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7页
第2页 / 共27页
第3页 / 共27页
第4页 / 共27页
第5页 / 共27页
第6页 / 共27页
第7页 / 共27页
第8页 / 共27页
第9页 / 共27页
第1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凉文化转移保存于东晋南朝说以河陇禅法的外播为中心由于永嘉之乱后,河西为人口迁入区,文化发达,北魏平定凉州后,又把河西士族三万户强行迁入平城,因此学界总以为五凉时期的河陇文化主要对北魏、北齐有重大影响。其实五凉文化影响的不止是北朝,对东晋南朝亦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河陇禅法外播过程的考察,证明南渡到长江流域的河陇禅僧要远多于东迁平城的人数,即河陇禅法对东晋南朝的影响要远大于北魏。其中的原因是,一方面河陇禅生与北魏政权交恶,加之魏太武帝灭法,使人心向背;另一方面,五凉政权视东晋南朝为华夏正统,双方的经济和文化交流颇为频繁,加之东晋南朝从帝王到士人和地方官员大多都尊信佛教,对造诣颇高的河陇禅僧礼遇有加,因此长江流域就成了河陇禅僧向外迁移的最佳去处。他们南渡后对东晋南朝的佛教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由此可见,河陇不仅仅是丝绸之路的走廊地带,河陇的民众还是东、西文化的传播者。一、引言五凉时期的河陇,为北中国的文化中心。有关这一中心对北中国学术典章制度转移保存方面的作用,陈寅恪先生曾指出:“秦凉诸州西北一隅之地,其文化上续汉、魏、西晋之学风,西开(北)魏、(北)齐、隋、唐之制度,承前启后,继绝扶衰,五百年间延绵一脉,然后始知北朝文化系统之中,其由江左发展变迁输入者之外,尚别有汉、魏、西晋之河西遗传。”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46-47页。 北朝文化系统中之所以“有汉、魏、西晋之河西遗传”,是因为北魏平定凉州后把大量河西士族迁往平城后造成的。北魏太延五年(公元439年),魏军破姑臧,沮渠牧犍降,北凉亡。魏书世祖纪载:“(太延五年)九月丙戌,牧犍兄子万年率麾下来降。是日,牧犍与左右文武五千人面缚军门,帝解其缚,待以藩臣之礼。收其城内户口二十馀万,仓库珍宝不可称计。冬十月辛酉,车驾东还,徙凉州民三万馀家于京师。”如果按每户五口计算,估计至少有15万人从凉州被迁往平城 但太平御览卷124偏霸部八所引十六国春秋北凉录则说被强迫迁移的沮渠牧犍的宗室、士民为十万户:“九月,面缚出降,魏释其缚。徙虔及宗室、士民十万户于平城。”这个庞大的移民队伍中,还有在河西的粟特商人,北史卷97西域传粟特国条记:“其国商人先多诣凉土贩货,及魏克姑臧,悉见掠。文成初,粟特王遣使请赎之,诏听焉。”。在这支庞大的移民队伍中,声名卓著的河西士人赫然在列。他们是敦煌索敞、张湛、阚骃,武威阴兴、段承根,金城赵柔、宗钦,流寓到河西的广平程骏、程弘、河内常爽。如果把这一事件前后主动归附或被迫迁徙,以及此前即已入魏的河陇士人和流寓河西且早在河陇政权中任职的士人统计在内,河陇迁往平城的士人家族约有15家之多。他们分别是敦煌刘氏、索氏、张氏、阚氏、宋氏,武威阴氏、段氏、王氏,金城赵氏、宗氏,陇西李氏,晋昌唐氏,流寓到河西的广平程氏,河内常氏,清河崔氏。然而无论这次移民是多么的彻底,也不可能把河西学术人群一网打尽,全部迁移至平城。因为在冷兵器时代,战争从酝酿到爆发,再到结束,要经历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这期间必然有一些消息灵通人士四散奔逃。即便是那些没有来得及逃走的人,在凉州到达平城的漫长迁移旅途中,也完全有可能中途脱逃,到了平城后再行逃走的也大有人在。况且这次徙民,主要是以铲除盘踞在河陇的士族为主要目的,普通百姓自然不在北魏军人竭力搜捕之列。而恰恰是那些隐身于民间的有识之士,在日后的四方漂泊中完全有可能把河陇文化带向四方。那么这些从北魏铁骑手下逃出来的河陇人士,能去什么地方呢?西域是一个能去的地方,但必定是化外之地;板荡的中原能去,但无异于从泥坑跳到火坑,改变不了其生存窘境;唯一能去的就只有南朝了。然而流寓南朝的河陇士人的情况,见于史乘者少之又少,以至于这个论题长期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值得庆幸的是,五凉时期的河陇,高僧辈出,即便那些当时知名的高僧被迁往平城,而留在当地、虽不知名但却学养丰厚的年轻后生,亦能在日后南下江左的过程中,把这一文化现象清晰的展现出来。本文正是通过对禅修僧人流徙的研究,来揭示魏晋以降的河陇文化外播的。研究表明,河陇文化既有转移保存于北魏的情况,也有转移保存于南朝的事实。二、河陇禅法的译介与修习魏晋南北朝时期,河陇是全国佛教发达地区之一,由河陇出产众多高僧就可见其一斑(参见表7-1)。河陇佛学在两个方面最有建树,一是凉土译经,二是凉州禅法。其实,译经与禅法之间是二而一的关系,正是因为译经高僧的译介,才使禅法得以在河陇广泛流播和修习。表7-1 高僧传所载河陇僧人表十科卷正传生卒年出生地时代驻锡地译经一竺昙摩罗刹(竺法护)敦煌晋长安竺佛念(384-422)凉州晋长安二昙无谶中天竺晋河西三浮陀跋摩西域宋河西智严凉州宋京师枳圆寺宝云(375-449)凉州宋六合山义解四竺法乘未详晋敦煌于道邃敦煌晋敦煌五慧虔朝那晋山阴嘉祥寺七慧义(371-444)北地宋京师祗洹寺道温朝那宋京师中兴寺僧镜陇西宋京师下定林寺道猛(410-475)凉州宋京师兴皇寺八弘充凉州齐京师湘宫寺法瑗(408-489)陇西齐京师灵根寺玄畅(415-484)金城齐蜀齐后山僧远(413-483)朝那齐京师上定林寺僧慧(407-486)朝那齐荆州竹林寺神异九单道开敦煌晋罗浮山十保志(407-514)金城梁京师昙霍晋西平习禅十一竺僧显北地晋江左竺昙猷敦煌晋扬州始丰赤城山贤护(?-401)凉州晋广汉阎兴寺法成凉州宋广汉玄绍陇西晋秦州堂术山慧觉酒泉宋京师中兴寺道法(?-474)敦煌宋成都明律十一僧隐陇西宋江陵法颖(413-480)敦煌齐京师多宝寺亡身十二法进张掖宋高昌法光(446-487)陇西齐陇西记城寺超辩(346-492)敦煌齐京师上定林寺僧侯(395-484)凉州齐京师后冈禅法有小乘、大乘之分。东汉时期,安息国王正后之太子安世高,“讽持禅经,略尽其妙”出三藏记集卷13安世高传,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508页。,译大小安般守意经和道地经等,“盛说禅业”高僧传卷1安清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8页。,把小乘禅法带入中土。安般守意经之“安般”,意为呼吸中的入息与出息,即小乘禅法中颇为流行的数息观。道地经为僧伽罗刹(秦言众护)所作。“僧伽罗剎者,须赖国人也,佛去世后七百年生此国。出家学道,游教诸邦,至揵陀越土,甄陀罽贰王师焉。高明绝世,多所述作,此土修行经、大地道经,其所集也。”出三藏记集卷10僧伽罗剎经序,第373页。道地经以“道地”喻止观。道安道地经序云:“夫地道者,应真之玄堂,升仙之奥室也。夫绝爱原、灭荣冀、息驰骋、莫先于止;了痴惑、达九道、见身幻,莫首于观。”出三藏记集卷10道地经序,第366-367页。“经法所以广流中华者,护之力也。” 高僧传卷1竺法护传,第23页。晋武帝太康五年(284年),竺法护于敦煌译出小乘禅籍修行道地经七卷出三藏记集卷2修行经,第32页。修行道地经梵文音译为“榆迦遮复弥经”,“榆迦”即“瑜伽”,是一种以禅观思悟佛教义理的修行方法,即“但以三昧禅数为务,解空归无众想为宗”。值得注意的修行道地经虽为小乘佛经,但经文中不仅后三品带有大乘色彩,对三界皆空的强调也具有大乘佛教的意味。 杨曾文:唐五代禅宗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17页。大乘禅法的译介,主要以鸠摩罗什(344-413年)的译经为主。鸠摩罗什起初修小乘佛学,后师从“专以大乘为化”的耶利苏摩,“于是研核大小,往复移时。什方知理有所归,遂专务方等。乃叹曰:吾昔学小乘,如人不识金,以鍮石为妙。因广求义要受,诵中、百二论,及十二门等。”鸠摩罗什所译禅籍以坐禅三昧经影响最大。坐禅三昧经又称禅经,僧叡关中出禅经序云:鸠摩罗法师以辛丑之年十二月二十日,自姑藏至长安。予即以其月二十六日从受禅法。既蒙启授,乃知学有成准,法有成修。首楞严经云:“人在山中学道,无师道终不成。”是其事也。寻蒙抄撰众家禅要,得此三卷,初四十三偈。是鸠摩罗陀法师所造,后二十偈,是马鸣菩萨之所造也。其中五门,是婆须蜜、僧伽罗叉、沤波崛、僧伽斯那、勒比丘、马鸣、罗陀禅要之中,抄集之所出也。六觉中偈,是马鸣菩萨修习之以释六觉也。初观淫、恚、痴相及其三门、皆僧伽罗叉之所撰也。息门六事,诸论师说也。菩萨习禅法中,后更依持世经,益十二因缘一卷,要解二卷,别时撰出。出三藏记集卷9关中出禅经序,第342页。可见,坐禅三昧经是杂糅多家的禅法,整理编译而成。经文系统地介绍了小乘佛教止息邪心的五种观法,即“五门禅”:“若多淫欲人,不净法门治;若多瞋恚人,慈心法门治;若多愚痴人,思惟观因缘法门治;若多思觉人,念息法门治;若多等分人,念佛法门治。”坐禅三昧经,载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5卷,台北: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印赠,1990年,第271页下。以上诸位高僧对早期禅法著作的译介,为五凉时期的河陇,成为禅法传播和修习的最发达地区奠定了基础。从地域上来看,五凉时期河陇禅法有两个中心,一是河西的姑臧,主要是西国高僧和河西本土高僧在这里弘法。二是陇右天水的麦积山,主要是关中来的高僧在这里弘法。在姑臧传播禅法的高僧有昙无谶和沮渠京声。昙无谶在弘扬禅法方面的重要性,首先体现在译经方面。高僧传昙无谶传载:十岁,同学数人读呪,聪敏出群,诵经日得万余言。初学小乘,兼览五明诸论,讲说精辩,莫能詶抗。后遇白头禅师,共谶论议,习业既异,交诤十旬。谶虽攻难锋起,而禅师终不肯屈,谶伏其精理,乃谓禅师曰:“颇有经典,可得见不。”禅师即授以树皮涅盘经本。谶寻读惊悟,方自惭恨。以为坎井之识,久迷大方,于是集众悔过,遂专大乘。至年二十,诵大小乘二百余万言。白头阐师授予昙无谶的树皮涅盘经,即大般涅盘经,是昙无谶为河西王沮渠蒙逊所译十一部佛经之一,也是是昙无谶所译佛经中影响最大的一部。“谶以涅槃经本,品数未足,还外国究寻,值其母亡,遂留岁余。后于于阗,更得经本中分,复还姑臧译之。后又遣使于阗,寻得后分,于是续译为三十三卷。以伪玄始三年(414年)初就翻译。至玄始十年(421年)十月二十三日三袠方竟,即宋武永初二年也。谶云:此经梵本,本三万五千偈,于此方减百万言,今所出者止一万余偈”。高僧传卷2昙无谶传,第76-78页。大般涅槃经倡导如来常住、涅槃常乐我净、众生悉有佛性乃至阐提成佛等佛教义理。故凉州释道朗大涅盘经序云:“大般涅盘者,盖是法身之玄堂,正觉之实称,众经之渊镜,万流之宗极。是以斯经解章,叙常乐我净为宗义之林。开究玄致为涅盘之源。用能阐秘藏于未闻、启灵管以通照。拯四重之痈疽,拔无间之疣赘。阐秘藏则群识之情畅,审妙义之在己。启灵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