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07年中考专题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一)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乙淮北蜂毒,尾能杀人;江南蟹雄,螯能敌虎,然取蜂儿者不论斗,而捕蟹者未闻血指也。蜂窟于土或木、石,人踪迹得其处,则夜持烈炬临之,蜂空群赴焰,尽殪,然后连房刳取。蟹处蒲苇间,一灯水浒,莫不郭索而来,悉可俯拾。惟知趋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殒也固宜。(选自齐东野语)注:血指:伤指 刳(k)取:割取 郭索:急竞爬行的样子 殒:死亡1、解释句子的加点词(1)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2)入则无法以家拂士 (3)江南蟹雄,螯能敌虎 (4)蜂空群赴焰,尽殪 (5)蜂窟于土或木、石 (6)悉可俯拾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人恒过,然后能改。 (2)惟知趋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殒也固宜。 3、甲、乙两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甲文的主要观点: ;乙文的主要观点可概括为: 。4、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_(二)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乙)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官门今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涉之为王沉沉者”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注释:伙颐:伙,表示众多的意思;颐,通“矣”,叹词。 沉沉者:富丽深邃的样子。颛(zhun):独一,专擅。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比至陈( ) (2)被坚执锐( ) (3)刑其长吏( )(4)皆来会计事( ) (5)客出入愈益发舒( )2、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 复立楚国之社稷 B、或说陈王曰 或以为亡C、故天下传之 扶苏以数谏故 D.、杀之以应陈涉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4、(甲)(乙)两段文字,都是选自司马迁的史记陈涉世家。 (甲)段文字重点叙述的是: (乙)段文字重点叙述的是: 5、依据上述文字,你认为陈涉建立政权前后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各是什么?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原因: 启示: (三)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乙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1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2)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3下列句中“|”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皆以|美于徐公 C.今齐|地方千里 D.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4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是甲、乙文段共同的话题,但劝说方式各不相同,邹忌采用了 的方式,诸葛亮采用了 的方式。5进谏难,需要勇气和智慧;纳谏也难,需要气度和胸怀。甲段中的邹忌和齐威王,你更欣赏谁?请简述理由。 (四)(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j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j掇:(du)拾取,采取。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 (2)遂书以名其亭焉( )(3)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 (4)四时之景 (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既 得 斯 泉 于 山 谷 之 间。3、翻译下列句子。(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4、从醉翁亭记、丰乐亭记中,你能体会出作者的一种高尚情怀,这种情怀可以用丰乐亭记中的四个字加以概括: 。(五)甲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妆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乙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愿,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节选自诸葛亮后出师表)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思惟北征,宜先入南今贼适疲于西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先帝知臣谨慎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C.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愿D.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B. 以奉先帝之遗愿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辍耕之垄上C 而议者谓为非计 D.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水落而石出者以是人多以书假余4.翻译下面句子。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并日而食5.纵观甲乙两段内容,简要概括诸葛亮请求兴北伐的三个理由 ( 六)(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