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8页 / 共15页
第9页 / 共15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书友会感想 一个中医自学者的初学感悟 前言: 有人说,“学中医不到60岁,不敢说入门”,这里的“入门”应该是“汇通”、“精通”之意。作为一个自学中医的人来说,尤其是初学者,能“管中窥豹”,得一至道,弱水三千中能取得一瓢饮,便已难得。甲午年的清明节,从学校回家,一个亲人的询问,让我不得不记录下我自学中医的感悟。愿我以谆谆之意敬布于众,惶惶之心俟教于师,使能开众同好一丝灵悟、得众高师一棒教喝,唯感唯冀,不胜嚣嚣。 正文: 我是一名审计专业的学生,各种原因当年没能报考中医院校。正如娄绍昆当年学医之前听到的一样,“中医大学的门已经对你关闭了,可自学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想来我与中医还是有点情缘的。大概9、10岁左右,被表弟传染,得了水痘,很痒,还不能抓破。出于应急,就在边上的一个小诊所看病,医生给我抓的是草药,外洗、内服,次日便不怎么难受,大概4天的样子吧,已经痊愈了。小时候虽然对中医、中药没有什么概念,但由于生活在乡村,喜欢弄点野菜什么的,挖点荠菜包饺子,挖点马齿苋做梅干菜?还采集柳芽、竹叶做茶玩。我记忆中小时候一般的感冒发烧,从未去吃西药、吊水,爸爸就让我喝一杯盐水,然后盖被子睡一觉,出个汗。现在看来,原来这是“汗法”。我外公他自幼有气管炎,气喘,每年频犯,不能受冷刺激,尤其是换季时节。西医说是先天性的,治不好。后来我舅舅给他从一个中医那弄了一个方子,做成散剂,冲服,虽没有断药,但几十年安泰。 自学中医的人,大概有这3种:1、西医无法治愈,出于对健康的渴望,转向中医怀抱,得到好转后,坚信中医;2、自身体弱多病,可谓“折三肱而为医”;3、身边亲友染疾,病痛刺心,“求人不如求己”,学医只为减轻亲友痛苦。我起初最多只是关注中医方面的新闻事迹,真正学习是从加了一个公众号开始。 2016年11月,微信上加了公众号中医书友会,与其他养生类的中医公众号大所不同,书友会推送的都是一些名家或是很有思想力或能启人心智的文章,是教人如何学中医,如何分析病机,如何培养纯中医思想的,而非很浅、简单几句交待的养生方法。从书友会里,我知道了什么是经方,知道了胡希恕、刘渡舟、邓铁涛、李可、岳美中、郝万山、黄煌等一系列中医名家,知道了必学的八本教科书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内经讲义、伤寒论讲义、金匮讲义、温病学。也在书友会里看到经典案例,每看到病患久治不愈,被经方数剂而愈的时候,便激动不已,如同自己就是案例里的病患和医生,为中医解决身体沉疴而震撼、欣喜;为能够用中医给别人带来健康而自豪、满足。在书友会里也加了它推荐的中医师承学堂,对喜爱中医的人来说,两者相得益彰。 迫于专业原因,要先毕业,所以对于中医,我只能少放点精力了,对中医的了解仅限于五行生克关系,五脏六腑各指什么,五脏所属五行。至今都没有系统看完一本书,哪怕是中医基础理论,平时看中医只是当成字典一般,遇到情况了,查阅对正;地铁上,公交上,上卫生间等散碎时间阅读。学中医不系统不连贯是很不好的,不过书友会推送的一片文章鼓舞了我,说的是一个农民几十年把中医书籍当小说看,跬步小流,以致千里江河,只要我坚持,不放弃,总有一天能把珍珠粒粒连串!也许我这纯兴趣所致,无考试压力,看起中医教科书会另有一番意思吧。 中医书友会有个QQ群,在群里我加了一个中医药大学的学生C君,比我小一岁,由于自己没能报考中医院校,对他有种羡慕有种希望,对他提 出三个要求,也是自勉。我对他说,我认为学中医有三个层次或阶段。一是“勤能补拙,书可医愚”。这一阶段是初学,要不怕辛苦,努力阅读、背诵更多的经典,另外也要广泛阅读其他书籍,拓展视界,为将来的博学、广智打下基础。二是“不为良相,即为良医”。这一阶段,其实就是要求自己不要有什么功利心理,在第一阶段博学强知的基础上,一心只为中医事业而努力,以赤子之纯心努力学习救命活人的方法。三是“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也许当自己学成之后,临床过程中或效或不效,但一定要对病人负责、对生命负责,哪怕倍感孤单、倍受不解,也要仁心仁术,不求有功于人,但求无愧我心。不过往往追求“无愧”的人,总会在临床中仔细辩证、努力寻治,甚至苛求! 在这短暂的数月学习中,我也体会到了学中医的乐趣与责任。 妈妈的荨麻疹 记得两年前夏天,妈妈骤得荨麻疹,甚痒,皮肤起红疙瘩,手抓则扩大连片。由于我有过被中医廉价而速效治愈过皮肤类疾病的经历,劝她先去看中医的,医生诊断为湿疹,开的药有十余味,都是蝉蜕、防风、荆芥之属,还开了西药外洗。服药尽,略微缓解而不效。后去西医,断为急性荨麻疹,开的是西药,愈,后期好像小犯过一次。对于那个中医我不予置评,实处今日,我从书友会的文章里看到刘渡舟刘老用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治疗急性荨麻疹,我看到后当即与妈妈通话,让她回忆,问之是否有发热,是否晚上睡时尤剧,是否感到脉搏较有力,回答皆是。虽未经辩证,但与文章中的症状类似,想来应该也符合当时刘老的病机判断吧。而当今中医多是见有风块,即开疏风祛风之药。只可恨我学中医晚了!平白让妈妈多受了些病苦。 初尝经方,搂草打兔子 2016年3月22日晚上9点,水边散步约1小时,吹了风,当夜咽喉痒,次日晨起鼻塞无涕,但有痰,色黄粘稠,中午时有黄粘稠涕,有热,但不发烧,不恶寒不恶风,于校医务室取药,服药双黄连口服液,4天,3次/天,1瓶/次,鼻塞减,仍有黄痰。3月26日,体育1000米测试,不跑不行,但是心有顾虑,此次风热感冒一直没有出汗,乍跑1000米必然大汗出,恐怕阴津耗损,邪热又入里。果然测试的次日咽干咽痒。学校附近没有中医院也没有中药店,只好去校医务室,诊为急性咽炎,开药阿奇霉素片、冬凌草片、牛黄解毒片,不过对西药有点抵触,所以只服牛黄解毒片,两日,3片/次,3次/日,鼻塞无,痰转白粘稠微黄,停药。清明回家4月5日,自外婆家扫墓归来,又有少许流涕现象,还出现咳嗽,加上前段时间留下的嗓子痒,非常难受,应该是前段时间风热感冒邪热未清干净,扫墓吹了冷风又受寒了。自学中医的临床,多是来于自己,于是秉着牺牲大无畏精神拿自己做实验,给自己开了麻杏石甘汤加味:麻黄10,生石膏20,杏仁20,炙甘草15,桔梗15。温服一杯,当晚咳嗽大减几无,咽痒略减,感叹经方果真效若桴鼓,古人诚不欺我。 想不到的是,第二天即4月6日,早上擤鼻涕却流血了。突然想起来在回家的动车上看到五版教材伤寒论讲义里有提到“鼻衄”,遂翻阅,于是我就切身学习到了几条伤寒论条文,可谓“搂草打到了兔子”。伤寒论第46条:“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第47条:“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第55条:“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47条说的是没有经过药物治疗而“自衄”,此时热从血出,周扬俊说:“仲景恐人于衄后复用表药,故曰衄。”45条是说没有及时发汗或因服药而药力不够失汗导致的“致衄”。仔细想来,我由于不懂得药的剂量如何搭配,可能是剂量不足,我服药后没有出过汗,却流鼻血了,所以是符合第55条,理当继续发汗解热。可是第83条:“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指的是阴液不足,不能发汗,而我的确有咽干咽痒的症状,到底该不该发汗呢?另外,我突然有个问题,麻杏石甘汤解表清热,那么体内的邪气是通过什么途径排出的呢?鼻衄是热从血出,那么发汗后,是不是邪随 汗出,或从便解呢?带着问题,我又去请教B君了。B君说:“麻黄透表,石膏辛散,还可泻火,邪出从汗从便。桔梗号称舟楫之药,轻则引药上行,重则清喉利咽,用药时有区别的,你所患之疾热在上,故桔梗量不宜过大。在你的方子上石膏量加大点,桔梗减至6,石膏加至45,再加桂枝12,防风12。”当时也没来得及请教B君加减的含义,有点遗憾。 家里有个堂弟,快要高考了,我向他提议报考中医院校。爷爷是个纯粹质朴的农民,很是同意,老人家想的很单纯,说是各朝各代都少不了医生,学医不怕没饭吃。我补充说:“做医的和我这个将来做财务的一样,都是永远饿不死,但也发不了财,想发财就不要当医生,尤其是中医。”堂弟只说了一句:“我要赚钱!”其实能理解他,他是个孝顺孩子,他要奉养双亲。而我,当年没能进院校专业学习中医,现在自学,虽说路有些难走,但恒心到了,终能收获点什么,也许自学这条路更能保留一些纯中医的东西,也许我完美的一生应该是这样:55岁以前用审计谋生,55岁以后用中医、戏曲、书画“娱乐”。 据说当医生的最怕懂医的,我觉得有三个含义,一是怕碰上真正精通的,层次比自己高,会自惭形秽;二是怕碰上一知半解的,对医生正确的诊断有错误的怀疑;还有一种是自己本事不高,怕碰上高手,自己蒙不了患者,赚不了钱,这种我相信是极少数,也不愿意去承认它的存在。虽说自学中医要有点牺牲、奉献精神,要拿自己做实验,但似我这般一知半解、胡打乱撞、乱试方药的做法还是不提倡,不系统地学习便学得不深邃,一辈子只能是下工里的下工。学医的自然是有对健康的渴望、对生命的尊重,因此临患用药更应该慎重,自学者更不能在“不求甚解”的情况下乱给别人开方,同时也不能闭门造车、夜郎自大,要多与同道交流,多向前辈求教,真正理解“学无老少、能者为师”。 2016年4月14日 后记: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1、面对亲人信任、渴望的眼神,而自己却学而不精,“学然后知不足,用然后知困”,很是自责,只能以次鞭策自己坚持和努 我一直相信一句话,一个女人幸福还是不幸福,其实都写在脸上。 岁月会在一个人身上生长出枝桠,生出纹理,也会给它一张独一无二的脸。你的脸上,有你走过的路,你看过的风景,你爱过的人和被爱的感觉。 只说一个小故事,有春暖花开的感觉。我终于知道,有一种幸运,叫嫁对了人。 02 前段时间,去H城参加一个书友会。那天人很多,微微下降的天色,预示着一场大雨,可是谁都没有离去。 坐在我身边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女人,穿着长长的线衫,嘴中啄着口红。她坐下的那一刻,就自我介绍。叫她苏姐。 书友会谁都没有出声,意料中的陈述和互动,以及意料中的那一场雨,在结束后,如期而至。 出门前,老陈就和我抱歉,因为今天加班的缘故,可能需要我自己回家。H城的交通一直是个问题,尤其是到了下班时间,整个城市就像是一个饱腹的胃,所有的车子都在蠕动,并消化不良。所以,我讨厌公交。但这样的时刻,既然一切尘埃落定,也不得不做一个懂事的女人,高兴地说:好。 苏姐问我:怎么回去? 我说,坐公交吧。 苏姐说:我在城东,不介意的话,坐我们的车。 城东正好是老陈所在单位的方向。倒不是因为安全的缘故,只是不熟悉,平白无故地坐别人的车,心里总是过意不去。 苏姐一手拉着我,一手往楼下奔去:走吧走吧,我先生已经等着了。 03 下楼的时候,她的先生老徐的车子已经停在路边了。 后来我才知道,老徐把车停在附近停车场,坐在车上,整整等了苏姐两个半小时。 在这儿呢!老徐摇下窗叫苏姐。 这是老徐。我的先生。这是小愚,我刚认识的,和我们一路。老徐和我微微点了点头。 帮你把后备箱的鞋子、裤子都放在车上了,好像有点脏,我刚才简单用纸巾擦了一下。老徐似乎已经习惯了做这一切,苏姐呢,一边换鞋子,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和老徐撒娇。 老徐摇摇头,宠溺地笑了:没个正经。 04 苏姐今年50多岁,刚刚退休两年多。他的先生早年从商,50岁那年,在企业最好的时候,从董事长的位置急流勇退,全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