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第9页 / 共13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音乐课题研究结题报告音乐教学中,我们的音乐创造活动永不会退席课题结题报告一、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家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强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创造机会。发挥他们的创造潜力。学生离不开音乐实践。“读书”是学习,“实践”是更重要的学习,学以致用,永远是教育的直接目的。因此,引导学生将学习纳入一种以认知内化为基础的实践活动的轨道,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机会,让学生参与大量的实践体验,是学生优化学习,有效学习和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二、 课题的理论依据:1、新课程标准作为全新的指导思想。创造是这次课改中明确加进去的音乐教学内容,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肯定了音乐教育作用于人的创造性发展价值。并将创造列为音乐课程标准确定的四个教学领域之一。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力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积累音乐创造经验和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验。音乐创造因其强烈和清晰的个性特征而充满魅力。在音乐课程中,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2、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不同的智能领域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过程。因此,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所不同。同时,同样的教学内容,又应该对不同的迅速的智能特点进行教学,创造适合不同迅速接受能力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并能够促进每个学生全面的多元智能理论提出教育应尽可能鼓励学生建立自己的学习目标,大胆创造,教师应尊重学生对自己认知风格的意识,并给予机会去管理自己的学习,帮助学生发挥自己创造潜能与发展自己的创造潜力。3、多种国内外现代传统教学方法:(1)、奥尔夫教学法:是一种以人为本,突出音乐教育人性化的教育体系,使学生在真正意义上走进音乐、接触音乐、融入音乐、品味音乐的过程中,体验到审美和创造的自我实现的成就感。博采众长,突出音乐教育开放化,强调元素性教育,带有很强的创造性、实践性、动作性和趣味性等特点。(2)、柯达依教育体系:以歌唱为学校音乐教育的主要手段,以实践作为音乐教育的科学方法,以全民教育作为音乐教育的目标:“音乐应该属于每个人”。(3)、达尔克罗兹理论:达尔克罗兹的音乐教育体系是一种体态律动体系,他认为教学研究实践中,身体就是最好的乐器。音乐中最基础的要素是节奏,音乐与人的身体关系最亲密的是节奏。他的教育哲学是唤醒人的天生本能。通过节奏训练促进身心的和谐,增强身体各部位的灵活性,感受力和表现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力,促进各方面进步。三、 课题研究方向:荔湾区开展音乐创造性课题的研究已有两年,通过两年的不断实践与师生间共同创造,已在音乐创造方面初见成效,我区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创造性课题的研究工作。(一)音乐创造性课堂教学:音乐课堂教学作为创造性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学生是通过课堂去学习知识,教师则是通过课堂教学去传播知识。因此,教师在通过正常的教学活动中去实践学生创造,具有有效性和针对性。此外,在有效性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制定以下目标进行创造实践。1、基础性:创造性教学面对全体学生,因此,其目标应符合基础教育的要求,让学生从已有的学习、生活经验出发,从大自然的声音出发,创造最原始、真实的作品。2、 放性:教师在创造性教学当中,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他们展开想像的翅膀,任其飞翔,包括小组交流,座位摆放等。3、 差异性:教师在创造性教学当中,要考虑到学生知识、经验的不同,关注学生的差异,注意给学生信心及时鼓励,满足其情感精神的要求。(二)、音乐创造课题的校本教学:创造课题在校本课程当中充分发挥其作用。我区很多学校通过校本课程、校本培训等渠道,将创造性课题开展得丰富多彩。主要表现在:1、学生对声乐作品的目标性创作。声乐作品创作仅利用课堂的40分钟是不可能完成的,于是老师则与学生通过校本课程,校本培训开展声乐作品创作的专题研究。已有多部作品在全市获奖。2、姊妹艺术的创作校本研究。通过聆听音乐,创作绘画作品是校本课题研究的另一突破。这是目前艺术课程倡导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音乐创作雕塑、描绘音乐作品的背景,是校本研究的另一创造手段。随着音乐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实践中我们更加注重改变课程内容过于注重本学科知识范畴的现状,加强音乐创作活动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横向学科的联系,特别是与美术、文学方面的创造性结合,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积极探索中学接受音乐教育途径的多样性,关注他们所接受的音乐教育的广度与深度、及其他素养的提高与音乐能力的发展。在探索的过程中,我们把一些操作的办法进行归纳和总结,并通过结合相关的评价手段,为进一步的音乐综合能力发展作准备。四、 课题研究思路与目标过程:“中小学音乐课程中的音乐创造,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在教学过程中,应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情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对音乐创造活动的评价应主要着眼于创造性的过程。”这是新课标对音乐创造的定义。我区针对课标精神,从鉴赏、演奏、歌唱、创作、舞蹈等模块开始一系列研究,并思考制定了一系列的评价方案,有计划、有实操、有评价系统开展创造课题研究。研究阶段划分及目标安排:第一阶段:2005年4月-7月1、收集音乐创造性课题的有关资料及指导文献、理论。1、 探讨音乐创造性课题在课堂、课外开展方式。2、 确立参与研究教学单位及个人。3、 有计划地组织理论学习,在教研室的指导下开展学习及探讨方式、方法。4、 确立子课题,并写出子课题的研究方案。第二阶段:2005年9月-12月1、 个案研究(按子课题开展研究实验)2、 在个案研究的同时研究课题的评价方案。3、 做中期报告。第三阶段:2006年1月-11月1、 推广学习和实验中期报告,并对此进行反思和完善;2、 在全区推广和介绍创造性课题的做法,通过展示课、研讨等形式展开课题的推广。3、 各方面进行总结、反思、撰写论文。4、 做结题报告。五、 研究的过程和方法:1、文献的学习与研讨:音乐创造课程是音乐新课标中新添加的教学模块。虽然在以前的音乐课程中也多少接触过这种方式,但新课程出现该模块后,我区将此模块提到了 常规音乐教学课程中,由于经验少,对这种全新的方式不太了解,我区将课题组的老师分成几个小课题组,推选了课题小组长。对课题相应的文献进行学习。(1)在课题研究初期,我区理事会的成员率先组织了学习会议,共同商讨了以音乐新课程标准、音乐新课程新视窗、多元智能理论、音乐教育与音乐心理、音乐的哲学等书籍为我区课题开展的指导蓝本,深入扎实地学习与思考、研究。使课题组教师在观念上有了新的思维观,从而为教师们的实践研究提供了科学可行的思路,对课题研究有明确的导向作用。(2)课程研究过程中,我区结合实际情况及本区特有的资源,组织了专题的学习,如全区教研中学习新的案例教学法,教会老师们如何针对课题从书面文字上表达,有目的、意义地撰写案例。从中更清楚自己创作课的目标、重、难点,及时做好反思,不断提高自身水平。(3)在学习理论,接受新教学理念的同时,我们也在区教研室的指导下,不断组织听课、评课,将优秀的课例在全区教研活动中展示,全区老师共同点评,使执教教师本身有所提高的同时,其他教师也从中提高了评课水平。(4)评价与总结:通过不断的实践与反思,我区还开展了专题的评价方式,如教师优秀录象课评比、优秀论文、优秀案例、优秀课例评比等一系列的评比工作。从中激励教师对课题的兴趣。通过近两年的课题研究与推广,我区大多数教师都参与到该课题的研究中来。出现了一批以市11中学王红俭、市一中伍鸣彪、协和小学陶文清、流花中学石彦等老师的优秀课题研究者,并形成了创造课题的评价体系,做到教与学、教与评相互配合的完善的管理体系。2、具体研究情况:(一)、“玩耍”教学法:我们认为有趣的音乐教学“玩耍”中,学生通过一系列不断深化的表演活动来掌握一些音乐词汇:谈话、活动、唱歌、演奏、玩耍。儿童通过一系列不断深化的表演活动来掌握一些音乐的词汇:谈话、活动、唱歌、演奏、玩耍,让学生接触音乐实践,不要求学生进行很完美的模仿,而是要求老师与学生在一起活动,在玩耍中进行创造性活动,用音乐活动来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正如奥尔夫的儿童教育方法是一种重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实验方法,其实质是通过节奏让儿童以此来创造他们自己的音乐。协和小学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去研究奥尔夫的教学法,在陶文清老师的奥尔夫创造性教学过程中,设立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即培养学生独立钻研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创作实践活动中,学生相互适应、配合和协调的能力。能够把自己融合到音乐中去,更好地进行创造性的活动。使孩子们能够以自然、最原始的方式进行音乐世界的一切领域的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共同创造、共同分享、共同交流的欢愉。(二)、理想创造主题教学:柯达依教学法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文化水平,提高所有学生的表演能力。教学中,注重从无到有,循序渐进,从量变到质变的变化过程,吸取了柯达依教学法中的运用节奏,进一步强调节奏。从学生模仿熟悉音乐作品(如RAP,街舞等)开始,让他们能更好地掌握音乐。使学生意识到他们所学的音乐能由他们自己表演,此外,还创设一种寻找诗词中的旋律线,再试着用音阶填入的方法,教会学生给诗词作曲等。在创作中展示“理想”任心飞翔。(三)、姐妹艺术与音乐创造主题:在2003年,国家新课程标准中就推出了艺术课程。奥尔夫、达尔克罗兹,雷默等一大批教育家都为此做过尝试。雷默提出的综合审美教育这一概念指出:“每种艺术都有自己的主要要素,旋律、和声、色彩、线条、质感,每种艺术又可以借用其他艺术要素,再与自己的领域同化。”在我们的课题研究中,尝试将美术与音乐相结合,将美术表现功能结像恒定性的优势,音乐表现功能的流动变化,形象多重性的优势相结合,成为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有效手段,允许学生在特定的情感上大胆想象,“编故事、画人物”, 学生在老师的不断肯定下,不断想象、创新,创造出一幅幅的具有审美意义的艺术作品。在伍老师的实践中注重1、注意教学过程规范性、内容的基础性。广泛的选择性、自主性、探究性。审美结果中蕴涵的动力促进性。(四)、“你动、我动、舞起来”创造达尔克罗兹所创设的体态律动发展到今天,已被老师们广泛应用到音乐课堂,同时更被舞蹈老师青睐。学生通过走、跑、跳自行创作,表现与他们听到音乐相应的动作,每个人对自己听到音乐都有不同的理解和做出相应的动作,这就最大限度地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舞蹈教学更能体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表达。在华侨小学赵春艳老师的课上你能体会到学生全方位、全身心地主动参与,从肢体、心灵、思维上参与到舞蹈的创作中去。他们不仅身动,更重要的是“心动”,舞蹈是最生动、最富有想象力、生命力的创造性活动,教会学生合作、学会思考、给学生自信心,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创边出自己的舞蹈。舞蹈教学一直是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困难有三:一是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二是克服学生在学习跳舞过程中的羞涩感;三是场地问题。因此高中学生的舞蹈课怎样才能上好,使他们在聆听音乐节奏与韵律的同时,也能随音乐跳出优美的舞蹈是我在高中音乐选修“舞蹈与音乐”教学中解决的问题了。老师在教会学生基本动作的基础上,与学生共同创编出一个个具有秧歌风格的欢快而又独特的舞蹈。六、课题研究成果: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