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7页
第2页 / 共77页
第3页 / 共77页
第4页 / 共77页
第5页 / 共77页
第6页 / 共77页
第7页 / 共77页
第8页 / 共77页
第9页 / 共77页
第10页 / 共77页
亲,该文档总共7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方正县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专题报告哈尔滨铁路环境保护有限公司2019年4月目 录1 总论11.1 编制依据11.1.1 法律法规11.1.2 相关政策条例11.1.3 环评技术规范11.2 评价目的11.3 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21.3.1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行业类别21.3.2 地下水污染途径21.4 评价工作等级与评价范围21.4.1 工作等级21.4.2 评价范围41.5 评价内容及重点61.6 评价标准及保护目标71.6.1 环境质量标准71.6.2 环境保护目标71.7 评价时段72 评价区水文地质条件82.1 地形地貌82.2 水文地质条件83 地下水环境现状与评价113.1 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113.2 现状评价213.3 现状评价结论274 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84.1 施工期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284.2 运营期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84.2.1 地下水环境影响模拟284.2.2 地下水流场模拟324.2.3 地下水污染模拟预测384.2.4 对方正县地下水水源的影响分析444.3 地下水预测结果评价475 地下水环境影响防治措施485.1 防渗原则485.2 源头控制措施485.3 污染防治分区495.4 污染监控体系495.5 应急响应措施535.6结论53方正县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专题报告1 总论1.1 编制依据1.1.1 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起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年12月29日起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8年1月1日起施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8年1月1日起施行);(5)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1.1.2 相关政策条例(1)黑龙江省环境保护条例(2015年4月17日修正);(2)黑龙江省河道管理条例(修正)(1997.10.20);(3)黑龙江省环境监测管理办法(2001.10.1);(4)黑龙江省地面水环境质量功能区划分和水环境质量补充标准(DB23/485-1998)。1.1.3 环评技术规范(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 2.1-2016);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3)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2018);(4)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4-2004);(5)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 338-2007);(6)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7)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50027-2001);(8)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9)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HJ25.1-2014);(10)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1.2 评价目的(1)结合资料调研和实地调查,掌握拟建项目地区水文地质条件,查明环境现状;(2)根据工程建设、运行特点,对拟建项目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要素进行分析和识别,预测工程建设可能对地下水环境产生的影响,评价其影响程度和范围及其可能导致的地下水环境变化趋势;(3)针对项目建设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提出针对性的防治对策或减缓措施,使工程建设带来的负面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程度,达到项目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4)从地下水环境保护角度论证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为工程建设决策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1.3 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1.3.1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行业类别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根据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程度,结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将建设项目分为四类。根据附录A,本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为III类。1.3.2 地下水污染途径当项目化粪池发生非正常工况时,将会渗入地下水中污染地下水。本项目主要渗漏来源为非正常状态下,污水经包气带,进入浅层地下水。表1-3-1 建设项目地下水影响识别矩阵水环境指标及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建设行为地下水水质与水温地下水水位常规指标污染重金属污染有机物污染放射性污染热污染冷污染区域水位下降水资源衰竭泉流量衰竭地面沉降塌陷土壤次生荒漠化土壤次生盐渍化土壤次生沼泽化咸水入侵海水倒灌I类建设项目建设期营运期服务期满后1.4 评价工作等级与评价范围1.4.1 工作等级本工程属于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中的III类建设项目,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见表1-4-1至表1-4-3。表1-4-1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分类表环评类别行业类别报告书报告表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报告书报告表32、生物质发电农林生物质直接燃烧或气化发电;生活垃圾、污泥焚烧发电沼气发电、垃圾填埋气发电III类 IV类表1-4-2 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表敏感程度地下水环境敏感特征敏感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包括已建成的在用、备用、应急水源,在建和规划的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除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以外的国家或地方政府设定的与地下水环境相关的其他保护区,如热水、矿泉水、温泉等特殊地下水资源保护区较敏感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包括已建成的在用、备用、应急水源,在建和规划的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以外的补给径流区;未划定准保护区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其保护区以外的补给径流区;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特殊地下水资源(如矿泉水、温泉等)保护区以外的分布区等其他未列入上述敏感分级的环境敏感区不敏感上述地区之外的其他区域注:a“环境敏感区”是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所界定的涉及地下水的敏感区表1-4-3 评价工作等级分级表项目类别环境敏感程度类项目类项目类项目敏感一一二较敏感一二三不敏感二三三根据现场踏勘,本项目周边存在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井群,距本项目最近的地下水水井为#4井,距本项目320m。根据黑龙江省方正县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报告(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哈尔滨市12个县(市、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的批复(黑政函2011167号),方正县方正镇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共5设置眼井,均为承压型水源地,不设二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范围:分别以5眼取水井为圆心,67米为半径的圆形区域,面积0.0705平方公里。根据技术报告,该水源地不设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计算公式法确定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对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已划定保护区,未划定准保护区的,以二级保护区边界为起点,中小型水源地外扩2000天,大型水源地外扩3000天的质点迁移距离范围作为敏感区。计算公式:L=KIT/ne 式中:L下游迁移距离,m;变化系数,1,一般取2;K渗透系数,m/d;I水力坡度,无量纲;T质点迁移天数,中小型外扩2000天,大型水源地外扩3000天的质点迁移距离范围作为敏感区;ne有效孔隙度,无量纲。水文地质参数取值采用黑龙江省方正县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报告(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哈尔滨市12个县(市、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的批复(黑政函2011167号)中相关参数,具体见表1-4-4。表1-4-4 水文地质参数安全系数含水层渗透系数(m/d)水力坡度有效孔隙度1.523.10.00580.30经计算,敏感范围为1854m,因此本项目敏感程度为敏感。表1-4-5 本项目地下水环境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判定表序号项目类别备注1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敏感/2本项目类别III类农林生物质直接燃烧或气化发电;生活垃圾、污泥焚烧发电本项目类别为“III类”,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为“敏感”,对照表1-4-5确定本项目地下水评价等级为二级。1.4.2 评价范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本项目地下水评价范围采用公式计算法确定。根据现场地质勘探结果可知,项目所在地潜水含水层介质主要为粗砂,渗透系数为30m/d,各项参数的选取结果见表1-4-6。表1-4-6 水文地质参数安全系数含水层渗透系数(m/d)水力坡度有效孔隙度2300.0020.21LKIT/ne式中:L下游迁移距离,m;变化系数,1,一般取2;K渗透系数,m/d;I水力坡度,无量纲;T质点迁移天数,5000d;ne有效孔隙度,无量纲。根据全国地质资料馆全国1:20万水文调查资料分布图本项目评价范围内潜水含水层介质没有发生变化,因此评价范围内为不分区。经计算,L2857m,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当存在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时,应扩大至地下水水环境保护目标,因此本项目地下水评价范围为上游扩大至永安屯,下游扩大至小方正泡,西侧为丹阳山屯,东侧为先锋村,评价区面积为15.12km。图1-4-1 评价范围示意图1.5 评价内容及重点根据本工程项目的性质、建设特点及其地下水环境影响特性,并结合项目及周边地区自然和社会环境,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要求,确定本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内容包括:(1)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该部分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特点和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开展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水文地质基础调查、环境水文地质调查、地下水水质和污染调查等。主要查明工程区地质环境,水文地质条件,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及地下水水质背景值。(2)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根据污水中污染物的浓度及渗漏进入地下水系统的量,选择相适应的预测模型,合理确定预测因子、预测时段及水文地质参数,预测废污水渗漏进入地下水后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分析项目实施对当地地下水环境的影响。(3)地下水污染控制对策及措施根据工程特点,在分析工程产污环节和预测工程建设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控制对策和措施,最大程度缓减项目实施对当地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本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为项目生产运行期非正常情况下污水渗漏对当地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1.6 评价标准及保护目标1.6.1 环境质量标准地下水环境质量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类标准。钠离子浓度满足地下水水质标准(DZ/T0290-2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