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章 第一节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1、教学目标: 1、了解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2、了解水螅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重点)3、了解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及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2.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水螅的形态结构及对刺激的反应,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比水螅和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及生理等特征,引导学生树立生物进化的观点,通过对水螅生活环境的分析,渗透环境保护的教育。4.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动物界除了原生动物外,其余都是多细胞动物。通过组织学生观察、研究水螅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对于草履虫结构生理特点,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腔肠动物在进化上的重要地位,也更进一步了解腔肠动物是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课前准备水螅,水蚤,水螅的纵切片;显微镜,放大镜,培养皿,吸管;清水等用具,幻灯片,多媒体。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2分钟)一在地球这个美丽的星球上,人类并不孤单寂寞,因为有可爱的动物一直陪伴着我们。动物是人类最忠实的伙伴,也是地球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浩瀚的生物圈中,人类目前已经识别的动物种类大约有多少种?比较常见的动物类群有哪些?学生思考、回答:学生踊跃回答答案不唯一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阅读课文自主学习(8分钟)二出示自学指导:请同学们根据学习目标,认真阅读课本P7273页,将主要知识点在课本上做出标记,对重点内容强化理解和记忆,8分钟后检查自学成果,比谁学的好、记的牢 。 思考下面问题:1、什么是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有哪些?2、腔肠动物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 3、水螅的外部形态是怎样的?4、水螅的结构如何,体壁由几层细胞构成,体内有几个腔,食物和残渣由何处进出?5、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6、常见的腔肠动物有哪些?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1认真默读课本;带着思考题进行自学。并以小组为单位对思考题进行认真地讨论2.从课本上找到并标记思考题的答案;通过学生自学,基本了解本节的主要内容。无脊椎动物的类群以及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有大致的认识,为深入学习做好准备。合作探究(18分钟)目前已知的动物大约有150多万种,按照体内脊柱的有无分为: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包括原生、腔肠、扁形、线形、环节、软体、节肢动物)等。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通过读教材P72小标题“腔肠动物”第一段,说出:水螅是生活在陆地上,淡水中还是海水中?教师总结:根据学生的回答明确答案腔肠动物:大部分生活在海水中,少数生活在淡水中。分组实验:目的要求:1、说出水螅的形态结构特点。2、描述水螅的捕食特点。材料器具:水螅、水蚤、水螅纵切片;显微镜,放大镜、培养皿、吸管;清水。方法步骤:1、用吸管吸取水螅,放在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静置几分钟。2、用放大镜观察水螅的外部形态。(组织学生讨论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让大家发表自己的见解,总结观察到水螅的外部形态)。3、用吸管吸取数个水蚤并注入盛有水螅的培养皿中,用用放大镜观察水螅捕食水蚤的过程。4、在低倍物镜下观察水螅的纵切片。老师强调分组实验要注意的问题:(由于学生平时对水螅了解得很少,所以做观察实验时,显得很兴奋,容易乱动实验材料。教师要组织好学生实验,一方面要在课前准备好饥饿状态的水螅;另一方面不能让学生随便振荡装有水螅的容器,防止水螅身体缩成一团,影响实验效果)一、水螅的外部形态触手 体壁水螅外部形态水螅结构示意图(1)观察上面两幅图尝试描述水螅的外部形态特点。(本题需要老师的点拨提示,诱导学生提出问题) 学生首先观察水螅的体色、体形、外部结构和触手有多少条。 水螅是如何捕获食物的?触手有什么作用? 水螅营固着生活触手是它的捕食工具,水螅是如何通过触手把食物送到口中的?捕食: 水螅捕食靠触手教师引导:水螅的触手是如何把活泼乱动的水蚤送人口中的呢?老师讲解:这与触手上一种特殊的细胞刺细胞有关。说明刺细胞中有一个刺丝,平时刺丝是盘曲在刺细胞中的,在刺细胞边上还有一个朝外的刺针,当活动的水蚤碰着刺针时,刺丝立即从刺细胞中弹出,把其中的毒素射向水蚤使其麻醉然后,几条触手一起把水蚤捉住送到口中。教师提问:水螅是多细胞动物怎样证明它是多细胞的动物呢?小结:水螅确实是多细胞动物也就是说它的身体是由许多细胞构成的。过渡:学生观察水螅的内部结构。我们可以把水螅的身体进行纵剖和横剖看一看它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二、水螅的内部结构教师提问:水螅的身体是由几层构成的。教师引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水螅纵切片的基础上使学生理解水螅的体壁是由几层细胞构成的?体壁触手(强调指出消化腔就是体壁围成的空腔)体壁只有内、外两层细胞构成老师设疑:送入口中的食物又是如何在消化腔中被消化和吸收的呢?消化不了的食物残渣又是怎样排出体外的呢?消化:送于口中的食物直接进入消化腔绝大多数食物在消化腔中被消化,消化不了的食物残渣由哪儿排出体外呢仍然由口排出。细胞内消化:食物进入消化腔,在内胚层分泌的消化液的作用下进行细胞外消化;老师知识拓展: 水螅的两种消化学生看不见的所以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有些学生误认为:食物进入动物体内后就应该进行细胞内消化。为了纠正这种偏见,老师强调说明: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这里是体内,但在细胞外面,所以食物在消化腔里消化,叫做细胞外消化。细胞外消化:内胚层的部分细胞也可直接摄取食物进行细胞内消化。 消化腔:与外界唯一的通口就是水螅的口触手在口的周围。(放映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知识拓展老师讲解:请学生用解剖针刺激容器中活水熄的某一部位观察水熄有什么反应立即缩成一团。(想一想假如我们的手用针扎了一下会有什么反应)强调:说明水螅的神经细胞的调节能力是比较低等的这与它们构成神经网有关。过渡:水螅的生殖的教学可以放录像示水螅的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两种不同的繁殖方式。1、环境条件好时,水媳主要进行无性生殖出芽生殖2、环境条件不好时,主要进行有性生殖精、卵细胞结合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总结:腔肠动物共同特征是: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 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三、关于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的教学录像、挂图、投影片或标本向学生介绍一些常见的腔肠动物。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很密切如我们吃的海蜇皮就是一种大型的食用水母它的营养价值很高也可入药。(1)沿海岸的珊瑚礁,能稳固海岸。珊瑚礁可以制成石灰及水泥,以作建筑材料。珊瑚也可作观赏及装饰用。再如珊瑚虫的骨骼除了可以制成装饰品外古珊瑚和现代珊瑚礁可以形成储油层对开采石油有重要作用。珊瑚岛还可供生物居住岛上鸟的粪便可作肥料我国南沙、西沙群岛多数为珊瑚岛(2)部分水母,例如海蜇,可供食用。(3)腔肠动物的刺丝囊对人体有伤害性,甚至可导致死亡。投影片:教师投放录像向学生介绍一些常见的腔肠动物。认真听讲学生踊跃回答:学生搜集的资料畅谈学生根据自学的情况来回答:有的说生活在陆地上;有的说生活在淡水中;还有的说生活在海洋中。讨论分析水螅的结构特点。明确分组实验的目的要求学生分组进行试验指定代表发言然后小组讨论。得出结果呈圆筒状,有触手学生看图片,边观察并思考准备老师提出的问题鼓励同学们大胆发言1、浅褐色、圆筒形、1厘米,口周围有610条触手,可捕食。认真听见做好笔记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见解。2、具有捕食作用;外胚层有刺细胞,能放出刺丝和毒液,用于捕食和防御。3、 结构简单的多细胞动物学生回答:有三层、有两层统一答案是:两层分别是外胚层、内胚层。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发现水螅结构知道水螅的消化结构有口无肛门,食物的残渣仍然由口排到体外。学生总结:找几个同学来回答的不太不全面,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认真听讲了解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1.用实验,直观、具体,有利于学生的学习。2.从图片中得出水螅的形态结构。3.认真观看实验现象,把理性知识与感性认识结合起来。4请学生边思考上述问题边做观察实验。分实验组进行水螅捕食过程的实验,养成动手动脑的好习惯。5利用实验为了更好地掌握可以布置学生课下去寻找实物,进行观察。便于学生认知。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以上实验分析得出结果水螅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等。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发现水螅结构中重要的一点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图片观察较直接。通过观察得出腔肠动物是一类结构简单的多细胞动物,身体呈圆筒状,体壁仅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大多数生活在海洋里,少数种类生活在淡水中。放映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更进一步的喜欢生物课。通过对这几种动物的分析,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印象,有利于知识的记忆。归纳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1、启发学生总结出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A.腔肠动物是一类结构简单的多细胞动物,生活在水中。 B身体呈圆筒状 C体壁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D消化腔有口无肛。2、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水螅在形态、结构及主要特征。1. 说出本节课上,学到了哪些知识?2. 识记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3. 回顾、总结,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想法对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形成知识网,系统的掌握知识。当堂训练(5分钟)腔肠动物是一类低等的细胞动物,常见的有、等。水螅身体呈色,形,有条细长的触手,其作用是,体壁由和两层细胞构成,中间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珊瑚是由许多群集而成,它们的在海岛四周堆积,形成和。4水螅刺丝的重要作用是( ) 射出毒液协助运动感光感知水流1.独立完成训练题,2.展示答案,3.纠正错误,4.巩固提高,落实堂清;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