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83页
第2页 / 共183页
第3页 / 共183页
第4页 / 共183页
第5页 / 共183页
第6页 / 共183页
第7页 / 共183页
第8页 / 共183页
第9页 / 共183页
第10页 / 共183页
亲,该文档总共18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淮南) 现代煤化工产业园 环境影响区域评估报告主体单位:安徽(淮南)现代煤化工产业园管理委员会编制单位:安徽显闰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二 O 二 O 年十一月安徽(淮南)现代煤化工产业园环境影响区域评估报告目录1 开发区简介12 规划概述与分析32.1 规划概述32.2 规划协调性分析433 区域环境概况533.1 区域自然环境概况533.2 社会经济环境633.3 园区发展现状644 区域环境质量评价标准674.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674.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674.3 声环境质量标准684.4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684.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695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725.1 空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和评价725.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和评价825.3 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和评价905.4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和评价935.5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和评价98附件:委托书监测报告I安徽(淮南)现代煤化工产业园环境影响区域评估报告1 开发区简介淮南市位于淮河中游, 安徽省中部偏北, 是安徽省重要的资源型工业城市、淮河经 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淮南矿区拥有中国东部和南部地区资源品质最好、储量最大的整 装煤田, 是全国十大煤田和十三个亿吨煤炭基地之一。探明煤炭储量 153 亿吨, 占华东 地区储量的 50%、安徽省储量的 74。淮南煤品质优良,是理想的动力及化工用煤。 但长期以来, 淮南煤炭的消费模式传统粗放, 主要用于发电和工业燃煤, 资源利用效率 不高,产品附加值低,且环境影响大。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发展和扩大内需战略的全面实施, 我国化学工业进入了 优化升级、转型发展的历史新阶段, 大型化、集约化、高端化、绿色化以及原料多元化 成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流。新型煤化工是以当代先进技术为依托, 将煤炭资源深度加工 转化, 生产石油化工产品和洁净能源的独立化工门类, 是在传统煤化工基础上发展起来 的新兴产业,新型煤化工开始在我国崛起, 显示出强大竞争优势和良好发展前景, 将迅 速壮大成为化学工业的重要支撑力量, 将对调整化工产业结构、加快升级发展步伐、保 障国家能源安全, 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为了积极、稳妥、有序推进新型煤化工发展, 国家和安徽省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 如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原经济区 规划、煤炭深加工产业发展政策、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安徽新型煤化 工基地发展纲要、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皖北及沿淮地区 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等,为淮南加快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提供了广阔的政策空间和重 大发展机遇。淮南市煤、水资源丰富, 水陆运输条件优越, 比邻主流化工市场, 煤炭和 化工产业基础较为雄厚, 发展新型煤化工综合要素优势明显, 具备了跨越式发展的有利 支撑条件。为了发挥淮南的比较优势, 加快推进新型煤化工发展步伐, 带动全省化工做 大做强, 安徽省政府于 2010 年 12 月 23 日以 皖政秘2010423 号文安徽省人民政府 关于筹建安徽淮南现代煤化工产业园的批复 ,同意筹建安徽 (淮南) 现代煤化工产业 园,规划总面积按 12.7km2 控制,重点发展煤气化工、煤制天然气和精细化工等产业。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安徽 (淮南) 现代煤化工产业园总体规划 (20152020) 用于指导安徽 (淮南) 现代煤化工产业园的建设,为了协调园区的经 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1安徽(淮南)现代煤化工产业园环境影响区域评估报告例、环保部、国家发改委环发201199 号关于进一步做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 通知和安徽省环保厅有关文件精神和规定, 安徽(淮南) 现代煤化工产业园管委会于 2016 年 3 月 14 日正式委托安徽皖欣科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安徽(淮南)现代煤 化工产业园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编制完成了安徽(淮南) 现代煤化工产 业园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2016 年 6 月,安徽省环境保护厅以皖环函2016651 号安徽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安徽(淮南) 现代煤化工产业园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 查意见的函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了审查。安徽(淮南) 现代煤化工产业园的产业发展定位为: 以淮南地区煤资源为基础, 结 合周边地区盐资源、电力资源和化工产业现有基础, 以及资源、市场和产业支撑等情况, 建成我国临近华东地区最大的开放式特色煤化工生产基地, 以煤气化、焦化为龙头, 以 煤矸石低热值煤发电为基础, 形成甲醇制烯烃、硝酸、化肥、替代燃料、煤焦化、电石 乙炔等六大产业链, 与华东地区和安徽省其它大型石油化工、煤化工基地形成错位竞争、 优势互补的格局。 安徽(淮南) 现代煤化工产业园适应淮南煤化工产业园特色化发展的 要求, 立足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以煤气化工、煤制天然气、精细化工为主导产业, 大 力发展煤化工产业以及延伸产业, 积极引导企业、技术、人才等向园区集聚, 建设中国 中部地区一流的现代煤化工产业园, 为优化全省产业结构、培育和壮大主导产业、完善 现代产业体系作出贡献。主导产业包括煤基石化板块、替代燃料板块、基础化工板块、 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板块。为落实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加快推进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区域评估工作的通 知(皖环发201985 号) 要求, 安徽(淮南) 现代煤化工产业园管理委员会委托安徽 显闰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编制安徽(淮南) 现代煤化工产业园环境影响区域评估报告, 推进环境影响区域评估成果共享。本次环境影响区域评估的范围为东至大圩自然庄, 西 至西圩自然庄, 南至姚凤路, 北至淮阜铁路和平圩电厂专用线,规划范围面积 12.7km2, 其中建设用地面积 12.53km2。2安徽(淮南)现代煤化工产业园环境影响区域评估报告2 规划概述与分析2.1 规划概述2.1.1 规划原则(1)科学发展原则;(2)集约一体原则;(3)资源匹配原则;(4)功能明晰原则;(5)循环经济原则;(6)生态环保原则。2.1.2 规划期限2015 年2020 年。2.1.3 规划范围园区选址地处淮南市潘集区淮河北岸祁集镇和平圩镇范围内, 规划范围东至大圩自 然庄,西至西圩自然庄,南至姚凤路,北至淮阜铁路和平圩电厂专用线,见图 2.1- 1。规划范围面积 12.7km2 ,其中建设用地面积 12.53km2。2.1.4 发展目标(1)总体发展目标国际一流、国内领先、中部唯一、安徽骄傲。建设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世界知名的 煤化工产业园区;打造成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示范园区。(2)发展目标经济发展目标到 2020 年,实现总投资 650 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 260 亿元,税收 5 亿元。园区 初具规模,形成布局相对集中的大型工业园区。社会发展目标到 2020 年,在煤化工产业园和平圩镇范围内,形成以产兴城、依城促产、产城互 动发展格局,打造成为淮南市淮河北岸城市功能完善、品位高,宜产宜居的的新城区。3安徽(淮南)现代煤化工产业园环境影响区域评估报告图 2.1-1 安徽 (淮南) 现代煤化工产业园地理位置和规划范围图4安徽(淮南)现代煤化工产业园环境影响区域评估报告生态发展目标到 2020 年,园区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绿色生态区,各项环 境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 成为物质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 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 家园。2.1.5 产业规划(1)产业定位适应淮南煤化工产业园特色化发展的要求, 立足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 大力发展煤 化工产业以及延伸产业, 积极引导企业、技术、人才等向园区集聚, 建设中国中部地区 一流的现代煤化工产业园, 为优化全省产业结构、培育和壮大主导产业、完善现代产业 体系作出贡献。主导产业: 园区以煤气化工、煤制天然气和精细化工为主导产业, 主导产业具体 分为煤基石化板块、替代燃料板块和精细化工、新材料板块。煤基石化板块煤制烯烃、煤制芳烃、煤制乙二醇等;替代燃料板块煤制天然气、煤制油、煤制乙醇等;精细化工、新材料板块 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等。延伸产业:有关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配套产业:根据淮南市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期间要推动淮化集团和德邦化工等主城区化工企业 搬迁改造, 计划 2019 年开始搬迁, 3 年左右完成。 配套产业主要承接淮化集团、德邦公 司等主城区化工企业搬迁, 建设以合成氨为核心, 尿素、联碱、氯化铵、硝基复合肥及 硝酸下游产品为补充的产业链及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等。(2)产业发展思路园区产业发展以新型煤化工为核心, 应充分调动资源、交通、技术等各种生产力要 素, 加快煤制烯烃、煤制芳烃、煤制乙二醇等重点项目建设, 争取早日建成投产。同时 利用龙头项目的带动效应,根据产业规划精确招商引资,加快产业链条的拓展和延伸。园区发展以煤气化工、煤制天然气、精细化工为主导产业, 应把循环经济作为产业 发展之本, 突出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 严格项目入园, 加快推进园区基础配套 设施建设, 构建多种产业相融合、配套设施一体化、资源利用效率高、生态环保与循环5安徽(淮南)现代煤化工产业园环境影响区域评估报告经济特色突出的现代化新型煤化工产业园,促进淮南市经济与社会全面进步。(3)产业链构成煤基石化产业板块 煤制烯烃及下游加工产业链建设以 180 万吨/年煤制烯烃为龙头,以 30 万吨/年聚丙烯、 40 万吨/年聚乙烯为重点的合成材料项目; 烯烃下游有机原料产品苯酚丙酮、环氧丙烷、丙烯酸及酯、环氧乙烷、醋酸乙烯等为重点的有机原料项目。图 2.1-2 煤制烯烃及下游加工产业链 煤制芳烃、煤制乙二醇及下游产品产业链建设 100 万吨/年煤制芳烃、 120 万吨/年煤制乙二醇及下游 120 万吨/年 PET 、20 万吨/年 PBT 项目。图 2.1-3 煤制芳烃、煤制乙二醇及下游加工产业链6安徽(淮南)现代煤化工产业园环境影响区域评估报告替代燃料产业板块建设 22 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 300 万吨/年煤制油、 40 万吨/年煤制乙醇等重点 清洁替代燃料项目。图 2.1-4 替代燃料产业链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板块新型精细化工领域方向: 电子化学品领域, 重点发展高附加值的、特种环氧树脂等 品种;表面活性剂领域,重点发展聚乙二醇等产品;加工助剂领域,重点发展 ACR 抗 冲改性剂等产品; 此外, 还重点选择了聚对苯二甲酸 1,4-环己烷二甲酯等其它精细化工 产品。化工新材料领域方向: 高性能合成橡胶及弹性体, 包括丁基橡胶、异戊橡胶、丙烯 酸酯橡胶、热塑性聚酯弹性体、丁苯橡胶; 工程塑料及特种工程塑料, 包括 PBT、聚醚 醚酮等; 可降解材料, 包括二氧化碳降解塑料等; 功能性高分子材料, 包括高吸水性树 脂等。煤化工配套延伸产业板块根据淮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期间要推动淮化集团和德邦化 工等主城区化工企业搬迁改造, 计划 2019 年开始搬迁, 3 年左右完成。煤化工园区承接 淮化集团、德邦公司等主城区化工企业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