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把握主旨意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 黄河萧红悲壮的黄土层茫茫地顺着黄河的北岸延展下去,河水在辽远的转弯的地方完全是银白色,而在近处,它们则扭绞着旋卷着和鱼鳞一样。帆船,那么奇怪的帆船!这些帆船一只排着一只,它们的行走特别迟缓。载客的船也从这边陆续出发,大的,小的,还有载着货物的,载着马匹的。还有些响着铃子的,呼叫着的,乱翻着绳索的。等两只船在河心相遇的时候,水手们用着过高的喉咙,他们是用着最响亮的声音,这不是为了必要,好像对于黄河他们在实行一种约束,或者对于河水起着不能控制的心情,而过高地提拔着自己。黄河的唯一的特征,就是它是黄土的流,而不是水的流。照在河面上的阳光反射得也不强烈。船是四方形的,如同在泥上滑行,所以运行的迟滞是有理由的。阎胡子的船,正上满了肥硕的袋子,预备开船了。可是他又犯了他的老毛病,提着砂做的酒壶去打酒“这船上有坐闲船的,老阎,你没看见?”“那得让他下去,多出一分力量可不是闹着玩的在哪地方?他在哪地方?”那灰色的兵士,他向着阳光微笑:“在这里,在这里”他手中拿着撑船的长杆站在船头上。阎胡子从舱里伸出一只手来:“去去去快下去快下去你是官兵,是保卫国家的,这河上也不是没有兵船。”阎胡子是山东人,十多年以前因为黄河涨大水逃到关东又逃到山西的。所以山东人的火性还在他身上常常出现。“我是八路的。我的老婆生病,她死啦我是赶快过河去赶队伍的。”于是撑起花色的帆来。水流像绳子似的在撑杆之间扭绞着。在船板上来回跑着的水手们的汗珠被风扫成碎末而掠着河面。兵士看着黄河的滚滚浪涛,看着阎胡子雄伟的身材,想象着他曾经与黄河搏斗的壮阔场景和顽强意志。“老乡!听你说话是山东口音。过来多少年啦?”“没多少年,十几年俺家那边就是游击队保卫着都是八路的。”阎胡子红得近乎赭色的脸像是用泥土塑成的,又像是在窑里边被烧炼过,显着结实,坚硬。船行到了河心,冰排从上边流下来的声音好像古琴在骚闹着似的。阎胡子留意的并不是这河上的买卖,而是“家”的回念“赵城,赵城俺住了八年啦!你说那地方要紧不要紧?俺那孩子太小,带他到这河上来吧,不能做什么跟他娘在家吧又怕日本兵来到杀了他。这过河逃难的整天有,俺这船就是载面粉过来,再载着难民回去真是除了去当兵,干什么都没有心思!”“我这回要赶的部队就是在赵城”“好!那么”他站起来摇着舵柄,船快靠岸了。他们走下船来。“我想让你带一个回信去等到饭馆喝两盅”风陵渡车站附近,层层转转的是一些板棚或席棚,里边冒着气,响着勺子,还有一种油香夹杂着一种咸味在那地方缭绕着。一盘炒豆腐,一壶四两酒蹲在阎胡子的桌面上。“你要吃什么,你只管吃俺在这河上多少总比你们当兵的多赚两个。”阎胡子的话,和一串珠子似的咯啦咯啦地被玩弄着:“黄河的大水一来到俺山东那地方,就像几十万大军已经到了连小孩子夜晚吵着不睡的时候,你若说来大水啦,他就安静了一刻。一个黑沉沉的夜里,大水可真的来啦,爹爹那天晚上就死啦,娘也许是第二天死的”兵士站起来,衣襟上涂着油渍和灰尘。但他脸上的表情是开展的,愉快的,平坦和希望的。他讲话的声音并不高朗,温和而宽弛:“我要赶路的,老乡!要给你家带个信吗?”阎胡子感到一阵忙乱,带什么呢?站在长城上会使人感到一种恐惧,那恐惧使人类历史的血流又鼓荡起来了!而站在黄河边上所起的并不是恐惧,而是对人类的一种默泣,对于病痛和荒凉永远的诅咒。那兵士站起来向阎胡子说:“我就要赶火车去再会啦”兵士听到背后有呼唤他的声音:“站住,站住”他回头看时,那老头好像一只小熊似的奔在沙滩上:“我问你,是不是中国这回打胜仗,老百姓就得好日子过啦?”八路的兵士走回来,好像是沉思了一会儿,而后拍着那老头的肩膀。“是的,我们这回必胜老百姓一定有好日子过的。”那兵士都模糊得像画面上的粗壮的小人一样了。可是阎胡子仍旧在沙滩上站着。阎胡子的两脚深深地陷进沙滩去,那圆圆的涡旋埋没了他的两脚。一九三八年八月六日汉口(选自1939年2月1日文艺阵地第2卷第8期,有删改)1(探究标题)作者为什么以“黄河”为标题?请结合文本,谈谈你个人的认识。答案小说的空间背景,也就是小说描写的自然环境就是黄河及其沿岸景色。小说的情节发展过程都发生在黄河的一个渡口风陵渡,这为小说中的人物提供了活动空间和舞台。黄河洪涝灾害曾给两岸百姓带来灾难,而日寇侵略中华,战火已接近黄河岸边,黄河成了大军运送物资、难民的通道,黄河变成了特殊的地点。黄河具有象征性,它象征着以阎胡子和八路军战士为代表的中国人民的抗战精神,象征着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精神。小说中的人物阎胡子、八路军战士等典型人物都具有黄河一般的特征和神韵,他们面对家事和国事的处理都拥有黄河般的宽广胸怀和惊人气魄。(答出三点即可)_2(探究人物形象)关于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有人说是阎胡子,也有人说是八路军兵士,还有人说阎胡子和八路军兵士都是主人公。你的观点呢?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个人见解。 答案观点一:主人公是阎胡子。原因:从情节看,全文是围绕阎胡子的身世、家庭、生活来展开的。从人物形象看,塑造了一个性格耿直、性情火暴却通情达理(或“识大体”)、技术娴熟、思念家乡、家庭责任感强、热爱国家、慷慨热情的船夫形象,形象十分饱满,生动地表达了主题。从环境看,阎胡子家庭生活的环境是自然灾害频发,加之眼下又遭遇到战争,自然就有了对生活、未来的担忧,但他更高一层地表现出对国家命运和前途的顾虑。从主题看,小说主题是抗击敌寇、保家卫国。小说是通过阎胡子为国家运送物资,同时还运送难民,眼下又顺捎八路军战士来表现的。(答出三点即可)观点二:主人公是八路军兵士。原因:从情节看,八路军兵士贯穿了小说的始末,主要情节都是围绕八路军兵士展开的。开端是八路军兵士要过黄河;发展过程中八路军兵士认识了阎胡子,听取他的倾诉,交谈中阎胡子得知八路军兵士正在保卫自己家乡,就请他吃饭;高潮是八路军兵士坚定地回答阎胡子的疑问;结局是八路军兵士远去。是他给了阎胡子对中国必胜的坚定信心。从人物形象看,八路军兵士组织观念强,有责任心,守纪律,善良,本分,坦诚直率,对抗战胜利充满信心,是小说要歌颂的对象。从环境看,虽然八路军兵士的妻子去世,恰逢家庭不幸,但国家正经受灾难,他遵循“没有国哪有家”的原则,顾全大局,顺应历史大环境。从主题看,小说的主题是抗击敌寇、保家卫国,八路军兵士所代表的部队正保卫国家,与敌人做殊死搏斗,是可歌可泣、值得大力弘扬的。(答出三点即可)观点三:主人公是阎胡子和八路军兵士。原因分析将上述两者内容综合即可。(答案略)。_解析小说的主人公是谁,就这篇小说而言,确实存在异议,因为整个故事是围绕战争来写的,两个人物都是作品要赞颂的对象,解说多从“三要素”和主题的角度进行。3(探究情节)结尾两个段落安排有什么目的?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认识。答案内容上,结尾两段,通过写“兵士都模糊得像画面上的粗壮的小人一样了”表明阎胡子站立的时间之长,通过描写“阎胡子的两脚深深地陷进沙滩去”表明他站立姿势的稳定和有力。人物形象塑造上,这个长久站立的动作其实要表现的是阎胡子的心情,但作者通过描写,化心情为动作,化无形为有形,更形象,更具有表现力了。它形象地表明了阎胡子对胜利、对和平的深切期待和强烈的渴望。结构上,使小说情节完整,构思精巧,具有无限的想象空间。主题上,这一剪影式的画面,形象地把身影与黄河融为一体,鼓舞人们前进战斗。(答出三点即可)解析目的可以从文本中归纳,有结构上、内容上、表现主题上等方面的因素。4(探究艺术特色)抗日战争爆发后,萧红的小说追求一种“阔大”的艺术风格,其中形象中还饱含着强劲、剽悍等,试探究这一艺术风格在本文中的具体体现。答:_解析要分析小说的技巧,可以从表现手法、行文技巧、结构技巧等方面思考作答。以整体的主要的技巧为佳,不要在局部思考。答案(示例)“阔大”的艺术风格具体体现在:壮阔的景象。描绘的是风陵渡一带的壮丽开阔的景观,有悲壮的黄土高原、湍急的黄河巨浪、骚闹着的冰排等,标题为黄河,也显示出景象的阔大。宏大的场面。描绘出一幅中原战略要地宏大而繁忙的图画,有黄河之上的众多帆船、渡口一派繁忙的景象、许多装满货物的运输船(如“肥硕的袋子”)等,即使是风陵渡车站附近的棚或缭绕着的气味都显得不同凡响。高大的形象。出场的主要人物之一阎胡子,身材雄伟、坚忍顽强、胸怀宽广、气壮山河,如“看着阎胡子雄伟的身材,想象着他曾经与黄河搏斗的壮阔场景”。黄河洪涝灾害曾给他家带来灾难,但他坚忍地生存着,在黄河渡口与风浪搏斗谋生计,如今遭遇日寇侵华,他又在黄河上帮助大军运送物资、难民;主要人物之二八路军兵士,一心报效国家,充满自信,既是一名坚决抗日的英雄形象,更是当时无数八路军战士保家卫国的高大英雄形象的普通代表,他回家安葬妻子后,就赶快回部队,对阎胡子“是不是中国这回打胜仗”的发问给予了坚定的回答,显得强劲有力。即使是次要人物的对话,也描写得声势浩大,如水手们之间的说话,声音响亮,似有盖过黄河之上的狂风、波涛之声势。这些高大的艺术人物形象,饱含着的或是力量强劲,或是形象剽悍,意气高昂,成了战争时期一种伟大精神的鼓舞与号召。博大(激荡)的情怀。小说所抒发的情怀十分博大(激荡),表达出了高尚的、真挚的情感。无论是小说塑造的人物情感,还是作者所表达的情感,都具有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赤热之情;表达出人民群众在国难当头之际,因盼望过上和平安定的好日子而对八路军寄予了殷切的期望,歌颂了八路军和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还满怀深情地传递了中国军民顽强不屈和战胜侵略者的坚定信念。(答案不唯一,如有言之有理的答案,诸如答出“昂扬的格调”“粗犷的语言”“辽阔的境界”等均可) (答出三点即可)5(探究主题)结合文本,试从这篇小说不同人物的角度出发,探究小说所表达的主题。 答:_解析按照要求从不同角度进行探究,必须在理解整个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对情节、主题进行思考与归纳。答案(示例一)从阎胡子的角度出发:小说通过抗战时期阎胡子用船载八路军兵士奔赴战场保家卫国的故事,揭示了人民百姓对抗战的大力支持,抒发了以阎胡子为代表的百姓对抗战胜利的强烈渴盼,对和平生活的深切向往之情。(示例二)从八路军兵士的角度出发:小说通过抗战时期一名八路军兵士舍小家保国家,过黄河保卫百姓家乡并树立百姓代表阎胡子战胜日寇的信心,从而让老百姓把对和平的渴盼之情寄托在八路军的身上的故事,赞扬了八路军誓死保家卫国的精神和具有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示例三)从阎胡子、八路军兵士两个人的角度出发:小说通过抗战时期阎胡子用船载八路军兵士奔赴战场保家卫国、八路军兵士激发阎胡子树立抗战必胜的信心的故事,表达了中国人民对胜利的期盼,对和平生活的深切向往之情,老百姓对八路军的支持与信任,歌颂了八路军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专项对点练(34)见P361、专题提升练(八)见P362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