制油工艺,不仅可以得到蛋白质低变性的芝麻饼粕,还能有效保存芝麻油中的营养物质和天然风味及色泽,得到清香的食用芝麻油,甚至可以作为化妆品级和药品级的芝麻油,大大提高芝麻的综合利用价值。国外的一些研究认为,由于冷榨芝麻油中得到含有丰富的内源性抗氧化剂的芝麻油,因此它有抗病毒、抗菌、抗真菌、抗炎症、抗氧化等五大功能。经常使用,可以使皮肤更加有光泽、柔软、富有弹性,有利于缓解皮肤的老化。而芝麻脱皮冷榨饼中蛋白质含量高、蛋白质变性程度小,而且氨基酸平衡,富含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是一种优良的食用蛋白,经超微粉碎,可以作为各种食用蛋白产品,国外更是将其作为婴幼儿食品添加剂应用。2、芝麻油标准修订的意义芝麻油是我国主要的食用油之一,其质量品质关系着消费者健康以及产品市场信誉度,也体现我国油脂工业技术水平。芝麻油GB/T 8233-1987和GB 8233-2008为我国不同时期芝麻油的生产加工、产品销售等提供了重要的质量技术依据,对促进芝麻油生产技术的发展和产品质量提高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人们对食用油消费观念的转变以及油脂加工技术的进步,芝麻油生产工艺技术向着安全卫生、营养健康、芝麻油和芝麻蛋白联产加工等方向发展,例如芝麻脱皮冷榨生产技术,芝麻香油生产过程中芝麻籽适度焙炒对多环芳烃的控制技术,湿芝麻渣膨化结粒干燥对芝麻渣霉变、油脂酸败、再生色素形成的控制技术,采用适度合理的精炼技术有效脱除芝麻油中有害成分、避免和减少反式脂肪酸形成以及减少营养成分损失的生产技术。芝麻制油和精炼工艺技术的改进和发展对芝麻油产品质量的提高起到重要作用,逐步实现了芝麻油生产的技术升级和产品升级。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市场对食用油需求量和食用油品质安全和质量要求也随着提高,尤其是作为我国居民喜爱的高端食用油的芝麻油,其品质更是受到市场关注,近年油脂科研工作者和油脂生产企业对芝麻油生产工艺技术以及芝麻油品质安全也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研究,不断改进和完善生产技术以及开发出新的芝麻油产品种类。譬如,芝麻香油生产中多环芳烃控制和脱除技术,低温冷榨芝麻油与浸出精炼芝麻油判别技术,等等。因此,总结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对原有芝麻油标准进行修订是很十分必要的。GB 8233-2008芝麻油标准是2008年制修定的,在2008年至今的8年当中,中国油脂工业发生了迅猛发展,油脂工艺技术有了很大改进,消费市场对产品需求也有了很大改变。因此,根据目前芝麻油生产工艺改进、芝麻油产品种类增多和品质提高,以及国家对食品安全要求的提高,修订原有芝麻油国家标准非常必要。(二)工作简况1、调研和意见汇总,形成标准修订征求意见稿2012年5月,河南工业大学、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武汉工业学院等单位联合提出了对芝麻油国家标准进行修订的申请,2013年4月23日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管理办公室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综合业务管理部提交了“关于申报2013年度粮油国家标准计划项目的函”,其中包含了对芝麻油标准的修订。同时,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管理办公室向各粮油标准工作组发出通知,公布了2013年度粮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接到通知,油料油脂标准工作组高度重视芝麻油标准的修订工作,及时成立了芝麻油标准起草工作组,迅速启动芝麻油标准的修订工作。根据标准制修订的要求,标准起草工作组首先收集查阅了大量的有关芝麻油生产、工艺技术、产品质量等相关文献和资料,掌握芝麻油市场以及科研进展情况,同时深入到芝麻油生产企业进行调研,了解芝麻油生产和产品经营的现状。(1)查阅到的有关芝麻油的标准 GB 8233-2008芝麻油;GB/T 11761-2006芝麻;NY/T 1595-2008芝麻中芝麻素含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DB34/T 924-2009芝麻油纯度的测定 比色法9(2)查阅到的芝麻油生产及品质的有关文献 1 刘玉兰,陈刘杨,汪学德,宋健康.芝麻品种和制油工艺对芝麻油品质的影响J.中国油脂,2010.35(2):6-92 刘玉兰 陈刘杨 汪学德,等.国产芝麻和进口芝麻及加工芝麻油品质对比J.农业机械学报. 2011.42(1):150-1543 刘玉兰,陈刘杨,汪学德,等.不同压榨工艺对芝麻油和芝麻饼品质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 2011,27(6):382-3864 刘玉兰,陈刘杨,汪学德.芝麻油精制工艺与精制效果的研究J.粮油加工与农业机械,2010.12:3-6 5 陈刘杨,刘玉兰,马宇翔.焙炒条件对芝麻油品质的影响J.粮油加工与农业机械,2010(7):15-18 6 钟雪玲,刘玉兰,汪学德,马宇翔.芝麻脱皮冷榨工艺条件研究J.粮油加工与农业机械,2011(32):43-477 汪学德,王合宝,刘玉兰.降低芝麻油中的苯并芘含量工艺参数的研究J.粮油加工,2010(10):18-208 刘玉兰,刘瑞花,杨忠欣. 芝麻油生产工艺对细辛素形成的影响研究J.中国粮油学报.2016,31(1):65-699刘玉兰,王丹,刘瑞花,杨忠欣.萌动芝麻及萌动芝麻油的品质研究J.粮食与油脂.2015,28(3):51-5410 刘玉兰,季怀锐,刘双艳,汪学德.芝麻油脚中粗磷脂提取工艺条件的研究J.中国油脂,2012.37(1):56-5911 季怀锐,刘玉兰,汪学德,彭茗辉.芝麻油磷脂组分及脂肪酸组成分析J.粮油加工与农业机械,2012(15): 34-37 12 刘玉兰 钟雪玲 汪学德 马宇翔.冷榨芝麻油与浸出精炼芝麻油品质差异研究J.中国油脂. 2012.37(12):5-913 赵欢欢 刘玉兰 张小涛 汪学德.吸附法脱除芝麻油中苯并芘及脱色效果研究J.粮油食品科技2013.21(4):23-2715 张振山 刘玉兰 钟学铃.湿芝麻渣挤压膨化结粒干燥工艺条件研究J.中国油脂. 2013.38(8):4-616 刘玉兰 彭茗辉.芝麻油浓缩磷脂提取工艺条件的研究J.中国油脂. 2013.38(9):4-617 刘玉兰,张小飞,张振山,等.芝麻渣油脂浸出条件及芝麻渣油质量研究J.中国粮油学报.2013.1018 刘瑞花,刘玉兰,王丹,等.吸附脱色对芝麻油中木脂素及维生素E影响的研究J.中国油脂.2013,38(10):19 张小涛,刘玉兰,赵欢欢.吸附法同时脱除苯并芘及色泽最佳条件研究,中国油脂,2013,38(12): 10-1320 刘玉兰,彭茗辉.芝麻油浓缩磷脂提取工艺条件的研究,中国油脂,2013, 38(9):4-621 刘日斌,汪学德,胡华丽,马素换. 超声波辅助HPLC 测定芝麻油中木脂素含量,中国油脂,2014,39(2):86-8822刘日斌,汪学德. 低温制取芝麻油的研究进展,粮油食品科技,2012,20(6):41-4423 黄维,刘国琴,汪学德,张羽霄. 温度和时间对芝麻油沉淀物形成的影响及成分分析,中国油脂,2014,39(3):47-4924刘兵戈,汪学德,黄 维,胡华丽. 原料脱皮和制油工艺对芝麻油品质的影响,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4(6):32-3625彭金砖,汪学德,管军军.芝麻木酚素抗氧化性的研究进展, 粮油食品科技,2013,21(6):38-4026 刘兵戈,汪学德,彭金砖,刘日斌. 芝麻湿法脱皮和芝麻仁热风干燥工艺研究,中国油脂,2014,39(2):78-8127刘日斌,汪学德,胡华丽,马素换,姜坤. 芝麻油亚临界流体低温萃取工艺及品质研究,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5(1):30-3628梅鸿献, 魏安池, 刘艳阳,等. 芝麻种质资源芝麻素、蛋白质、脂肪含量变异及其相关分析,中国油脂,2013,38(4):87-9029刘日斌,汪学德,鞠阳,马素换. 亚临界丁烷萃取芝麻油工艺及其品质分析研究,中国油脂,2014,39(5):1-430魏安池, 杨玲玲.芝麻木脂素的抗氧化研究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