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8页
第2页 / 共28页
第3页 / 共28页
第4页 / 共28页
第5页 / 共28页
第6页 / 共28页
第7页 / 共28页
第8页 / 共28页
第9页 / 共28页
第1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煤炭基础知识试题一、煤炭概述一、填空题1、煤炭是植物遗体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复杂的_、_和_作用转化而成的一种固体可燃矿产。我国古代曾称煤炭为石涅,或称石炭。它不仅是工农业和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主要燃料,而且还是_、_、_等部门的重要原料。2、煤炭转变阶段分为:_、_。3、煤的变质程度与含碳量关系,C/%(可燃基) 是泥炭_、褐煤_、烟煤_、无烟煤_。4、1958年,国家颁布了以炼焦用煤为主的分类方案:_、_。5、1986年,国家重新颁布了从褐煤到无烟煤的全面技术分类标准,将自然界中的煤划分为14大类,分别为: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1、成煤序列确的是:( ) A植物褐煤泥炭无烟煤烟煤 B植物褐煤无烟煤烟煤泥炭 C植物泥炭褐煤烟煤无烟煤 D植物泥炭褐煤无烟煤烟煤2、煤炭泥化阶段的转变条件是( )A 水中、细菌, 数千年到数万年 B 地下(不太深), 数百万年 C 地下(深处) 数千万年以上 D 地下(深处),数千年到数万年3、煤炭煤化阶段成岩分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水中、细菌, 数千年到数万年 B 温度、压力、时间,化学作用为主 C 生化作用 D 压力(加压失水),物化作用为主 4、煤炭煤化阶段变质分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水中、细菌, 数千年到数万年 B 温度、压力、时间,化学作用为主 C 生化作用 D 压力(加压失水),物化作用为主 5、煤主要由( )和一些稀有元素和矿物质组成。 (多选) A碳(C) B氮(N) C氧(O) D硫(S) E氢(H)6、从工业分析可以测定出煤中( )的含量。(多选)A水分 B灰分 C挥发分 D固定碳7、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煤( ) A褐煤 B长焰煤 C气肥煤 D弱粘煤8、( )还可以作农田、果园的有机肥料。 A 一号无烟煤 B 二号褐煤 C一号褐煤 D三号无烟煤9、( )挥发分含量很高,没有或只有很小的粘结性,胶质层厚度不超过5mm,易燃烧,燃烧时有很长的火焰。可作为气化和低温干馏的原料,也可作民用和动力燃料。 A 气煤 B 长焰煤 C褐煤 D无烟煤10、( )水分大,没有粘结性,加热时基本上不产生胶质体,燃烧时发热量较小,含有一定的次生腐殖酸。 A不粘煤 B 长焰煤 C褐煤 D无烟煤11、( )水分大,粘结性较弱,挥发分较高,加热时能产生较少的胶质体,能单独结焦,但结成的焦块小而易碎,粉焦率高。这种煤主要用作气化原料和动力燃料。 A不粘煤 B 长焰煤 C弱粘煤 D无烟煤12、( )具有中等粘结性和中高挥发分。可以作为配煤炼焦的原料,也可以作为气化用煤和动力燃料。 A不粘煤 B 长焰煤 C弱粘煤 D1/2中粘煤 13、( )挥发分高,胶质层较厚,热稳定性差。能单独结焦,但炼出的焦炭细长易碎,收缩率大,且纵裂纹多,抗碎和耐磨性较差。故只能用作配煤炼焦,还可用来炼油、制造煤气、生产氮肥或作动力燃料。 A不粘煤 B 长焰煤 C气煤 D1/2中粘煤 14、( )的挥发分和粘结性都很高,结焦性介于气煤和肥煤之间,单独炼焦时能产生大量的气体和液体化学物质。最适合高温干馏制造煤气,更是配煤炼焦的好原料。 A不粘煤 B 气肥煤 C气煤 D1/2中粘煤15、( )具有很好的粘结性和中等及中高等挥发分,加热时能产生大量的胶质体,形成大于25mm的胶质层,结焦性最强。用这种煤来炼焦,可以炼出熔融性和耐磨性都很好的焦炭,但这种焦炭横裂纹多,且焦根部分常有蜂焦,易碎成小块。由于粘结性强,因此,它是配煤炼焦中的主要成分。 A 1/3焦煤 B 气肥煤 C气煤 D1/2中粘煤16、( )是介于焦煤、肥煤和气煤之间的过渡煤,具有很强的粘结性和中高等挥发分,单独用来炼焦时,可以形成熔融性良好、强度较大的焦炭。因此,它是良好的配煤炼焦的基础煤。 A 1/3焦煤 B 气肥煤 C气煤 D1/2中粘煤17、( )具有中低等挥发分和中高等粘结性,加热时可形成稳定性很好的胶质体,单独用来炼焦,能形成结构致密、块度大、强度高、耐磨性好、裂纹少、不易破碎的焦炭。但因其膨胀压力大,易造成推焦困难,损坏炉体,故一般都作为炼焦配煤使用。 A 1/3焦煤 B 气肥煤 C气煤 D 焦煤18、( )具有较低挥发分和中等粘结性。单独炼焦时,能形成块度大、裂纹少、抗碎强度较好,但耐磨性较差的焦炭。因此,用它加入配煤炼焦,可以增加焦炭的块度和强度。 A肥煤 B 气肥煤 C气煤 D 瘦煤19、( )挥发分低,粘结性较弱,结焦性较差。单独炼焦时,生成的焦粉很多。但它能起到瘦化剂的作用。故可作炼焦配煤使用,同时,也是民用和动力的好燃料。 A贫瘦煤 B 气肥煤 C气煤 D 瘦煤20、( )具有一定的挥发分,加热时不产生胶质体,没有粘结性或只有微弱的粘结性,燃烧火焰短,炼焦时不结焦。 A贫瘦煤 B 气肥煤 C贫煤 D 瘦煤21、( )是煤化程度最高的煤。挥发分低、比重大、硬度高、燃烧时烟少火苗短、火力强。通常作民用和动力燃料。质量好的无烟煤可作气化原料、高炉喷吹和烧结铁矿石的燃料,以及制造电石、电极和炭素材料等。A贫瘦煤 B 气肥煤 C贫煤 D 无烟煤22、煤炭的物理性质是指煤的一定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的外部表现。它是由( )等因素所决定。包括颜色、光泽、粉色、比重和容重、硬度、脆度、断口及导电性等。A 成煤的原始物质 B 聚积条件 C 转化过程 D 煤化程度 E 风化程度 F氧化程度23、煤的化学组成很复杂,但归纳起来可分为有机质和无机质两大类,以有机质为主体。煤中的有机质主要由( )等元素组成。 A碳、B 氢 C有机硫 D氧 E氮 F钙24、煤中的无机质主要是( ),它们的存在降低了煤的质量和利用价值,其中绝大多数是煤中的有害成分。 A 水分 B矿物质25、煤的工业分析包括对( )四项内容。A水分 B灰分 C挥发分的测定 D固定碳的计算26、水分指单位重量的煤中水的含量。煤中的水分有、内在水分和三种存在状态。一般以煤的( )作为评定煤质的指标。 A 内在水分 B 外在水分 C结晶水27、固定碳是测定煤的挥发分时,剩下的不挥发物称为焦渣。焦渣减去( )称为固定碳。它是煤中不挥发的固体可燃物,可以用计算方法算出。 A 水分 B灰分 C挥发分28、煤炭的工艺性质主要包括:( )A粘结性和结焦性 B发热量 C化学反应性 D热稳定性 E透光率 F机械强度 G可选性29、化学反应性 ,又称活性。是指煤在一定温度下与( )相互作用的反应能力。它是评价气化用煤和动力用煤的一项重要指标。反应性强弱直接影响到耗煤量和煤气的有效成分。 A二氧化碳 B氧 C水蒸汽 D 硫三、判断题30、灰分是指煤在规定条件下完全燃烧后剩下的固体残渣。它是煤中的矿物质经过氧化、分解而来。灰分对煤的加工利用极为不利。灰分越高,热效率越低;燃烧时,熔化的灰分还会在炉内结成炉渣,影响煤的气化和燃烧,同时造成排渣困难;炼焦时,全部转入焦炭,降低了焦炭的强度,严重影响焦炭质量。( )31、挥发分指煤中的有机物质受热分解产生的可燃性气体。它是对煤进行分类的主要指标,并被用来初步确定煤的加工利用性质。( )32、粘结性和结焦性:粘结性是指煤在干馏过程中,由于煤中有机质分解,熔融而使煤粒能够相互粘结成块的性能。煤的粘结性是结焦性的必要条件,结焦性好的煤必须具有良好的粘结性,粘结性好的煤一定能单独炼出质量好的焦炭。( )33、发热量是指单位重量的煤在完全燃烧时所产生的热量,亦称热值,它是评价煤炭质量,尤其是评价动力用煤的重要指标。国际市场上动力用煤以热值计价。发热量主要与煤中的可燃元素含量和煤化程度有关。 ( )34、热稳定性,又称耐热性,是指煤在高温作用下保持原来粒度的性能。热稳定性的好坏,不能直接影响炉内能否正常生产以及煤的气化和燃烧效率。 ( )35、透光率,指低煤化程度的煤(褐煤、长焰煤等),在规定条件下用硝酸与磷酸的混合液处理后,所得溶液对光的透过率。随着煤化程度加深,透光率逐渐加大。因此,它是区别褐煤、长焰煤和气煤的重要指标。 ( )二、煤炭生产情况知识点一填空1、根据全国第三次煤炭资源预测与评估,中国煤炭资源总量约 。世界排名 。2、据悉,我国矿产资源查明储量中可采储量为 %3、我国煤炭查明资源储量中约有2682吨可采储量,其中动力煤的可采储量为 4、中国煤炭资源分布广泛,含煤面积约 多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 %5、我国煤炭主要分布在 和 6、秦岭大别山以北的煤炭资源量约占全国 ,且集中分布在 、 、 7、国煤炭资源分布,总体上形成 、 。8、华北地区占全国煤炭保有储量 %9、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贵州和宁夏保有储量占全国 %10、我国煤炭生产量主要集中在 和 11、全国最大的煤炭生产企业为 12、神化集团共有 个矿12、鄂尔多斯最大煤炭生产企业为 13、全国四大煤炭生产企业为 , , , 14、煤炭开采方式 , 15、利用煤和杂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差异,使煤和杂质有效分离煤炭加工称为_16、 是把一种或数种煤粉与一定比例的粘结剂或固硫剂混合,在一定压力下形成具有一定形状的煤炭产品。17、 是以煤化学,煤的燃烧动力学和煤质测试等学科技术为基础,将不同类别质量的单种煤,通过筛选,破碎,按不同比例混合和配入添加剂等过程,提供不同煤炭产品的一种成本较低,易工业化实施的技术。18、 是指煤在空气中大气压条件下燃烧后产生的热量。19、煤炭重要四项指标 , , , 20、全水包括 , 21、火车采用 的方式计重,煤炭船舶运输时采用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