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免费)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气氛(fn) 作揖(y) 豁然开朗(hu)B栈桥(zhn) 阔绰(chu) 不舍昼夜(zhu)C幽邃(su) 隽永(jun) 不折不挠(no)D轩邈(mio) 豁达(hu) 教学相长(zhng)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天轮之乐 迫不及待 人声鼎沸 张皇失措B无动于衷 惟妙惟肖 袖手旁观 通宵达旦C相得益章 因地制益 妇孺皆知 历尽心血D正襟危坐 顾名思义 暗然失色 穷困潦倒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学校蓓蕾诗刊征稿日期5月31日截至,请大家抓紧时间,积极投稿。B他们俩在“汤尤杯”赛场上心有灵犀,配合默契,终于战胜了强大的对手。C他在演讲时目空一切、侃侃而谈,深深地吸引了听众,赢得了阵阵掌声。D有的人经常说一套,做一套,言行相顾,久而久之,大家不再相信他了。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当前,资阳市通过持续深入地召开“六个一”文明大讨论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规范言行,助力文明城市创建。B两个世纪过去了,马克思依然在世界各地受到人们的尊敬,马克思的学说依然闪烁着耀眼的真理光芒。C从“汶川不哭”到“汶川涅槃”,从瞬间“归零”到发展起跳,在废墟中重构了一砖一瓦,在重建中升华了发展理念。D我们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留给子孙后代的不仅有美丽文化,更有天蓝地绿水清的壮丽河山。5、选出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 )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排比)B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拟人)C你这些话,我们已经听得耳膜起了茧(jin)了。(夸张)D共产党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比喻)6、下面句子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文字是一道桥梁。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ABCD7、默写。海内存知己,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会当凌绝顶,_。(杜甫望岳)_,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_?英雄末路当磨折. (秋瑾满江红)十二章中感叹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的句子是“_,_”。李白行路难(其一)中“_,_”,表现了诗人对抱负中能施展的坚定信念。人生中,难免会受到不良风尚的干扰,我们只要努力学习,提高认识能力,就不会为之所惑,正如王安石登飞来峰中所说“_,_”。二、文言文阅读。(15分)邓哀王冲字仓舒。少聪察岐嶷,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太祖大悦,即施行焉。时军国多事,用刑严重。太祖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库吏惧必死,议欲面缚首罪,犹惧不免。冲谓曰:“待三日中,然后自归。”冲于是以刀穿单衣,如鼠啮者,谬为失意,貌有愁色。太祖问之,冲对曰:“世俗以为鼠啮衣者,其主不吉。今单衣见啮,是以忧戚。”太祖曰:“此妄言耳,无所苦也。”俄而库吏以啮鞍闻,太祖笑曰:“儿衣在侧,尚啮,况鞍悬柱乎?”一无所问。冲仁爱识达,皆此类也。凡应罪戳,而为冲微所辩理,赖以济宥 者,前后数十。太祖数对群臣称述,有欲传后意。建安十三年疾病,年十三,太祖亲为请命。及亡,甚哀。文帝宽喻太祖,太祖曰:“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言则流涕。太和五年,加冲号曰邓哀王。(选自三国志)(注释)岐嶷(q y):出自诗大雅生民,形容少年聪慧。 宥(yu):宽容,饶恕。文帝:魏文帝曹丕。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1)而为鼠所啮 (2)是以忧戚(3)貌有愁色 (4)太祖数对群臣称述2对文中划线句合理句读,限两处。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凡应罪戳,而为冲微所辩理,赖以济宥者,前后数十。(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3)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4魏略曰:文帝常言“若使仓舒在,我亦无天下。”文帝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选文文意作简要分析。三、现代文阅读。(30分)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父亲的长笛小时候,每天晚饭后,父亲总喜欢拿出心爱的长笛吹奏一曲。那时,她特别爱听,笛声一响,她就用跑调的声音跟着哼歌。母亲也停下手边的活,侧耳倾听,发丝垂在脸上,格外柔美。夏天的傍晚,父亲有时会拿着长笛去巷口儿。邻居们说:“来来,吹一段儿!”“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笛长横放嘴边。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大人们摇头晃脑陶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那样的时光里,她是红人儿,孩子们羡慕极了她有一个这样将笛子吹得声声悦耳的父亲,哄着她,把好吃的分给她一份,只为了听她父亲吹笛子时可以靠近一点儿。她亦是非常的骄傲的,那时,父亲是天,是地,是她心目中的大英雄。她开始讨厌父亲吹长笛,是小学五年级的时候。那天晚上,她写完作业后,父亲又拿出长笛来吹。笛声刚响,她就大吼一声:“唉呀!别吹了好不好!烦死人了!”笛声戛然而止。她看也没看父亲一眼,转身跑回自己屋。她三年级时,父亲的工厂倒闭,两年后,左腿残疾又没技术的父亲被安排当了环卫工,负责她学校周边街区的卫生。那天,一个捣蛋鬼在班里嚷嚷:“门口那扫地的老大爷是小敏她爸!”顿时,嘘声,哄笑声连成一片。她感到无地自容,趴在桌子哭了。那一刻,她只恨父亲没出息!她毕竟还是个懂事的孩子,没有把这件事告诉父母。只是不再喜欢父亲吹长笛了,每次父亲一吹就被她狠狠地制止。渐渐的,家里就听不到笛声了。上了初中,离家远,她从不跟别人提家里的事。可事情就是这么巧,父亲工作间隙坐在环卫车旁的马路牙子上吹长笛,竟被电视台记者录进了镜头。节目播出后,恰巧被她老师看到,把这事当作励志故事讲给同学们听,班里爽直的同学对她说:“小敏,你爸好酷哇,扫大街还不忘吹笛子!”她万万没想到自己极力隐藏的父亲,就这样被曝光在全班同学面前。她忍无可忍,到家就跟父亲吵:“你说你扫个垃圾,还吹什么长笛,丢人都丢到电视上去了,我都快没脸活着了!”“啪”地一声,母亲的巴掌落在她脸上:“你个没良心的,你怎么这样说你爸!要不是你,你爸”“别跟孩子瞎说八道!”父亲喝住了母亲。“你可是听着你爸的笛声长大的呀!你小时候那么爱听,你爸干一天活儿回来,多累都吹给你听”妈妈依旧大着嗓门。父亲的沉默和母亲的训斥并没有打动她,她还是悄悄地拿走了长笛,扔在了城边的小河里。虽然那一刻她心里也有丝丝的不舍。她等着父亲爆发,然而,没有。自此,父亲再没提过长笛的事儿。多年以后,她有了孩子,懂得了做父母的艰辛。她对父母很好,常常给他们买吃的穿的。儿子初一那年,学校要开感恩主题晚会,儿子在家练唱父亲这首歌:想想您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抚摸您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人间的甘甜有十分,您只尝了三分。儿子唱了一遍又一遍,唱得她心里一阵阵酸,一阵阵疼。第二天,她买了一支上好的长笛,给父亲送去。父亲先是一愣,随即欣喜地摩挲起来。她吞吞吐吐,说:“爸,对不起,当初是我扔了你那长笛。”父亲一笑:“傻丫头,我早知道是你干的。”母亲走过来:“还是闺女疼你懂你呀!你这条腿没白断,委屈没白受啊!”“腿?没白断?”她吃惊地问。“还不是因为你三年级那年非吵着要电子琴,你爸为了挣钱给你买琴,你爸大雪天骑车给人送货,摔断了腿哎!”“跟孩子提这些干啥!都是过去的事儿了!”父亲笑着打断母亲。转脸看她。她赶紧抹一把泪,挤出笑来,说:“来来,吹一段!”“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长笛横放嘴边。久违的笛声从父亲嘴边漫延开来,飞扬在屋子的各个角落,她跟着哼唱,母亲则满脸温柔,鬓角的白发泛着银光,格外柔美。1请以长笛为线索,从父亲的角度概括父女之间发生的四件事。2下面的语句是如何描写笛声的?请简要赏析。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大人们摇头晃脑陶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3根据上下文,简要分析第段的作用。4请品读下面的语句,联系上下文揣摩她和父亲的心理。她赶紧抹一把泪,挤出笑来,说:“来来,吹一段! ”“吹一段? ”父亲似问似答。将长笛横放嘴边。5母亲这一形象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1父亲喜欢吹笛,经常吹给女儿听;父亲下岗后当了环卫工,因为女儿讨厌,不再在家吹笛;父亲在工作间隙吹笛却因此上了电视节目,被女儿偷扔掉长笛;父亲因为女儿买了一支上好的长笛来道歉 ,又一次吹起长笛。2运用了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使用比喻,把父亲清脆悠扬的笛声比作小河流水,正面写出了父亲笛声的美妙。同时通过大人们和孩子们的动作和神态,侧面烘托出父亲吹笛时营造出的美妙意境。3第段是插叙(补叙),交代了上文写她心烦的原因,使情节更完整,更吸引读者。4女儿的心理:为父亲的疼爱和宽容而感动,为当年自己的虚荣和冒失而愧疚,为父母的艰辛而感到酸楚。父亲的心理:为女儿能领悟到做父母的艰辛、为女儿的孝顺和女儿的释怀而欣慰,为老伴给女儿坦白当年腿残疾一事而略感不好意思。5于情节来说,母亲的话设置了悬念,后面又交代了父亲腿残疾的原因,解开了前文的悬念,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于人物塑造来说,母亲训斥与父亲的制止形成对比,表达了父亲隐忍的性格,对女儿无私的爱和宽容;于主题来说,父亲吹笛时,母亲陶醉的神态格外柔美,使得文章首尾呼应,除表现父爱的伟大,也表现了家庭的和谐,使得文章主题更为丰厚。2、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追寻历史意义,走出“泛娱乐化”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历史观一段时间以来,各种“抗日神剧”“宫廷戏说”“名著改编”,总会引来很多质疑之声。那些不顾史实乃至常识的粗制滥造,那些既无意思更无意义的胡编乱造,让人反感,却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信息爆炸、观点多元、文化多样的今天,应该怎么用好历史资源、做好历史传播,真正让历史对时代说话、向公众发言?脱下沉重、刻板、僵硬的外衣,换上轻盈、生动、鲜活的步伐,历史的“轻松”背后是社会进步、思想解放的表现。然而,以戏说代替正说,以调侃代替中立,以消费历史代替认识历史,以娱乐历史代替思考历史,可能就跌进了“泛娱乐化”的陷阱历史变成了市场上的快消品、屏幕里的调味品,变成了抖一个个包袱、造一个个笑料。“在娱乐化的潮流中,人们主张对事物和人物不作评价,尤其是不作道德价值上的判断。并不是认为这很困难,而是认为毫无必要。”“泛娱乐化”背后,其实是对历史的一种“去价值化”。一切都可以被恶搞、一切都可以被消费,饭局中就难免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