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汉代行礼有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其中稽首是重,是臣拜君之礼。”。周礼春官大祝中说:“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九拜”在老事年间属于大礼,礼记郊特性中说:“大夫夫臣不稽首,非尊家臣,以避君也。”这句话是说,因为稽首是大臣拜君王的礼,所以家臣不行此礼。由“臣”到奴仆:漫谈古代君臣礼节的变化现今荧屏上的古装剧泛滥成灾,有一个场景是比较常见的:君主上朝时一群大臣趴在地上三拜九叩的三呼万岁,无论历史背景由春秋战国到清朝,大凡君主上朝就是一堆大臣磕头,君主高高在上稳坐不动。其实这是大有问题的,完全是这些历史剧导演图省事搞出的“硬伤”。中国古代君臣之间的礼仪,并非自古不变的,我们在影视剧中常见的大臣叩拜君主的那种突出君权威严的场面,大多是明清时期君臣礼仪的表现。在先秦时期曾有君主礼敬大臣的仪制被广泛使用,中国古代君臣之礼向突出君主专制权威方向变化,主要是在秦朝以后。下面随便说说一些礼仪变化的历史,先从秦朝统一前说起:1 先秦的君主之礼上古先秦的礼仪繁褥,所记述的经典史料文字古朴,十分艰涩难懂,现代的研究者不得不参考后世经学家们的注疏进行解释。古代君臣之间的礼节,可分为两种形式:一是举止性礼节,主要是站立礼与跪拜礼;二是称谓之礼。先说举止性礼节:先秦时期,君臣之间的举止性礼节,不仅仅是臣下向君主施行,而且君主也有向臣下施用仪制。站立礼中,君主向臣下所施行的主要是“揖礼”,即后世所说的“作揖”。据周礼载,周王召见诸侯之时,向其中没有血缘关系的庶姓诸侯,施以“推手小下之”也即合手前推再稍往下动的“土揖”礼。向有姻亲关系的异姓诸侯,施以合手平推的“时揖”礼。向同姓诸侯,施以合手前推再稍向上举的“天揖”礼。周王与自己的直属臣下在朝仪之时的礼节,周礼.夏官记载:“孤、卿特揖,大夫以其等旅揖,士旁三揖。王还,揖门左、门右。” 上古人写文章惜墨如金,如果没有注释,估计现在没几人能看懂这里在说什么意思。这条记载,郑玄的注、唐朝贾公彦的疏、清朝孙贻让的正义,皆认为是描述周王向臣下行揖礼各定班位的场景。孙贻让说得比较具体:“此朝仪,孤、卿、大夫皆未就位,王揖之,乃各就本位。士则亦先立在位,待王揖与彼” (孙贻让周礼正义卷59)大致意思是: 对孤、卿,一一行揖礼;对大夫,因其同爵者多,且分等,故以对众而行的旅揖分等而揖之:对士,因士分上中下三等,所以分三次行揖礼。所谓“王还,揖门左、门右”,是王回首而对侍从之故士、虎士、太仆辈们行揖礼,因王御朝之时,这些人在王的身后两旁门左门右,王向左右作揖完后还得向后左右作揖,所谓“王既出,(背)负屏,揖卿、大夫讫,乃还,面微向后而揖门左右。”孙贻让周礼正义卷59 以上所述,周王天子无论是对诸侯,还是对孤、卿、大夫、士乃至更低级的故士、虎士、大仆等行揖礼,都属于君臣之礼的范畴,而且是君向臣先施礼,还得是向大臣部下一一行礼,而大伙只要对周王行一次礼就行了。可以看出这时的朝堂上最忙的人就是君主了,后世君主高居宝座巍然不动的景象,周王们大约是做梦也没想到的。 再看跪拜礼。先秦时的人席地而坐,正规的坐姿,是双膝跪席,臀部压在脚后跟(呵呵,日本人就是这样坐的)对同坐的对方表示敬意,则臀部抬起离开双脚,上身挺直。若再施以手或头、上身的其他动作,则形成各种形式的跪拜礼,如所谓稽首、顿首、空首什么的。说文解字.手部段玉裁的注:“凡不跪不为拜”,所以史籍中提到具体的“拜”礼,就是指的这种跪拜礼。先秦时期,无论是礼制,还是史事,都有君向臣“ 拜”-也即行跪拜礼的记录。没错,就是君主向臣下跪拜。 据礼记.曲礼下记述:“大夫见于国君,国君拜其辱同国始相见,主人拜其辱。”这段话所涉及的君主行礼有两方面,一是国君对别国来的大夫行拜礼。二是对“同国”即本国始任为大夫者行拜礼。“拜其辱”之“辱”,按经学家解释是谦指对方的屈下来见,所以“拜其辱”便是行拜礼以欢迎对方的来见,君主以跪拜礼对初任大夫的臣下表示敬意与拜托。战国策.秦策三记载秦昭王恳请范睢帮他,也是“秦王跪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唯应允而向秦王“再拜”,“秦王亦再拜”,并对范雌说:“昔者齐公得管仲时以为仲父,今吾得子亦以为父!”对范雌待以极高礼遇。君对臣还礼的跪拜礼是“空首”,所谓:“空首拜者,君答臣下拜”,动作是两手拱地.叩头至手而不触地,故名空首。君主还跪拜礼的次数是一拜,所谓奇拜是也。仪礼.士相见礼亦载:“始见于君,士大夫则莫挚,再拜稽首,君答壹拜。” 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八载;“古人席地而坐,引身而起,则为长跪。首至手则为拜手。手至地则为拜。首至地则为稽首。”君主对臣下表示特别的敬重,还有施最重的稽首礼的,但不属礼制的规定,而是“非常礼”也,尚书中就记有“太甲稽首于伊尹、成王稽首于周公”之事,说的是商王太甲向大臣伊尹行稽首礼,西周成王向周公稽首,不过可能被后世儒家理想化过了。 除站立礼、跪拜礼外,还有一些礼节也体现出君对臣的礼敬。.如:降阶,下台阶相迎或行礼。例如诸侯国国君公对其臣下降阶行礼表示欢迎的礼制:“卿大夫皆入门右,北面立。公降阶揖之”如此等等。 离席,或曰避席。指离开跪坐之席起立,再施以揖礼或拜礼。如春秋时齐桓公大宴臣下,鲍叔牙向桓公敬酒致辞,希望他不要忘记昔日国乱出奔时的苦难。桓公大为感动,而离席再拜,这是君离席向臣行两拜(再拜)的礼。还有所谓“兴”(兴席),是在座席上起立以示敬。仪礼.士相见礼记述:君赐臣下宴,臣下食毕拜谢退出时,“君为之兴”,便是君对臣之辞去以起立作为相送的礼节,这时大臣们就要说:“君无为兴,臣不敢辞”,然后才离开。更重的礼节是君不仅起立,而且“降送之”,即降阶相送。 此外,还有君为臣“抚席”抚一下席子请坐、“撇席”象征性掸席上灰尘之动作让坐等等礼节。 在称谓礼上,古人姓名外还有字,先秦时期有“国君不名卿老”礼制,君主不以名称呼高等官员,以示尊重。 正因为先秦之时君对臣有诸多礼敬的仪节,与后世大不一样,因而令后人对古君王之圣德及礼敬臣下的行为心仪、叹赞。清人康有为很羡慕的加以总结说:“礼:天子为三公下阶,为卿离席,为大夫兴席,为士抚席。于公卿大夫拜,皆答拜。”(康有为遗稿下卷拟免跪拜诏)2.秦至唐时期的君臣礼仪 中国古代君臣之礼的变化,主要是在秦朝以后,已称皇帝的君主在礼制方面提高与维护其至尊的身份地位,礼敬大臣的仪制与行为减少,君尊臣卑的纲常由此强化。秦统一后,建立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君主称皇帝,君臣之礼方面突出了强化皇权与提高皇帝尊威,先秦时期君主礼敬大臣而卑己尊臣的礼仪,当然有损皇帝至尊身份,因而从礼制中取消,皇帝只向极个别的大臣主要是自己的授业师及“三老五更”行礼,所以在朝仪及其他场合中已见不到像先秦时期的君主那样,向诸侯、卿大夫、士等各级臣属先施以揖礼、跪拜臣下的场面了。此后,只有那至尊的皇帝在朝仪上心安理得地接受百官的跪拜。 汉代,最高级的官员为三公:即丞相(东汉称司徒)、太尉、御史大夫(东汉称司空),皇帝对他们的礼敬仪节有“兴”,是以起立作为对他们进见的迎接礼,或对其叩拜的还礼,相比先秦时期君主的向臣下行揖礼、空首礼要怠慢多了,不需向臣下俯身作揖或叩首,无伤皇帝至尊身份,因而尚作为礼仪制度保留。例如汉代元旦朝贺之仪,其制为: 三公上殿后面向皇帝座位,赞礼之太常就高声唱喝:“皇帝为君兴”,即皇帝起立对三公的礼贺表示敬谢之意。三公于是跪伏,然后皇帝坐下。皇帝册、授王、公爵、职时,王、公拜谢,皇帝也以起立作答礼。 王应麟汉制考.序还曾叙述:汉制丞相进见时,皇帝为其起立以示敬:皇帝在车上时,若路遇丞相求见,要下车以示礼敬。 君臣处理政务之时,皇帝与三公等在朝堂之中共坐商议,这就是明清之人在追述那时的君臣之礼十分羡慕的“古有三公坐论之礼”、大臣与皇帝“坐而论道”。召见个别大臣时也是如此,西汉文帝召贾谊在宣室(未央殿前)谈论,文帝听得着迷,不知不觉以膝行挪动靠近贾谊所坐之席,贾谊也没什么特别的反映,显示出当时君臣“坐而论道”的场景。皇帝与宰相等高级官员共坐议政的礼制,一直延续到唐、五代,其时仍是“大臣见君,列坐殿上”(丁传靖辑宋人轶事汇编卷1)宰相还有特别的礼遇,“宰相早朝上殿,命坐。有军国大事则议之,常从容赐茶而退”(历代职官表卷3) 君主礼敬大臣保留上古遗风最多的,是尊师敬老之礼。西汉的张禹,曾是汉成帝的授业师.后任宰相。致仕家居后,成帝不时派人慰问。张禹病时,成帝前来看望,“亲拜禹床下”。 这一时期皇帝敬老的礼仪,主要就是三老五更之礼,所谓三老,是乡官之名。战国时闾里及县,均有三老,汉初乡、县也有三老,由年在五十岁以上者担任;所谓五更,乃年老致仕而有经验之乡间耆老。这也是先秦遗风,三老五更主要代表了国家重视老人,并使老人老有所终的养老制度,所以天子也往往尊礼三老五更,以年老大臣为代表。 依照古礼,皇帝向三老五更示敬时,不仅要跪拜,还亲自割牲、执酱、执爵。东汉举行此礼时其仪制为: 举行此礼仪,皇帝要先到太学之辟雍礼殿等候,其御座设在东边之席(以西为上位)。将三老、五更以安车接至后,皇帝于门屏亲迎、行礼。至台阶,皇帝以揖礼相让请他们登阶。殿中,三老被安排在最尊的西席,东面。五更在次尊之北席,南面。皇帝在东席,西面,面向三老更行跪拜礼,以及以三老为师、聆听其讲授且亲自割牲、执酱、执爵侍奉三老,东汉班固白虎通义解释皇帝的这种礼敬原则是“父事三老,兄事五更”,即以对父兄尊长之礼敬待他们。 据周书卷十五于谨传,周武帝宇文邕在太学敬三老于谨,让于谨“南面凭几而坐,以师道自居”,皇帝反而西面“跪设酱豆,亲自袒割,三老食讫,皇帝又亲跪授爵以侑”,随后“皇帝北面立而访道。”于谨说了些“虚心纳谏”的话以教导皇帝,“皇帝再拜受之”。这反映这时的君臣之礼还带有上古遗风,唐代的这一礼仪也与东汉相似。 再看称谓之礼方面,“君前臣名”是君臣称谓之礼的重要原则,它是说:一、臣下在皇帝面前自称必须用其名;二、在皇帝面前提到其他大臣,也须称其名。它循从礼俗中的尊卑之礼而成为君臣之礼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卑”身份的臣子在有“尊”身份的皇帝之前,必须谦称其名以示尊敬。如果某位大臣被破例允许不称其名(不包括自称),则属于君对臣的极高礼遇了,“赞拜不名”、“诏书不名”等便一属此例。 被赐予“赞拜不名”特权者,朝仪叩拜,赞礼官在皇帝面前不像宣其他官员那样唱出其名,因为是在天子面前,而且是正规的朝仪当众场合,所以官员们视其为恩遇殊荣。被赐以赞拜不名者,往往还赋予君臣礼制其他方面的特权,如“入朝不趋”入朝上殿时,不像一般朝臣那样以快步趋行表示对皇帝的礼敬,可漫步而行。“剑履上殿”一般官员要遵从上殿时去佩剑、脱履的尊君礼制,而有此特权者是着履、带剑上殿。这一时期得此殊荣者不乏其人,如西汉之萧何,东汉末之曹操,东晋之王导、陶侃,南朝齐之萧莺、梁之侯景,隋之窦炽等。这一时期,皇帝对亲近大臣常以字相称,不称其名。如汉高祖刘邦于众臣面前称赞张良:“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之外,子房功也”,西汉景帝对窦婴称呼其字“王孙”等。顾炎武日知录举唐代为例说,唐太宗时,诸如封伦(封德彝)、高俭(高士廉)等人所以都是以字为名,乃“盖因天子常称臣下之字故尔”,“常不名之,恒呼为令公,令公之号播于四远矣”。 南朝梁武帝时,在君称臣上还有这样一段故事,当时蔡撙为吏部尚书,并以纳言(侍中)代宰相职。梁武帝在一次招待群臣的宴会上,连呼其姓名“蔡撙”多次,蔡撙都假装听不见,梁武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