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认知规律:网络多媒体教学运用的逻辑起点胡智标浙江电大远研室【摘要】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和模式,网络多媒体教学有着巨大的优势,但就目前看来,网络多媒体教学效果还不容乐观。如何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特点,构筑强大的网络教学理论支撑体系,是摆在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将从认知理论和心理学的角度对此做出初步的探讨。【关键词】认知;网络多媒体教学;运用一、网络多媒炒教学的现状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突破传统的过分依赖印刷教学媒体的局限,能用图、文、声、像和动态的视频、动画等效果直观地把传统技术无法实现的教学现象和过程形象地呈现出来,使教学方式多样化、信息传递立体化,符合人的认知心理,促进教学的高质量。然而,多媒体进入课堂时间毕竟不长,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首先,大部分教师使用多媒体只是作为一种教学辅助工具,即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教学媒体的累加使用,没有充分发挥出“1+12”的优势,因此还没有真正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没有充分体现出网络多媒体的交互性,学生仍在不同程度上处于被动状态。其次,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学校比较重视硬件环境的改善和软件资源的建设,而对如何应用多媒体于教学过程,建立新型的现代教学模式,缺乏深入的研究,教育管理部门对此的评估和监督力度也还不够。再次,使用多媒体要制作课件,用于制作工艺的工作量太大,教师为此付出大量的精力,甚至较多的考虑声像色彩和美观,而忽略了教学应用的研究和学生的心理分析,事倍功半,达不到预期效果。最后,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网络多媒体教学还没有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仍停留在教学层面,没有充分站在学习者的角度考虑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根据教学对象的认知心理、学习风格、个性特征来组织运用网络多媒体教学是最为重要的,本文将从这个角度,以认知心理学理论为逻辑起点,结合网络多媒体教育技术来展开探讨。在分析探讨过程中首先需要从网络媒体本身功能和特点来考虑。网络媒体主要包括文本、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我们不能说哪种媒体好,哪种媒体能更好的应用于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因为,每种媒体都有它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关键在于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来选择适合的媒体,把握好时机,更好地表达教学内容。在这个前提下,对网络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效能进行评判时把文本、图片等媒体分开来研究没有必要,此时,教学内容大都以多种媒体的形式呈现,多种媒体已经构成一个统一的功能系统。二、以知心理学在网络多媒体教学中的应用认知心理学是指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性质与规律而产生的心理活动,它包括注意、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以及人们认识客观事物时,还会产生的情感与意志。认知、情感、意志这些心理现象统称为心理过程。由于人的先天因素、生活条件、教育程度和社会实践的不同,这些心理过程在每个人身上产生时又有个人的特征,形成不同的认知方式。另外,心智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认知方式。心智模式是人的思想方法、思维习惯、思维风格和心理素质的反映。一个人的心智模式的形成需经历漫长的时间过程,伴随着从小到大在各种经历中积累的许许多多的所见所闻,包括书本、故事,都会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和特色各异的图像,并据此推论而得到各种不同的假设。正是这些图像、故事和假设,促使人们对待同一件事情会有不同的想法、说法和各异的行为方式,因为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一样,心智模式也不一样。学生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冲动型与沉思型、辐合型与发散型等方面。网络多媒体教学是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把多种媒体的各个要素按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组合并通过屏幕或投影机投影显示出来,根据需要加上声音的配合,以及使用者与计算机之间的人机交互操作,完成教学或训练过程。教学过程是一种学习认知过程,教学活动应符合人的心理认知发展规律,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各种网络教育媒体的运用,也应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因此,人们在运用网络媒体进行教学时,必须懂得用心理学的理论,特别是认知过程的心理学规律去指导网络媒体教学工作。1网络教学媒体与注意规律注意这个词在教育教学中经常被提起,注意是学习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注意有两类: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在学习认知活动中,应充分运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规律以及两种注意的配合与相互交错,以提高学习效率。无意注意是由刺激物的特点和人的内部状态引起的,主要表现在视频、动画、声音等类网络教学媒体中,而文本媒体则很难做到这一点。对于视频、动画两种网络媒体而言,可以通过控制媒体不同部分的刺激程度,如鲜艳的色彩、强光、强音、特写等手段加强刺激,也可利用媒体本身的运动,如镜头的推拉、摇移等手段来增强学习者的无意注意。同时也要注意内容本身的新颖性,以及选择的内容与呈现的方法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和激发兴趣等。多媒体网络教学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科学结合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不仅从手段和形式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更从观念,过程,方法以及师生角色诸多深层面赋予教学以新的含义。在网络教学中要善于运用网络媒体形象化的巨大优势,充分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当然这种形象化不能确保学生长时间的注意,人的有意注意的时间是有限的,时间一长就会产生疲倦。生动形象的视频、动画及其音响只能相对延长学生的有意注意,想做到长时间的有意注意是不可能的。另外,强调生动形象(加强无意注意)往往难以完成抽象、概括的教学内容,要做到从生动形象向理论抽象的转化就要注意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者的不断转换。在二者的转换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习内容的分配,教学的重点、难点应在学生有意注意的时候呈现,如教学目标、结论等。对此部分应多运用文本这种网络媒体,以便学生清晰的认知和记录,也方便学生以后的复习。当学生的有意注意力下降时,音响和生动形象的视频动画则可较好的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教学内容的不断展示,再把学生的无意注意逐渐转化到有意注意中来。2网络教学媒体与感知规律网络教学内容的呈现大都以多种媒体的形式呈现,通过多种网络媒体来刺激人的视听感官,使学习者获得感知并促进思维,从而理解与掌握知识。其中,视频和动画对学生的刺激强度是最大的,图像、声音次之,文本最小。但它们也具可控性,通过人为的控制可增强其刺激程度。教学活动中应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适当地呈现对象的大小、对象的颜色、音量的强弱等,以便让学生能清楚地感知;屏幕上出现的文字应精简,让学生一目了然;图像要有足够的清晰度和分辨率;声音要亲切自然;视频要流畅(流媒体)。人们在接受繁多的刺激时,总会按接近、相似、闭合、连续等形式将其构成整体或按部分主要特征以既有知识、经验将它组织成为整体。因此,屏幕呈现的画面要遵循这一规律去构图,不适当的构图会将一种事物的整体知觉分为几个或几种事物的不同部分的组合。尤其对一些学生完全没有经验的新知识,呈现的应是认知对象的主要特征才会有好的知觉效果。长期以来的传统课堂教学和印刷媒体的配合使用,使得人们早已习惯口头传授和文字识记。网络多媒体教学中,如果在画面的直观图像上加以文字字幕说明和解说语言的引导,更能适合学生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知觉理解,唤起学生大脑皮质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活动,使他们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文字字幕、解说语言与画面的配合形式有以下几种:(1)文字字幕、解说语言在前的形式:动员、提示和引导作用。(2)同时或交错的形式:引导观察感性材料,以及对直观材料进行命名、概括、解释或补充的作用。(3)字幕、解说语言在后的形式:主要起总结、概括和强化的作用。根据学习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上述几种不同的媒体表达形式,有助于学生的感知和思维活动服从于促进理解的要求,提高学生理解知识的能力。3网络教学媒体与记忆规律记忆包括识记、保持、重现三个环节,对它们的分析及其规律的掌握,对多媒体网络教学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识记是获得事物的映像并成为经验的过程,它包括:无意识记、有意识记、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保持是事物映像在头脑中得到巩固的过程,是对识记的材料进一步加工、存储的过程;识记过的东西不能重现或错误重现就叫遗忘。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熟练的东西最难遗忘,形象的材料比抽象的文字材料更容易记住,进行复习与总结是克服遗忘的最好办法。下面就从记忆的这三个环节对网络教学媒体的运用做出探讨:(1)充分利用无意识记的规律。无意识记是事先没有自觉目的,也没有经过特殊努力的识记。人相当大部分的知识是通过无意识记获得的。生动、具体、形象的视频、动画比语言文字类的抽象东西更容易识记,但这不说明文本材料就不重要,短小精练的文字更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优秀的教学媒体应是使学生在无意识记中记住更多的东西。在教学媒体中选用一些难度适中而新颖的题材、生动有趣的画面、激动人心的事件、通俗简练的解说、简短精练的文字等,可使学生不需要付出太大的努力就能记住,在轻松有趣的情景中学到知识。(2)充分利用意义识记的规律。意义识记是在对事物理解的基础上,依据事物的内在联系所进行的识记。它是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掌握事物的本质特征,找到新材料和已有知识的联系,并把它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中来识记的。意义识记的材料容易记住,保持时间长,且易于提取。在多媒体网络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多种网络媒体的配合使用,教学内容的展开要符合科学性、逻辑性,形象与抽象结合,注意将内容归类或系统化为简要的结论,并以文本形式呈现给学生,这样会产生良好的记忆效果。(3)重视开头与结尾的处理。研究表明,学习比较复杂材料时,开头和末尾部分遗忘的少,而中间部分就容易遗忘。因此,网络教学媒体要特别重视开头和结尾的处理,要将要求记忆的部分、重要内容安排在这部分。一般来说,可以文本形式开头开门见山地提出关键的带有启发性的问题,或是提出学习要点,结尾部分重复总结结论。另外,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所获得的知识与经验是最难遗忘的。因此,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虚拟现实性如动画,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媒体与学生的交互,让学生参与进来。4网络教学媒体与思维规律思维是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应,它所反应的是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和内在联系。学生掌握知识不仅要认识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更要以复杂的思维活动理解事物的本质特性和内在联系。因此,教学中应根据内容和要求的不同,有针对地组织学生的思维活动,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样,用于教学活动的网络教学媒体,它的选材,字幕、解说词与画面配合等也必须符合学生思维过程和心理活动规律,能引起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思维活动的过程有: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具体化。分析与综合是最基本的环节,其它环节都是通过分析、综合来实现。在网络媒体中,不能说哪种媒体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思维,而应该善于综合利用各种媒体的特性,在教学过程中掌握学生思维活动过程的几个环节的规律,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1)媒体的手法应与思维活动过程有机配合起来,如教学内容呈现顺序、提问的时机与方式、刺激的强度等方面。(2)思维具有指向解决问题的特性。提出问题并不断解决问题应贯彻在媒体的始终,这样才能有利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培养思维的能力。(3)对于视听类教学媒体,应充分利用形象化的特点,提供一定数量的感性材料去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同时,材料要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并且把直观形象提高到抽象层次,使学生掌握用表象来进行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的能力,从而进入抽象思维的阶段。三、分布式认知(Distributed Cognition)与网络多媒体教学分布式认知是一个包括认知主体和环境的系统,是一种包括所有参与认知的事物的新的分析单元。分布式认知是一种认知活动,是对内部和外部表征的信息加工过程,它是认知科学的一个新的分支。传统的认知观把认知看成是局部现象,停留在个体层面上,仅从大脑内部信息处理的角度对其进行解释,这样就限制了对在个体层面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