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五、达标检测 1若想了解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人物的情况,可查阅下列哪位人物的传记 A奕B曾国藩C李鸿章D张之洞 2小兰曾在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学习过,你知道这所学堂的名称吗 A福建船政学堂 B京师同文馆C万木草堂 D北洋水师学堂 3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欲达到的目的是 A发展中国科技 B抵御外国的侵略 C平定内乱 D强兵富国、维护清朝的统治 4若想了解李鸿章创办的民用企业的情况,可查阅哪个企业的资料 A江南制造总局B福州船政局C轮船招商局 D湖北织布局 5丽丽以洋务运动前期的口号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丽丽的座右铭是 A自强 B求富 C制夷 D反帝 6一位同学对洋务运动的作用作出了如下表述,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为中国的近代化进行了探索B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D引进了一些先进生产技术 7如果你的同学想搜集洋务运动时期的歌曲,你应建议他在下列哪段历史时期寻找 A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B19世纪60年代80年代 C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D19世纪70年代90年代 8一位记者在采访一位农民时问道:“目前,你最大的心愿是什么?”农民说:“我的心愿与洋务运动后期提出的口号一致。”农民的心愿是 A自强 B求富 C求知 D自立 9学校让以“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为主题出一期板报,宣传委员不需要查找下列哪个工业的资料 A安庆内军械所B江南制造总局C福 州船政局D汉阳铁厂 10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国轮船损失了1 300万两;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这说明洋务运动 A能够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B为民族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C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和科技人员 D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11一名洋务派成员可能会参与下列哪些活动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创办民用企业筹划海防创办新式学堂 A B CD12勤学好问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芳芳同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每当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她就会主动请教别人。如今,她在阅读下面的材料时,又遇到不懂的问题了,请你帮她解决一下。 材料: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请回答:(1)这是谁在什么事件后发表的感慨? (2)他为什么说练兵和海军都是“纸糊的老虎”? (3)这里的海军具体是指哪支海军舰队? (4)他说的“办了一辈子事”具体指的是他所进行的什么运动? (5)这句话揭示出这场运动哪方面的不足?为什么会有这方面的不足? 达标检测1揭开戊戌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A成立强学会 B公车上书 C创办万国公报 D康有为被请到总理衙门“问话”2某图书馆最珍贵的报纸就是强学会的机关报,这种报纸的名字是 A中外纪闻 B国闻报 C万国公报D时务报3在戊戌变法的法令中,对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有利的内容是 A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D训练新式军队 4“戊戌变法”因发生在“戊戌”年而得名。“戊戌”体现的是干支纪年法,如果换算成公元纪年,这一年是指 A1897年B1898年C1899年D1900年5下列是四位同学对“光绪帝支持维新变法的根本目的”的看法,哪种看法正确 A发展资本主义 B抵制外国侵略C镇压农民起义 D维护清朝统治 6戊戌政变时,慷慨表示甘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第一人是 A康有为 B邓世昌 C梁启超 D谭嗣同7 使康有为、梁启超等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警醒并要求变法的事情是A鸦片战争失败 B八国联军侵华C中日甲午战争失败,签订马关条约 D洋务运动失败 8在戊戌变法法令中,直接触犯顽固派利益的是 A训练新式军队 B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C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D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9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中共有的内容是 A改革政府机构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D创办报刊10、明明是位历史爱好者,特别喜欢研究清代皇帝的密诏,下面是他提供的清代一位皇帝的密诏和四个问题。他说谁能答对这几道题,他就会把“历史之星”这个光荣称号送给谁,你想得到这个称号吗?快快行动吧! 密诏:朕思考时局艰难,不变法不足以救中国,不去守旧之大臣而用通达英勇之士,则不能变法,但是皇太后不以为然。朕屡次劝谏,太后更生气。现在朕位几乎不保。你们康有为、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等,应妥当秘密筹划,设法相救。 请回答:(1)这道密诏是清代哪一位皇帝在哪一年下发的? (2)密诏中提到的“变法”是指什么? (3)密诏中的“皇太后”是指何人?最终,她如何对待皇帝和变法人士的?她这样做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4)密诏中提到的康有为、谭嗣同等人,为挽救变法,曾求助于谁?结果如何?达标检测1目前,李教授正在兴中会成立地讲学,他讲学的地点是A广州 B香港 C檀香山 D东京2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 A民报 B国闻报 C时务报D湘报3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民生主义 B民权主义 C三大政策D三民主义4某地拟建辛亥革命纪念馆,以纪念辛亥革命首义成功等事情,这一地点应该是 A上海 B武昌 C北京 D广州5 2011年,是纪念辛亥革命多少周年 A98周年B99周年C100周年D96周年6小红问妈妈:“谁是您心目中最崇拜的人?”妈妈说:“他是我们的国父,也是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这个人就是 A孙中山 B毛泽东 C溥仪 D袁世凯 7推翻中国两 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的革命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 D义和团运动8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人,他出卖过维新派,又窃取了辛亥革命胜利果实,这人是 A袁世凯 B荣禄 C蒋介石 D陈独秀9李教授是个历史专家,他学习历史的一个窍门就是经常利用报纸上的新闻,自己给自己出题来学习历史。比如,他在一份残缺的报纸上阅读完下列内容后,给自己出了5道题,并迅速做出了答案。你是否也能答出这几道题,试试看。 材料:“九十年前,在中国这块古 老的土地上,爆发了一场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生精力。”摘自江泽民在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1)材料中的“九十年前”具体指哪一年? (2)材料中这场“革命”指什么革命?“先生”是指谁? (3)有人认为“这场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发生的第一次剧变”,原因是什么?(4)“先生”从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所从事的主要革命活动有哪些?(介绍3个即可) (5)2011年11月12日是这位先生诞辰145周年纪念日,如果在这一天让你搞一个纪念活动,你将如何做?请把你的方案写出来。(要求:形式新颖、方案可行、字数在50200字之间。)达标检测1新文化运动的阵地是 A每周评论 B中外纪闻C新青年D民报 2我们纪念新文化运动,是因为它大力提倡 A自强、求富B自由、平等C民主、科学D民族、民权 3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是 李大钊陈独秀鲁迅胡适 A B C D 4下列 是一位同学默写的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正确的是 提倡民主提倡新道德提倡科学提倡新文学 A B CD 5新文化运动后期,在宣传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方面成就较为显著的人是 A李大钊 B胡适 C鲁迅 D陈独秀 6在近代中国,爱国知识分子创办刊物,著书立说,宣传进步思想,他们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一支重要力量。下图所示人物参与了 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戊戌变法 7.鲁迅回顾历史说:“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鞭,使中国开始认识到要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于是开始了 A维新变法 B洋务运动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8.在下列文献中,反映20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是 A强学报 B新青年 C中外纪闻 D民报 9.爷爷让小华给他介绍一下新文化运动的作用,小华可以介绍下列哪些内容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A B C D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摘自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二: 图1 图2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以此为口号,陈独秀等人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 (2)陈独秀等人掀起的这场运动在中国的影响是什么? (3)图1是谁?图2是的哪本书的封面?它是谁创办的?这本杂志的诞生有什么意义? (4)图1中的人物经常在这本杂志上发表文章,他在1918年在上面发表的两篇歌颂十月革命的文章是什么?达标检测1.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想一想,这是哪个派别的主张( ) A. 顽固派 B. 洋务派 C. 资产阶级维新派 D. 资产阶级革命派2. 1905年成立的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 兴中会 B. 光复会 C. 中国同盟会 D.强学会3.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4. 江泽民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