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名 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钱塘湖春行教案授课人刘柯宁课时一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 了解白居易生平及其与杭州的联系,背诵全诗。2、体会诗中西湖早春景色的优美,了解移步换景的写法和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3、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愉悦的心情。重点难点1.重点分析诗中西湖早春的景象,综合运用圈点法和关键字词分析法。2.难点在于理解移步换景的写法和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教学过程【激趣导入】人生总要有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而在旅游界流传着这样一句经典: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说到苏杭,西湖必是其中不能忽略的风景。作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西湖,自古以来就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宋代苏轼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写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就表达了对西湖的喜爱。同一时代的杨万里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一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则写了夏荷盛放的西湖,美得那么热烈。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那么春天的西湖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去感受那大好的春光吧!【知识链接】介绍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和他与杭州的联系,助于文本的学习。【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1、听示范朗读,想象诗中的画面,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注意诗的语速,语调)。2、划分节奏,齐读课文。在读中思考诗歌的主要内容,找出文章题眼。3、解题,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春天去西湖游玩。题目点明了出游的地点和季节,比较“行”和“走”古今意义的不同。4、翻译诗歌,疏通文意。(教学重点1)要求:读一句,翻译一句,可以结合注释和课件理解。二、分析探究1、结合音乐、图片、文字,感受早春西湖的美,回顾诗歌。(审美欣赏)2、提问 :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明确:孤山寺,贾公亭,白沙堤,湖水,垂云,早莺,新燕,乱花,浅草,杨柳3、提问:从哪些地方可以体现出“早春”的特点?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教学重点2:培养解读文本的能力)明确: 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初平:说明寒冬冰雪消融,春水初涨,与岸齐平。“初”表时间的副词,指刚刚。争:拟人,写早莺争先恐后的飞向向阳的枝头栖息,写出早春的勃勃生机。啄:写出新来的燕子在湖边衔泥筑巢忙碌情景。表现了早春的生机与活力。乱花:因为是早春,未到百花盛开的季节,所以是东一簇,西一丛,所以用“乱”字来形容花长的没有规则,没有秩序。渐欲:说明野花逐渐开放,还不到姹紫嫣红、开遍大地的时候。浅草:说明春草初生,仅能遮没马蹄而已。“浅”字表明了草的长度,与暮春的草比人高来看,更能突出“早春”的特点。延伸扩展: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两首诗歌对春草的描写有异曲同工之妙。分析思路:通过对早春和暮春景象的对比,突出作者选材的别具匠心和描写的细致入微。启示:写景、写人选材要有代表性、新颖性,还要注重细节的真实。4、提问:统读全诗,从中归结出诗人的游踪。明确:孤山寺贾亭白沙堤拓展延伸:“移步换景”手法的运用(教学难点1) “移步换景”是游记或参观记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描写景物时,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 “移步换景”的特点:观察点变换清晰,能清楚知道游览或参观的路线。 展现移步中或之后见到的景,画面生动、内容丰富。 突出重点,剪裁精心。选取一路上最有特色的景物进行描写,删去一般性的描写,避免记流水账。 效果:条理清楚,重点突出,语言生动,感染力强。分析思路:找出地点名词,归结出诗人的游踪,从而介绍“移步换景”手法5、提问:诗中哪一句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要求:用原句回答,并进行赏析。明确:最爱湖东行不足。“最”,是表程度的副词,修饰“爱”,最喜爱。“足”,足够,满足,“不足”,就是不够。这些都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热爱之情。拓展延伸:“直抒胸臆”的抒情方法的运用(教学难点2)抒情一般分为两种: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抒胸臆即直接抒情,也可称直陈肺腑法。它是敞开心胸,不依托任何事物,通过朴实无华的手段,把内心活动和情感直接抒发出来的一种抒情方法。 要求:有特定的氛围,要水到渠成,要有真情实感,要注意场合,不能无病呻吟。三、课堂小结回顾诗歌内容和写作手法四、作业布置1、背诵全诗。2、2.课后收集关于西湖的传说和诗歌,各小组分享。五、板书设计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早 春春水初涨莺争暖树(拟人)、新燕啄泥乱花迷眼、浅草没马游踪:孤山寺贾亭白沙堤(移步换景) 感情:最爱湖东行不足(直抒胸臆)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