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校管理论文集:学校文化与学校管理众所周知,学校文化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学校在发展过程中有意无意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学校文化不同于校园文化,它包括:物质文化、校园文化、管理文化、课程文化和精神文化,是学校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积淀的无形的一种氛围、一种精神。为此,为了实现学校管理的终极目标-文化管理,必须提炼、继承、发扬、创新学校在发展过程中的历史文化,并将其延伸、拓展后播种在全体教师和学生的心中,约束其行为,才能达到和实现学校教育的本质“文化育人”的目标。 学校发展一般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一个学校的管理主要依靠校长个人的观念、人格与魅力能力来管理学校;第二个阶段:学校管理主要依靠一种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机制;第三个阶段:学校管理主要依靠学校文化和精神文化,从而使学校发展从必然走向自由。结合我校校情,为了向文化管理迈进,逐步实现管理的人文化,我觉得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 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制定好学校发展规划 学校办学理念不仅要符合学校的实际,而且要与时俱进,同时要体现学校的文化内涵。必须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提升、在提升中创新,既要体现学校历史文化的积淀,又要指明学校发展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学校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必须深入人心、引发共鸣、达成共识,从而指导全体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为此而努力奋斗,并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学校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制定学校发展规划,通过具体的内容、目标、措施来实现学校发展的目标,来指导教师和学生为共同的目标努力奋斗,但制定学校发展规划要注意三点:一是学校发展规划的方向性和目标性;二是学校发展规划的认同感和达成力;三是学校发展规划的客观性和措施性。 二、 实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人文化 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具体实施者,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与专业业务能力的高低,是决定学校教育教学成败的主要的潜在的因素,所以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功能有三,一是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二是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自身素质;三是激发或调动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创造性。而不应该将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做成约束、限制教师的枷锁,更重要的是要有促进性和提升力。没有规范必须建立规范,有了高标准的规范就必须超越规范,即教师的敬业精神的增长和创造性和个性化的发展,只有做到超越规范才能增强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使教师们把教育教学工作当作自己的一项事业去做,而不是抱着一种应付、完成任务的态度来工作。 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重中之重。要实现教师管理的自主化和人文化,形成一种无形的、积极的、民主的管理,打造学校文化的深厚的底蕴是我们必须选择和达到的目标,为此,我们首先要在领导团队中实现人文化管理,再以点带面,逐步影响全体教职工向高层次的境界发展,实现规范化向自主化、人文化的转变。 三、 实现德育教育的自主化 在学校里学生是主人,也是弱势群体,学生与成人相比在思想上、认识上有本质的区别,教师是强势,教师要为学生服务,要关爱学生,学生是教育的终极目标,而德育教育是学生教育的终极目标,因为道德上出色的孩子才真正优秀。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习惯是一种重复性的态度,具有良好习惯的人,就有较高的素质和修养,加强学校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 然而,目前在应试教育的阻碍下,我们大部分学校的德育教育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有也只不过是片面的说教,只用制度来管理学生,我们这里讲的德育教育的自主化,是学生在学校良好的校风和学风的影响下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教育、自主管理的德育教育,所以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确定学校德育教育的理念 把德育理念转化为学生每天的实际行动,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管理的一种文化,借以约束学生的行为,其效果远胜于章程和规定。使学生将学习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成为每一个人的本能。 2、 结合校情,找准学校德育教育的切入点 建立学校德育教育的长效机制,并以德育工作方针的形式提出来,力求做到完善、细致。 3、 坚持“重过程、轻说教、求实效”的指导思想 大力开展学生社团,让所有有某项特长的学生自己组织成立社团,如体育、文学、音乐、美术、艺术等,并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组织机构,有固定的活动时间、人员、地点,而且学校每年为他们提供一次汇演的平台,从而引导和发展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教育。另外,学校要根据德育教育理念,组织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并形成规模,形成特色寓教育于实践活动之中。 孩子需要制度,更需要个性发展,需要在活动中学习成长,德育教育需要灌输,更需要创设一种情境去体验、去感受。 4、 解放思想、敢于创新,力求德育教育工作有新的突破 德育要有长效机制,要创设活动,更需要创新。要善于发现问题,更要善于解决问题,改革创新,从而组织更有效的活动,去教育学生。同时必须解放思想,更新德育教育观念,在已有的文化氛围中不断提升,德育工作从细节、小事抓起,但不局限于就事论事,只见芝麻不见西瓜,而是力求于细微处拓展德育的内涵。 最终的德育的自主化要使学生在学校文化的熏陶下时刻想起这样一段话以自勉: 请注意你的思想因为思想将成为言语 请注意你的言语因为言语将成为行动 请注意你的行为因为行为将成为习惯 请注意你的习惯因为习惯将成为品格 请注意你的品格因为品格将决定命运 四、 实现学校课程及培养目标的特色化 培养目标是一个学校办学的宗旨,要根据学校所处的地域环境、人文精神、民族特点、学校的客观条件而制定的。不应该成为“千校一面”、“万人同语”,必须在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全方位的体现学校特色,确立特色打造品牌。学校文化的特色包括:文化内涵、精神积淀、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学校课程及培养目标的特色化,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弱我强、人少我多。 学校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特色化,就是学校课程的特色化。为此,我们要在学校培养目标的指导下,统筹德育与教学活动,加上地方特色校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和方式。学校的产品不是学生而是课程,学校课程的合理的、科学的组合和实施,使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关键,而不是简单、直接的使用教材。 课程文化包括:课程组织文化-课程主体素养;环境文化-具备的条件;管理文化-课程实施的纽带。在重构学校课程时,要以教师和学生为课程主体,以学分制评价为纽带,以开放性、选择性、综合性为纲领,以学校培养目标为根本,组建学校课程。要敢于突破现有的教育大环境,切实以素质教育为理念,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宗旨。大胆开设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但必须将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做规范、做扎实的同时,眼光要放远,要有大志向、大气象,要有洞察力和穿透力。 总之,学校文化渗透于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学校文化建设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教育教学工作千头万绪,但作为学校教育的管理者的眼光要有远见卓识,要有拨云见日之功力,努力将学校管理工作逐步引到学校文化建设这一主线上来。有了文化就有了灵魂,而这种灵魂将引领学校的教师和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教风和学风,从而打造良好的校风,形成一所学校特有的深厚的文化氛围,最终实现文化育人的目标。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