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有味”才能“有为”创造教育给语文教学开辟的新出路吴克扬语文教学非常重要,连最不喜欢它的学生也懂得这个道理。然而,语文教学的问题太严重,有人说它“误尽天下苍生”。为此,业内人士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多年的努力过去了,至今却没有走出困境,看来不出重拳在这里难有作为。创造教育有自己的优势,可能会找到解决这个难题的“钥匙”,十余年的实验也证明走这条路会通向光明。一、语文教学的症结语文就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统称。它是人际间交流、沟通的工具,对学生来讲也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工具;同时,“文载道”,它是鼓舞、启迪、教育人的一种特殊方式。现在语文教学强调工具性、人文性,就概括地表达了这个含意。学生非常明确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为什么还存在厌学问题?创造教育历来把动力因素放在第一位,不从这个角度就不能认识和解决不了语文教学的问题。青少年学生的学习动力往往不是来源于理性的认识,他们的意志、毅力达不到完全控制行为的程度;而是来源于兴趣的吸引。只有兴趣才能把他们召唤进科学、艺术的大门,再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领悟到其中的快乐,发现其中的秘密,兴趣就提升到乐趣,以至志趣,最后获得成功。语文教学由于受过时的教育观念支配,片面强调其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忽视、甚至丢掉了它的灵魂活的生命力,再用考试来反复强化,结果使不少学生走向了反面,基础知识没学好,反而对这门学科厌弃了。这样就形成一个怪现象,学生不仅喜欢文艺作品,对课文也感兴趣,却不喜欢语文课。诚然,语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都很重要;但是,必须处理好它和语文灵魂的关系,前者是为后者服务的,这个关系不能颠倒。现在的问题恰恰是把这个关系颠倒了,泛泛地解读“字词句”成为了教学的中心,把后者淡化了、甚至忽略了,使得内涵极其丰富、极具活力的一篇篇课文,反而教成了索然无味的文字干尸,学生年复一年地这样上语文课,当然会出严重的问题。二、语文教学的出路“有味”针对语文教学的症结,它必须反璞归真,理顺灵魂与基础的关系,把每篇课文内在的魅力焕发出来,使学生感到它津津有味,这样就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症结。这个“有味”就成为“学到手”的明显的标志。所谓的“有味”,就是学生体验到课文内含的份量、乐趣和美感。历史上的大诗人、大文豪偶得一“字”兴奋不已,偶得一“句”乐不可吱,他们仍然陶醉在味道的感受里,读者能领悟这些妙语也会同他们心心相印。这个“有味”,实际是欣赏、评价的结果,本身就反应了欣赏、评价的水平。它往往因人而异,其决定因素是语文养修水平。这里创造教育把语文教学引到“有味”这条道上去,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水平,比刻意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优越性。这种以“有味”为标志的语文教学新路,就是把培养学生的欣赏,评价能力去取代过时的“以知识为中心”,这是一次大飞跃。它与创造教育“以开发学生创造力为中心”的观念一脉相承。这个“取代”不会削弱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能够读出课文味道,证明对文字产生了感情,比泛泛地浅阅读和死记硬背入木三分,工具性只会加强。从“文载道”的角度看,能够读出其中的“味”,才证明悟出了其中的“道”,否则根本没入门。语文就其特性来讲,它有科学性和艺术性。准确、完整、严谨、细致、深刻,甚至精炼,都是它科学性的反应,读写越是到位,越会感觉到它的份量而感到有味;委婉、曲折、巧妙、隐秘,甚至浪漫,都是它艺术性的表现,读写到美不可言、为之陶醉就是其味浓烈的反应。把课文学到“有味”不难,更不神秘,只要一咀嚼,“味”就出来了。例如小学一年级课文“雨点儿”中的一句,用“无数”去修饰雨点很多,如果让孩子用表示“多”的词汇去取代这个“无数”,只要一读,味道就会在对比中“冒”出来,自然学生就能体验到课文中这个词用得准确、得体。然而泛泛地用语言去向学生解释这个“无数”,它就没味道了。普通的一个词尚且如此,句子、文章内含的味道就更多了。不论科学性,还是艺术性,都饱含浓烈的醇香。只不过这里要强调,这个味道最好是学生自己去“品”出来的,不是去欣赏老师的。对这条新路可能有人会反对,认为学生的语文基础都没有打好,哪能要求这些?这可能是新旧教育观念矛盾的一个焦点。这里要指出的是,欣赏、评价能力与基础知识有密切关系,确不在一个范畴,它是与鉴别、洞察、领悟能力密切关联的创造性品质。按创造教育理论,创造性品质只有通过开发创造力去培养,是教不会的。相反,教育贯彻“以知识为中心”,不但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一般难于把它纳入工作日程,甚至没有它的位置,差距是很大的。实验的事实证明,学生喜欢这条路,效果不错(这里选的例子都是小学生的,也帮助说明这个问题),关键是老师解放思想。恰恰理顺了这个关系,基础知识反而上得去。三、怎么才会“有味”语文教材都是经过精选,它们本来就很有味。不过,这里说的“有味”,不在于情节“热闹”,那只是识字问题;这里的有味,则是要动脑筋才行,动脑筋是它的核心,咀嚼、品味都是动脑筋。现在语文教师都提倡学生读书,这本来是好事,问题在于仅泛泛地念字,意义就很小了;就是读的抑扬顿挫,没动脑筋也读不出真正的感情。就文字本身而言,学生自己借助工具书先把课文读通,接着要尽早发动他们研究课文“该怎么读”,而不是“学什么”,这是两种不同的境界。这样先把他们的思维空间打开;同时让他们站高一点,眼睛看远一点,避免就文字论文字。往往不识庐山真面目,就是“身”在此山中。具体来讲课文有三个层面,全文、局部、细节,每个层面都可以提出若干问题来研究。例如对全文而言,自己读后有什么感觉、见解,课文怎么让你产生这种感觉、见解,作者高明之处在哪里?或者全文的谋篇布局有什么特点,作者有什么用意,还可以有哪些其它布局?不论哪个层面都可以提很多问题,要学生自己提,提有价值的问题,这本身就乐在其中了,这就是水平。全班发动起来提问题,找答案,书就读进去了,越问得深,体会到的味就越浓。开始这样做学生不适应是正常现象,关键是要坚持和善于引导,学生的潜力大得很,事实证明,学生的适应能力比老师强。如果仅就课文本身冥思苦想,读出的味道还是很有限,紧接着引导他们回归实际,还原于相应的生活,再用现在的眼光去审视,味道一下子就浓了。例如小学五年级“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按这个要求去深入,学生应当自觉意识到必须带着崇敬的心情,去回首抗日战争峥嵘岁月的这个历史片段,五位革命先辈为民族、为战友、老乡,用自己血肉之躯谱写了一曲惊天动地的乐章。带着这种感情读书很多看法就会发生变化。再站在他们的位置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在完成掩护任务后,面对两种选择:要么归队,这无可指责,但后果不堪设想;要么把敌人引开,自己走上绝路,对此自己会怎么想?这下肯定触及灵魂,味道浓烈得很。每个人经常遇到这类的两难选择,只不过这里更尖锐而已。这里不能读“望天书”,那没有多大意义。虽然这不完全是语文课的问题,但语文课要尽到自己的责任。这类问题值得动员学生课余深入下去,不论对国家、对自己,两种选择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坚持下去就会得出很有意义的结论,这样才能达到教育人的目的。再从作者角度,一旦还原到相应的实际场面就壮观了,那怕是头脑中虚拟的。“狼牙山五壮士”的课文一还原到当时血与火的现场时,学生站在作者的位置,该怎么谋篇布局、选材、剪材就有很多方案,值得很好推敲,这样就洞察得了作者写作的匠心和文字处理的艺术。例如,作者写到五位壮士舍生前的最后一刻,并没有直白这里不存在苟且偷生和犹豫,而是用“昂首挺胸,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纵身跳下深谷”,写出了高尚、纯洁得没有瑕疵,字字千钧,文字写得绝妙。这对五年级的小学生来讲似乎要求高了一点,不过早启步,他们发展是会很快的,至少让他们知道该怎么读书。如果每学期让学生在这时从作者的角度,在看课文前,独立写一篇类似的文章,再与课文比较,收效就大得多。理解课文要有相应的生活经验,欣赏课文更要以它为基础。现行教育却从书本到书本,几乎都是纸上作业,学生的生活经验匮乏到了令人吃惊的程度。小学四年级一篇课文“白鹅”,丰子恺先生写得很美,韵味很深。然而,城里的学生对于“鹅”知之甚少,个别人甚至对“鹅”和“鸭”都分不清,缺乏这个基础,要让他们欣赏出这篇文章的美妙就很难了。对这些学生来讲,课文就成为普及常识的资料,非常可惜。这类现象还很普遍,语文课就成了常识课,思想课、历史课,其实这也是教师的无奈,才采取的下策。面对这个现实,创造教育只有用相应的影像资料来补偿,尽量避免走过场。培养学生欣赏评价能力,教师千万不要代替他们思考,而是及时、有效地鼓励和巧妙地引导,当然更不能放任,这比过去“教”的难度高。这要求教师先要读出课文的味道才有资格去引导,还要掌握及时激励、巧妙引导的艺术。四、“有味”才能 “有为”语文课如果上得有味,就牵住了育人的“牛鼻子”,所有的问题就迎刃而解。当然,过去的语文课也有欣赏,只不过不多,要求也不高,这里要求培养欣赏、评价能力,就与过去的语文课有很大的差异。突出语文课“有味”,就能解决“厌学”这个顽症。语文课的厌学现象特别突出,这是对课文泛泛地解读,强调理解、记忆,特别是这样低水平的大量重复,加上僵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丧失殆尽产生的必然结果。有味就会吸引学生,只要进入实验状态,课堂上学生学得有味,注意力高度集中,全班的眼睛汇聚于教学中心,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令人感到兴奋,哪里还有厌学的踪影。突出语文课“有味”,语文教学就成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最有力的武器。语文教材提供了那么多榜样、楷模,遗憾的是过去的教学,学生完全是局外人,往往是看看热闹,难得触及神经,意义很有限。“有味”就不同了,不能再当局外人,要当文中人,必然触动灵魂。这样正气、浩然之气就会在学生心中荡漾。古往今来,多少英雄都是这样成长起来的,今天的学生更要走好这条路。如果“狼牙山五壮士”这篇文章学得到位,在学生心目中必然刻下深刻的烙印:那只是抗战的一瞬间,这个灾难是八年,先辈遇到这类灾难很多。那么,他们对历史的感受,必然是沉甸甸的,决不会像现在的一些学生感觉是轻飘飘的,两者大相径庭。这就焕发了语文课的育人威力。其它的人文内容,只要达到“有味”的水平,照样能使学生受到震撼、洗礼。突出语文课“有味”,它的“工具性”目标就会达到一个境界。学生如果能像前面那样,把“字”都体会到有千钧重,对文字就不是一般感情了,也不仅仅是学活了,而是学到出神入化的程度了!这里的“文章”大得很,深得很,甚至会对“工具性”这个概念本身进行丰富和提升,也为用得出神入化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突出语文课“有味”,为实现“教是为了不教”打开了大门。长期以来教师们都在为这个目标奋斗,但是,至今这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学生如果走这条路,可能达到这种水平。因为这条路始终是让学生自己走。开始让老师扶着,他们试着走,逐步提高他们的水平,总有一天他们会大步流星向前迈!只要达到这个水平,教育将彻底改观。这样“有味”必然会有大作为。创造教育将给语文教学灌注足够的活力,使它不再“误尽天下苍生”,而是惠及每个学生。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