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8页 / 共14页
第9页 / 共14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同步训练试卷【A4打印】(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 姓名:_ 分数:_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1、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物质是A面粉B麻油C食盐D泥土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一定都是无色透明的B氧化物一定都是化合物C物质燃烧一定都需要氧气D混合物一定含多种元素3、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高温煅烧一定量的碳酸钙B一定量的镁在氧气中燃烧Ct时在一定量饱和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无水硫酸铜D高温条件下碳还原氧化铜4、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若b中混有少量的a,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bBt2时,物质a的100g饱和溶液中含有25g物质aCt3时,分别将a、b、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Dt2时向50g水中加入15g物质b充分搅拌,所得溶液质量一定小于65g5、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C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为20Bt1C时20g丙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70g溶液C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1C升至t2C,所得溶液都变为不饱和Dt2C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C,则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6、为探究硝酸钾的溶解性,进行了下面实验(见图1),结合KNO3的溶解度曲线(见图2)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溶液、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B溶液、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和中固体的质量一定相等D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7、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质的质量分数:abcB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与硝酸钾相似Ca、b、c三点对应的溶液均为饱和溶液D从硝酸钾溶液中获得晶体的方法:冷却热的饱和溶液8、四个图像分别与选项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A 向一定量的水中不断加入氯化钠B 恒温蒸发氯化钠的饱和溶液C 双氧水与二氧化锰反应D 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还原化铜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硝酸钾、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1)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_g/100g水,P点的含义是_。(2)若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钾,可采用_的方法提纯硝酸钾(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3)t2时,将30g氯化钾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的溶液的是_(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结果精确到0.1%)。(4)将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写二种方法)。(5)t2相同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饱和溶液,降至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硝酸钾_氯化钾(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t2,分别将100g和50g两份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发10g水,恢复到t2,析出晶体的质量,前者_后者(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2、用下图装置完成“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粗盐提纯实验中的操作顺序为_(填序号),以及称量精盐并计算产率。(2)操作中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_。(3)操作中,当观察到蒸发皿内出现_时,停止加热,让余热蒸干剩余液体。3、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根据图示回答:(1)随温度升高,三种物质中溶解度变化最大的是_(填字母)。(2)t4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3)t4时,从混有C物质的A溶液中得到A物质的结晶方法是_。(4)t4时,B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4、用化学用语填空:(1)高锰酸钾中的阴离子_;(2)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3)澄清石灰水中的溶质是_;(4)硫酸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_。5、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和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所示:实验A,滴加水后看到U型管中_(填“左边”或“右边”)液面升高。(2)如图B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不含结晶水)请回答下列问题:t1时,甲的溶解度是_。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_A甲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大B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t1时,乙易溶于水D从t2降至t1,甲、乙溶液中均有晶体析出甲中混有少量的乙,要提纯甲,实验步骤:加水溶解,蒸发浓缩,_,然后过滤。三、计算题(每小题4分,共计36分)1、为测定某Cu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化学小组的同学取CuSO4溶液100g,向其中滴加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共用去NaOH溶液80g,过滤,得到滤液175.1g。请计算:(1)该反应生成沉淀_g;(2)该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温馨提示:CuSO4+2NaOHCu(OH)2+Na2SO4)2、兴趣小组的同学取10克石灰石于烧杯中并慢慢加入盐酸,测得反应过程剩余固体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石灰石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请回答下列问题:(1)石灰石中所含杂质的质量是 g。(2)实验结束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注意格式)(3)当加入 g盐酸时,反应恰好停止。3、某同学为定量研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做了如下实验:取适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5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求:(写计算过程)(1)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4、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将20g氯化钠充分溶解在50g水中。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计算结果精确至0.01%)5、某市售过氧乙酸(化学式:C2H4O3),其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如图。请回答:(1)一瓶这种溶液中含过氧乙酸溶质质量为_。(2)0.5%的过氧乙酸溶液可以杀死细菌和新冠病毒。某医院需配制0.5%的过氧乙酸2kg,需要这种过氧乙酸的质量为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6、为测定实验室中某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请根据图示信息计算:(相对原子质量:H-1,S-32,O-16)(1)实验中产生氢气的质量是_g。(2)求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7、 “黄铜”是铜锌合金,具有较机械性能,比纯铜耐腐蚀。现将20g黄铜投入100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剩余的溶液和残余固体总质量为119.8g。已知:Zn+H2 SO4=ZnSO4+ H2。请计算:(1)产生氢气的质量为_g。(2)这种黄铜中锌的质量为多少?(3)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8、实验室中经常要使用氢氧化钠溶液,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80%的氢氧化钠溶液。请计算:(1)4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80%的氢氧化钠中所含溶质的质量是_g。(2)若要将80%的氢氧化钠溶液稀释成400 g 40%的氢氧化钠溶液,则需要80%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_g,需要加水的质量为_g。(写出计算过程)9、.求为了测定黄铜(铜、锌合金)的组成,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称取该样品10g,向其中逐滴加入9.8%的稀硫酸至刚好不再产生气体为止试计算:(1)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2)反应所消耗的H2SO4溶液质量;四、实验探究(每小题5分,共计20分)1、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对溶液的性质进行探究。(引发思考)生理盐水是医疗上常用的一种溶液,100mL生理盐水(其密度可近似看做1g/cm3)中含有0.9g医用氯化钠,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不会出现浑浊现象,原因是_。(提出问题)溶液的某些性质是否可以通过定量实验进行验证?(查阅资料)电导率传感器用于测量溶液的导电性强弱;一定条件下,电导率的大小能反映离子浓度的大小。(实验探究1)氯化钠溶于水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氯离子浓度、电导率的测定。第一步:读取室温为26,取100mL蒸馏水,加入烧杯中,放入磁力搅拌器磁珠;第二步:校准传感器,组装仪器,设定搅拌档位;第三步:用氯离子传感器和电导率传感器同时采集数据,迅速将一定质量的氯化钠加入烧杯中。实验数据如图所示。分析图1实验数据:(1)a-b段曲线呈这种形态的原因是_。(2)请说明实验过程中液体的电导率变化的原因_。(交流反思1)如何通过实验验证氯化钠溶液是均一的?请简要说明。_。(实验探究2)用氯离子传感器和电导率传感器同时采集数据,向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中慢慢加入等体积、一定浓度的硝酸银溶液恰好完全反应。部分实验数据如图所示。(交流反思2)推测c点时溶液的电导率是否为零,并说明理由。_2、某学习小组对CO2展开研究:CO2的制备(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_。(2)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原理是为_(写化学方程式)。检查A装置的气密性的一种方法是向分液漏斗中加适量水,堵住右侧导气管,打开分液漏斗活塞,若观察到_,则装置不漏气。(3)实验发现:制取CO2时,最好选用质量分数为7.5的稀盐酸。现欲配制100g 7.5的稀盐酸,需要37(密度为1.18g / mL)的浓盐酸_mL(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需要水_mL(精确度同上)。量取水时,若仰视读数(其他操作均正确),则所配稀盐酸的质量分数_7.5(填“”或“”或“”),配制过程不需要的仪器是_。A酒精灯 B量筒 C烧杯 D玻璃棒 E胶头滴管 F药匙CO2的收集用以下三种方法收集,每种方法均做三次实验,取平均值。将C装置注射器中足量NaOH溶液注入集气瓶中,充分振荡,测集气瓶内气压。(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吸收CO2中的HCl气体,NaOH溶液可用来吸收CO2)方法1:当B装置开始产气泡15s后,用排水法收集 CO2气体,记录集满CO2气体所要的时间为t;方法2 :当B装置开始产气泡15s后,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时间用方法一所用的平均时间t0;方法3:当B装置开始产气泡15s后,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同时用燃着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待木条熄灭,立即盖上玻璃片。实验数据:方法1方法2方法3瓶内初始气压(kPa)104.2104.2104.2三次实验最终气压平均值(kPa)9.331.839.7CO2纯度91.169.5X数据分析:(4)三种方法均在15s后开始收集的原因是_。(5)已知:CO2纯度 =,则方法3所收集CO2的纯度为_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