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期末考试试卷(A卷)一、用自己的话解释下列术语(每小题3分,共12分)1形成性评价:2掌握学习: 3先行组织者: 4学习目标: 二、判断说明题(判断下列命题的正误,并说明正确或错误的理由,判断1分,说明3分;判断错误,全题不得分。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4分,共16分)1教学系统设计是操作和规划教学活动的程序和过程。2系统设计的教学能够极大地影响学习者的个体发展。3教学设计是要研究教与学的操作程序。4学习风格有好坏之分。 三、简答题(回答要点,并简明扼要作解释,共12分)1简述教学媒体选择的依据。(6分)2简述什么是学习需要并说明学习需要分析的目的。(6分) 四、论述题(共30分)9下图是一个教学设计模式,请指出该模式的名称及其创立者,并对该模式的特点和实施步骤进行论述说明。(15分)2美国学者马杰曾比喻过教学设计的三个基本课题:我要去哪里?我如何去那里?我怎么来判断自己已经到达了那里?试以此论述教学系统设计所研究的内容体系。(15分)得分评阅人五、材料题(共30分)【材料一】这是一位教师编写的关于中国人的心理课程的一份课堂教学设计,请结合你所学的教学设计理论给予评价。(15分)第四讲:中国人的关系取向一、教学理念由于“关系”在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许多学者都认为中国人具有“关系取向”,但是对于中国人的“关系”和“关系取向”的具体内容,并没有比较一致的看法。此外,大学生对于中国人的关系行为现象也有各自的看法。在学习和讨论了中国人的国民性格、文化特征和道德心理等专题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在本专题的教学活动中将集中对中国人的关系和“关系取向”进行回顾与分析,让学生分享教师自己的研究成果,同时师生共同提出对中国人的关系心理进行进一步研究的建议。二、教学目标1师生共同认识和思考中国人的关系现象;2教师向学生介绍自己对中国人的关系取向的研究成果,供学生参考;3师生共同提出可能的研究设想。三、教学活动准备1教师准备一个中国人的关系行为案例(“上海招生事件” 复印35份);2投影仪(争取用电脑),准备PPT课件;3A4白纸6张(共分组讨论用);4推荐文献(1张,复印32份)。四、教学活动过程(一)直接导入(3分钟)教师直接给出“关系”主题(板书“中国人的关系取向”)(二)案例与思考1教师呈现(发放)“上海招生事件”案例;2学生谈感想;3教师依据学生感想指出“关系”对于中国人的作用、重要性。(三)教师报告A(大约20分钟):1“关系”的界定;2中国人关系的特点;3中国人关系的构成;4中国人关系的分类。(四)教师报告B(大约15分钟) 1关系取向的界定 2中国人关系取向的构成要素(五)小组探究(大约15分钟) 对于中国人的“关系”和“关系取向”,可以做哪些研究?(六)回顾与小结(5分钟)五、推荐文献 教师向学生介绍几篇相关重要文献(下课时发给学生)。【材料二】下面是一组学习者特征分析有待改进的案例,请任选一个案例谈谈自己的感想,并结合自己所学知识编写一个学习者特征分析实例。(15分)一、高中语文【教材内容概述】立意于找准切入点和联想丰富的写作指导课。 【学习者特征分析】1. 面对题目思维滞涩。2.下笔千言,不知所云。二、初一上英语【教材内容概述】本节为初一英语(上册)第十三单元(what color is it?)的基础课。本单元是从对简单的颜色词的学习入手,围绕“What color is it?”这一中心句型展开学习与训练,主要单词包括:purple, brown, and grey,单复数的颜色描述。 【学习者特征分析】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已能对一些基本的颜色词进行表述。但对与之相关的语句熟悉程度还不很够,不能达到运用语言运用目的。三、初二数学【教材内容概述】教材内容包括: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性质,应用性质进行计算与证明的典型例题,和实际生活相关的典型例题和练习题。 【学习者特征分析】刚进入初二的学生观察、操作、猜想能力较强,但演绎推理、归纳、运用数学意识的思想比较薄弱,思维的广阔性、敏捷性、结密性、灵活性比较欠缺,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能力也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和引导。四、高二物理【教材内容概述】本节是新的热学部分的起始,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认识热现象,也是新的一章的第一节,从这一节开始学生将接触到微观世界。课本上的主要内容包括:采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的分子图像,来增强学生对物质的分子构成的感性认识,油膜法测分子大小,把分子看作小球是分子动理论中对分子的一种简化模型,阿伏加德罗常数。 【学习者特征分析】他们年龄大概在17岁左右,逻辑思维能力还不够,无法自己完成整个的自我学习的设计与实施。30人21人家里有电脑,70的学生家里有电脑,并能上网。在学习这节课之前学生还没有学到微观世界,并感觉微观世界是神秘而不可接触的,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免不了会有一定试探心理。五、初二生物【教材内容概述】本科内容为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生物教材第四章生物的营养第三章中的“均衡膳食”。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会有关合理膳食的知识,以及了解一些关于饮食的小常识。【学习者特征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为初一年级5班的学生,男女比例适中。多数学生对生物课感兴趣,乐于表达,但思维能力并不是很强。从知识水平来看,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这部分内容,但学生乐于动手操作,热情高,乐于尝试新事物。期末考试试卷(B卷)一、用自己的话解释下列术语(每小题3分,共12分)1量规:2学习风格: 3学习需要: 4教学模式:二、判断说明题(判断下列命题的正误,并说明正确或错误的理由,判断1分,说明3分;判断错误,全题不得分。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4分,共16分)1教学系统设计的目的在于促进学习者的学习。2教学系统设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兼备的应用性学科。3教学系统要研究教与学的关系。4认知策略与具体的学科内容无关,它的培养无需以具体学科内容的学习为基础。三、简答题1简述ABCD和内外结合编写学习目标的方法各有哪些优缺点?(6分)2简述在学习需要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 (6分) 四、论述题(共30分)1下图是一个教学设计模式,请指出该模式的名称及其创立者,并对该模式特点和实施步骤进行论述说明。(15分)2试举教学实例说明学习理论对教学活动的指导意义。(15分) 五、材料题(共30分)1【材料一】这是一位小学自然常识教师编写的关于飞行器的发展的一份教学设计方案。单元概述: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航空飞行器(气球、飞艇、飞机等)升空的基本原理和飞行器发展变化的基本过程。学生将被分成小组运用模拟实验、观察、小组讨论和文献资料收集等方法来研究和学习,运用PowerPoint、FrontPage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网页来展示他们的研究结果。此外,本单元的教学希望学生通过对飞行器发展历史的学习,初步领悟人类社会各种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即“发现发展再发现再发展”,从而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勇于创新的精神。目标学习成果:学生将达到如下目标:(1)初步知道热气球、氢气球、飞艇这3种充气飞行器的升空原理及它们的缺点。(2)初步知道如何用模拟的方法研究热气球和氢气球升空的道理。(3)初步学会对“充气飞行器”进行客观的评价,知道“充气飞行器”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创新的过程,从中领悟到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经历了这样一个创新的过程,而且永无止境。创新精神是人类认识自然征服自然的最大动力。(4)能运用上述研究方法,自行(或与他人合作)研究某一事物的方法历程(如笔的发展、电视的发展),并能提出新的发展思路和创意,运用计算机技术,制作一个演示文稿或网页,与他人进行交流。课前准备:(1)组织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有关充气飞行器发展的资料(图片、文字、音像等)。(2)教师制作一个与教学过程相吻合的多媒体演示课件(其中包括学生收集的资料)。(3)准备实验器材酒精灯、塑料袋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通过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交流有关充气飞行器的资料,了解充气飞行器中热气球的一般知识。(2)通过实验,模拟热气球升空的现象,同时感悟热气球的缺陷。(3)交流资料,讨论氢气飞行器和氦气飞行器的优缺点。(4)小结充气飞行器发展的历程,进而感悟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即“发现发展再发现再发展”的规律。第二课时:(1)确立一个自己有兴趣的事物,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有关资料。(2)根据“发现发展再发现再发展”的规律,结合相关资料,整理出该事物的发展变化历程。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设计制作成演示文稿或网页。(3)激发学生寻找周围的不足之处,思考可以怎样改进或发展,提出自己的“奇思妙想”,通过计算机将它们汇编成文或制作成网站,通过Internet与他人交流和发布。评价:(1)对学生收集信息能力的评价:能运用网络收集信息资源。(2)对学生整理信息能力的评价:资料的相关性。(3)对学生运用计算机能力的评价:演示文稿或网站的制作。(4)对学生基本实验操作能力的评价:热气球升空实验的操作。(5)对学生感悟运用所学知识能力的评价:整理某一事物的发展历程。(6)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寻找身边事物的不足,提出有新意的创想。问题:请结合你所学到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加以评价。(15分)2【材料二】以下是从某初二数学教学设计实例中节选的内容:一、教材内容概述教材内容包括: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性质,应用性质进行计算与证明的典型例题,和实际生活相关的典型例题和练习题。二、学习者特征分析刚进入初二的学生观察、操作、猜想能力较强,但演绎推理、归纳、运用数学意识的思想比较薄弱,思维的广阔性、敏捷性、结密性、灵活性比较欠缺,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能力也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和引导。问题:请指出上例中学习者特征分析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15分)期末考试试卷1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9分):1.教学目标:2.学习准备:3.教学媒体:二、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题干前面的括号内。答案选错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9分)( )4下面几种教学媒体中,_最便于重现。 A.广播 B.教科书 C. 电视 D.计算机( )5最初形成教学设计构想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_。A.桑代克 B. 苛勒 C. 杜威 D.斯金纳( )6. 下面不属于程序教学特点的是_。A.自定步调 B.联系 C. 即时反馈 D.小步子( )7_提出了螺旋式编排教学内容的主张。A. 桑代克 B.加涅 C. 布鲁纳 D. 奥苏贝尔( )8下面不属于分析学习目标层次可选用的动词是_。A.对照 B. 写作 C. 比较 D.区别( )9下面不属于知道学习目标层次可选用的动词是_。A.背诵 B. 辨认 C. 计算 D.回忆( )10下面属于综合学习目标层次可选用的动词是_。A.分析 B. 设计 C. 解释 D.叙述( )11教学评价常用的三种工具是_。A.测验题、调查表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