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PPP文献综述一、PPP内涵PPP内涵十分丰富,在不同国家或机构对其都有各自的定义和应用,具有代表性的有:联合国培训研究院、欧盟委员会、加拿大国家PPP委员会和美国国家PPP委员会,但是从这些定义中不难归纳出PPP的两个层次的含义,即广义上的PPP和狭义上的PPP。广义的PPP泛指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而建立起来的各种合作关系;狭义的PPP可以认为是一系列融资项目的总和,是个范围较广的概念,包含但并不等价于BOT、TOT等具体的项目融资模式,在实践中,狭义的PPP更加关注的是项目的风险分担机制。国内外学者在研究PPP时关注的重点也不相同,大部分国外学者在研究PPP时趋向于将其定义为广义的PPP;而国内学者在做相关研究时经常会涉及到具体的融资项目,目的在于研究PPP在中国的实践方式和效果,因而国内学者理解的PPP应该是狭义上的PPP。二、文献综述1. 国内研究情况国内学者对PPP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PPP的特征和功能、分类、应用上的优势、定价机制、风险分担和利益分配、评价决策、效率、价值的评估和预测等方面;实际上大部分的研究都是以实际的某个项目或特殊的应用领域为研究背景的,包括体育场馆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高校新校区建设、保障性住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建设等。(一)理论研究贾康、孙洁(2009)分析了PPP的概念、起源、特征和功能,总结出了PPP的三个重要特征,即伙伴关系、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而将PPP的功能分为了一般功能和特殊功能,前者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后者包括融资、利用新技术和机制创新职能。王灏(2004)在综合世界银行和各国PPP委员会对PPP分类的基础上,认为广义PPP可以按三级结构的方式进行分类,具体可分为外包、特许经营和私有化三大类。外包类PPP项目一般由政府出资,私人部门只承担其中一项或几项职能,收益为政府付费,因而私人部门承担的风险较小;特许经营类PPP中私人部门要参与部分或全部投资,风险和收益由私人部门和政府共同分担;私有化类PPP中私人部门承担项目的全部投资,通过向用户收费实现收益,承担的风险最大。另外,作者还结合中国轨道交通项目的实际情况探讨了两种PPP的创新模式,即前补偿模式和后补偿模式。此两个模式分类依据为政府资金支持的不同阶段,前者要求政府出资完成项目前期工程,然后PPP公司再介入,后者则强调政府的补贴规则。李秀辉、张世英(2002)认为PPP方式对项目生命周期过程中组织机构的设置提出了一个新的模型,并且与以往的私人部门参与公共项目的融资方案相比有明显优势:首先,PPP方式可以在项目初始阶段更好的解决项目整个生命周期中的风险分配;其次,PPP方式有利于利用私人部门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另外,PPP方式可以使得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形成互利的长期目标,更好的为社会和公众提供服务;最后,PPP方式能使各方形成战略同盟,便于协调各方目标,也能节约投标和准备时间,减少投标价格。何寿奎、孙立东(2010)在分析PPP项目定价机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对PPP项目价格监管应考虑的因素,认为定价应考虑年分摊投资、经营成本、零售价格指数、服务质量、平均利润率及税金。在此基础上研究了PPP模式下公共项目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的构建,其认为应包括四个方面:建立公共项目服务成本与质量评价基础数据库;科学选择价格管理模型;完善听证会制度;建立相对独立的监管机构。杨俊萍(2012)利用多目标规划模型研究了PPP项目的定价机制。其目标函数为社会效益最大化,约束条件包括政府对价格的限制、社会公众承受能力限制、社会需求约束、政府财政补贴约束和企业合理盈利约束。利用此多目标规划模型可以求出使PPP项目效益最大的价格指标,并能分析价格变化对合作效益的影响,从而得出最佳合作区域。赖丹馨、费方域(2010)对PPP的效率进行全面考察,发现PPP能够将市场机制有效引入公共领域,并使得民营部门的管理及金融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但其中适当的合约及规制设计是PPP实现公共服务供给效率的关键,其重点在于收益和风险在公共和民营部门之间的适当配置。徐霞、郑志林(2009)研究了PPP模式下的利益分配问题,其研究框架建立在PPP中风险分配、资本结构和控制权运行机制之上。其将PPP风险分为三个部分,即公共部门承担的风险、私营部门承担的风险和根据谈判结果承担的风险,并假设各参与方的利益风险分配系数与所承担的风险成线性关系。而PPP中控制权的分配机制中,最优控制权配置则由产品的公共化程度来决定。结合以上两方面就可以得到PPP利益分配系数。柯永建、王守清、陈炳泉(2008)分析了基础设施PPP项目的风险分担问题。其认为大量PPP项目运营不善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之间缺乏公平的定量风险分担标准,因此首先归纳了风险分担在项目过程中的时点和要点,并总结风险分担对项目资金价值的影响,最后比较分析已有的风险分担准则和不同的风险分担结果,为PPP项目风险分担的研究和实际操作提供了可参考依据。陈浩、袁竞峰、张星、李启明(2012)利用贝叶斯网络研究了在PPP项目不确定环境中残值风险的评估和预测问题。PPP项目残值即为其价值,作者在构建残值风险的WBS- RBS 矩阵和关于显性前兆风险对PPP项目残值各方面的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结合隐性前兆风险,识别出了影响PPP项目残值的所有关键前兆风险,并进一步采用贝叶斯网络明晰了残值风险与项目在移交之前发生的各类前兆风险的内在联系,以此模型能有效预测和评估残值风险。李辉、徐霞(2008)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了PPP项目的评价决策问题。首先根据PPP项目运作过程中的特点,建立了PPP项目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熵值权法确定了风险评价指标客观权重,再结合专家给出的主观权重,将指标的主、客权重综合度量得到综合权重,在此基础上可得到PPP项目的评价结果。(二)案例研究刘志(2005)对比分析了PPP模式在悉尼奥运场馆和北京奥运场馆项目中的运用,从法律法规的制定、建筑设计方案与法人招标的关系、配套金融产品的开发和政府职能转变方面提出了建议。戴学珍、樊绯、余腾飞(2011)首先分析了PPP 模式在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应用中存在的诸如应用范围有限、应用效果不明显、运作效率低下、私人产权界定不清、政府职能不明确等问题。然后从地方政府的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加强对于PPP模式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选择合适的合作项目,构造良好的盈利模式;制定灵活的政策和有力度的激励措施;建立长期合理有效的风险分担结构。吴芳亮(2010)首先分析了我国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探讨了PPP模式在市政建设中的应用,其认为PPP有一下几个方面的优势:有利于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有利于提高市政工程建设和营运效率;能够更有效的分担风险;能够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有利于促进体质改革和人才培养。同时,他也对PPP模式面临的问题给出建议:建立相应的收益补偿机制;合理确定产品和服务价格;转换政府职能,完善法规政策环境;加快培养专业人才和专门机构;开发合适PPP的金融工具。潘丹丹(2007)从必要性和可行性两个方面分析了PPP模式在我国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中的应用,首先从三个方面分析了PPP模式在高校新校区建设中的必要性:高校新校区建设投资巨大,现有筹资渠道难以满足资金需求;PPP模式可有效缓解政府财政支出压力,转移政府投资风险;PPP模式易于融资,实现社会效率最大化,,符合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可行性的理由也来自三个方面:我国民营经济日益壮大,民间资本充足;PPP模式在国外普遍的应用为我国提供了经验;BOT的成功经验为 PPP模式提供借鉴。郑彦璐、邓小鹏、李启明(2010)分析了保障性住房PPP模式的风险分配问题,他们认为保障性住房具备准公共产品的特性,可以参照准公共产品市场供给中PPP模式的风险分配原则进行风险分配,而这一原则就是公私双方博弈。然后根据风险因素的不同,在对保障性住房PPP模式风险成本收益分析的基础上,从公共部门与私人机构的协调博弈和“讨价还价”博弈两个部分分别分析了风险分配原则,并提出了三个建议:明确各方的成本收益;完善合同条件,缩减谈判时间;政府部门要关注参与方的选择。2. 国外研究情况国外学术界对PPP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PPP项目评价方法国外对PPP项目评价方法的研究起步较早,也较为全面,并注意运用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对PPP模式的自身特点进行研究,重点为PPP项目的效率研究和评估。Katalin Tanczos和Gi Seog Kong(2001)总结了PPP模式下公路建设的经济和财务评价方法,比较了费用-效益分析法和多准则分析法在PPP项目评价中的应用,并对公共部门项目评价和私人部门项目评价的特点做了对比分析。Grant Thornton(2004)研究了Sonderborg县与E45公路间的路段建设案例,引入资金价值的概念(Value for Money),通过项目评价分析了PPP模式在该项目中的适用性。Paul A.Grout(2005)比较分析了PPP模式中资金价值的四种评估方法:完全费用效益分析、公共及私人模式的费用比较、私人模式下的费用比较,项目的盈利能力分析,并分析了在资金价值估算中的折现率选择、风险转移及PPP模式对工资和工作环境的影响问题。同时,他指出PPP模式与私人部门中的外包模式有着内在的相似性,对外包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对于PPP模式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二)PPP项目风险分析英国诺丁汉大学的William Rodney和Paul Gallimore(2002)主要研究环节分析法在PPP项目风险评估中的应用。加拿大的Casper van Ewijk和Paul JG Tang(2003)主要从事Camp模型在公共部门风险评价中的研究,并在很多PPP项目中成功应用。该模型建立在PPP项目的整个运作过程的基础上,对各种变量影响因素都进行了充分的考虑,这也是目前国外对于PPP风险评价研究的一个趋势,即把PPP的风险评价直接与PPP项目的评估相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风险全过程分析模型,风险识别、风险评价以及风险分担等均成为这个庞大模型中的组成部分。(三)PPP项目实施目的和社会意义Michael Spackman(2002)对过去十多年里英国政府在基础设施由政府公共部门管理向私营企业管理转移中的实践和经验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对PPP模式的实施目的以及私营企业的定位进行了探讨。他指出,早期的公共项目融资仅仅是为了避免项目成本的超支,规定只有在私人企业能比公共部门更有效的控制成本时,才使用私人融资,其目的也主要是帮助政府部门减少债务,控制预算;但随着研究的深入,随着公共部门透明度的提高以及私人企业所具有的很多公共部门所没有的优势的显现,私人企业在竞争中与公共部门具有同等地位,在PPP模式中,私人企业不再是公共部门有益的补充,而是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S.Brooke和J.G.Vailu(1999)对PPP模式的社会意义进行了分析,认为公共项目投资渠道的多元化能够为西方国家持续的低迷经济注入活力。基础设施在福利经济学上被定位为“准公共产品”,它不但具有社会效益而且还具备经济效益,PPP模式下的基础设施项目既有公共部门的参与,又有其他私人企业相互依存和牵制的合作关系,项目活动的透明度大大提高,从而使投资者更有信心。由于基础设施的时间较长,收益稳定,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投机行为也有所减少,所以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山。(四)PPP项目相关技术Darrin Grimsey和Mervyn K Lewis(2002)对PPP参与方的组织协调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PPP模式是非赢利性和赢利性企业基于某个项目而形成的以“双赢”或“多赢”为理念的相互合作的形式,参与各方可以达到与预期单独行动相比更为有利的结果。在PPP模式中,虽然各方都没有达到自己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