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缺乏成就感职业热情消退:教师如何应对职业倦怠暑假即将来临,谈起假期的打算,无论是北京的周华老师还是河南南阳的党俄宾老师几乎表达了同样一个愿望:又累了一个学期,好不容易盼来了假期,就想好好休息几天,别的什么也不想干。 一直以来,传 承文化、培育人才,教师被赋予了崇高的地位。然而,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教师的工作越来越繁忙,工作强度和压力也越来越大,以至于部分教师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身心疲惫状态。教师的职业状态正在挑战他们对职业的坚守程度。 多数教师感到职业压力太大 教师也成为弱势群体 “想起学生就觉得头疼!”北京某小学的一间教师休息室,周华老师的这句话引起了同事们的共鸣,也打开了大家的话匣子。青年教师诉说工作压力大,老教师也感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好教了。 “不少人有意无意把教师看成是无所不能的超人学生成绩不好,要找老师;学生品德出了问题,是老师没教育好;学生磕着碰着,也是老师的责任。这些当然是教师的职业要求,但也不能不分青红皂白把所有问题都推向老师。”周华半开玩笑,“其实教师也是弱势群体”。 幼儿园阿姨、保姆、教书匠、保安、心理医生是周华认为自己扮演着的多重角色。每天面临班上几十个性格不同、状况各异的学生,繁重的工作让她感觉自己身心俱惫。再加上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多而杂,“学校教育有时拼不过社会的影响”,教学成就感的缺失,也让她的职业热情慢慢消退。 杭州市教育研究所对该市31所中小学的调查显示,76%的教师感到职业压力太大,并已成为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个问题。 相比较而言,高三老师的压力更是一般人难以想象。一位高三班主任称自己是“完全围着学生转”,一天到晚几乎没有一刻不想着学生,特别是临近高考,“神经根本放松不下来”。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许燕曾做过一项教师工作量的调查,其分析表明,一周任课数目超过二十节,教师的情绪、情感衰竭和对人的负面反应都会递增。而对于高中教师来说,加班加点就是家常便饭,每天的工作量几乎都在负荷以上。 “当教师难,当中国的教师难,当高三的教师难上加难。”河南省南阳市五中的党俄宾已经担任了20年的高三任课教师,在他看来,高考是家庭幸福的起点,是改变命运的美好时机,作为教师,为学生前途负责的想法让他不敢懈怠。 学生的成绩和升学率是每个教师头上套着的紧箍咒。升学的压力从各级教育部门传递到各个学校的领导,随之堆积在教师身上,而高三教师,不仅自己的压力无处排解,还面临着舒缓考生压力、稳定学生情绪的工作,只能“撑着”。不少高三的班主任,形容自己长期处于身心疲惫的状态,一旦学生成绩下降,他们首先会怀疑自己“是不是不再适合做老师?”年复一年处在高压状态让他们生活的圈子狭小,也不愿意过多地接触别人。 除了工作的压力,职业认同感的缺失也给教师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当年报考师范学院一定程度是因为教师是个光荣的职业,但现在我却骄傲不起来。教师队伍中可能是有个别人不负责任,但社会舆论导向似乎整个教师队伍都有问题。”一位从事了20年教育工作的老师说,这让她很气愤,也感到委屈。 教师职业倦怠不容忽视 带病的大夫如何给别人健康 “工作压力与职业枯竭有着直接且强烈的因果关系。”许燕从2000年开始就关注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她所说的职业枯竭是由于压力长期积累而造成的一种严重的应激状态。她指出,适度的压力可以给工作注入动力,提高工作效率。但长期处于高工作压力下无法解决,又缺乏缓冲和外部支持的话,就可能会发展成为职业倦怠或者枯竭,而枯竭带来的多是负面影响。 在20022004年间许燕负责的有关教师职业枯竭与心理健康的课题,连续调查了来自全国各地共6000多名中小学教师的心理枯竭状况,发现大约20的教师受到“职业枯竭”的困扰,16的教师处于较高的心理枯竭水平。近两年来,这一状况并没有得到好转。 许燕介绍,职业枯竭多发生在为他人提供服务或帮助的职业,如教师、医护人员、警察、心理咨询人员等,这些职业的身心能量消耗较大,要求不断付出自己的知识、情感、能量等,经常面临超出个人承受能力的要求。长期面对这些压力,一些人会出现情绪情感上的疲惫不堪、消极怠工,甚至对工作的厌倦。 事实上,在职教师中不少人都曾体验过身体能量的耗竭感、持续的精力不济、极度疲乏、虚弱感,抵抗力下降以及失眠、头痛、背痛、肠胃不适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精神疾患。2005年广州市教育工会曾经对市属学校的教师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仅仅有20.4的教师基本健康,处于亚健康的将近八成。 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少教师都表示了这样的忧虑:如果长期在亚健康和不同程度心理问题中挣扎,怎样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 职业倦怠危害的不光是教师本身。许燕说,教师出现职业枯竭后,会倾向于对学生的行为做消极解释,对学生的情感关怀也会衰退,这可能导致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下降,对班级的管理也不利。同时,出现职业倦怠或者枯竭的教师往往士气低落,工作效率下降,与同事的关系容易恶化,甚至会发生缺勤和离职的情况,影响学校教学工作的稳定和效益。 许燕对中小学教师的研究结果显示,付出得不到理解与回报、超负荷的工作量、学校的评价体系中出现问题、多种角色间的冲突等许多因素都会导致教师压力过大。如果教师心理压力长期得不到缓解,身心健康不断受到摧残,他们的离职倾向就会加剧。 枯竭是一个充满惊喜的转折点 教师亟须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教师在燃烧自己的同时也要照亮自己。”许燕说,“多数人在经历枯竭感的时候,往往浑然不觉,忽略自身发出的警示信号,直到身心无法负荷,引发各种疾病。事实上,枯竭就是以最强烈的手段来提醒你要放慢脚步、体验生活,思考如何去改变这种状态。面对职业倦怠和职业枯竭的潜在威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就可以将职业枯竭的危机转化为重新认识自己的契机。” “有了心理压力要学会转移,找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点,把压力转化成工作的动力。”党俄宾介绍自己的经验。许燕说,教师感觉自己处于心理困境时,要学会自我调节,并寻求社会支持,多与家人或亲友、同事沟通,把心里的症结说出来,不要闷在心里。还要加强身体锻炼与放松训练,实践证明,锻炼真的能缓解心病。 职业枯竭与个人的性格和生活方式也密切相关,许燕说:“要积极规避职业枯竭的出现,如果已经出现,要正视和学会如何摆脱。要调整自己的工作节奏,建立科学、健康的工作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制定可实现的人生发展目标,不要浓缩自己的生命。” 同时,要在重新认识自己的基础上,找到对抗职业枯竭的技巧。“要认真倾听你内心的声音,学会适当地调适自己的心理环境,定期释放心理垃圾,有意识地积聚内心的能量,使自己能够以更好的心态去面对未来。”许燕说,还要学会改变自己的习惯想法和行为,接受做事“有所为有所不为”,不作完美型的人,接受不完美的事实,对一些想法、观念和行为要学会放手。 许燕说,职业枯竭是资源过度消耗又得不到补充的结果,为自己注入资源是有效缓解职业枯竭的手段。她建议通过学习,消除知识枯竭,通过休息或锻炼缓解生理倦怠,通过倾诉或寻求社会支持等以减轻情感枯竭。“职业枯竭并不是世界的尽头,只是人生的交叉路口,只要积极改变自己,充实自己,早做准备,不断充实自己的库存能量,完全可以从职业枯竭的状态中复原过来,并提高自己应对压力的能力。” 大量的研究已经证明,拥有社会支持的人更不易枯竭。这种支持可以来自于领导,也可以来自于学生、同事、朋友、家长和亲人,特别是来自学校领导的支持与理解对于缓解教师职业倦怠具有积极作用。支持不仅限于实际的物质支持,也包括情感上的倾听、关怀、鼓励等。许燕同时指出,学校建立激励、关怀性的组织文化可以有效预防教师的心理枯竭。 目前,一些中小学的心理咨询室和心理健康讲座不仅面向学生,也面向教师。在一些地方,教师不仅可以从网上获得心理学专家在教学心理、职业生涯规划、情绪控制等方面的帮助,还可以通过专门的热线电话进行心理咨询。许燕说,中小学开辟“教师心理咨询服务”,有助于为老师缓解心理压力,提高身心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