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论专题1.“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怎样认识刘勰的文学发展观?答:“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学发展的社会动因文学不可能在一种封闭的状态下发展,政治的盛衰、社会的治乱等外界生活场必然会影响到作家的生活、思想和情感,这是文学发展的客观动因。除了政治,刘勰还认为,时风与社会心理的变化往往也影响文学风格的变化。例如建安文学,由于当时特定的时代特点和社会心理,所以其呈现的面貌很鲜明: 此外,学术文化思想对文学的发展亦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和作用。根据刘勰之所述,大抵可归纳出三点:(1)文学随时代、社会诸因素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其规律表现为“质文代变”,即文学内部两种质素质朴与文华的相互消长;(2)从上古到宋齐,“质文代变”的具体表现是,或质胜于文(黄唐虞夏、曹魏后期、东晋),或文胜于质(楚、西汉、西晋、宋齐),或质文相兼(商周、东汉、曹魏前期),总的趋势是由质朴向文华发展;(3)指出楚汉之后,文华胜过质朴,有悖于雅正之道,对此不良倾向必须予以矫正。刘勰的这些看法均以历史史实为依据,大体还是可信的;至于具体描述则稍有粗疏之嫌,甚至带有历史循环论的色彩。好在刘勰的思考并未就此停下,在通变篇中,他还进一步从文学自身的发展变化中找原因,并就如何纠正“从质及讹,弥近弥澹”的不良文风,提出了他自己独到的见解。2、司空图关于诗歌“韵味”的审美内涵具体表现为“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结合下面提供的王维诗歌的片段,讨论司空图的“韵味”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终南别业)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辋川闲居)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汉江临汛)答:司空图关于诗歌“韵味”的审美内涵具体表现为“近而不浮,远而不尽”。就是说,诗歌的形象要具体、 生动、 不浮泛,仿佛是读者可以触摸得到的, 亦即“近而不浮”;再者, 在具体、 生动、 可感的形象中还要有丰富的蕴藉,所抒发的情感含而不露,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能让读者愈读愈有发现, 愈读愈有味道,亦即“远而不尽”。像王维的诗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终南别业);“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辋川闲居);“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汉江临汛)。这些诗句所表现出来的情景是不同的,但其共同的特点是:景物具体、鲜明、生动,仿佛就在眼前,而其意味的悠远绵长则一下子便把人带到了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幻境。3.理解叶燮的“才胆识力”说,谈谈你对几者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在叶燮的理论中,“才胆识力”是创作主体最有个性化的因素,是作家个性心理质素最完整的概括由此年形成的学说堪称“心”学。所谓“才”,是指诗人主体的艺术才能和才华,具体包括诗人观察、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以及艺术地表现“理”、“事”、“情”的能力。所谓“胆”,是指诗人敢于突破传统束缚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创作中表现为自由创作的艺术精神。所谓“识”,是指诗人辨别事物“理、事、情”特点的辨别能力,又指对世界事物是非美丑的识别能力,更是鉴别诗歌及其艺术表现特征的能力。所谓“力”,是指诗人运用形象概括现实生活和客观事物的功力和笔力,以及独树一帜、立一家之言的气魄。它是诗人创作中不同于他人的独创性的力度。叶燮认为,四者之中,“识”处于核心和主宰的地位。叶燮认为,“才、胆、识、力”四者具有一种“交相为济”的关系,“胆”既有依赖于“识”,又能延展深化为“才”,“惟胆能生才,但知才受于天。而抑知必待扩充于胆邪!”而“才”则必须要“力”来承载,“惟力大而才能坚,故至坚而不可摧叶。历千百代而不朽者以此。昔人有云:掷地须作金石声。六朝人非能知此义者,而言金石,喻其坚也。此可以见文家之力”(原诗)。因此,没有“力”的作用,“才”是不可能充分展现出来的。总而言之,“才、胆、识、力”四者不可分割,而且相互联系,相互滋润,共同构成了创作主体的个性心理结构。诗人做诗,只有充分调动这四种心智机能,有效协作,方能写出优秀的诗篇来。结合水浒传,理解金圣叹的小说“因文生事”说。金圣叹关于小说理论的“因文生事”观点小说是“因文生事”,其所写之“事”全是出于美文的需要而虚构出来的,它可真可假,可以是历史的事实也可以是作家在概括生活材料的基础上发明创造出来的。小说的虚构特质可以从“因文生事”中的“文”和“事”两点来谈。先说“事”。小说所写之事属于艺术真实的范畴,它不同于历史真实,艺术真实要求作者根据主题、结构、人物形象等的需要,遵循艺术创作规律,发挥作家的主观能动性去虚构和编织故事情节。比如大宋宣和遗事中得三十六人是实有,而七十回水浒传中的许多人和事则是作者“凭空造谎”杜撰出来的。由于这种“凭空造谎”的虚构源自历史史实,是作家对历史史实与现实生活的概括、提炼和加工,所以那些梁山好汉们“任凭提起一个,都似旧时熟识”(读第五才子书法)。这是第一层意思:事为虚构;再说第二层意思,即事为文生。小说的“事”是手段,“文”是目的,作者的虚构之“事”实际上是为审美之“文”服务的。作业4三、简答题1.简要说明亚里士多德关于悲剧定义“完整”的解释。答:(1) 情节的完备。这在形式上表现为由开端、发展、结局三个部分组成。(2)情节的整一。这是强调一部悲剧只写一个事物或事件、行动。 (3)情节的严密。这是要求悲剧的写作要像创造生命有机体那样,每一部分相互关联、天衣无缝。2.简要说明李渔“浅处见才”通俗戏曲观表现在哪些方面?答:第一、题材的通俗性;第二、 曲文的通俗性;第三、 科诨的通俗性;第四、 舞台的通俗性。四、论述题1. 结合文学的通俗化问题,谈谈李渔的“浅处见才”说给我们的理论启示。在戏曲创作和演出上,李渔旗帜鲜明地主张通俗化,正所谓“能于浅处见才,方是文章高手”(忌填塞)。“浅处见才”,可以说构成了李渔戏曲理论崇尚通俗的思想核心。李渔的“浅处见才”说给我们的理论启示:首先, 从戏曲创作本身讲, 理想的戏曲应该是“雅俗同欢”、 “智愚共赏”的, “才”与“浅”、 高雅和通俗理应和谐辩证地统一于同一作品当中。其次, 从戏曲本位观来看,真正的戏曲应该是“观众本位”的, “浅”也好, “才”亦罢, 观众是最后来衡量戏曲优劣的唯一尺度。 最后, 从戏曲通变观来讲, 健康的戏曲应该是“与时俱进”的, 它需要在“才”、 “浅”相谐、 高雅与通俗两不偏废的前提下,既顺应时代精神的要求, 同时警惕个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浅处见才”的通俗化诉求,使理论家在剧本创作时自始至终地想到“填词之设,专为登场”,这样的价值取向应该说对后世及至当下产生了发人思考的启示意义。五、作品题(共 1 道试题,共 20 分。)要求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教材十八讲内容所涉及中国文论家、西方文论家的代表人物都是谁?2中国文论和西方文论涉及的主要理论观点各举例八种;3本课程理论学习给你印象最为深刻的理论观点是什么?你认为最实用的或最有指导意义的理论观点有哪几个?答:1、教材十八讲内容所涉及中国文论家是姚斯,西方文论家的代表人物是沃尔夫冈、伊瑟乐,被称为“双子星座”。2、中国文论主要有:一是孔子的“兴观群怨”说,二是庄子的“言不尽意”说,三是刘勰的“通变”说,四是司空图的“韵味”说,五是严羽的“妙悟”说,六是叶燮的“才胆识力”说,七是金圣叹的“因文生事”说,八是李渔的“浅处见才”说。西方文论主要有:一是伊瑟尔的审美反应理论,二是韦勒克、沃伦的新批评派文学理论,三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文艺观,克罗齐的直觉主义艺术论,四是泰纳的实证主义艺术观,五是黑格尔的艺术哲学,六是康德的审美艺术理论,七是康德的审美艺术理论,八是布瓦洛的诗学原则。3、在学习文论专题这门课程中,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理论观点就是司空图的“韵味说”, “像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合称“四外”,共同构成了司空图“韵味”说的基本内容。司空图在与李生论诗书中提出“韵味”说。“江岭之南,凡是资于适口者,若醯,非不酸也,止于酸而已;若鹾,非不咸也,止于咸而已。华之人以充饥而遽辍者,知其咸酸之外,醇美有所乏耳。”以比喻来说诗,认为作为诗歌的原始材料或咸或酸都有味,而只有诗歌才具有“醇美”之味;“醇美”之味来源于咸酸而又有别于咸酸,“醇美”之味在咸酸之外,比咸酸更高级更美妙。这种“醇美”之味,又称之为“韵外之致”、“味外之旨”。所谓“韵外之致”,即强调在语言方面做到“近而不浮,远而不尽”,就是说诗歌创作要比它的语言本身具有更为生动、深远的东西,艺术性语言呈现一种启示性、隐喻性的态势,给读者留下联想、想象与回味的余地。所谓“味外之旨”,不仅要求诗歌语句精美,而且要求在语言文字之外还要有更为耐人回味思考的东西。就是说不要停留在语言锤炼的表面,而是要寄余味于语言之外,刻画出鲜明可感的形象,寄寓着深厚蕴藉的情意,使读者把玩不已,回味不尽。我认为最实用的理论观点有庄子的“言不尽意”说和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论。教材中关于“本文和读者进行交流活动之基本结构的空白”有这样一段文字描述,请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谈谈你的认识。答:(1)调动和激发读者的想象;(2)空白是潜在于本文中的结构模式;(3)空白在文学交流活动中发挥着自我调节的结构作用;(4)空白是存在于本文和读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的一种基本成分。文论专题 作业1二、 简答题:1、 简要说说庄子是怎样看待言与意的关系的。 “言” 和“意” 的关系, 在庄子看来是“言不尽意” 。世之所贵道者, 书也, 书不过语, 语有贵也。 语之所贵者, 意也, 意有所随。 意之所随者, 不可以言传也。庄子 天道可以言论者, 物之粗也; 可以意致者, 物之精也; 言之所不能论, 意之所不能察致者, 不期精粗也。 庄子 秋水庄子在这两段话中都谈到“言” 和“意” 的关系。 庄子认为, 认识主体的人在体认和把握深微之“道” 时,语言和心意是有很大差别的, 心意虽然也不能完全“察致” 玄虚之“道” , 但毕竟可以把握到一些细微之处, 即其“精” 者; 而“言” 和记录言的“书” , 则充其量也只能得其“粗” 者, 因此虽圣贤之文章著作(“书” ) 也只能是“糟粕” 而已, 理应鄙弃之。 庄子这一看似偏激荒唐之论, 其实蕴涵着非常精辟的合理内核, 即人的言论和书籍(当然也包括文学作品) 在表达丰富复杂的心意时是并不称职的, 只不过是蹩脚的工具罢了。 这就是后世文论中著名的“言不尽意” 理论的源头。2、 司空图“韵味” 说的内涵“像外之象” “景外之景” “韵外之致” “味外之旨” 合称“四外” , 共同构成了司空图“韵味” 说的基本内容。司空图在与李生论诗书 中提出“韵味” 说。 “江岭之南, 凡是资于适口者, 若醯, 非不酸也, 止于酸而已; 若鹾, 非不咸也, 止于咸而已。 华之人以充饥而遽辍者, 知其咸酸之外, 醇美有所乏耳。 ” 以比喻来说诗, 认为作为诗歌的原始材料或咸或酸都有味, 而只有诗歌才具有“醇美” 之味; “醇美” 之味来源于咸酸而又有别于咸酸, “醇美” 之味在咸酸之外, 比咸酸更高级更美妙。 这种“醇美” 之味, 又称之为“韵外之致” 、 “味外之旨” 。所谓“韵外之致” , 即强调在语言方面做到“近而不浮, 远而不尽” , 就是说诗歌创作要比它的语言本身具有更为生动、 深远的东西, 艺术性语言呈现一种启示性、 隐喻性的态势, 给读者留下联想、 想象与回味的余地。 所谓“味外之旨” , 不仅要求诗歌语句精美, 而且要求在语言文字之外还要有更为耐人回味思考的东西。 就是说不要停留在语言锤炼的表面, 而是要寄余味于语言之外, 刻画出鲜明可感的形象, 寄寓着深厚蕴藉的情意, 使读者把玩不已, 回味不尽。3、 从“文变染乎世情, 兴废系乎时序” , 简单理解文学发展的社会动因。文学不可能在一种封闭的状态下发展, 政治的盛衰、 社会的治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