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第9页 / 共13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传动论文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液压与气压传动论文液压传动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班级:模具一班姓名:孙圆圆学号:目录一、摘要1二、引1三、正文11、液压系统的发展史与我国液压的发展22、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23、液压系统的应用 .44、液压系统的优缺点4四、结语5五、参考文献5一、摘要本论文主要介绍液压系统的发展历程和我国液压的发 展历程、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液压系统的应用及在应用 过程中体现出的优缺点,简单介绍了液压传动传动方式、 组成以及容积式液压泵组成的相关内容。关键词:液压传动发展组成二、引言为使我们在学习液压与气动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掌握 常用液压与气动元件的功用、组成、工作原理和应用,熟 悉典型设备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应用 场合,了解国内外先进技术成果在机械设备中的应用。本 文从液压传动系统的基本内容出发,从发展历史到工作原 理和具体应用,再到优缺点分析,带领大家认识液压传 动。三、正文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称为流体传动,是根据17世纪帕 斯卡提出的液体静压力传动原理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 术,是工农业生产中广为应用的一门技术。如今,流体传动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 志。液压传动技术广泛应用了如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 术、微电子技术及新工艺和新材料等高技术成果,使传统 技术有了新的发展,也使液压系统和元件的质量、水平有 一定的提高。尽管如此,走向二一世纪的液压技术不可 能有惊人的技术突破,应当主要靠现有技术的改进和扩 展,不断扩大其应用领域以满足未来的要求。液压传动控制是工业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控制方式,它 采用液压完成传递能量的过程。因为液压传动控制方式的 灵活性和便捷性,液压控制在工业上受到广泛的重视。液 压传动是研究以有压流体为能源介质,来实现各种机械和 自动控制的学科。液压传动利用这种元件来组成所需要的 各种控制回路,再由若干回路有机组合成为完成一定控制 功能的传动系统来完成能量的传递、转换和控制。液压传 动是以液压油为工作介质进行能量转换和动力传递的,它 具有传送能量大、布局容易、结构紧凑、换向方便、转动 平稳均匀、容易完成复杂动作等优点,因而广泛应用于工 程机械领域。液压传动是以流体(液压油液)为工作介质进行能量 传递和控制的一种传动方式。他们通过各种元件组成不同 功能的基本回,再由若干基本回路有机地组合成具有一定 控制功能的传动系统。液压传动系统一般由能源装置、执 行装置、控制调节装置、辅助装置组成。液压传动是机械设备中发展速度最快的技术之一,特 别是近年来,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与微电子、计 算机技术相结合,液压传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液压系统的发展史与我国液压的发展1795年英国约瑟夫布拉曼(JosephBraman,1749-1814),在伦敦用水作为工作介质,以水压机的形式将其应 用于工业上,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水压机。1905年将工作 介质水改为油,乂进一步得到改善。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后液压传动广泛应用,特 别是1920年以后,发展更为迅速。液压元件大约在19世纪 末20世纪初的20年间,才开始进入正规的工业生产阶段。 1925年维克斯(F.Vikers)发明了压力平衡式叶片泵,为近 代液压元件工业或液压传动的逐步建立奠定了基础。20世 纪初康斯坦丁尼斯克(GConstantimsco)对能量波动传递所 进行的理论及实际研究;1910年对液力传动(液力联轴节、 液力变矩器等)方面的贡献,使这两方面领域得到了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1941-1945)期间,在美国机床中有30% 应用了液压传动。应该指出,日本液压传动的发展较欧美等 国家晚了近20多年。在1955年前后,日本迅速发展液压传 动,1956年成立了 “液压工业会”。近2030年间,日本 液压传动发展之快,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发展液压工业,80年 代90年代,国家对液压行业进行了重点改造,先后引进 了许多项国外技术,使我国液压行业的产品水平、产品开 发水平和工艺装备水平都有了大幅度提高,但与国外先进 水平相比尚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产品技术含量低、 品种规格少、标准化程度低、通用性差、产品寿命短、可 靠性差、质量不稳定、自我开发能力差、拥有自由知识产 权的技术少;在一些新的应用领域,如航空航天、水下和 海洋工程、微型机械装置及高温明火环境下所急需的一些 特殊元件研究甚少,甚至处于空白状态。迅速改变这种落后状况,是我国液压技术界和工程界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 务和迫切使命。2、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液压传动中所需要的元件主要有能源装置、执行元件、控制元件、辅助元件等。其中液压动力元件是为液压 系统产生动力的部件,主要包括各种液压泵。液压泵依靠 容积变化原理来工作,所以一般也称为容积液压泵。齿轮 泵是最常见的一种液压泵,它通过两个啮合的齿轮的转动 使得液体进行运动。其他的液压泵还有叶片泵、柱塞泵,在选择液压泵的时候主要需要注意 的问题包括消耗的能量、效率、降低噪音。能源装置是把机械能转换成液压能的装置。最常见的 是液压泵,它为液压系统提供动力油。执行元件是把油液的液压能转换成机械能输出的装置,包括做直线运动的液压缸、做回转运动的液压马达。控制元件是对系统中油液压力、流量和流动方向进行 控制或调节的装置,如溢流阀、节流阀和换向阀等。辅助元件是保证系统正常工作所需的上述三种以外的 其他装置,如油箱、过滤器、油管、蓄能器等。3、液压系统的应用液压传动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中应用十分广泛,但 不同专业的液压机械其工作要求、工况特点、动作循环都 是不同的。因此,作为液压机械主要部分的液压系统,为 了满足液压机械的各项技术要求,其系统的构成、工作原 理、所采用的液压元件和作用特点等也不尽相同。在工业的各个领域,如机械、电子、钢铁、运输车辆 及制造、橡胶、纺织、化工、食品、包装、印刷和烟草领 域等,液压传动已经成为基本组成部分。在尖端科技领域 如核工业和宇航中,液压传动技术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目前,它们分别在实现高压、高速、大功率、低噪 声、长寿命、高度集成化、小型化与轻量化、一体化和执 行件柔性化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同时,由于与微电 子技术密切配合,能在尽可能小的空间内传递尽可能大的 功率并加以准确的控制,从而更使得它们在各行各业中发 挥巨大作用。应该特别提及的是,近年来,世界科学技术不断迅速 发展,各部门对液压传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液压传动与 电子技术配合在一起,广泛应用于智能机器人、海洋开 发、宇宙航行、地震预测及各种电液伺服系统,使液压传 动的应用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4、液压系统的优缺点液压传动的优点:在目前四大类传动方式(机械、电气、液压和气压)中,没有一种动力传动是十全十美的,而液压传动具有下 述极其明显的优点:(1) 从结构上看,其单位重量的输出功率和单位尺寸输 出功率在四类传动方式中是力压群芳的,有很大的力矩惯 量比,在传递相同功率的情况下,液压传动装置的体积小、重量轻、惯性小、结构紧凑、布局灵活。(2) 从工作性能上看,速度、扭矩、功率均可无级调 节,动作响应性快,能迅速换向和变速,调速范围宽,动 作快速性好,控制、调节比较简单,操纵比较方便、省 力,便于与电气控制相配合。(3) 从使用维护上看,元件的自润滑性好,易实现过载 保护与保压,安全可靠;元件易于实现系列化、标准化、 通用化(4) 所有采用液压技术的设备安全可靠性好。(5) 经济:液压技术的可塑性和可变性很强,可以增加 柔性生产的柔度,和容易对生产程序进行改变和调整,液 压元件相对说来制造成本也不高,适应性比较强。液压传动的缺点: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液压传动也不例外:(1) 液压传动因有相对运动表面不可避免地存在泄漏, 同时油液不是绝对不可压缩的,加上油管等弹性变形,液 压传动不能得到严格的传动比,因而不能用于如加工螺纹 齿轮等机床的内联传动链中。(2) 油液流动过程中存在沿损失、局部损失和泄漏损 失,传动效率较低,不适宜远距离传动。(3) 液压传动对油温变化较敏感,这会影响它的工作稳 定性。因此液压传动不宜在很高或很低的温度下工作,(4) 为防止漏油以及为满足某些性能上的要求,液压元件制造精度要求高,给使用与维修保养带来一定困难。四、结语与世界上主要的工业国家相比,我国的液压工业还是 相当落后的,标准化的工作有待于继续做好,优质化的工 作须形成声势,智能化的工作则刚刚在准备起步,为此必 须急起直追,才能迎头赶上。可以预见,为满足国民经济 发展需要,液压技术也将继续获得飞速的发展,它在各个 工也部门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五、参考文献1 游有鹏.液压与气压传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52 陈小梅.我国液压技术的发展动态J.机电技术, 2010.184-186.3 杨联英.浅谈国内外液压技术的现状机器未来发展趋势 J.工业技术,2014.93.4 肖淼鑫,陈波.液压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湖南农 机,2012.34-35,41.5 许贤良,王传礼,张军,张立祥.液压传动.北京:北京 大学出版社.2008.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