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气压强精品教学设计省一等奖教材分析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压强与浮力第三节。第十四章压强与浮力是学生初次接触,也是整个初中物理教学的重难点。本章分别通过固体、液体、大气、流体压强以及浮力的相关应用对压强和浮力做了较为详细的讲解,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走进章节的学习,最后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本节在前两节的基础上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对大气压强进行研究,主要分为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强的测量以及大气压强的应用三个方面。本节课承接了前两节固体和液体压强,是对压强概念的巩固与深化,同时为下一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打下基础。学生分析知识储备:在第一二节的学习中,学生知道了固体和液体压强及其计算公式,对压强概念有了较深的认识,同时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并可以按照二力平衡进行简单的运算。能力储备:能够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对于现象的认识能够引申到物理原理的理解,并且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究。但是初中生的抽象思维尚有欠缺,而且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对于复杂的逻辑推理难以接受。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2)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知道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3)认识生活中应用了大气压强的现象。2.过程与方法(1)观察跟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感知大气压强是一种客观存在;(2)观察演示实验现象,计算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大小;(3)通过观察感知人类是如何利用大气压强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对大气压强测量的了解,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测量并计算大气压强的大小教学难点:测量并计算大气压强的大小教法与学法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提问法、讲授法学习方法:任务驱动、合作学习教学特色1. 突出小实验的作用,利用简单的实验器材将大气压强可视化;2定性到定量,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简化托里拆利实验,突破难点;3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知道什么”,更要关注学生“怎样才能知道”。教具准备胶片(3张)、水杯(3个)、烧杯(2个)、试管(6个)、自来水、吸盘(1个)、(量程为20牛顿)弹簧测力计(1个)教学程序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活动设计设计意图新课引入(2min)创设情境:在17世纪中叶,著名的物理学家伽利略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一台抽水机最多能把水抽到10米高。带领学生一起走进大气压强的学习,帮助伽利略解决问题。贯彻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理念,通过历史故事,让学生扮演伽利略的助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新课教学一:大气压强的存在(6min)温故知新:回顾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类比得到气体也要受到重力的作用,会对我们以及我们周围的物体有压强的作用。继而带领学生一起用实验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事实。实验探究:1. 试管上升实验:大试管内装满水,将小试管放入,倒立过来,发现小试管上升了;2. 覆杯实验:用一张胶片托住一杯水。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只是引导,并不动手做这两个实验,而是让学生分组实验,学生在实验中要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在此过程中小组之间相互交流探讨 理论分析:通过试管上升实验和覆杯,分析得出大气压强的存在。1.采取板书对小试管单独进行受力分析,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回答在忽略摩擦阻力的前提下小试管的受力情况。学生回答出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水对试管竖通过引导,培养学生敢于猜想的勇气。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引导学生自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突出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用物理知识分析问题,并做简单的推理。新课教学二:大气压强的测量(26min)直向下的压力,要使得小试管在大试管中上升,则一定有另外一个竖直向上的力促使它上升,这个力是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产生的;2.通过试管上升实验得出大气压强的存在后,教师点一位同学分析覆杯实验,对胶片进行受力分析,并得出大气压的存在。回顾历史:学生阅读课后习题第二题,了解有关马德堡半球实验的相关知识,得到以下信息:大气中存在大气压强,而且大气压强很大。教师抓住“大气压强很大”,开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测量大气压强的大小。定性感知: 设计吸盘实验,利用小吸盘和弹簧测力计带领学生定性感知大气压强的大小,并根据压强公式P=F/S估算大气压强大小。原理分析: 结合FLASH,分析玻璃管内液柱产生的原因,得出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大气压强的原理。视频教学:播放托氏实验视频录像,让学生带着两个问题去观看:1、实验器材有哪些;2、实验现象是什么。学生带着问题观看托氏实验的视频录像。分析引导:在视频结束后,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两个问题,教师给予肯定性的评价,并且引导学生思考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借助多媒体分析,帮助学生得出大气压强的大小就是760mm水银柱产生的液体压强。然后给出大气压强计算的过程,并且说明一个标准大气压的相关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对于学生的困难之处及时给予解答。结合历史引出大气压强的大小,使得课程更加流畅,同时不失趣味性。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同时降低托里拆利实验的难度利用多媒体的辅助作用,帮助学生理解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考虑到托氏实验不便在教室展开,利用多媒体的灵活性,辅助教学,让学生真实感受托里拆利实验。采取引导法去讲解其中的机理远比灌输式教学给学生的感触深;同时,清楚的分析其中的知识旨在突破本节课的难点,降低学习难度。新课教学三:大气压强的应用(8min)科学探索:导出问题:“如果换做其他液体呢?比如说水,会产生多高的水柱?”让学生动手计算,并请一个学生上讲台进行计算。学生计算完毕,给出评价,此时再对水银做该实验的材料的原因作出说明:外界大气压一定的情况下,所选液体的密度越大,产生的液柱就越低,在所有液体中水银密度最大,因此用水银作为实验材料再合适不过。联系生活:结合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现象以及部分生产工具,向学生介绍大气压强的应用,加深学生对于大气压强的理解。 让学生动手体会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以及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贯彻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育理念,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的应用能力。新课总结(3min)小结及作业布置: 提问式的教学方法带领学生小结新课,并且布置必做题(第二题)与选做题(第一题、第三题)回顾本节所学知识,考虑个体差异布置必做题和选做题。板书设计 14.3 大气压强一、大气中存在大气压强二、大气压强的方向:四面八方三、大气压强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1atm=P0=1.013105Pa四、大气压强的应用:气压计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