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问题摘要: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而出现的社会问题,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问题是其中的一个具体问题。由于我国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了进城务工,但被留在农村的孩子由于缺少了家长的教育和监督,祖孙辈的隔代教育的缺陷和弊端等等使得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问题凸显。所以我们有必要认真调查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存在哪些问题,分析产生此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建议,希望能够农有助于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问题的解决。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 思想道德教育 问题随着我国的发展和改革开放政策的鼓励,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家门寻找就业机会,特别是在农村,最初许多农民只是在农闲的时候去城里打临时工,在他们尝到甜头后就决定在城里发展,而把土地和孩子交给父辈们管理和培养,他们的长时间离开虽然带了了收益但也产生了很多问题,比如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问题。一、 农村留守儿童概念的界定 关于“留守儿童”的概念,许多学者给出了自己的见解,邹新树给出的定义是“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需要他人照顾的儿童。” 邹新树中国城市农民工问题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而迟希新对留守儿童的理解是“留守儿童通常指那些生活在农村,因父母外出务工而与祖辈或其他代养人生活在一起的儿童。” 迟希新留守儿童道德成长问题的心理社会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2005,(11)他们给出的定义不够全面,需要完善,学术界对留守儿童的界定是“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乡,需要他人照顾的16岁以下的孩子,在学龄上一般反映为小学和初中。”我认为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条件:父母是农民,其中一方或双方进城务工并且时间较长;孩子在农村生活且年龄在16岁以下;孩子和祖辈生活在一起或由其他人抚养。二、 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存在的问题 从小的方面来讲,部分农村留守儿童花钱不知节省、只知道接受关爱不知道去尊敬关爱别人、生活自理能力较差。这主要是因为父母外出打工对孩子有愧疚感就在金钱上给予补偿,这造成他们乱花钱,在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期这样会是他们形成享乐主义人生观,养成不合理消费的恶习。由于缺乏父母的教育指导和祖辈们的溺爱,是他们养成了不知道感恩的心理和觉得别人爱他是应该的,自己接受也是应该的想法,不知道去回报爱和关爱他人,这滋长了他的自私心态和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至于生活能力较差这是由于祖辈的溺爱和父母的疼爱造成的,大到衣服小到袜子都是由长辈来洗和整理,家务活从不让孩子碰,长此以往孩子形成了好吃懒做的恶习,把尊老爱幼的品德抛之脑后,由于这一系列的小习惯、小恶习奠定了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问题的形成和价值观人生观的恶化。 从大的方面来讲,农村留守儿童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其一,道德意志薄弱,行为出现偏差;其二,传统美德缺失,价值观念扭曲;其三,理想信念弱化,享乐主义滋生;其四,心理发育不完善,逆反心理严重。1.道德意志薄弱,行为出现偏差大多数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经不起各种诱惑,拿着父母的钱去网吧、买零食、买奢侈品与同学攀比等等。还有部分留守儿童产生了厌学情绪,在家不听从管教,在校不遵守纪律,并出现旷课、逃学、打架等现象,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一些恶习,不加管教他们甚至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有调查表明:“各地公安系统对未成年人盗窃、抢劫类犯罪统计,有些县城中甚至有60%以上的案件是留守儿童作案。” 李庆丰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子女”发展的影响来自湖南、河南、江西三地的调查报告J上海教育科研,2002,(9) 2.传统美德缺失,价值观念扭曲 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父母是儿童成长早期心目中最权威的人物,其言行影响着儿童道德观念的促成和取舍。而他们的外出打工使得留守儿童在道德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缺乏适当的模仿对象,加之祖辈的溺爱,留守儿童忘记了什么是传统美德,在各个方面以自我为中心,不去践行尊老爱幼,团结同学,尊敬老师等传统美德,在生活上不懂的节省,铺张浪费,花着父母的血汗钱却不知道心疼父母。个人价值观念越来越世俗化,享乐主义人生观和功利主义价值观深入留守儿童内心。3.理想信念弱化,享乐主义滋生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和外界不健康文化产品的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出现了理想信念弱化的现象。表现在爱国精神缺失,民族精神淡漠,对民族英雄、模范人物不感兴趣,崇拜的是大明星和大富翁。很多农村留守儿童相信“读书无用论”,认为多挣钱才是王道,人生来就是用来享受的,有钱尽情的花,有时间尽情的玩。享乐主义蔓延开来,给社会带来很多不利影响。 4.心理发育不完善,逆反心理严重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开,心理发育不健全。从心理健康的角度看,留守儿童大多内向、自卑、自控力差等,他们容易焦虑、紧张,并且孤独感重,部分农村留守儿童过分关注他们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对他人的反应过分敏感,与他人相处有着较强的戒备、怀疑和嫉妒心理。父母教育的缺失和祖辈的溺爱,学校片面强调成绩等更加助长了他们的逆反心理。许多学者也看到了这个问题,如肖丽华、李雅兴在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初探一文中指出,留守儿童正处于生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却难以得到父母的关爱,大多数留守儿童性格脆弱、任性、缺乏爱心和同情心,逆反心理特别严重,走向自以为是或自卑的两个极端。 肖丽华,李雅兴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刘盛在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及对策一文中认为,留守儿童逆反心理严重,对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和家庭经济状况极为不满。他们很难与周围的人形成良好的人际互动,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满了怀疑,对他人的言行十分敏感,对来自老师和祖辈的批判熟视无睹。 刘盛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及对策J文教资料,2009(17) 每个儿童都有逆反心理,但留守儿童的逆反心理要比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儿童的严重。“农村留守儿童”一词的提出,就预示着许多问题的产生,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和让这些儿童更健康更积极的生活,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就很有必要了。三、 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问题形成的原因1. 家庭思想道德教育的缺失或教育方法的不当大多学者认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问题形成的原因是父母常年不在家,作为儿童最重要的教育者出现缺失,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跟不上,他们出现道德问题而得不到父母的及时帮助和教育;而作为代养人的祖辈很少对儿童的价值观人生观进行详细的指导,同时又因溺爱而不忍心严厉管教,长久以来,农村留守儿童逐渐养成恶习并以习惯的形式延续下去,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问题越来越严重。实际上这个笼统的原因背后隐藏着更复杂的因素。其中,亲子关系的不协调,留守儿童安全感和归属感的丧失,父母榜样作用的缺失以及道德行为监控机制的弱化共同构成了影响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成长的家庭教育因素。首先,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尽管儿童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在不断减少,同伴关系的作用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在不断加强,但是对绝大多数儿童来说,他们仍然会以一种强烈而积极的方式依恋着他们的家庭,父母仍旧是儿童获得忠告和情感支持的重要来源。 Steinberg, L. Adolescence (Fifth Edition),The Mc Cran一Hill Companies Inc.亲子关系在儿童的道德成长中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父母以直接的形式向青少年传递道德知识和价值观;另一方面,父母还会以间接的方式扩展家庭生活以外的情感支持。而留守儿童与父母长期分离,留守儿童安全感和归属感丧失,与父母的亲情关系趋于淡漠和不协调,无法在良好的亲子关系中与父母进行正常的情感交流,无法获得直接的情感体验,从而难以形成健康良好的道德情感品质,在正常的道德情感方面常常会表现出诸多的偏差。其次,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道德观念的获得和亲社会行为的出现都是观察学习和替代强化的结果。根据班杜拉对儿童的研究可知,榜样对儿童具有重要作用。“在对榜样的观察和模仿中,认知情感变量和自我强化成为其行为的控制机制,作为观察者和模仿者的儿童,通过自我控制的奖赏和惩罚来调节自身的行为。” 张文新青少年发展心理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42而留守儿童学习的榜样在一定时期被人为的剥夺了,他们正常的道德学习过程受阻,他们在社会道德学习中无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判断。加之没有父母及时对他们行为指导,批评、奖励和强化,留守儿童的正确行为难以转变为稳定的道德行为。最后,父母的控制也是影响留守儿童不可或缺的条件,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控制而长期处于放任的状态,加之他们与祖辈有代沟,许多过错得不到及时的制止,继而发展成为严重的道德行为问题。一些留守儿童因受不良同伙的影响甚至走上了犯法的歧途。2.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弱化虽然国家一直提倡素质教育,但在农村这一制度很难得到贯彻,应试教育普遍存在,重成绩和升学率而轻思想道德教育,有的学校甚至没有开设思想道德教育课程。农村处在不发达地区,缺乏资金支持和教学条件较差,优良的师资力量援引不来,很多老师由当地年龄较大的人来担任,这些人观念陈旧,只重成绩,对学生缺少道德方面的引导。学校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二阵地,特别是对留守儿童思想品德和良好个性形成起着关键作用。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