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2页
第2页 / 共42页
第3页 / 共42页
第4页 / 共42页
第5页 / 共42页
第6页 / 共42页
第7页 / 共42页
第8页 / 共42页
第9页 / 共42页
第1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药剂学学习内容学习要求:药剂学的重点内容分两次学习考试,11月学习前20页,12月份学习后20页。其中加粗字体为重点记忆内容,未加粗字体为了解掌握内容。第一章 药物剂型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药物剂型:是适合于疾病的诊断、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简称剂型,如散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注射剂、溶液剂、乳剂、混悬剂、软膏剂、栓剂、气雾剂等。各种剂型中的具体药品称为药物制剂,简称制剂。一、药物剂型的作用 适宜的药物剂型可以发挥出良好的药效, 叙述如下:1.不同剂型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 多数药物改变剂型后作用的性质不变,但有些药物能改变作用性质,如硫酸镁口服剂型用作泻下药,5注射液静脉滴注,能抑制大脑中枢神经,有镇静、镇痉作用.2.不同剂型改变药物的作用速度 例如,注射剂、吸入气雾剂等,起效快,常用于急救;丸剂、缓控释制剂、植入剂等作用缓慢,属长效制剂。3.不同剂型改变药物的毒副作用 氨茶碱治疗哮喘病效果很好,但有引起心跳加快的毒副作用,若制成栓剂则可消除这种毒副作用;缓、控释制剂能保持血药浓度平稳,避免血药浓度的峰谷现象,从而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4.剂型可以决定药物的稳定性5.有些剂型可产生靶向作用 含微粒结构的静脉注射剂如脂质体、微球、微囊等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后,被网状内皮系统的巨噬细胞所吞噬,从而使药物浓集于肝、脾等器官,起到肝、脾的被动靶向作用。 6.有些剂型影响疗效 固体剂型,如片剂、颗粒剂、丸剂的制备工艺不同会对药效产生显著的影响,特别是药物的晶型、粒子的大小发生变化时直接影响药物的释放,从而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 二、药物剂型的分类 常用剂型有40余种,其分类方法有多种:(一)按给药途径分类1经胃肠道给药剂型 是指药物制剂经口服用后进入胃肠道,起局部或经吸收而发挥全身作用的剂型,如常用的散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溶液剂、乳剂、混悬剂等。容易受胃肠道中酸或酶破坏的药物一般不能采用这类简单剂型。2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 是指除口服给药途径以外的所有其他剂型,这些剂型可在给药部位起局部作用或被吸收后发挥全身作用:(1)注射给药剂型:包括静脉注射、肌内注射、皮下注射、皮内注射及腔内注射等多种注射途径。(2)呼吸道给药剂型:如喷雾剂、气雾剂、粉雾剂等。(3)皮肤给药剂型:如外用溶液剂、洗剂、搽剂、软膏剂、硬膏剂、糊剂、贴剂等。(4)粘膜给药剂型:如滴眼剂、滴鼻剂、眼用软膏剂、含漱剂、舌下片剂、粘贴片及贴膜剂等。(5)腔道给药剂型:如栓剂、气雾剂、泡腾片、滴剂及滴丸剂等,用于直肠、阴道、尿道、鼻腔、耳道等。(二)按分散系统分类这种分类方法,便于应用物理化学的原理来阐明各类制剂特征,但不能反映用药部位与用药方法对剂型的要求,甚至一种剂型可以分到几个分散体系中。1溶液型 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质点的直径小于1nm)分散于分散介质中所形成的均匀分散体系,也称为低分子溶液,如芳香水剂、溶液剂、糖浆剂、甘油剂、醑剂、注射剂等。2胶体溶液型 主要以高分子(质点的直径在1100nm)分散在分散介质中所形成的均匀分散体系,也称高分子溶液,如胶浆剂、火棉胶剂、涂膜剂等。3乳剂型 油类药物或药物油溶液以液滴状态分散在分散介质中所形成的非均匀分散体系,如口服乳剂、静脉注射乳剂、部分搽剂等。4混悬型 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在分散介质中所形成的非均匀分散体系:合剂、洗剂、混悬剂。5气体分散型 液体或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在气体分散介质中所形成的分散体系,如气雾剂。6微粒分散型 药物以不同大小微粒呈液体或固体状态分散,如微球制剂、微囊制剂、纳米囊制剂。7固体分散型 固体药物以聚集体状态存在的分散体系,如片剂、散剂、颗粒剂、胶囊剂、丸剂等。(三)按制法分类 这种分类法不能包含全部剂型,故不常用。1浸出制剂 是用浸出方法制成的剂型(流浸膏剂、酊剂等)。2无菌制剂 是用灭菌方法或无菌技术制成的剂型(注射剂等)。(四)按形态分类 将药物剂型按物质形态分类,即:1 液体剂型 如芳香水剂、溶液剂、注射剂、合剂、洗剂、搽剂等。2 气体剂型 如气雾剂、喷雾剂等。3 固体剂型 如散剂、丸剂、片剂、膜剂等。4 半固体剂型 如软膏剂、栓剂、糊剂等。形态相同的剂型,其制备工艺也比较相近,例如,制备液体剂型时多采用溶解、分散等方法;制备固体剂型多采用粉碎、混合等方法;半固体剂型多采用熔化、研和等方法。三、药物的传递系统(DDS)药物传递系统:测定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定量关系,以及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药物在体内过程的研究结果为新剂型的开发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1药物的治疗作用与血药浓度的关系 过高的浓度可产生中毒,过低的浓度无治疗效果等,为合理设计剂型提供科学依据,其相应的产物是缓、控释制剂,使血药浓度保持平缓,为DDS初期发展阶段。2当药物达到病灶部位时才能发挥疗效,其他部位的药物不起治疗作用甚至产生毒副作用。使药物浓集于病灶部位,尽量减少其他部位的药物浓度,不仅有效地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而且可以减少毒副作用。病灶部位可能是有病的脏器或器官,也可能是细胞或细菌等。常以脂质体、微囊、微球、微乳、纳米囊、纳米球等作为药物载体进行靶向性修饰是目前制剂研究DDS的热点之一。3透皮吸收制剂 透皮给药比较安全、没有肝脏首过作用等特点,但透皮吸收量有限,因此应选择适宜的药物、适宜的透皮吸收促进剂和适宜的制备技术等。4生物技术制剂 生物技术药物多为多肽和蛋白质类,性质不稳定、极易变质;另一方面药物对酶敏感又不易穿透胃肠粘膜,因此多数药物以注射给药。5粘膜给药系统 特别是口腔、鼻腔和肺部三种途径的给药,对避免药物的首过效应,避免胃肠道对药物的破坏,避免某些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具有重要意义。综上,DDS的研究目的:以适宜的剂型和给药方式,用最小的剂量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四、剂型代次(根据药剂学科的发展把剂型划分为)第一代(传统剂型): 汤剂、丸剂等;第二代(常规剂型): 如注射剂、片剂、胶囊剂、软膏剂、栓剂、颗粒剂等;第三代(缓控释剂型): 长效制剂、经皮吸收剂等;第四代(靶向剂型): 微球剂、微囊剂、纳米囊、纳米球、脂质体等;第五代(时间脉冲释药剂型)及第六代(随症调控式个体化给药剂型);第三代至第六代剂型是药物新剂型的内容,也被统称为控制给药系统。第二章 中药超微粉碎技术一、中药超微粉碎技术的概念中药超微粉碎技术是指利用机械或流体动力将3mm以上物料颗粒粉碎至粒径为30um以下的过程。它不是以粉碎到什么细度为目的,而是以达到植物细胞破壁为目的的粉碎技术(细胞破壁率应大于95)。 中药材中植物类药材占90%。植物类药材的有效成分多贮存在细胞内,以常规方法粉碎有效成分的利用率非常低(只有30%70%)。超微粉碎技术可打破植物药材细胞壁,使细胞内的有效成分充分释放出来,从而提高药材的生物利用度。二、中药超微粉的优势(1)提高药物有效成分的溶出速度和溶出率中药超微粉碎技术能使药材粒度达到细胞破碎级,使药物细胞间和细胞内有效成分直接释放出来。用于临床可提高生物利用度,用于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时会明显提高中药提取的速度和有效成分的提取比率。研究报道超微粉中黄芪多糖、淫羊藿多糖提取量较普通粗粉提高了117.13%和315.15%。(2)增加药物的吸收率,提高生物利用度药物的溶出速度与药物颗粒比表面积呈正比,而比表面积与粒径呈反比。超微粉体粒径小,比表面积增大,与胃肠黏膜的接触面积变大,附着力增强,使药物在消化道内停留时间长,使药物吸收更充分,从而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劭陆等采用体内抗菌实验研究芩连超微粉胶囊的抗菌作用,发现药物浓度在10g/kg时即可降低染菌小鼠死亡率,传统粉碎法制成的胶囊和片剂则无此效果。(3)提高药效,减少用药剂量,节约原料药材中药经超微粉碎后,粒度变得更细小,有效成分更易于溶出,药效也相应增强,从而减少用药剂量,节约原料药材。如附桂地黄丸的超微粉与传统丸剂药效比较,在相同剂量时,前者的作用更明显。中药经超微粉碎后,用较小剂量即可获得原处方的疗效,一般可节省药材30-70,微米中药的丸散药给药剂量可减少到原来的1/3-1/5,汤药给药剂量仅为原来的1/5-1/20。(4)提高复方中药药效由多种药材组成的中药复方制剂,利用超微粉碎技术可以使中药在细胞碎片级混炼。在超微粉碎过程中,通过高强度的冲击力使其中各成分均匀混合,使固态物料达到液相混合及乳化的效果。(5)与中药提取相比节省生产费用,避免资源浪费,减少环境污染中药通过有效成分提取后,便于做成口服液、可溶性粉等制剂,方便使用。但提取过程需要大量耗能(是超微粉制作费用的23倍),并且会浪费中药资源20%左右,药渣污染环境等。三、目前中药微粉生产设备及工艺简介目前被称为中药超微粉碎机的设备种类繁多,常见的主要有三大类:1、风选(分级)式机械超微粉碎机(1)工作原理是:通过机械零件和介质的高速运动,使原药材粉体在高速剪切、锤击和强气流等外力作用下,达到粉碎目的;通过调节风量(或筛分)来控制出料的细度。(2)优点:是使用简捷方便,进料适用粒径范围大,能连续进料和出料,效率较高等特点。(3)缺点:是设备体积庞大,使用过程易升温,零件磨损严重,物料污染等问题;物料分离密度差异很大,成品的均匀度很差,不能达到真正超微粉的要求,因此限制了此设备在中药超微粉生产中的广泛应用。2、风选气流式超微粉碎机(又称气流粉碎机流能磨)(1)工作原理:超音速气流使物料粒子相互激烈碰撞、摩擦,且气流对物料有直接的剪切作用,再通过适当分级达到粉碎的目的。(2)优点:粉碎温度低,适于低熔点和热敏性药材,粉碎粒度可达110um,且对物料无污染。(3)缺点:制造成本高,能耗大,且能量利用率低;使用成本高;仅适合于比重大、质地脆的矿物类物料粉碎,不适合比重小且富含纤维的植物类物料粉碎(目前有通过配备超低温制冷设备用于此类物料粉碎的,但同时产生了极高的生产费用),使其在中药超微粉生产中使用大受限制,兽药超微粉生产上根本无法使用。3、振动磨(超微粉碎棒磨机)(1)工作原理:用弹簧支撑机体,由带有偏心块的主轴使其振动,运转时通过介质和物料一起振动粉碎研磨物料。(2) 优点:能量利用率高,粉体粒径小,分布较均匀;与低温技术结合可解决振动磨的升温问题,能得到粒径分布窄,流动性好的超微粉,适用于大部分中药材的粉碎。(3)缺点:研磨过程不能分级。当前德国和日本对动植物类药的超微粉碎均采用振动磨;振动磨的效率比普通磨高l0-20倍,而且能耗低数倍。因此,振动磨可以作为兽用中药超微粉生产的首选设备。四、中药超微粉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探讨中药超微粉在兽药的实验室研究及临床应用上都已经显示出了它的优越性,但由于此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时间还很短,生产工艺尚不成熟,特别是在生产效率和出料粒径的均匀度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还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1、中药超微粉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生产效率低是制约兽用中药超微粉规模化生产的主要因素。在目前中药粉碎设备中破壁效率最高的是超微粉碎用棒磨机。但其生产效率与设备的使用能耗以及自身的购置价值相比显得太低。如:我公司几年来使用100型药物粉碎用棒磨机的效率为每小时30公斤,装机总功率为14千瓦。(2)出料粒径均匀度差是影响中药超微粉的生产质量,制约临床广泛使用的重要因素。振动磨在理论上可以使物料达到无限细度。但由于中药细胞组织结构复杂,破壁所需时间差异很大,而目前使用的振动磨在研磨过程中都无法分级。当大部分物料粒径已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