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题目:正义如何被交易电影守法公民观后感姓名: 代振利 学号: 20104102001603 专业: 法硕(法学) 班级:4班 正义如何被交易电影守法公民观后感又是一部抨击美国司法体制的电影,看完了这部电影,或许有人会将这部电影与肖申克的救赎做比较。但显然,这部电影没有达到后者的高度。肖申克的救赎也是一部抨击美国司法腐败的电影,但上升到了对人在遭遇不公正命运时摆脱习惯和惰性的沉沦从而自我救赎的一种人性的探讨和人生的思索,成为了一部经典的励志电影。而本片讲述一个“守法公民”在遭遇一次绑架案后失去妻儿。在随后的法院审理阶段,由于公诉人和被告做了一笔交易,导致主犯从轻发落,而从犯却落得个死刑。对此,公诉人的解释是,只能这样做,否则主犯就会被无罪释放。目睹司法的漏洞和无能,正义无从伸张,从而经过长时间精心准备和策划,用一系列匪夷所思的杀人复仇来“警醒”和“教育”整个司法系统正义是如何被交易的!本片的主人公最后走上了一条疯狂的杀人复仇之路,在复仇的快感得到满足后陷入更深的内心的沉沦和谴责。本片在揭露司法的软弱和无能、正义被交易上浓墨重彩,在满足观众猎奇和复仇心理上竭尽能事,并没有给观众指明一条心灵解放的路。所以,本片与肖申克的救赎的本质区别在于,后者在商业的包装下进行了社会学哲学的探讨,而本片却在商业的包装下停滞不前。本片可以讨论的地方有很多方面,例如高科技被犯罪人利用对社会带来的威胁以及对打击犯罪带来的难度,在本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高智商的人凭借着对司法制度的熟悉和高科技的掌握就可以将整个司法体系搞得团团转。当然,本片有很大的漏洞和夸张的成分;再如,犯罪和司法不公对受害人带来的影响。当一个人遭遇犯罪的侵害而悲痛和愤怒,进而产生伸张正义的要求,甚至产生“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复仇心理,这些都是正常的合乎逻辑的想法。但当受害人再遭遇司法不公正义得不到伸张时,就可能对司法感到失望和绝望,从而借助私力救济或者体系外的力量来伸张正义。本片的主人公克莱德谢尔顿就从一个守法公民变成了一个疯狂的杀人魔鬼。所以说,司法的腐败和不公对受害人心理的伤害要胜于犯罪本身。但看完本片,导演着力探讨的立足点并不在此,导演要传达的一个主题是:正义是如何被交易的,矛头直指美国的辩诉交易制度。辩诉交易(PleaBargaining),是指在法院开庭审理之前,作为控诉方的检察官和代表被告人的辩护律师进行协商,以检察官撤销指控、降格指控或者要求法官从轻判处刑罚为条件,来换取被告人的有罪答辩,进而双方达成均可接受的协议。通俗的说,辩诉交易就是在检察官与被告人之间进行的一种“认罪讨价还价”行为。美国的辩诉交易制度由来已久。二战以后,美国由于种种社会原因,犯罪率居高不下。为了以有限的人力、物力解决日益增多的案件,一些大城市的检察官开始用协议和交易的方式,换取被告人的“认罪答辩”。由于这种结案方式迅捷而灵活,因而在联邦和各州得到广泛采用。1970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正式确认了辩诉交易的合法性。美国1974年修订施行的联邦刑事诉讼规则明确地将辩诉交易作为一项诉讼制度确立下来。但辩诉交易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在理论界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拥护者和反对者的力量都很强大,在实践中也未顺利推行。1973年,阿拉斯加州检察长命令全州所有检察官停止参加辩诉交易。“全国刑事审判标准及目标咨询委员会”还在全国呼吁争取在1978年之前废除辩诉交易。当然,辩诉交易并没有停止。目前,联邦和各州90%的案件是以辩诉交易结案的。不可否认,辩诉交易有其自身的优势和合理性。辩诉交易制度可以大幅度降低诉讼成本,节约司法资源。辩诉双方对辩诉交易的选择是一个理性经济人的选择,不论对司法资源欠缺的控诉方还是对被诉的辩护方来说都是机会成本最小、效益最高的。但辩诉交易对受害人利益的侵害和心理上的伤害是显而易见的。本片的片名就带有极大的讽刺意味,守法公民连自己的妻儿都无法自保,违法公民却可以通过交易逍遥法外。于是这个作为弱势群体的守法公民故意犯了一桩杀人案,但是没有丝毫的证据能证明他是凶手,他故意跑到警局挑衅,说自己愿意认罪伏法,但是要和公诉人“做交易”。于是,在剩下的影片中,上演了一桩又一桩骇人听闻的惨案,被害的人均是当年和那起绑架案有关联的“体制中人”这些就是他和公诉人交易的“砝码”。辩诉交易,给控诉方和辩护方带来了效率和“双赢”,这其中却牺牲了无辜的受害人的利益。当然,这是在缺乏证据的情况下,法律所做的一种妥协和退让,与其让被告人逍遥法外,不如与其达成交易减轻处罚,这也是最现实最理性的选择。但受害人并不明白这一点,或者说受害人根本就不会理睬这一点。受害人经历的是一次真真切切的残暴的犯罪侵害,以及失去妻儿的切肤之痛,受害人对自己的经历所遭受的痛苦是清清楚楚的,他所要求的是还原事实真相,惩办凶手。然而,法律在现实面前只能用证据组成的法律真实来代替客观真实。法律的妥协,检察官和罪犯的交易,罪犯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这些使受害人再一次的遭受伤害。那种对法律的失望,对现实的无奈,对正义的绝望,甚至比遭受到的犯罪侵害本身还要痛楚。另外,辩诉交易,也给司法腐败打开了大门。无论什么交易,不管是商业上的交易,还是检察官和罪犯之间的交易,只要存在交易,就一定有讨价还价,于是是非曲直便在这讨价还价之间被抹杀。因为有了交易,那么法官和检察官就可能在金钱和利益的驱使下收受贿赂进而徇私枉法,这是人性恶的前提假设得出的符合逻辑的推论,也是为无数案件所证明的事实。正如本片那位女法官所说“我们最大的好处是,想怎么干就可以怎么干”。 本片也让我们看到了美国刑事诉讼理念中对保护犯罪嫌疑人合法权利这一方面的侧重,甚至可以说是过分偏重。于是,我们在影片中,一次又一次从女法官口中听到“公民权利”这个词,以及在她临死前说的那句“你要我为了含混的更重要的目的侵犯他的天赋人权,是这样吗?”。然后看到法庭上若无其事的被告,犯罪后依然穷凶极恶的罪犯,蹲在监狱依然可以呼风唤雨的囚犯。这些现象都发生在美国,一个以保护人权为终极目的的国家。美国的刑事诉讼法对犯罪嫌疑人权利的保护有点过头了,以至于在打击犯罪方面显得软弱无力。警察和检察官为了抓捕凶手将其绳之于法,不得不与法官周旋。于是,我们在影片中,一次又一次的看到检察官尼克一次次被迫与莱德谢尔顿做交易那无奈的神情,看到了整个城市的司法体系中人被莱德谢尔顿耍得团团转。这在我们国家是难以想象的。我国的刑事诉讼理念以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秩序为己任,但凡遇到像莱德谢尔顿这号人物,对这种破坏社会和谐安定的“阶级敌人”,一定是坚决镇压,“宁可枉杀三千,也不能放过一个”,早就将其“专政”了。与影片嚣张的主人公克莱德谢尔顿相反,我国大量出现的是舍祥林、杜培武、赵作海这样的冤大头。影片最后,莱德谢尔顿在接到尼克交到他手里的他女儿的一串手链时,显露出了紧张、不安和忏悔的神情,并最终在烈火和爆炸中结束了他的罪恶和复仇。导演似乎想说的是,复仇并不能给人的心灵得到慰藉,反而会使罪恶越陷越深。而给我的一点启示是:虽然有时候这个体系会让我们失望,但要解决问题,还是要回到体系中来。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