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3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5页 / 共23页
第6页 / 共23页
第7页 / 共23页
第8页 / 共23页
第9页 / 共23页
第1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纺纱1、环锭细纱机存在的主要问题 答:(一)钢丝圈和纱线张力的制约:筒管和锭子的不同作用;钢丝圈高速回转的负作用; 锭速和纱线张力及断头的矛盾(二) 气圈稳定性的影响: 锭子高速增加气圈的不稳定性;锭 子筒管的偏差造成气圈的不稳定甚至断头 (三)卷装容量受到钢领直径的限制:负荷大,不 利于锭子高速; 钢领直径增大使钢丝圈的线速度相应增大钢领直径增大, 使一落纱气圈形态 变化大,纺纱张力不稳定(结论:环锭细纱机进一步提高产量将受到限制)2、新型纺纱的共同特点有哪些答:新型纺纱的共同特点:加工:高速 引纱速度(环锭纺30米/分 转杯纺200米/分 摩 擦纺 200-300 米/分喷气纺 150-200 米/分);高产 大卷装 卷装大小(环锭纺 50-100克/只 新型纺纱 原则上可以任意大小,实际为 3-4 公斤 /只);短流程 ; 条子喂入纱线: 结构蓬松、吸色性好、符合一定要求的条干水平原料:要求不高,可利用低级原料、废料 和再生纤维效益: 经济效益高3、什么是自由端纺纱和非自由端纺纱,产品有什么不同 答:自由端纺纱:喂入端形成自由端(喂入点和加捻点间须条呈断开状),纱条的卷绕端即输出端存在真正的捻度; 非自由端纺纱: 喂入端纤维呈受控状态, 纱条的卷绕端即输出端并 不存在真正的捻度,捻度仅存在于喂入端与加捻器之间。5、 分析环锭纺、转杯纺、喷气纺、摩擦纺等几种方法的主要不同点 答: 1、成纱方法不同:转杯纺依靠高速回转的纺杯,将纱尾贴紧在纺杯内壁的凝聚槽内, 头端被引纱罗拉握持并连续输出加捻成纱;喷气纺靠两只喷嘴喷射相反方向的回转气流,对由牵伸装置输出的须条先加捻后解捻, 表层纤维形成包缠成纱; 摩擦纺 用两只同向回转 的摩擦元件,对其碶形区的纤维施加摩擦力偶,使纤维束滚动加捻成纱2、成纱截面中纤维根数不同:主要影响成纱线密度(第四页表1-1)3、对纤维物理性能要求不同(第五页图1-3)4、纺纱速度和成纱线密度不同(第五页图1-4);结论:各种纺纱方法都有其优势和局限性, 环锭纺可以纺出各种线密度的纱线,但产量较低, 新型纺纱产量较高,但成纱线密度 受到一定限制。附加:1. 紧密纺:形成牵伸后的须条呈扁平状输出前罗拉,下部在钢丝圈的作用下高速回转加捻, 前钳口附近形成加捻三角区30%;最高达 100% 取消了 3 毫60%;加捻减少可达 15% ; 0.01%边缘纤维加捻时形成紧密纺纱的主要思想减小或消除纺纱加捻三角区 原则:收缩三角区的作用应持续至前罗拉钳口线; 收缩力应在牵伸后及时有效地出现且强度 适当 纱线性能:提高纱线强力高达 25% ;提高纱线断裂强度高达 米以上的有害毛羽;改善纱线条干;改善纱疵;减少断头高达 可用较少的截面根数或较便宜的原料;纤维损失的减少高达 加捻三角区的后果: 纤维排列变化使截面内纤维的应力应变分布不匀; 毛羽;边缘纤维脱离主体产生飞花;纤维散落影响纱线性能及纺纱制成率 紧密纺产品特点: 1)色织用纱:毛羽、纱疵等主要质量指标有明显改善;成纱强力视不同 的配棉等级有不同程度的明显提高;织物外观清晰度高、手感柔软、颜色分明、条干均匀、 光泽增加,适合高档织物。2)针织纱:毛羽纱疵成纱强力等指标有明显改善;可减少捻度从而使针织物手感更柔软; 布面外观高档、均匀、光亮,花型图案清晰,织物保形性好;可取代同品种的烧毛纱3)双股纱:股线的毛羽、纱疵、条干等指标有明显优势;股线中单纱的质量指标同样有明 显优势;股线表面光洁、清晰,织物强力高、织纹清晰、手感柔软,保形性好,适宜高档产筒子卷装品 紧密纺产品的后道加工特点 纱线后加工: 纱线表面结构更加稳定; 络筒后毛羽增加量明显低于普通环锭纺纱, 内纱线毛羽不匀率进一步降低; 配合使用络筒机毛羽减少装置, 使筒子纱性能更加完善; 可节省上蜡、 烧毛、 丝光等改善纱 线表面光洁度的工序 织造加工:更高的耐磨性和耐脱圈性使浆纱上浆量大大减少;上浆浆液的粘稠性可以更低; 整经断头率降低,生产效率提高;织造经纬纱断头率明显降低,减少工人劳动强度;上将量 的减少更加符合环保清洁生产的需要;针织机的生产效率同样提高 印染加工: 色彩表现更好;染料渗透性加强; 织物的光泽和色彩对比度显著增加; 更加适合 织物的免烫整理 结:特有的成纱原理和技术;优越的产品性能和效益产出;较高的经济投入;相关配套关键 技术的改进和完善2. 新型纺的展望1、从新型纺发展的共性来说, 必须拓宽新型纱的应用范围。 2、根据各种新型纺不同的成 纱结构和特点,分别着重研究并优化其机械结构、工艺和产品性能。3、根据实践,转杯纺的纺纱线密度可由目前的 29tex 左右,向更细的方向再延伸一倍,即11.6-14.5tex 的纱。 4、喷气纺目前纺纯棉还有一定的难度。 5、摩擦纺在生产率、经济效益和通用性方面具有显著 的优势。3. 新型纺成纱质量比较 1、在各新型纺中, 供纺低线密度纱的应首推喷气纺和平行纺,摩擦纺正向纺低密度纱发展。2、纺中线密度纱以平行纺、喷气纺、摩擦纺居首,其次使自捻纺。3、纺高线密度纱以转杯纺和摩擦纺并列,平行纺、自捻纺次之。4、从适纺原料看,摩擦纺居首,转杯次之。喷气纺、自捻纺有局限性。 5、产品各具特点与特色,相互难以取代。提升中国棉纺织行业竞争力的对策研究中国棉纺织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1.技术装备水平及劳动生产率水平不高;2.品种、质量不能完全符合国际、 国内市场需求中国棉纺产品主要以纯棉、 T /C 混纺及涤纶化纤短纤纯纺纱 为主; 3.环保标准的制定及统一尚欠缺 4.信息化建设、快速反应机制 尚需形成及完善;在信息化建设上,除了极少数大企业外 ,大多数企业还不能正确认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5.棉纺织行业中品牌意识不强:不同种类产品商标的重要性不同。对有些产 品来说 ,商标对购买者非常重要 ,因此这类产品的生产者可以通过创名牌,使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迅速扩大。棉纺织行业的“品牌效应”较弱。棉纺织品是典型的“同质产品”,对大多数消费者来说 , 只有产品名称 , 如“纯棉布”、“混纺布” 等 ,并无产品品牌 ,或消费者不太重视产 品品牌。因此 ,产品质量好、档次高的企业 ,难以通过“名牌”战略迅速扩大市场占有率,也难于使产品价格处在合理水平 提升中国棉纺织行业竞争力应采取的对策1. 设备技术改造;棉纺织企业应提高清梳联、自动络筒机、精梳机、无梭织机所占比例。 实施结构调整 ,以信息化技术带动棉纺织业的技术进步,推进机电一体化、连续化、自动化进程,突出技术结构、产品结构调整2.提高产品质量;棉纺织生产企业控制系统存在着信息时滞现象 ,企业应该逐渐采用先进的检验设备和手段,节省信息采集时间。这需要企业进行一定的设备投资 ,从减少因检验结果时间滞后造成的损失来看是值得的,有利于及时进行工艺调整和控制 3.倡导产品创新;棉纺织企业应着力于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 ,技能培训 ,创新发展。在新产品 , 新工艺 , 新技术的推动下 ,棉纺织行业在新产品开发方面显现出极大的活力。棉纺原料的应用领域更加宽泛 ,天然纤维中已开始使用天然彩色棉纤维、纺前染色棉纤维等;化学短纤维中 ,溶剂纺粘胶纤维、高湿模量粘胶纤维、导湿短纤维、大豆蛋白改性纤维、芳纶短纤 维、竹浆纤维及差别化纤维的应用等等均是棉纺织企业所重点关注的领域 ,为下游面料提升 产品附加值做了有益而有效的探索4.发展环保棉纺;当前 , 发达国家所构筑的“绿色贸易壁垒”已成为一种新型的非关税壁垒形式,并将成为限制中国纺织品出口的重要因素。棉纺产品应向“现代、美化、舒适、保健”的方向发展,崇尚自然。应采取以下措施提高环保意识;发展棉纺织企业的绿色生产5.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大企业信息化资金投入;引进信息化人实施棉纺织企业 ERP 系统 构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服务机构6.强调品牌作用要抢占先机 ,前保质量 , 后拓市场 , 着力延长棉纺织品产业链 ,加大研发投入。在面料、款式设计等方面应 有自己更高的定位和设计能力 ,创出自己的品牌。 - 棉纺织企业要细分国内目标市场。在具 体领域创出自己的牌子 , 先占领国内市场 , 再将目标投入国外市场。 - 加强营销 ,好的品牌是 要由市场来检验的。 7.重视市场营销建立健全市场信息系统和销售渠道网络,以市场营销为中心强化对市场的快速反应机制和应变能力。企业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市场信息网络和销售渠道网络 , 发挥信息资源引导作用 ,促进企业的物资流、 资金流、信息流的有效整合。 组建一支精干高效的营销队伍 ,一支懂经济、懂市场、懂法律 ,熟悉国际商务规则的高素质营 销队伍 , 完成东西方营销理念的整合 ,步入国际平台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 充分利用国际、 国 内两个市场资源 ,迎接后配额时代的机遇和挑战 机织 1.织造参变数1)固定参变数:设计织机时根据其用途制定的一些参数。它们确定了织机的性能及适用范 围。生产中一般不做调整,如,胸梁高度、筘座高度、筘座摆动动程等。2)可调参变数: 根据制织品种的不同,可调参变数应在上机前加以确定,上机时统一调整。 主要是:如,经位置线、梭口高度、综平时间、投梭时间、投梭力、上机张力、打纬角等。 合理的工艺参变数应达到下列要求: 使织物得到最佳的物理机械性能; 使织物的外观效应充 分体现出织物的风格特征;减少断头率,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织疵,提高下机质量;降低机 物料消耗; ?2.如何认识织造工艺理论对生产的指导意义?织造工艺理论:处理对象多(各种纤维和各种纱线,性能差异极大,如强度、伸长、弹性、 刚度等);涉及学科多(材料、力学、机械、控制等) ;工艺确定(经验化,不确定性) 织造工艺理论的发展: 1、与原料的发展有关:新型原料不断出现,提出纤维(或纱线的)可织性问题,新型纤维的上浆技术 (浆料和配方 ),织造技术(设备和工艺如何配置?) ;(天 丝、竹纤维、 竹炭纤维、 聚乳酸纤维、 蛋白质纤维等; 高性能纤维, 如导电纤维、 金属纤维、 超细纤维) 2、与产品的发展有关:组织的多样化,高密、超高密织物、特种织物的出现, 织造工艺特点完全不同。 如牛仔布、 产业用织物 (军事、航空、航天用、医疗用) 多层织物、 紧密纺的网格圈。3、与织机的发展有关:织机从有梭7无梭7多向发展4、与质量的发展有关:织物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原纱选择、设备选择及织造工艺选择不断提高。5、与科学的发展有关:如安全气囊 ,从缝合型到一次性成型等;对新型纺织工艺理论的研究,通过 改进原来机器关键部件、 优化工艺参数和探索新型纺纱织造方法, 能够生产出具有特殊性能、 符合不同领域需要的纱线和织物。3. 织造工艺的目标 ?如何实现 ?1)目标:提高产量及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经济效益 2)如上机条件的最优化 : 最少断头率;最佳张力;最佳开口时间;最佳后梁高度;最佳上机 张力;最佳运动时间的配合4. 络筒对纱线质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纱线会有张力伸长 ,伸长的结果有,从而使得成纱强力下降 ,强力1)络筒的过程是纱线承受张力作用的过程:在络筒过程中 损于纤维间的抱合而部分地改变了原纱的内部结构及形态CV%值上升,细节疵点增加;2)络筒又是纱线历经摩擦作用的过程: 摩擦作用的结果板式或梳针式清纱器会卡住较大变异 量的纱疵 ,从而把偶发性纱疵除掉 ,但与之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损伤纱线的外在表面形态,如毛羽的泛起 ,较小短绒的积聚增多而使截面积变大特别是含有化学纤维的细纱,在快速的摩擦过程中静电积聚而泛起毛羽易使粗节和棉结疵点增加。 这种情况在使用导纱瓷件和胶木槽筒 时尤其突出 ,而用金属槽筒等利于传导静电的机件就相对要好些。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