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金东区“十一五”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传统农业向高效生态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也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业支撑的重要时期。为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扎实推进我区“十一五”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提前实现农业现代化,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特制定本规划。 一、农业产业发展现状与制约因素 (一)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十五”期间,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工作,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总体目标,积极推进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产业化经营,农业结构逐步优化,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农业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传统的农业正向具有持久市场竞争力和能持续致富农民的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十五”期末,实现农业总产值13.3亿元;调整粮经面积比3:7,收入比值1: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380元。 1、传统优势比较明显,特色产业逐步显现。传统名特优农产品十分丰富。以澧浦、赤松为龙头的绿化苗木、盆景、佛手产业,已成为金东农业一道亮丽的风景。澧浦镇里垅、西溪二条垅30里绿化苗木的绿化长廊,带动了一方产业发展。源东白桃、塘雅葡萄、江东草莓已成为金东水果的金字招牌;岭下毛芋等特色蔬菜业在金华乃至上海地区占有一席之地;奶牛、生猪等畜禽产品已成为金华市的重要生产基地,其中奶牛、番鸭生产名列全省前茅。 2、基地建设不断加快,品牌效应逐渐增强。先后组织实施了蔬菜、葡萄、毛芋“三个一”万亩无公害和特色优势农产品等基地建设,建立放心菜基地1500公顷,完成绿色食品认证2个,无公害基地认证27个,规模化奶牛小区14个。通过标准化生产,注册农产品商标65个,一大批无公害和绿色农产品屡获省市农博会农产品金奖。赤松镇的金华佛手还远销新马等地,极大提高了全区农产品的知名度。 3、科技水平逐步提高,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大力实施种子种苗工程和科技进村入户工程,农业设施化栽培、水果套袋、病虫无害化治理、动物疫病综合防治等高效生态新技术得到推广与应用。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拓宽服务领域,积极组织农业企业、合作组织、大户参加各类展会,并依托仙桥花木城,成功举办了四届苗交会,为金东农业科技产业发展支撑创造了一个重要的产品交易和信息交流平台。 4、农业企业发展迅速,市场体系逐步完善。全区已有农产品加工企业300余家,其中年销售收入在200万以上的有27家。培育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其它强优和重点骨干企业4家。2003年被农业部列为农业专业合作组织试点(县市)区,发展专业合作组织28家,其中列入省级示范性合作组织1家,列入市级示范性组织5家。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购销大户143户,小规模购销户400余户,购销队伍涉足全国,产品销往各地。 (二)制约因素 虽然我区农业产业发展有着明显的优势和发展前景,但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1、规划滞后于主导产业的发展,宏观产业指导和调控不够。农业主导产业缺乏统筹规划,缺乏宏观的产业指导与调控,市场意识淡薄,对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缺乏必要的思想和物质准备,农民盲目跟风、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突出。 2、生产条件滞后于主导产业的发展,现代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田水利设施隐患较多,农业生产受自然灾害的制约比较明显。全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4.6千公顷,旱涝保收面积不到12千公顷,全区设施栽培面积仅有533公顷。农业产业受土地、水资源等资源因素制约凸现。 3、特色产业有待进一步提升,农产品品牌知名度不高。农业特色产业高附加值的农产品不多,产业链不长,上游产品、下游产品的开发能力弱。农产品品牌知名度不高,缺少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品牌。在省内外具有相当知名度的澧浦花卉苗木、赤松佛手和江东草莓、岭下毛芋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4、农业企业有待进一步壮大,产业带动能力不强。除奶牛乳品业外,多数农业企业规模偏小,农产品加工率低,企业研发能力弱,产业中心实力不强,大量的产品仍然停留在鲜活销售,农产品加工增值少,对全区农业的带动能力不强。 二、指导思想、发展战略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科学运用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富裕为根本出发点,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以科技进步为手段,大力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着力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成果转化,改善生产条件,切实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以经营机制创新为载体,大力推广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建立健全专业化生产与产业化经营有机结合的现代农业经营体制、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体系,走循环、高效、可持续的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 (二)发展战略 按照“立足金东、依托市区、接轨义乌、发展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扎实推进全区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以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为核心,以科技、人才为支撑,重点加快农业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突出“以经营工业的理念经营农业,以发展城市的理念发展农村,以服务市民的理念服务农民”,努力构筑“大三农”工作格局。 一是要加快实施科技创新,突出内涵式发展战略。组织和整合多方面的科技资源,加强在新品种培育、病虫害防治、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研究和推广。从种子种苗、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与流通业等高效生态农业新的增长点着手,充分发挥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二是要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突出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好农业发展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改进农业生产方式,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把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系统,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和产品生命周期中减少资源、物质的投入量和减少废物的产生排放量,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双赢”。 三是要大力推进结构调整,突出非均衡发展战略。加快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加强传统产业的改造,优化产业布局,集聚产业规模。按照特色农业、块状经济的要求,抓好区域化布局,形成一批专业镇乡和专业村。进一步突出畜牧业的重要地位,做大做强中国南方奶牛基地。 四是加快农业企业化步伐,突出市场化发展战略。着眼于机制创新,大力创新农业市场主体,实现农业企业化,逐步用企业竞争替代农户竞争。切实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整合现有品牌资源,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农户生产与市场的有效对接,从而提高农民生产的组织化程度,逐步架起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户之间利益联结机制的桥梁。进一步健全农产品行业协会,不断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目标 到2010年,全区农业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农业外向度、生态环境建设水平大幅提高。 1、农业产业总值达到17亿元,年增长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0元,年均增长13%以上。 2、做大做强六大主导产业,其中,蔬菜产业产值达到2.8亿元;水果产业产值达到3.5亿元;花卉苗木产业产值达到3.8亿元;畜禽产业产值4.1亿元;奶牛乳品业产值达到9亿元(奶牛业1亿元,乳品加工业8亿元);休闲观光产业产值1亿元。 3、培育各级农产品加工企业30家,其中国家农业龙头企业2家,省级3家,市级18家,主要农产品加工率提高到45%以上;整合、做强、做大、做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农户率有明显提高。 4、培育一批农产品品牌,争创国家级绿色食品4个,省级著名商标称号4个,市级著名商标称号7个,培育一支专业购销队伍。 三、产业总体规划及布局 依据现有产业基础、农业生产条件及特色农业产业布局,“十一五”时期,全区重点发展六大优势产业。 (一)蔬菜产业 做好市区及集镇“放心菜”供应,丰富花色品种,扩大设施栽培面积,提升蔬菜产业层次。 1、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建设面向金华市区和全国大中城市市场的城郊型蔬菜产业带,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和新药肥,增加品种花色,大力推广新品种、设施栽培模式、新型设施材料及高效节水灌溉等生产技术。一是大力实施放心菜工程,加快病虫无公害防治技术的推广应用,确保蔬菜安全;二是优化蔬菜栽培方式,大力发展设施蔬菜、反季节蔬菜,积极推广蔬菜新品种;三是抓好一批规模连片的无公害生产示范基地;四是抓好基地与龙头企业或专业组织的协作,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建基地,加大蔬菜加工率。 2、发展目标:稳定蔬菜面积5000公顷,在多湖、曹宅建立连片百亩以上蔬菜设施栽培示范基地。发展近郊型观光蔬菜产业。培育12家销售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骨干企业,培育蔬菜专业协会、合作社5家,扩建1个蔬菜产地批发市场。 3、区域布局:重点发展距市区较近的多湖、东孝、赤松、澧浦、江东、岭下和靠近义乌的孝顺和傅村等镇乡(街道)的无公害蔬菜。主要发展茄子、番茄等茄果类,以马铃薯为主的根茎类,以芹菜为主的叶菜类蔬菜。 (二)水果产业 利用“中国源东白桃之乡”、“中国藤稔葡萄之乡”、“中国草莓之乡”三块水果金字招牌,进一步将水果产业的品牌优势真正转化为商品经济优势。 1、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做大做强葡萄、草莓等特色优势水果,发展白桃等效益较好小水果,强化地区品种优势,推广配套的标准化、设施化生产技术,建立高标准、高要求和高产业的标准化示范基地,提高种植户的生产技术水平,将生产、销售、加工等环节联为一体。葡萄:提高早、晚熟葡萄比例,扩大欧亚种种植面积,大力推广设施栽培,建设一批标准化、规模化的生产基地,培育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的名牌产品,加快产品保鲜、后续加工等技术研究。白桃:建立精品白桃生产基地,争取“洞源”白桃品牌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草莓:加快品种技术研发,克服连作障碍,加强无公害生产技术研究,拓宽营销思路,积极拓展市场空间。柑桔:优化品种结构,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引导柑橘种植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转变,积极培育行业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实现产销一体化,彻底改变柑桔品质低、效益低的局面。特色水果:采用优良品种和科学栽培,注重提升品质,依托市场,抓住强势销售品种,做好营销。加大扶持力度,拓宽现有区域布局,如扩大源东白桃、江东草莓的辐射范围,实现品牌资源共享。 2、发展目标:争取有1个水果品牌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基地通过国家绿色食品生产基地验收,商标获省市著名商标。优质、无污染绿色食品型葡萄产业带面积发展到1333公顷,扶持12个葡萄产业民营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桃种植面积发展到800公顷,建立标准化示范基地467公顷,精品源东白桃生产基地100公顷。草莓基地发展到333公顷。 3、区域布局:草莓生产以江东镇,葡萄生产以塘雅镇、孝顺镇,桃生产以源东乡为重点,分别向周边镇乡扩散,形成区域化生产格局。 (三)畜禽产业 发挥畜禽生产、销售的现有基础和有利条件,走规模化集约化、环保化的发展之路,推动畜禽业上档次、上规模。 1、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加强畜禽产业发展的规划布局与协调,切实解决畜禽产业发展中日益突出的人畜争地的矛盾。一是要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多湖、东孝、赤松及金东经济开发区畜禽业走园区化发展战略。二是建立健全良种繁育、疫病防治、饲料生产、科技推广、信息交流等五大体系,为畜禽业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三是着重突破畜产品加工瓶颈,以培育龙头加工企业为工作重点,以品牌占领市场,提升畜产品竞争力。四是提高畜禽业组织化程度,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使之成为既高产又高效的大产业。五是发展畜禽废弃物综合利用和环境控制技术,降低面源污染,做好循环利用。 2、发展目标:家禽到2010年发展到700万羽,生猪发展到40万头。以曹宅现有的二个两万头规模猪场为中心,辐射至源东、付村再建立两个万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组建年出栏50万羽规模的养鸡场1个。培育以养猪、养鸡为主业的示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