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控技术专业”能力模块教学体系研究课题简介数控技术专业是一个技术性、实践性很强,又紧跟时代发展的工科专业,是我院重点专业之一。而如何提高专业教育教学质量,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极具研究价值的重要课题。为此我们对数控技术专业能力模块教学体系进行了探索,以期通过对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如何定位,培训内容如何安排,教学模式如何设计和如何将前三者有机融合起来等问题进行深入探索,为学院各专业进行模块化教学的改革提供参考。一、培养目标的定位培养目标是根本性的问题。一般来说,技术性较强的专业,其培养目标不难确定。本专业的就业岗位群是很明确的,即从事数控加工操作、数控技术编程、数控加工工艺编写、数控机床及系统的维护等工作。问题是在确定了培养目标后,如何设计一个对培养目标针对性较强、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这套教学体系应当非常具体、容易操作、教学模式与培养目标要充分融接。二、能力模块体系的设计就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而言,两者是密切关联的,不可孤立地设计,否则就很难保证培养目标的真正实现。正是基于这种思想,我们在设计 “数控技术”专业的培养计划时,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教学计划设计模式,按照“反工艺”设计思路,从最终的人才培养目标入手,确定好最终目标所应具有的能力。这个能力的确定除了要考虑社会和企业的现实及长远需要外,还要充分考虑我院的师资力量、办学环境、教学和训练装备等条件。在完成了这个最终的能力目标模块后,然后逆向推导,逐级分解出为实现总体目标所需要的各个能力模块,这些分能力模块都是为最终的能力模块奠定基础的。正是这样一个设计思路,才能保证所有课程的设置与训练项目的设计是必需的、够用的,不会产生冗余。而这些能力模块的形成是相互制约和密切关联的,这就是称之为能力模块体系的缘由。例如,最终的能力模块,我们定位为“高级数控技术能力”,这就是本专业的能力目标,也是最高级的能力定位。而这个能力的实现是需要很多其它的技术能力来支撑的,由这个目标能力为出发点,向前推导和分解,寻找出它前一级的能力模块。以此类推,逐级设置出所需要的各能力模块,如图1所示。当全部能力模块设计出来之后,应当认真加以检验是否有遗漏或多余的模块?是否有定位不当的模块?各个模块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清晰?对所有的模块进行检验是十分必要的,只有整个模块体系是准确无误的,才能保证培养目标高效率地实现。识图与测量能力钳工操作能力车工操作能力铣工操作能力机械加工工艺能力数控编程能力数控机床维护能力数车操作维护能力数铣操作维护能力高级数控技术能力职业基本素质图1 逆向推导的模块体系三、教学内容的设置机械加工工艺能力金属材料与热加工(24)机械基础(90)AutoCAD设计(40)机械加工工艺(60)加工工艺训练(30)企业参观与实践(30)(合计:274 )图2 工艺能力模块内容在完成了专业能力模块体系的设计后,就可以依据各个能力模块的内涵和目标设计每个模块的具体课程和训练项目。具体教学内容的设置也应遵循必需和够用的原则来进行,即模块内的所有教学内容要紧紧地围绕模块所定位的能力来设置,为能力目标的实现服务。例如,在“机械加工工艺能力模块”设计中,模块要求培养学生掌握编制机械加工生产工艺的能力,就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机械加工工艺基础理论、一定的知识覆盖面和典型工件的加工训练等。根据上面的思路和设计原则,即可设计出该模块的具体教学内容,如图2所示。在这个模块中包含了两类形式的内容,即讲授的课程和训练的项目。讲授的课程主要还是传授理论知识,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机械加工与制造方面的基础理论,拓展专业视野,了解机械制造与加工行业的现状,为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以及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训练的项目就是要解决将理论和知识转化为具体的技术能力的问题。这两者是密切关联和相互对应的,它保证了理论与实践的充分融合,也正是模块化教学体系的宗旨。此外,在模块的具体内容设置上,还要充分考虑前后模块之间理论知识、技能训练项目上的对接和呼应,要在逻辑上和教学安排上缜密地协调。为保证每个能力模块的有效执行,在模块的设计中都包含了以下内容:模块教学大纲、课程大纲、训练大纲、考核标准、考核试卷、实施计划。这些内容严格地规定了模块的教学目标、所应达到的标准、考核方式方法、试卷样题、课程与训练的具体实施安排等,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在能力模块体系的设计中,除要保证最终培养目标的可靠实现外,还要考虑学生应具备的“职业基本素质”,因此,将这一点也作为一个具体的能力模块加以严格地设置。当然,在整个能力模块体系中,各级的专业(技术)能力是设计中的主线。同时,在这个体系设计中要确保各个能力模块之间的关联性、协调性和符合教学规律,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本课题在整个研究和设计过程中,正是遵循这一思路和方法而展开的。从目前在两个试点班级的运行情况看,已经收到良好的效果,特别是学生在实践技能上有比较显著的提高。同时也存在着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院现有的训练装备仍显不足;二是实训耗费增大。课题组的同志们正继续深入研究,力求探索出一条适合高职数控技术专业突出生产性实训的、可持续发展的改革之路。浅谈课后小结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教学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复杂的系统工作,包括以下四个阶段:备课、课堂讲授、教学检查和课后小结。这四个环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缺一不可,并且互相促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前三个环节往往会引起重视,并且在实际教学中会执行得很好,但课后小结非但未能引起教师的足够关注,甚至可能被忽视。部分教师仅仅停留在为应付教学管理部门的要求而总结,为完成任务而总结,造成了教学过程的不完整,不系统,进而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课后小结与教学效果、教学质量密切相关,应把它放在与备课、讲授、检查同样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就课后小结的形式、内容及与前三个教学环节的关系、作用和重要性等问题进行阐述和分析。一、课后小结的内容和形式课后小结是教师对教学成败得失的一种反思,是在每次课后通过对课堂讲授的效果、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作业中反馈的信息认真反思,归纳总结写入教案中“课后小结”栏目。具体的内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 教学中教法选择是否恰当;2、 例题的选题是否恰当,所选择的解题方法是否恰当;3、 教学内容及容量安排得是否合理;4、 板书设计的可取与不足之处;5、 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6、 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及改进措施;7、 教学过程中和作业中学生的独到见解。小结的形式多样,可以以随笔形式呈现,亦可用图表、知识树等形式表示出来,不求面面俱到,力求简单明确,重点突出。二、课后小结的作用1、优化教案备课,主要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设计、安排好教学过程和内容,根据重点和难点确定教学方法,写出教案。备课中无论是教学方法的选择还是教学过程的安排都离不开对上次课后小结的参考。备课中需将大纲、教材及课后小结统筹考虑,并结合授课对象的实际情况,正确把握重点,准确地估计难点,找到最佳突破难点的方法,对学生易产生疑难的地方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地组织好教学活动。将教材的内容顺序做适当的调整,增删部分例题,增加适当的练习,将内容分为详讲、略讲和补充部分内容等,得出最优化教案,为课堂讲授做好充分的准备,奠定坚实的基础。2、提高授课质量课堂讲授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其它的教学阶段都应紧紧地围绕这个教学阶段进行,课后小结也不例外。通过课后小结,联系学生的实际,分析学生的情况,选择不同的讲授方法,调整教学过程。既根据多数学生的情况,又兼顾少数学生的特点,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兴趣、个体优势等条件,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并严格要求,因势利导,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选择合适的作业练习,让学生得到有效的训练,测验、考试的题目及方式要能切实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教师掌握和调整教学,如在数学教学中,同样课时和进度的两个不同生源的学生(三校生和高中毕业生),在教学过程中就要采取不同的授课方式,选用不同的例题,作业题目和题目的数量也不应相同,测试的题目和类型都应有所区别,这些内容的选取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否则必然达不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这些方法和措施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可随时将点滴想法,好的措施,好的题目及语言等小结下来,不断总结完善,以获得更好的整体教学效果。三、课后小结的意义为了提高教学水平,增强自身业务能力,教师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脚踏实地,从基础做起。而课后小结正是一项基础建设,它是经验积累的基本单位,无论是初涉教坛的青年教师,还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都有自己的特长和新的教学体会或者教训,在教学中将点滴的经验教训记录下来,天长地久,日积月累,必然能够总结出自己独特的教学经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可供其长期参考,甚至终身受用。一个勤于总结的教师,必然对教学参考书或同行的教学体会、教学经验十分重视,取长补短,引为己用,更加完善自己的备课、讲授和检查;更好地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组织教学。每位教师既要虚心好学,勤于钻研,又应该善于总结,并以此作为前进的基础,创新的开始。综上所述,课后小结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它与备课、讲授、检查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对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任何一位教师都要认真进行课后小结,对自己的教学不断进行反思,才能有所发现,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教务科 孙素清)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