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技能培养项目1. 人文地图编绘技能训练 专业技能训练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地图编绘是地理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专业技能。地图是地理科学的一种语言,一种图形语言,是人们获取空间信息的一种手段,也是传递空间信息的一种有效载体。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人文地图和编绘人文地图的技能,将开展“人文地图编绘技能训练”活动,安排为期两周的人文地图编绘的课外实践教学活动,并在编图实践活动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研讨。 一、技能训练目标 “人文地图编绘技能训练”要求学生们在广泛阅读、分析已有人文地理文献资料和地图作品的基础上,应用所学的地图知识,创造性地完成地图编绘的各个设计项目,目的是培养学生在学习和研究人文地理中运用和编绘地图的能力, 以及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学习人文地理的兴趣,提升专业技能,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分享每个学生的经验、智慧和体验,有效地开发学生课程资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人格。 二、技能训练时数安排 该技能训练项目安排在第四周实施,包括2课时理论学习和方法指导,另在课外安排两周实践环节。 三、技能训练内容 根据人文地理课程的学习,在广泛阅读、分析已有地图作品和制图资料的基础上,应用所学的地图知识,采用手工编绘或计算机辅助绘制一幅人文地理主题的专题地图。 四、编绘的特点与方法1、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特点与数据特征 人文现象非常复杂,包括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涉及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人口流与价值流。如何以地图的形式较好地表现经济与社会的各个方面特征及其时空变化,有必要对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特点、形态结构与数据特征,从地图制图的角度进行一定分析。 人文现象多为点轴、带状与网状分布 人文现象就大的制图区域范围而言,由于受行政与历史因素以及经济发展规律的影响,多数呈现分散或相对集中的点状或点轴分布或带状分布,如城镇、工业中心、交通枢纽、厂矿、电站等,以及沿河流、海岸或主干铁路、公路形成的城镇群。同时通过河流、铁路、公路、电网、光纤通讯网将各城市、工业中心、交通枢纽等联结起来,形成网状结构,构成不同体系和不同层次的多边形图形。 人文现象以行政区划单元的统计数据制图为主要制图形式 社会经济现象的管理是按照行政体系与行政单元运行的,即国家(全国)一省、市、自治区一地市一市县一区乡,因此大多数的统计数据都是按不同等级的行政单元统计的(称统计单元)、并且是按区乡一县市一地市一省、市、自治区一全国逐级汇总的。所汇总的数据是分别反映各行政单元的,当然在统计地图上必须表示相应等级的行政区划界线,即除国界外,还需表示省、市、自治区界线,或地市界线、县市界线等等。这些行政区划界线都是多边形图形,而且这些行政区划多边形界线一般情况下是固定的和稳定的。因此,人文统计地图编制只需一次编绘带行政区划界线的地理底图,或根据这一底图建立行政区划数据库,其他所有统计地图只需处理数据在已有底图上编绘统计地图或计算机制图。 人文现象的多指标性 人文现象(社会经济现象)大多数都能表示数量指标,因为都可以从各地区和各部门获取统计数据;而且除了直接的统计数据外,许多数量指标是通过计算派生出来的。例如,中国人口地图集137幅地图的近千项指标是根据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直接调查的29项指标汇总后,派生计算出来的,如人口密度、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人口的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职业、行业人口,各职业与行业人口的构成(含性别与年龄的结构)等等都是计算派生出来的。因此,经济社会地图的多种数量指标的表示是其重要特点。 经济社会现象的变化较快,数据容易过时 经济和社会总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新的建设项目(铁路、公路、城镇等)不断涌现,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这种变化,甚至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因此,经济社会现象的各种数据,包括所编制的各种地图容易过时,故常采用变化周期较长、相对比较稳定的数据和指标。同时,由于地图使用的周期较短,数据与地图必须不断更新(一般应35年更新一次)。 各部门之间联系非常紧密 经济与社会是一个整体,而且结构非常复杂,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的巨系统。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人口流、价值流之间,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物质生产、流通与消费之间,城镇与乡村之间,一、二、三产业及各部门之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国民经济与科研教育之间,以及所有各部门、各领域内部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人文地图往往需要直接反映制图对象各地区、各中心、各点轴之间的这种联系和关系。 由于经济社会现象形态结构与发展机制非常复杂,社会经济与人文现象的规律也不易掌握,因此,只能按部门、按领域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和模型分析,包括统计直方图分析、统计数列集中趋势的数字特征值计算、统计数列离散程度的特征值计算、统计数列分布密度函数计算,以及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趋势分析等等,找出最主导影响因素和主要变量,进行模拟与仿真。2 、人文地图编制的一般方法 人文地理专题地图是反映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各部门和各领域的事物和现象的一类地图,包括人口、工业、农业、交通、财贸、邮电、文化、教育、科研、医疗、政治、历史等部门的地图。除部分政治、历史等地图外,大多是利用以行政为单元的统计或调查数据资料,采用统计制图方法,包括:分区分级统计地图、定点或分区图表统计地图、点值地图。但有时也采用其他制图方法与地图表示方法。例如,土地利用图采用遥感制图方法与质底法表示;农林牧渔的分布有时也采用范围法表示概略的分布;交通运输地图采用线状符号法与运动符号法表示交通线路与客、货运流量等等。 (1)编制环节 统计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利用; 内容与指标的确定; 底图的选择与编绘; 分级方法与图例的拟订; 制图单元(统计单元)的计算与级别确定; 填图与地图整饰。 (2)内容与指标的选择 1)工业地图 包括总的工业地图与部门(行业)工业地图: 规模等级(绝对或相对),职工人数;总产值(统一折算)及其构成;产量;固定资产原值及其构成;增加值; 部门结构(结构、比重); 人均数量(人均固定资产原值、人均总产出、人均增加值、劳动生产率); 其他:经济效益(人均劳动者报酬、人均生产税净额、人均营业盈余),财务收支(营业收入、成本、税金、利润),经济类型构成(区分国有、集体、私营、个体、联营、股份、外商投资、港澳台投资等)。 2)农业地图 包括农业自然条件与资源、农业各部门构成与生产水平、农业社会经济条件与技术水平等。 农业自然条件与资源:包括农业自然区划,农业气候,土壤类型与质地、土壤酸碱度和有机质含量、土壤磷素与钾素养分潜力及微量营养元素含量,植被类型与资源植物,土地资源,草场资源,森林资源,农作物病虫害,农村能源。 农业各部门构成与生产水平,其中: 种植业:粮食和经济作物的分布与播种面积、单产、总产,复种指数,种植区划,部门结构,劳动生产率(每个劳动力的产值),土地生产率(每亩地的产值),商品率。 畜牧业:各类牲畜构成与分布,数量(头数),载畜量(头数亩或公顷),主要畜禽产品产量(肉类、奶类、禽蛋类等)。 农业社会经济条件与技术水平:包括每农业人口拥有耕地,每农业劳动力负担耕地,人均收入,机耕面积比率,机电灌溉面积分布与比率,水利工程,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百分比,每亩地化肥与农药使用数量,国营农、林、牧场分布,农业科研机构分布,优良品种推广比率,农业高校与中专分布等。 3)人口地图 人口的自然特征: 人口分布:总人口分布、密度; 人口增长: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人口移动:流动、迁移; 人口性别:男女比率; 人口年龄:各年龄段比率。 人口的社会特征: 受教育程度:大、中、小学、文盲的比重及其性别、年龄构成; 职业与行业:在业人口行业构成、各行业人口构成及其比重、在业人口的职业构成与比重、各职业性别构成、年龄构成; 家庭、婚姻、生育:家庭户类别组成及其人口比重、平均人数、各年龄组男女婚姻状况、各年龄组、各种文化程度、各种职业妇女生育胎次比重及生育率等。 人口的民族特征: 民族:民族分布,民族构成,少数民族占总人口比重,少数民族人口的分布、职业构成、文化程度构成。 4)第三产业地图 包括第三产业总体特征和分行业特征及各省、市、自治区第三产业。 总体特征: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固定资产原值,职工人数,单位数,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单位、个体经济的财务收支,总产出,增加值,经济效益,职工、单位、固定资产原值、行业等构成; 分行业特征包括:铁路运输,公路、管道运输业,水上运输业,航空运输业,邮电通信业,零售业,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旅馆、旅游、娱乐服务业,信息、咨询服务业,卫生业,教育业,文化艺术业,广播电视业等33个行业的单位与职工数,固定资产原值及构成,总产出及构成,增加值及构成等; 省、市、自治区第三产业包括单位数与人数及其骨干企业类型。 (3)指标确定的原则 尽可能采取较稳定的指标,使地图使用寿命尽可能延长些,因此一般应多采用相对指标,避免采用绝对指标。因为相对指标在一定时期内变化较小。相对指标有:分级表示;百分比;大、中、小等相对概念。 除直接统计的数据(往往是绝对数据)外,大多数指标是根据需要计算派生出来的,如平均值、人均值、比率、增长率、各类构成等。 除主图的基本指标外,还可运用插图、统计图表,表示现象的动态变化及发展趋势。 (4)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利用 1)资料来源 年报、年鉴,国家发布的数字; 国家与省(市、区)、县统计部门的统计资料; 有关部(委)与省(市、区)县各部门(农业、林业、工业、交通、商贸、财经、邮电、文化、卫生、教育、环保等部门)的统计资料; 全国性普查资料,如人口普查资料、工业普查资料、第三产业普查资料、科技普查资料、农业普查资料等; 各种调查访问资料,包括实地调查、抽样调查等; 各种文字报告,如政府工作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总结等。 2)资料年限及对资料可靠性的要求 资料年份应统一,如农业可采取多年平均或高(丰产)、中(平产)、低(欠产)的三种平均,或采取代表年份,或取最近的年份; 资料必须普遍覆盖,一般收集现有资料,但个别缺少资料的部门或地区可采取补充调查或重新调查的办法,加以补缺; 全国数据与省(市、区)数据应协调,如全国抽样调查可能与省(市、区)不一致,即各省(市、区)总数不等于抽样总和,有时绝对数用全国的、各省(市、区)的相对比例按各省数据计算; 按统一制图单位归并。工业普查、三产普查均按企业或城市为单位调查,如全国320个城市,8280个大中企业有统计资料。1987年全国工业普查共登记40万个企业,300项指标,在制图时必须按县、市归并。这种归并工作量是很大的,但又是制图不可缺少的,往往由全国或省、市、区计算中心完成。 (5)制图统计单元的选择与确定 制图统计单元的选择与地图的目的与用途、地图比例尺、资料掌握程度有 关。制图单元越小,地图内容表示越准确,但统计与制图工作量增大;内容较概括,工作量小,但较小的区域差异不能反映出来。一般全国地图,制图单元统计到县一级,个别内容与指标也可统计到省一级;一般省、市、区地图应当统计到乡一级,个别内容与指标统计到县一级。3、分区分级统计地图的编制方法 分区分级统计地图是反映统计单元内制图对象的平均数量。这种制图方法在经济地图中应用非常广泛。 (1)制图步骤 1) 序列排队。即将所有统计单元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