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1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5页 / 共21页
第6页 / 共21页
第7页 / 共21页
第8页 / 共21页
第9页 / 共21页
第1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CDIO模式在数据库开发与管理课程中的应用 CDIO模式在数据库开发与管理课程中的应用摘要:将CDIO模式引入数据库开发与管理课程设计中,在课程标准制定、能力训练任务分解、能力训练任务设计及教学评价过程中体现“做中学”,为实践教学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是有益的探索。本文介绍了这一过程。 关键词:CDIO模式;做中学;学习情境 CDIO模式是“做中学”(Learningbydoing)原则和“基于项目的教育和学习”(Proiect based educationand learning)的集中体现。CDIO是构思(Coneeivel、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运作(0perate)的集合体,是2001年由瑞典查尔姆斯技术学院、瑞典林克平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瑞典皇家技术学院合作开发的一个新型工程教育平台。它以工程项目(包括产品、生产流程和系统)从研发到运行的生命周期为整体,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理论到实践的转化过程,是一种倡导“教、学、做”一体的新型教学模式。该模式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导思想,改变了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数据库开发与管理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本文作者在该课程的建设过程中结合CDIO模式,对教学设计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 1课程标准的制定 作为方法论,CDIO强调课程标准的设计与培养目标的确定应与产业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要求挂钩。这一要求不仅包括技术专业知识的学习,还包括学生的个体素质、团队合作能力、产品和系统建造能力等。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有关系型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开发的知识与技能,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具有关系型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开发的能力,能解决关系型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能从事数据库管理员、网络软件开发等岗位的工作。 CDIO教育模式要求学生基于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进行学习与实践,项目最好来源于企业的真实题目或结合教师的科研课题组织和设计,以项目作为基础知识传授与基本技能掌握的载体。教师在设计项目时,选择了学生最熟悉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数据库,学生对项目本身不陌生,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进行自主学习。 学生通过项目实践,养成爱岗敬业、严谨认真、锲而不舍的工作态度;遵守编程规范,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地依据标准进行设计,并在工作实践中加强敬业精神和协作精神。 本课程以具体项目(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与实施)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总共安排5个学习情境,共56个学时,“教、学、做”一体,全部在机房完成。具体的学习情境设计如表1所示。 2能力训练任务的分解 我们对具体的学习情境又进行了任务分解。以学习情境1为例,能力训练任务分解如表2所示。 我们针对具体的能力训练任务,又进行了任务进度设计,以2学时为一个单元,每单元解决一个核心问题,使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目标明确。以学习情境1为例,任务进度设计如表3所示。 3能力训练任务的设计 能力训练任务的设计过程始终遵循CDIO“做中学”的原则,让学生在实际动手的过程中不断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组5名学生,组长负责安排任务进度。这种团队形式最能锻炼学生的协作精神、沟通能力和领导能力。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相互支持,共同讨论,共同进步。 针对具体的能力训练任务,确定能力(技能)目标和知识目标。以任务1-1-1为例,能力训练任务设计如表4所示。 任务1-1-1的教案设计如表5所示。 在告知环节,教师以自己的企业开发经历为引导,先介绍数据库系统的组成和数据库技术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引入阶段,教师对真实案例进行讲解和说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点评,并由代表发言。在深化环节,教师强化数据库设计的步骤,根据实际要求实现需求分析,学生进行模仿,教师个别指导。在归纳阶段,在教师引导下先由学生总结,再由教师归纳。在训练阶段,学生在教师指导和自己调查的基础上,实现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报告。 4综合实训 我们充分发挥校内外实训基地的作用,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体验工作氛围,检验训练成果。学校安排学生到天津七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南开越洋公司等校外实训基地项岗实习,在企业工程师的指导下参与真实项目的开发。在真实环境下,对学生进行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训练,培养团队合作能力,适应高技能人才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5教学评价 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我们采用阶段评价、目标评价、项目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评价模式。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讲解表现、课堂项目操作、项目训练、综合训练及考试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笔试可采用开卷考试形式。 评价包括课堂表现、作业情况(含项目训练)、综合训练和期末考试四部分,每部分的总分均为100分。则该门课程的总成绩计算方法是:总成绩:课堂表现成绩*10+作业情况成绩*30+综合训练成绩*20+期末考试成绩*40。 6结语 实践表明,在数据库开发与管理课程中引入CDIO模式,为实践教学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是个有益的探索。“教、学、做”一体是一种很好的实践教学模式,学生能够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协调能力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摘要:本文结合校级教改课题,在强调了“C+程序设计”课程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的基础上,主要针对本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实践环境,实践内容的安排原则,实践内容的三个层次等方面的改革做了探讨。以期能更好地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程序设计的实践能力。关键词本文来自:计算机毕业网 :C+语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践教学1引言“C+程序设计”课程是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数据结构”、“数据库”、“软件工程”等专业必修课的先修课程,在整个专业的教学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本课程的学习对象一般是大学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对计算机语言、计算机编程还很陌生,加之C+语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本身的抽象性和复杂性,使之成为一门比较难教和难学的课程。因此,如何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一直是计算机专业教师比较关注的研究课题。“C+程序设计”课程不仅有较强的理论性,更有较强的实践性,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其实践教学环节的效果将直接影响着理论教学的效果。因此,本文就教学过程中如何在较短的教学时间内,以简单易懂的方式,使学生能较快而扎实地掌握“C+程序设计”课程的内容,并具有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实践能力,结合校级教改课题“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系列课的建设与改革”,主要针对实践教学的几个主要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能进一步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整体提升本课程的教学质量。2实践环境目前,在本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大多选用的是比较流行且较为成熟的Visual C+ 6.0作为程序的集成开发环境。需要注意的是,C+语言本身的开发平台是DOS的,而不是Windows的。Windows平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程序框架,但是初学者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吸引到程序框架上去,从而很难学好C+的基础知识,因此在C+语言的实践过程中,应该采用Visual C+ 6.0中的控制台方式,在学习MFC编程的时候,再使用Visual C+ 6.0中的Windows程序框架。3实践内容的安排原则在实践内容的安排上,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1) 应少一些验证性的实践内容,多一些设计性、综合性的实践内容。(2) 实践的内容不仅要有针对性,更要能紧密联系实际。实践决不仅仅是为了掌握语法而设计,更重要的是解决实际问题。(3) 实践的内容尽可能要求学生能够独立设计、编程,教师在实践中仅起引导和辅导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 通过实践,不但对于课堂学过的内容进一步巩固,而且还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4实践内容的三个层次对于本课程的实验指导书,从以往的验证性实验居多的情况下,应逐步改进为将本课程实验分为三个层次,即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是学生根据实验指导书的要求,在教师指导下,按照既定的实验步骤,完成全部实验过程,以验证课堂教学的理论,深化理论学习,培养学生基本实验能力,使学生获得实验基础训练。如,熟悉C+程序的运行环境、运行一个C+程序的方法、数据类型与表达式等。设计性实验是由教师给定题目和要求,学生根据已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选择相应的数据结构和算法,独立完成实验,写出实验报告,并进行综合分析,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同时,在实验过程中,使学生初步了解编程的基本要求和一般程序,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研态度和严谨的治学作风,为将来从事实际工作打下基础。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都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学习的目的非常明确,独立思考,特别是创造性思维比较活跃,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可以得到充分调动。如,程序的控制结构、函数的使用等。综合性实验是指学生在学习和掌握一定的基础性实验原理、编程过程和实验技能的基础上,运用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的课程知识,对所学知识进行优化组合、综合应用的实验。此过程不仅使学生能够更深刻的理解所学知识,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培养了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这对于培养创新人才、培养学生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不同的编程方法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有裨益。比如将类和对象、封装、继承和多态性的思想集成在一个综合的与实际紧密结合的实验中完成。其中,验证性的实验尽量少一些,可以设在开始的12个实验中,每个实验中给出详细的操作步骤,让学生有章可循的进行实验;设计性的实验居多,只给出问题的描述和重要知识点的分析,由学生独立设计并完成相应的任务;综合性的实验可以设在最后的12个实验中,将本课程中重要的知识点进行综合,完成一个综合性实验。另外,在每次实验结束时,对实验内容进行验收,并将实验的完成情况记入平时成绩中,这样做不仅会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同时也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4课程设计在本课程的实践环节中,除了设置20学时的实验外,还针对Windows应用程序安排了1周的课程设计。对于这1周的课程设计,我们采用的是研究型学习方法,由学生在老师的辅导下,针对老师给定的题目或自选题目,进行相关的调研工作,进而完成相应的系统分析、设计、实现以及测试的相关任务,强调学生参与程序开发的全过程,并实现对所学知识的系统的总结和真正的融会贯通。在这个环节中一定要注意是不要在整个课程设计完成之后才让学生提交一份综合的报告书,这样一方面同学不注意积累阶段性的成果和文档,最终造成实习报告书的不完整;另一方面,有些同学会在整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