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082009新余一中高二年级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2009年3月)命 题 人:周宜珍 审 题 人:方 顺 试卷分值: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卷 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500年前,非洲人手里拿着象牙,欧洲人手里拿着圣经;500年后,欧洲人手里拿着象牙,非洲人手里拿着圣经。”这句话突出了近代以来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过程中的( )A.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融合 B.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冲突 C.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融合 D.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冲突2在价值上,每年卖给外国人的货物,必须比我们消费他们的更多。我们在贸易上遵循着这种惯例去做,就稳稳地可以保证我们的王国每年一定会增多20万镑财富,并且一定是大部以现金的形态带回祖国。英托马斯孟(1571-1641)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以下对当时英国历史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民族国家利益至上 B重商主义积累资本 C对外贸易保持逆差 D鼓励出口扩大市场3亚历山大二世时期,俄国地主大都使用农民而不愿意使用机器打谷。原因是“打谷机要花费许多钱, 而农民一文钱也不要”。 这种现象反映了 ( )A机器生产不适合俄国农业 B使用农民的生产效率更高C农奴制阻碍了工业化进程 D农民与地主关系非常密切4首倡武装倒幕的吉田松阴首先提出“草莽崛起论”,认为“只有那些不再为封建君主效力的浪人、爱国的豪农富商和粗食陋衣的农民等出身卑贱者,即被称为草莽的人们,才能献身于救国斗争”。最终成为武装倒幕运动主力的是( )A不再为封建君主效力的浪人 B爱国的豪农富商 C粗食陋衣的农民 D上述三者的联合51901年,英国人威廉斯蒂德曾说:早晨,一个普通人从新英格兰制造的床单上起身,使用杨基保险剃刀刮胡子,在穿着北卡罗来纳短袜的脚上套上波士顿靴子,扣紧康涅狄格吊带(注:材料所涉均为美国地名)从这段话可以推断出( )A英国民众的日常生活用品主要来自殖民侵略 B英国制造的工业产品在世界范围已失去市场 C美国制造的工业产品表现出强劲市场占有力 D美国已完全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6、右侧是约七十年前的一幅英国漫画三头怪兽, 这三头怪兽影射的是 ( )A三国同盟 B三国协约C同盟国 D三国轴心7汤姆发现在古代常用文字中有关“马”的单字特别多,而且划分很细致;而现代常用文字中的关于的马的单字少了很多,但关于“机”的词汇却多了。造成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 A生态恶化,物种消失 B传统文化的丧失和灭绝 C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转变 D文字改革的必然结果8. 有人认为,苏联发明了“在落后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靠人力劳动投资,迅速跨过工业化阶段的无情的国家公式”这一观点( )A充分肯定了农业集体化运动B指出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C较客观地评价了斯大林模式 D揭露了赫鲁晓夫改革的本质属性9.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苏俄(苏联)与德国先后签署布列斯特和约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两者( ) A.都意味着苏俄(苏联)将失去大片国土 B.都为了粉碎英法等国的祸水东引图谋 C.都为了退出世界大战,尽力实现和平 D.都具有策略性,分别被苏德废除或撕毁10凡尔赛和约签订后,西方政治家曾经这样建议“关于萨尔区的协定仍然有效同时应当有一个附加条件,在同一时期内法国应与德国缔结一项条约,规定由洛林供应德国的铁矿,至少是战前数量的50,作为交换条件,德国向洛林供应煤矿,其数量在考虑了萨尔区的产量之后,应与战前的供应总量相等”。这为政治家意图是( ) A促使法德进行经济合作,化解两国矛盾 B复兴德国经济,以期东山再起C肢解和掠夺德国,使其不再成为欧洲威胁 D扶植德国,牵制法国11这是前苏联的一段笑话:农夫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的回到家里和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老婆说:“没有油啊!”伊万说:“那就煮!”老婆说:“没锅!” 伊万说:“那就烤!”老婆说:“没有柴!”伊万气死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该笑话主要针对斯大林时期的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 C农业集体化运动D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12、斯大林时期,造成苏联农业长期不景气的因素主要有实行余粮收集制 片面发展重工业 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 不切实际地扩大玉米种植面积( )A、B、C、D、13史学家弗里德里希梅尼克认为:德国再次挑起世界大战有其内在的人文因素,犹如“灾难的种子”。这个“种子”指的是 ( )A普鲁士军国主义传统 B长期分裂受大国欺凌C巴黎和会的严厉制裁 D与法国争霸欧洲大陆14图8是美国的一幅宣传画,图中炮筒上分别绘有英、美、中、苏 等国的国旗。通过这幅宣传画,我们可以感知到 ( ) A协约国力图瓜分世界和称霸,是导致世界大战的原因B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C强大的军事实力,是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的保障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已成为时代趋势15.德黑兰会议是在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根本好转的形势下召开的。“根本好转”的表现有 指的是德军陷入东西两线夹击之中 法西斯阵营开始瓦解 北非德意军队投降 苏德战场德军被迫转入战略防御( )A B C D16、“我们希望民主战胜独裁,希望核武器不落入危险人物手中,但是我们不像1947年那样感到明显的安全威胁。“(美国某报)其中感到明显的安全威胁是指( )A二战后,美苏由合作转为对抗 B 日本的崛起 C 欧共体的建立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1719世纪后半期和20世纪后半期日本两次崛起,其相同的因素有进行社会改革引进先进科学技术 重视发展教育 利用国民经济非军事化有利条件( )A、B、CD、18、右图为讽刺与幽默上登的一幅漫画,它主要反映了日本( )A蓄谋发动侵略战争 B。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C社会暴力激烈 D。军国主义阴魂不散19从新加坡、韩国在20世纪经济高速发展的模式中,我国可以借鉴的是 全面学习和利用外国资本主义,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不断深化改革,调整产业结构既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又重视经济安全采用新加坡、韩国经济模式,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 )A B C D20二战后,联邦德国政府采用艾哈德博士的经济改革方针,推行“社会市场经济”的政策。其理论依据是:社会市场经济不是自由放任式的市场经济,面是有意识地从社会政策角度加以控制的市场经济。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德国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趋势加强 B德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趋势加强C二战后,德国政治民主趋势更加明显 D德国由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过渡21日本政府首相表示将继续参拜供奉有东条英机等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日本军国主义的阴魂难以消散的原因 在日本历史上具有军国主义历史传统 美国的包庇导致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清算不够彻底 日本成为经济巨人,不甘做国际政治生活中的矮人 中国对日本的威胁,滋长了日本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 )ABCD22、一位联合国外交官这样评价上世纪70年代的联合国: “小国管理着东河岸边的美丽建筑物,两个大国管理着世界其余地方。”导致“小国管理着东河岸边的美丽建筑物”的原因是 ( ) A美国和苏联对联合国事务不感兴趣 B美国和苏联的霸权地位被严重削弱C第三世界国家的增加改变了联合国 D小国已经可以在安理会行使否决权23二战结束后初期,美国芝加哥太阳报指出:“紧接着这位伟大而盲目的贵族所高举的大旗,就会使我们投入这个世界最恐怖的战争中去。”同时,斯大林在真理报上指出:他的演讲是“危险的行动”,是“站在战争挑拨的立场上”,是“号召同苏联战争”。上述材料所指的事件是 ( )A丘吉尔在富尔敦发表“铁幕演说” B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咨文C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 D美国发动朝鲜战争24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文本用的是荷兰的纸张,德国的墨水,法国的印刷,比利时和卢森堡负责装订,附着意大利制作的飘带。这种现象说明了 ( ) 二战后西欧国家的和解 西欧各国间的分工合作西欧开始了一体化进程 西欧各国已结成经济政治联盟A B C D25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到80年代后期,尽管欧洲的经济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发展态势,但并没有形成整个欧洲的紧密联系,究其原因,主要是( )高考学习网A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结果 B以英法为主的国际排外思潮的影响 高考学习网C欧美间经济、军事竞争加剧的影响 D两极格局下意识形态的对峙 高考学习网第卷非选择题(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新政)所谓“新”,指的是(美国)抛弃了自由放任、自由竞争和通过资本主义经济本身自身调节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摘自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材料二:我们原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摘自列宁选集卷四材料三:邓小平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 邓小平还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回答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什么。(2分)(2)材料二中“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指的是什么政策?(2分)“犯了错误”后又实行了什么政策?(2分)(3)二十世纪40年代中期以来,东方社会主义国家利用“市场”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计划”即国家干预,都取得了成效,证实了材料三邓小平的谈话的精神。请你就中外历史各举一例加以说明。(4分)27世界需要“新布雷顿森林体系”(10分)材料一:世界经济兜了一圈之后又回到原地,过去就是、如今依然是世界主要金融强国的美国引发了一场巨大的金融危机。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Great Depression)伴随着经济合作的失败、全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